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心理學 雅虎知識堂 科學 行走的書架 行走的書架 2017-10-15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損失厭惡”,說的是損失帶來的痛苦,比收益帶來的快樂要多得多。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痛苦甚至可以達到愉悅感的 2 到 4 倍。

1歐元試驗

“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有一個經典的試驗——你會為1歐元付多少錢:

在試驗中,兩個人競拍人皮特和迪特要在一次拍賣中為1歐元出價。額外規定:競拍結束後,不管誰贏了,都需要付各自最後的競拍價,但只有出價最高的人可以得到1歐元。

競拍開始了。皮特出10分,迪特出20分;然後是50分、60分;70分、90分……

這時,迪特心想,“如果我不繼續報價,我就會損失80分;如果我出1歐元,儘管我不賺,但總比虧1歐元要好。”

但是迪特也不傻啊,他想:“如果我不報價,我就損失了90分!儘管現在已經不賺了,但我如果出價1.1歐元,我只損失10分。”

就這樣,這個1歐元最後被拍出了3歐元的高價。

沉沒成本

“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用經濟學的一個理論也可以解釋——“沉沒成本效應”。它說的是大多數人會將“已經為一件事情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或者金錢”作為理由,繼續做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這種現象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物理反射。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區域叫“伏隔核”,它在獎賞、快樂、笑、成癮、侵犯、恐懼及安慰劑效果等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我們受到損失的迴路是這樣的:

  • 有一個損失事件發生;

  • 身體分泌出一些神經遞質;

  • 大腦的伏隔核接收,進而出現電閃雷鳴般的恐懼反應,“這太不爽了!我要挽回損失!”

  • 付諸行動。

這個過程就像膝跳反射一樣是應激反應,我們的理性大腦根本就沒有機會思考,行動已經做出了。

怎樣來克服呢?

淡化損失感

“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既然是人體的本能機制,就不可能快速克服。我們需要做的是儘量打斷作用的迴路。

事後的總結通常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可以採用這三種方法:

第一,警惕這些語言“我已經做了這麼多”,“我投入了這麼多的……”這些自我內言出現時,告訴自己,我好像是又受到“損失厭惡”效應的影響了?

第二,儘量降低損失帶來的痛苦感,真實的評估損失給我們帶來的影響,而不是現在的感覺。換句話說,我們要用未來視角替換當下的情感視角。

一個習慣不可能消失,它只能被替換。所以,我們要重新建立一個反應迴路。當我們已經覺察到損失事件的時候,不考慮損失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客觀的來衡量這個損失,通過客觀衡量讓大腦恢復理性。

這個量表是美國社會學家倫西斯·李克特發明的,是一種心理反應量表,它一般有5-9個等級,可以對對象、行為或事實進行語言描述。比如下面這個表:

“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評級分為幾級,以及怎樣表述,可以根據個人實際進行修改。當我們客觀的描述當前的情境時,我們原本短路的理性大腦這時可能就開始工作了。

第三,把自己當時心裡的想法全部說出來,或者寫下來,在說或者寫的過程中,痛苦的情緒慢慢就被瓦解了。

思考時刻

你在逛街時,有沒有遇到“損失厭惡”最坑的一句話——“來都來了……”?

你在生活中還遇到哪些損失厭惡的情景呢?我們一起交流下唄。

“失去”綁架了你,你卻毫不知情!

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持續的行動”才是!

我是陶肚,每天陪你讀點書。如果喜歡,請幫忙點贊或分享出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