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心理學 心理 知心堂 知心堂 2017-09-12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開學了,因厭學問題來諮詢中心接受心理諮詢的來訪者漸漸多了起來。主要是中學生,也有高年級的小學生。

這些孩子原先學習都很不錯,因為某些原因突然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動力。學習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們變得不愛學習了,作業和考試一團糟糕。父母一著急就帶著孩子來找心理醫生,希望能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厭學症”的困擾,重新喜歡上學習。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父母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不過這些孩子並不見得個個都有心理問題。其實他們大多是沒有心理問題的,只是從暑假的放鬆狀態一下子進入到緊張的學習狀態心裡有點不適應而已。就像我們突然從光亮的地方突然進到黑暗的房間裡面,或者從裡面走出來,都會有幾秒鐘時間睜不開眼睛,看不見東西。這是正常的,過一會自然就好了。

暑假裡孩子愛玩點遊戲,看點電視,早上起得遲一點,鬆垮一點,懶散一點,開學前幾天有點倒不過來,有點找不到感覺,這也很正常,過幾天自然就好了。這個過程中孩子並沒有強烈的痛苦體驗,是父母的精神太過於緊張。這是父母的問題,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真正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會自己提出來要看心理醫生,因為他覺得痛苦,需要專業的心理幫助。但是這樣的孩子反倒經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會覺得孩子沒有問題,只是自尋煩惱,過幾天就好了。結果有的就錯過了接受心理諮詢的最好時機,影響了孩子的心理髮展和人格成長。

當然也有些孩子心理問題比較隱蔽,他們可能會把問題藏起來,然後以軀體疾病的形式表現出來。他們總是懷疑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可是去醫院又查不出什麼病來。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予以重視,在就醫的同時也可以陪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或者和他們談談心,給他們一些理解和支持。

“厭學症”的隱蔽性更強,更容易被家長忽略。因為“厭學症”往往從“勤學症”演變而來。那些從小不愛學習,成績很爛的孩子反倒沒什麼機會或者沒什麼資格被“厭學症”所困擾,雖然他們非常討厭學習。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厭學症”的孩子在產生厭學情緒之前一般都是班級(很多還是重點學校重點班級)裡的學霸,是老師和父母眼裡的乖寶貝,是其他家長嘴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懂事、勤奮、自覺、成績好,多才多藝,集萬千優點於一身,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是這樣的孩子卻最容易受到“厭學症”的侵擾。因為他們太過於優秀,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他們自己也往往自視甚高;同時因為太過優秀,他們自小受到了過多的保護和優待,使得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反而不如普通同學。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隨著年級升高,一方面學業越來越困難,一方面競爭對手越來越強,唯我獨尊的優越感漸漸消失,頭上的耀眼光環漸漸暗淡。他們不能接受風光不再的事實,又不願意降低自我期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心理衝突。然後注意力不能集中於學習,導致成績出現波動,心裡更加焦急,繼而對自己產生極大的懷疑,對學習失去耐心,整個人變得煩躁不安,消極懈怠,嚴重者會出現焦慮、抑鬱、失眠、強迫等心身障礙,有的甚至會萌生悲觀厭世的念頭。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但是這些孩子如果能及時接受心理諮詢,效果又是最好的。因為心理諮詢不是簡單的給予或指導。心理諮詢是諮詢師和來訪者合作完成的心靈對話,不僅需要好的諮詢師,還需要好的來訪者。

而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來訪者。

“厭學症”的前世今生

如果您有什麼心理困擾,或者對心理學有興趣,歡迎留言、提問、交流。

關注知心堂,您我共成長!

作者簡介:關心,知心堂創始人,首席心理諮詢師,心理成長學創立者,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潛心研究心理成長學二十餘年,善於解析各種心理問題,化解各種心理矛盾,著有心理雜文集《生命在於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