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自從與賈躍亭分手之後,恆大在造車的路上更是狂飆突進。

6月1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與恆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南沙系列重大投資合作協議。據悉,恆大將投資1600億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三大研發生產基地等項目,其中整車基地未來計劃年產100萬輛整車,電池基地將建成50GWH年生產規模,電機基地將建成可配套一年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和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1600億,三大基地,這可是一個宏大的目標!

當然,廣州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製造基礎也不錯。目前除了恆大,廣州南沙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還吸引了包括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總部、廣汽豐田新生產線,以及小馬智行、小鵬汽車等企業落戶。

恆大當然知道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的重要性,6月份,許家印的行程非常緊湊。

6月12日,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一行考察韓國SK集團。SK集團是與三星、LG齊名的韓國三大跨國企業集團之一,旗下SK Innovation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先進技術,是戴姆勒、大眾、現代等知名車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6月15日,恆大與瀋陽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將投資1200億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三大生產研發基地,其中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渾南區,輪轂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將落戶鐵西區。

廣州和瀋陽兩地的投資加起來就是2800億,加上恆大之前的投資,恆大造車的總投入超過3090億元:

● 2018年向FF投資8億美元(約55億元人民幣);

● 2018年9月,斥資145億元入股入股全球最大汽車經銷商廣彙集團;

● 2019年1月15日,以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63億元)收購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

● 1月24日,以10.6億元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 1月29日,斥資近11.5億元與超跑公司柯尼塞格成立合資公司,恆大NEVS持股65%;

● 3月,以5億元控股荷蘭e-Traction公司;

● 5月30日,全資收購世界頂級輪轂電機公司Protean(英國),金額不詳;

恆大準備用於造車的投資額,已經比特斯拉約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77億元)的總市值還要多!


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買買買 形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閉環

入股廣彙集團,讓恆大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網絡。入主瑞典NEVS、牽手科尼賽克,NEVS不僅持有瑞典薩博汽車核心資產和知識產權,而且還獲得了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的“雙資質”,由此也完全意味著恆大拿到了整車製造的入場牌照,而科尼塞克則是世界知名跑車品牌。收購日本卡耐,獲取了頂尖動力電池技術;之後又接連拿下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獲得了世界頂級的乘用車及商用車輪轂電機技術。

在解決了銷售渠道、整車研發製造、動力電池、商用車和乘用車輪轂電機技術等難題,徹底打通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形成了完美閉環。

但是這些看起來的世界先進,真的能夠得到市場認同嗎?

技術世界先進 但市場認嗎


01輪轂電機技術能否得到市場認可?


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雖然在輪轂電機技術上比較先進,輪轂電機也有自己的優點,比如簡化了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分動器,但是主流新能源廠商都沒有使用輪轂電機。

輪轂電機的缺點,主要在於容易電機過熱導致退磁,以致電機失效,而且簧下質量增加影響操控。這也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電動汽車企業採取中央電機驅動路線的原因。

而這其實還是沿襲汽車製造業的傳統做法,傳動歸傳動,驅動歸驅動,底盤歸底盤,涇渭分明。如果輪轂電機普及,意味著傳動系統將取消,驅動和底盤將深度融合在一起,不僅傳統車企難以推動這個對自身的徹底變革,哪怕造車新勢力們也沒有進行如此大的技術變革。

想跨界造車的恆大自然沒有歷史負擔,但恆大能走出一條不同的技術路線?

技術先進,僅僅實驗室先進還不行,還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市場能夠接受具有笨重輪轂電機的新能源汽車嗎?恐怕短期還難以接受,除非輪轂電機技術得到進一步優化和升級。

02份額微小的卡耐新能源


據電池中國統計,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

2018年裝機量排名前20的企業如下圖所示,寧德時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佔比41.19%,霸主地位穩固;比亞迪裝機量為11.43GWh位列第二,佔比20.1%;合肥國軒緊隨其後,裝機量為3.07GWh,佔比5.38%。前三家電池企業裝機量之和佔總裝機量的66.67%,前十企業的裝機總量超過了47GWh,佔動力電池裝機量的82.87%,不難看出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較高。

卡耐僅排名第16,而因為市場集中,頭部選手佔據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十名之外的選手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產業鏈整合加速,大部分動力電池廠商都會被淘汰。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已經陸續進入到戴姆勒的供應鏈中,卡耐若沒有恆大入股,很可能幾年後就會消失。而即使有恆大入股,動力電池的大市場又能搶佔多少份額?大概率自產自銷,但自銷的前提也是恆大的新能源車儘管量產。

03瀋陽等基地能否為恆大新能源汽車加分

恆大分別在廣州和瀋陽建設南北兩大基地,而且投資分別達1600億元和1200億元。要知道,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層發言,沒有200億,談何造車?200億隻是起步線,這一鉅額數字也許嚇退了一批人,幾百億可不是小數目,誰能想到恆大一出手就是幾千億?而且還分別建設南北兩大基地。

廣州的汽車產業比較發達,不再贅述。但瀋陽又是靠什麼吸引了許家印?

瀋陽除了有華晨寶馬,還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不僅有恆大,瀋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有一汽普雷特集團、華晨寶馬集團、北汽集團等參與進來,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一汽普雷特集團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一期等一批重點項目已經相繼啟動,形成了強大的集群優勢。

2018年3月,一汽普雷特集團和華工集團就聯手在瀋陽市沈北新區,投資「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將為國內多家汽車整車和配套廠商提供核心零部件,預計未來可佔領中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10%-15%的市場份額。

項目一期將建設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生產基地和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零部件生產基地。還將建設一汽普雷特集團總部及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研究院,研究院中高水平研發、技術人員數量不低於300人。項目二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BMS(電池管理系統)及VCU(整車控制系統)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

足夠的人才以及零部件產業,才能保證瀋陽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中心。而為了讓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更高,瀋陽還出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方案》,規劃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增加到30萬輛。對於年銷量超過3000輛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瀋陽市政府給予300萬元資金獎勵。進一步完善充電樁等產業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引進和培育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瀋陽還在政策上持續發力,先後制定出臺了《電動瀋陽工作方案》、《瀋陽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方案》等方案。

地方積極政策也於產業發生了聯動效應。華晨集團與北汽集團2018年已經宣佈將共同推動形成在瀋陽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寶馬集團也明確表示,將把瀋陽作為新能源汽車開發和生產的全球基地之一,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瀋陽投產並出口全球市場;華晨集團、雷諾集團與瀋陽市政府均達成戰略合作,即將在中國引入三款輕型商用電動車型。

瀋陽的產業基礎不僅使得初生的恆大新能源汽車能夠在技術及量產優勢上得到支持與增強,而這同時也是企業助力城市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的絕佳範例。

自主品牌都是粗製濫造嗎?

汽車產業作為製造業領域最複雜的產業之一,牽涉幾萬個零部件,對於生產管理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即使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相比燃油車減少很多,仍然是非常複雜的一個製造領域。

製造業領域最先進的管理理念往往都是先誕生在汽車行業,再傳播到其他行業。汽車產業從福特公司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到豐田公司的精益生產,每一次管理理念的變化都意味著所在國家制造業地位的巨大提升。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這將會帶來什麼變化?將會帶給產業鏈哪些機會?

但機會很多的同時,國內造車新勢力往往也被認為是騙子。國內媒體對國產新能源汽車就相當刻薄,造車新勢力們往往都被媒體稱為「PPT造車」、「騙補」。

發達國家汽車產業有百年造車歷史,中國自主品牌在2018年不僅面臨市場份額下滑,將市場拱手讓給合資品牌,而被很多評論家再次拿來表示自己的先見之明:十幾年前自己就判斷自主品牌是不可能超越合資、外資品牌的。

甚至連格力的董明珠都懟中國自主品牌粗製濫造:「說中國汽車粗製濫造過頭嗎,街上都是奔馳寶馬,有人說國產車行業一流,既然是一流,大家都去買他的車,這些自主品牌高層大佬,又有誰開自己家的車子呢?」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等自主品牌大佬當然也集體回懟,而魏建軍、李書福(吉利董事長)也都是開自己生產的汽車的。


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董明珠說中國自主品牌粗製濫造,當然也可能因為自己在銀隆新能源汽車上的失敗而發——銀隆原總裁等人因涉嫌詐騙財政資金過億被刑拘,原董事長逃往美國,儘管近日銀隆新能源第一款純電乘用車型艾菲正式上市,但只有一款配置,售價為補貼前43萬元,吸引力似乎並不夠大。

那麼,恆大會失敗嗎?

恆大新能源是什麼派?

我們先看看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屬於什麼派系吧。

如果將國內的新能源車造車新勢力劃分派系,蔚來、小鵬、理想等可以說是互聯網造車的互聯網系,威馬、天際、愛馳、拜騰可以說是傳統汽車精英轉型造新能源車的轉型系,而寶能、華夏幸福則可以說是房地產大佬轉型的地產系。

恆大當然可以算是地產系,但恆大又和寶能等地產系完全不同。

恆大完成了全產業鏈的收購,意味著用金錢換來了時間和技術。當然,還需要足夠的技術人員和管理者,並整合這些相互之間還不夠密切的產業鏈公司,並打造出恆大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恆大雖然收購了國能NEVS,但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NEVS 93這款車型,顯然不能算是恆大的第一款車。

恆大需要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車來證明自己的整合能力。

只要扎穩馬步,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研發團隊,每一代車型都深入改進,相信幾千億元的投資是能夠有回報的。畢竟蔚來李斌用自己說的200億元入門線,已經打造出了EP9、ES8、ES6三款車型,雖然波瀾不斷,但是穩打穩紮,市場效果明顯。

如果馬步都未扎穩,卻急於展示一個似乎領先的形象,就如同賈躍亭的FF91汽車一樣,或者如同金庸武俠中的裘千丈(注意:不是裘千仞,也不是裘千尺)一樣,看似能鐵掌水上漂,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也很期待恆大造車,能夠給市場帶來一款不一樣的新能源汽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