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會經常性緊張嗎?真是長見識了!


人應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某方面,例如權力、財產、知識、相貌等處於弱勢狀態時,常常會產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周國平(畢業於北京大學,著名作家)

你知道為什麼會經常性緊張嗎?真是長見識了!


一位大學生,他經常對別人說,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成績還是後來參加工作後的專業技能,他在同齡人中都是佼佼者。但是他生性膽怯,非常害怕與陌生人交往,還沒開口臉就紅了。有時單位組織一些社交活動,他不得不參加,但在活動中他總是感到很不自在。每年年初是他感到最難過的時候,因為單位實行處級幹部競爭上崗,在年初要進行“施政演說”。他每次都放棄,不是因為工作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膽量和勇氣。他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常使自己處於緊張和焦慮之中。可以說,他專業技能很強,經驗也很豐富,但就是由於“膽怯、害羞”而拖了他的後腿。並且,也因為這種想法的單一心態不開放造成了他的自卑心理。

為什麼有些人常常表現出心跳加速、臉紅甚至吐字不清的“症狀”,而另一些人卻能利用最短的時間控制住緊張的情緒,讓別人幾乎看不出異樣呢?因為前者會不停地在心裡判斷、盤算,到底該不該做?做了究竟好還是不好?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生來就膽怯、害羞、臉紅的人。”這是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學家卡耐基通過研究發現的。他認為之所以有這些心理現象,是因為人在成長中,某些經歷成了誘因而造成的。按照卡耐基的看法如果是後天的,那就是可以改變的。

心理學認為,緊張可以為應付外界刺激和困難提供一種準備,是一種有效的反應方式。人們有了這種準備,便能產生應付瞬間變化的力量,所以緊張並不完全是壞事。但是,如果緊張狀態一直持續,就會嚴重擾亂身體內部的平衡,從而引發疾病。研究表明,膽怯、害羞和臉紅的人“臉皮兒太薄”,對於人際關係他們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從心理學上講,這類人對自己缺少應有的自信,他們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一些公眾場合他們大多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這類人一般會活得很累,別人也會時常因他們感到不舒服。

心理學家曾對數百名志願者做過調查研究,以探尋他們緊張時的一般表現情況。研究發現,當人們緊張時,會有以下表現:

(1)感知覺敏感。警覺性很高,一些輕微聲響都會讓他們受到驚嚇。

(2)易怒。一些小事也能讓他們發火。

(3)做事輕率。經常不加考慮而做出決定。

(4)口吃嚴重,詞不達意。

(5)不想與人打交道。社交活動少,心裡煩躁。

(6)膽怯而惴惴不安。經常產生無名的焦慮和擔心,不知什麼原因。

(7)思維不清晰。難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沒有頭緒,經常出錯。

(8)心跳加速、手發抖、面部肌肉抽搐。

(9)表情不自然。神色慌張,笑得勉強。

(10)不斷地抽菸。

(11)小動作很多。吹口哨、拗手指、咬牙、坐立不安。

(12)食慾不振。

(13)全身疲憊。頭昏腦漲,感到周圍不真實。

其實世界上一點都不害羞、膽怯和臉紅的人是沒有的。每個人都會緊張,只是程度和持續的時間有所不同。我們要做的是永遠不要控制自己的緊張,因為當你越想控制時,緊張就會越厲害。所以,你要做的改變就是順其自然。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節奏快、效率高,人們在壓力下不可避免地會精神緊張。不過精神緊張一般分為較弱、適度和較強三種。適度的緊張其實有助於人們解決問題。但是,如果過度緊張,人們就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長期反覆的緊張狀態會對人的生理造成極大危害。

如果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中,心臟、腸胃等內臟的功能會直接受到影響,體內各系統都會失去平衡。緊張的人容易激動、急躁、惱怒,大腦神經功能在嚴重緊張時會紊亂,不利於身體健康。被人們稱為“都市病”的失眠、內分泌失調、頭痛、頭暈、心悸等症狀就是一種表現。

心理學家指出,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還會造成:

(1)心臟負擔過重。在西方國家,由於生活壓力,人們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下,死於心臟病與高血壓者,已大大超過癌症病人。因為人在緊張狀態時,交感神經會使全身各系統發生相應的變化,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而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心血管等各類病患肯定會增加。

(2)肝功能下降。在緊張狀態下,肝臟負擔會加重,其功能隨之受影響而降低。這是由於為了滿足大腦高度興奮與肌肉能量的需要,肝臟裡的糖分會再次釋放到血液中來提高血糖量。

(3)哮喘與消化系統潰瘍病發生。心理學家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倫敦市民患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病者驟增,原因是:在德軍的不斷空襲下,市民長時間處於惴惴不安的緊張狀態之中。

(4)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由於長時間處於緊張忙碌的狀態,人的精神與身體消耗很大,這時免疫力下降,像高血壓、動脈硬化、惡性腫瘤與呼吸系統疾病便會乘虛而入。

從心理學上看,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還會影響人們的精神活動。人體活動在緊張狀態下受下丘腦部分的控制,如果這部分的活動過強,相應減弱的是大腦皮質的意識活動,例如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受到抑制,學習與工作效率就會降低。此時還容易造成的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所以應該避免這種緊張心理。

持續的緊張狀態,會嚴重擾亂身體內部平衡,會引發疾病,還會產生不健康的心理。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從緊張的情緒中設法解脫出來。

實驗證實,通過做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可以有效緩解緊張心理。具體如下:

(1)選擇一個安靜、沒有打擾、空氣清新、光線柔和、可以活動自如的地方,站、坐或躺下,找到一個自己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來靜心。

(2)深呼吸,慢慢把氣吸進來再呼出去,在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唸“放鬆”。

(3)可以閉上眼睛,去刻意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如藍色的海、金色的沙灘、白雲、流水等。

(4)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細心觀察它的美好之處。如燭光、一朵花或任何一件柔和的東西。

(5)經常活動身體的一些大關節和肌肉。

(6)做一些自己熱愛的活動像游泳、打球、逛街、登山、聽音樂、看電影等。

如果一個人已經處於緊張情緒之中,應該怎麼調適呢?對於這種情況,人們習慣上常常會採用勸慰的方式:“不要緊張!”“沒什麼大不了的!”當事人通常也會這樣告自己:“千萬別緊張!”“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這樣的辦法不僅行不通,還會適得其反,人們往往會感到更加緊張不安。正如有句話所說的“情緒如潮,越堵越高”。結果是你的壓力越來越大,緊張感越來越強。

當已經出現緊張的情緒反應時,接受自己的緊張並坦然面對才是最有效的調適方法。另外,可以進行適當的心理移情,想象許多人在這種情境下可能比自己還緊張,你自己的緊張是正常的,不用特別在意要訓練自己體驗和接受這種緊張心理,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不要讓它控制住自己,你可以暗示自己:“如果我感到緊張,那我確實就是緊張了,但是我不能由於緊張而無所作為。”此時你可以和你的緊張心理對話,甚至想象自己所擔心的最壞的結果可能是怎樣的,問自己還值得這樣緊張嗎。當你可以正視並接受這種緊張的情緒時,你就可以坦然從容地應對,輕鬆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

你知道為什麼會經常性緊張嗎?真是長見識了!

END.

知心心理學

知人知面不知心?別急!知心心理學教你知心!

想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怕!知心心理學老司機可以帶帶你!

你想要了解更多心理學乾貨嗎?關注我!每天都會為你分享專屬心理學祕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