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孩子不願跟媽媽分床睡釀成悲劇!父母長點心吧

作者:父母學習課堂,筍乾老師

16歲孩子不願跟媽媽分床睡釀成悲劇!父母長點心吧

01

昨晚,筍乾老師看到了一則慘案,16歲的初三男孩小杰,把鄰居一對雙胞胎女兒給殺害了,而這兩個孩子,今年才7歲。

小杰急匆匆地跑回了家,慌張的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媽媽,媽媽急忙給他500塊錢叫他有多遠跑多遠。可是,這麼小的孩子又能跑到哪裡去,最後在村後的小河邊被民警找到,他兩眼呆滯,神情恍惚。

當民警細細盤問小杰母親後得知事件始末,原來在家裡,媽媽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大氣不敢出,任勞任怨幹活做事,爸爸賺錢養家卻嗜好喝酒,然後打人,之前打母親,現在又開始打孩子。

小杰性格內向,愛抱怨的同時又怕事,做起事來唯唯諾諾。從小沒被同學少欺負,每次哭哭啼啼的跑回家又被父親打罵說他沒出息,導致他從小就有心理陰影。

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一個人可以依靠可以去傾訴,從小到大小杰一直跟母親睡,他特別沒有安全感,很多次讓他回自己屋裡睡覺,他都半夜做噩夢醒來。父親也打過他幾次,但是不見好轉就不管了,反正床寬著呢,孩子這麼瘦小也不挨著什麼事。

為這事小杰沒少跟人鬧矛盾,有次他從雙胞胎家路過,其中一個衝他吐口水、罵他:變態,這麼大還沒臉沒皮跟媽媽一起睡。他一把將女孩推倒卻被其家長看見,給了他一巴掌。

小杰心裡委屈、無奈和絕望讓他崩潰了。就在第二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遇見雙胞胎,瞬間憤怒到極致的小杰撿起身邊的一塊尖銳石頭把小姐妹拖入了旁邊後山裡,慘劇就這樣發生了......

16歲孩子不願跟媽媽分床睡釀成悲劇!父母長點心吧

02

小孩不願和爸媽分床睡覺,大多是害怕失去父母的愛。

他們從小聽著父母的心跳聲長大,一起睡這對孩子在情感上是極大的滿足,讓他們體會到溫暖和安心。但現在讓孩子自己睡,他會覺得是不是父母不愛自己了,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依戀關係,有助於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但是,像案例中孩子十幾歲還沒跟父母分床睡是不正常的,已然發展為不健康的戀母、戀父情結。

到底孩子究竟什麼時候適合跟父母分床睡呢?

一般情況下,3-6歲的孩子會對父母關係、兩性之間的問題比較敏感。3歲分床最合適,5歲男孩就應該自己睡,這既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又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16歲孩子不願跟媽媽分床睡釀成悲劇!父母長點心吧

03

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習慣,對家長特別是媽媽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有些家長願意和孩子一起睡,離開孩子自己感到空落落的。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跟孩子共同克服自己的依賴心理:

第一步:分床睡,循序漸進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下子讓孩子分床睡都會害怕到哭泣。

在這個階段中,父母在自己大床旁擺張單人床,滿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時也方便隨時照顧孩子。家長要耐心等待,給他們時間去接受分床睡的事實。

第二步:分房睡,創立安全感

孩子到了4-5歲,父母可以提出分房睡,習慣了單獨睡的他會順應接受。但也有許多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期間父母可以在他房間開著小夜燈。

建議父母多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拒絕牛鬼蛇神的神話故事,內容偏向正能量的哲理童話,可以緩解他分床睡帶來的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

第三步:講究斷舍離,貴在堅持

當決定與孩子分開睡時,父母就要下定決心,在這件事上態度強硬。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心軟,父母要想方設法堅持,孩子一看沒希望了,也只能認同。睡前洗個熱水澡,穿自己喜歡的睡衣,都有助於孩子快速進入夢想。

分床睡,這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孩子的獨立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成人有意識地培養,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加以滲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