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走“水氫車”又來“空氣車”:又在欺負“能量守恆?”|新京報快評

駛走“水氫車”又來“空氣車”:又在欺負“能量守恆?”|新京報快評

“吸進去的是空氣,排出的也是空氣”,那驅動汽車的能量是如何產生的呢?

駛走“水氫車”又來“空氣車”:又在欺負“能量守恆?”|新京報快評

企業官網截圖

文 | 孫正凡

河南南陽有“水氫汽車”,湖北咸寧有“空氣汽車”。

5月30日,龐青年遭遇輿論滑鐵盧還不到一週,祥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登榮就因一輛“空氣動力汽車”再次引發關注。他表示,這種汽車“利用高壓空氣帶動發動機做工,成本比現在的汽油、電能要低”,目前正準備在美國上市。而有媒體查詢發現,該公司原副總裁蔡永清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被判刑。

黑歷史又擺上檯面,“空氣動力車”旋即引發了質疑。雖說國外也有過類似的研究方向,但恐怕此番又是一次“概念的遊戲”。

空氣動力車,基本不可能“喝風就能跑”

“空氣動力車”其實並不神祕。無論是瓦特的蒸汽機,還是現在的柴油、汽油發動機,都是利用快速燃燒獲得高溫高壓氣體,再讓氣體推動活塞做功,驅動機械比如抽水機、汽車運轉起來。

用壓縮空氣作為輔助能源的汽車,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也曾投入研發,但因缺乏資金無疾而終。

但祥天集團的空氣動力車,據媒體此前報道“不燒油也不用電”“吸進去的是空氣,排出的也是空氣”。

在分析“水氫車”時,很多人提到了“能量守恆”。只要我們知道能量無法憑空產生,就能推出“灌進去水,出來的還是水”,中間還有能量驅動汽車,這就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同樣,在“空氣車”中,“吸進去的是空氣,排出的也是空氣”,那能量是如何產生的呢?即便是用壓縮空氣產生動能,可空氣壓縮也需要耗費很大的能量,那這臺汽車是如何把空氣壓縮的呢?

所以這輛汽車大概率是靠電能驅動壓縮機工作,壓縮空氣驅動汽車,從科學層面講,其成本不低,沒準會帶來“花50塊錢造出1元假幣”的效果。

至於“空氣動力”一說,我認為不過是概念遊戲。目前這有待進一步調查認定,祥天集團也不妨開誠佈公地說清楚。

駛走“水氫車”又來“空氣車”:又在欺負“能量守恆?”|新京報快評

企業官網截圖

要警惕以“概念遊戲”撬政府投資

有媒體報道,祥天集團的故事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空氣動力汽車,另一部分是空氣動力發電機組。比起空氣動力汽車尚未投產的結果,空氣發電機組的生意顯然更能給周登榮帶來真金白銀。據報道,目前相關項目已經落戶多個城市,佔地數百畝並搭配空氣發動機產能數十萬臺。

囿於信息披露不充分,對空氣發電機組技術本身,我無法妄下論斷——要鼓勵大膽創新,就得包容很多創新“大膽”的部分。

但對地方而言,顯然應警惕以“概念遊戲”來撬政府投資的可能性。就像天文學家發現引力波之後,有網店就熱賣“引力波防輻射服”;量子糾纏技術火了之後,各地出現“量子醫學研究員”——在高科技的光環下,玩概念的偽科學產品確實很多。

無論如何,作為地方政府,不能“只聽名號不問究竟”,不能只顧拿納稅人的錢當風投資金,卻缺乏科學論證、罔顧科學性維度的評估。

這倒不是說,對企業的技術探索要一棒子打死。涉事企業是否有核心技術,不必臆斷先行,也不宜因為“有空氣就能跑”之類噱頭就斷言“由空氣產生動能”是偽科學。

但無論如何,要把屬於市場的交給市場,把屬於科學的交給科學家。《財經天下週刊》就稱,這些空氣動力車從未銷售,也沒有政府投資,費力推廣的“醉翁之意在拿政府投資”。對地方來說,應有的審慎是必要的。

駛走“水氫車”又來“空氣車”,這對民眾是“科學素養”測試,對地方政府則是對廓清市場與權力邊界的提醒。

□孫正凡(科普作家)

編輯:孟然 校對:王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