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汽車圈燃炸了一條新聞,河南南陽青年汽車搞出了一輛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勢不可逆,正是因為節能減排的刻不容緩。而傳統燃油車也的確不太環保,並且在日益嚴苛的排放新規下,出現了不少“排放門”車企,廣受詬病。純電動汽車作為當下最主流的新能源解決方式,但目前的電池技術又不能完全滿足當下市場的預期,有著太多續航、安全隱患方面的痛點。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要是今後的車只加水,那不就徹底解決了燃油車的汙染問題和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問題?只要在後備箱放根長水管,隨便接個水龍頭加滿水車就能跑。車子自己用水制氫,氫氣燃燒就能變水。那要是在排氣管上接個管子連在發動機上,豈不是可以變成永動機?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但都2019年了,不用腦子想都會讓人覺得一定有哪裡不對勁。經歷過90年代初“水變油”的群眾可都是見過世面的,會那麼容易受騙嗎?

於是一時間“水氫”成為熱詞,引發無數網友的批判,紛紛指責南陽造假,所謂“車加水就能跑”也成為了最近幾天汽車圈最大的笑柄,甚至許多人戲稱,看了這則新聞初中化學都白學了。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有趣的是,這家位於河南南陽的青年汽車和其老闆龐青年高調推銷水氫燃料汽車,從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用“水氫發動機”招搖撞騙。

2017年8月21日,龐青年高調宣佈公司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稱只要手裡有瓶水,汽車就能跑。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龐青年

青年汽車現場演示這套“全球領先”的技術,用水管接在自來水龍頭上,對車頂的兩個水箱進行加註,注滿後駕駛員發動車輛,水箱與氫燃料電池間相連的透明軟管內的水珠被氣體衝下引擎發動,車輛被開出車間。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龐青年介紹了原理,車內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即氫燃料電池,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從而使車輛行駛。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而據瞭解,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祕密,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但學過初中化學的朋友們都知道,水制氫的過程中,水只能是氫元素的來源,絕不是能量的來源。如果宣傳不需要其他能量來源比如電能、甲醇等,那麼所謂的水變氫技術,那就和當年的中國“第五大發明”水變油一樣,是場純粹的騙局。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不過話說回來,水確實可以製成氫氣,而氫氣參與氫燃料電池反應產生的電能也確實可以驅動車輛,這種技術聽起來很熟悉,其實就是最近特別熱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

但基本原理需要搞明白,因為水氫燃料車從本質上來說,是通過電解水,來獲得氫元素,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來產生電能。但電解水本身就需要大量的電能,並且已經超過了氫氧反應產生的電能,也就是說在這個反應上最為直接的方式應該是將製備氫元素的電能直接用來驅動車輛前進。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所以,氫驅動汽車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青年汽車令人存疑的不是氫能不能驅動車,而是青年汽車在一臺車上加水就能製出大量的氫氣的這一過程。

回過頭再看位於南陽的這個項目,要麼加的不是水,要麼就是加水之後,需要其他能源通電來進行電解反應。這一切都有待青年汽車來為我們揭曉,真正的原理絕非一款催化劑就能讓大家釋疑解惑,畢竟能量守恆定律在汽車行業還從未被打破過。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況且,青年汽車早在2014年就已經宣稱突破該技術的青年汽車,對於這項能夠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發明,難道不應該在全球範圍內申請專利?

直到近日,“水氫發動機”再次登上《南陽日報》當日頭版,稱“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親自站臺點贊引發社會各界輿論聲起,這已經是青年汽車偷換概念,利用社會大眾對於水氫字面意義的誤導,施展的第二輪欺詐。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而匪夷所思的是,據查閱相關資料瞭解,南陽水氫汽車項目,在一邊倒的質疑聲中,首期投資竟然高達81.63億元,用地高達1000畝。據稱南陽市政府的投資平臺,為青年汽車提供融資高達40億元,此外光就1000畝土地,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整車廠所需要的用地面積。至於青年汽車利用水氫項目和光大金控簽署的50億基金的支持項目,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要知道能夠籌集到將近100億的資金和1000畝的土地,足以讓所有造車新勢力羨慕不已。而就是這樣一個初中生都能明白的涉嫌欺詐的噱頭,地方政府和銀行體系的基金公司仍然願意投入巨資,背後又有著怎樣耐人尋味的故事?

至少僅僅憑藉南陽市委書記的點贊,我認為絕不足以成為青年汽車水氫發動機具備發展前景,獲取投資的有力證明。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那麼,是政府和資本瞎了眼?可能嗎?

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熱衷已經近乎瘋狂的地步。在房地產對於地方經濟的推動力逐漸減弱的趨勢下,熱門的新能源汽車成為了不少地方政府挖掘的可以帶動當地GDP增長、實現就業的最好產業。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氫能源又是當下最具有革命性的,政府接連表示要扶持的重大清潔能源項目,是高質量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的有力支撐,無疑能夠有力提升南陽在新一輪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但在這一過程之中,政府是否還需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對投資項目進行充分、科學的論證,杜絕哪裡有補貼,哪裡就有突破的現象再次發生。不然幫助招搖撞騙的青年汽車誇大宣傳,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把自己和南陽人民群眾也一舉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恐怕這位點讚的“書記”,接下來的日子不太好過了。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我們經歷過90年代初“水變油”,有過“空氣動力”,到兩年前的巴鐵“空中巴士”,再到如今的“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這些在各地橫行的項目,其實跟貼著高科技標籤的偽科技產品有點像。只不過,上面這些大型項目拿到的是項目經費和投資,而“能量自然療法”、“量子養生儀器”、“抗引力波防護服”、“暗物質防脫生髮”等等,這些產品看中的是普通消費者的錢包。

“只加水就能跑的汽車”你見過嗎?政府居然往裡投了近100個億?

而在這裡有一點必須明確,就是車企不能打著創新的稱號,騙取政府補貼、土地。汽車不是一個風口,是一個需要大量技術積累的行業,來不得半點虛假。

我們對能夠顛覆世界的新科技總是充滿好奇和崇拜,但這並不是讓技術創新成為噱頭和騙局的理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