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快評'

""弄潮·快評

資料圖

51歲外賣員殞命電動車,器官捐獻挽救他人生命。杭城最近發生的這個故事聽上去令人肅然起敬。然而故事背後的事故,一點不美好,再次敲響了電動車安全的警鐘。

陸春生的遭遇,責任在自己,類似遺憾在電動車事故中不少見。據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門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全年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道路交通事故1200餘起,造成250人死亡,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的近三成。這個數據,也已經是再三控制、努力抑制後的結果,此前的數據更加觸目驚心。

針對電動車安全問題,浙江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今年4月份《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新標準)正式實施,公安交警部門對無證無牌、超標電動車、不戴頭盔、逆向行駛、不按規定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緊抓常抓。但是抓之不竭,令人頭痛。

抓不竭,還得繼續抓,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動車使用人群還在增加。新能源汽車狂飆突進,電動車行業也不遑多讓。在供應端,不僅老牌的電動車企業銷量增長,一些主打時尚、年輕、科技的電動車,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拓展出新的市場。在需求端,以快遞、外賣為代表的新興行業,對電動車的需求急速上漲。城市白領口中親切的“小哥”,越來越多地成為電動車傷亡事故的主角。

環顧全國,電動車安全問題是城市病的典型症候之一。電動車安全隱患困擾城市管理者,每年帶來數以萬計算的傷亡案例。像深圳之類的城市,乾脆施行“禁摩限電”,集中整治查處“超標電動車”,導致許多一“出生”就超標的電動車寸步難行,這種一刀切式的執法,也帶來了一些反對和抱怨的聲音。相比之下,像杭州這樣以規範為主的整治手段要人性化一些,卻也需要更多投入和耐心,更考驗市民的素養。

其實如果推演下去不難發現,按規範使用電動車,既是守護自身生命安全,也是維護自身路權。電動車作為交通事故一大重災區,不管不行,嚴管也容易帶來爭議。歸根結底,是城市出行對電動車的依賴程度在變高,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電動機具有便捷、節能、經濟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勢:騎自行車太慢,開汽車太堵,坐公交車太繞,電動車穿街過巷,方便又“拉轟”。但是在一個人口總量巨大的城市中,如果不嚴格遵守規矩駕駛,電動車一多就亂,一亂就不治不行,緊箍一收,又變成路權之爭了。所以創造一個安全規範的電動車行使環境,最終受益者是電動車使用人群。

電動車車潮洶湧,潮水上的每個生命的沉浮,背後都關乎整個家庭的幸福。面對巨大的城市頑疾,治理的手勁不能鬆,手段也要常更新。作為個體,如果你選擇了電動車,請一定以不幸者的遭遇為戒,按規駕駛,常鳴安全警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