《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不能簡單解讀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 能源 汽車產業 中國商務新聞網 2017-04-30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不能簡單解讀

如果未來10年中國汽車市場特別是銷量將會持續發展,這個讓人欣喜的預測能夠肯定成立,那麼眾多媒體解讀日前三部委出臺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無疑是振奮人心的。

以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以及與之對應的產業政策和管理層調控影響力,跟著政策走,還是汽車企業的第一選項,包括入鄉隨俗的外資車企,因為中國的一些細分領域還是高度依賴政策的市場。比如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優惠,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等等,已經讓部分車企的忙碌變得十分突然。

汽車企業面對一個紛繁複雜的競爭環境,能夠踏準政策的節拍,分享政策的紅利,當然求之不得。問題是,企業能不能準確把握,或者說某些政策是否向你傾斜,進而以可持續發展的態勢制定企業自己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確考驗智慧。

於是,頂層設計,撥雲見日,在中國汽車業顯得十分重要,比如這個國家和政府導向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今後數年,有關汽車業的政策節拍、政策紅利,大概都會在這個規劃的框架之內找到依據。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不能簡單解讀

據悉,這個規劃的起草始於2016年初,顯然其藍圖的底色是市場需求放大,中國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在某些細分市場已經能夠和國際一線品牌同臺競爭的結果。從數據看,中國汽車市場2016年產銷突破2800萬輛,其中,中國品牌汽車超過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2016年產銷量超過50萬輛,累計推廣量超過100萬輛,換句話說,目前全球的新能源汽車,中國市場佔據了1/2。此外,以上汽榮威為代表的具有網聯化特徵的自主品牌也開始量產化進入市場,並受到市場追捧。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不能簡單解讀

從目前的輿情看,僅把《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兩項內容——新能源和智能網聯,解讀為未來數年中國汽車的發展方向,顯然是有失偏頗。其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是中國車企產品層面的突破口,未來10年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做大做強是核心點,而問題的要義是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汽車品牌全面發展、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注意,國際發展能力,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可以擔當大任,但不是全部。

此次的中長期規劃,提出中國汽車要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目標宏大高遠,氣度峻拔不凡,令人信心提振。

與此同時,在產業生態深刻變革,競爭格局全面重塑的發展趨勢下,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更應當十分重視,而且需要下大力氣予以解決。畢竟,單純的產銷數量,不能算是汽車強國;滿街都是低質的電動車,不能算是汽車強國;造車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與殭屍企業並存,也不能算是汽車強國。總之,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為目標,《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還不能簡單解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