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下面請將手機橫過來看,濱江浮橋、溼地公園美景,大興國就是美!

"

在我國南方,文峰塔並不少見,朝向講究,建造費用高昂,多為了鎮邪避妖而建,一般認為這種類型的塔興起流行於明代,從有關資料來看,最多上溯到兩宋。

但是,在興國這個自古以來的風水大縣,這種隨風水學說發展而出現的建築,在唐代就已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朱華塔歷經千年

興國縣城西南約三公里的埠頭鄉程水村橫石崗上,矗立著一座古塔,扼縣城水口,平固江流經塔下,是典型的文峰塔。因此明知縣盧柱《朱華塔記》中記載,“西南為朱,近太華之居方”,故名朱華,流傳下來,當地人便稱之為“朱華塔”。

朱華塔始建於唐末,據《贛州府志》記載興國朱華塔記:“(唐)大順間,土人請於西山、橫石豎塔,補缺障空,大光宮……元潤塔夷於橫石,明興塔廢於西。”

歷經千年的風吹日晒,朱華塔雖然不復當年的風采,但仍舊可通過其建造佈局、細節依稀可辨建造之初的那份虔誠與精妙。

現在我們所見的朱華塔,有兩個門,塔正門朝向西面,門楣上方,橫嵌“朱華寶塔”石碑,左書“皇明嘉靖二十九年歲次庚戌五月二十七吉日立知縣盧寧鼎建”,右書“施士沙龍鍾世清”;背面門楣上方嵌著“橫石寶塔”石碑,左右款式與正門相同。只是塔碑銘文相異:文峰永鎮,雲路高登。禎祥駢集,福壽康寧。兒孫榮顯,家寶和平、八方照耀,百世其興。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獨一無二方形塔心柱

這座塔是樓閣式磚塔,壁內折上式,七級八面,高達26米,底層每邊長2.4米,從建造規模來說,並不算小。仔細觀察,朱華塔的顏色層次分明,基座由紅石條塊砌成,平面呈八角形,直徑6.5米,底層邊長2.3米,頂層每邊長1.9米,直徑近5米。塔身是青磚結構,磚疊澀出簷,弧簷八角起翹,各層各面塔窗與佛像相間,上下錯置,各層高度從下至上依次遞減。底層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開了一扇門,有簡單的磚制斗拱,柱額等仿木構件。

不同於簡單的古塔,朱華塔在建造之初頗具匠心,它的底層外圍有六尊石像,除頂層之外,每層還有四尊石像,塔外壁及塔心柱共置佛像三十四尊(其中十五尊保存完好),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為國內少見。

看過了塔面的精巧,塔內的設計同樣花了心思。進入塔內,便可看到螺旋式的石級通往塔頂,每層都設有正方形的塔心柱,間隔著,嵌有碑記或者石像。方形塔心柱——這樣的設計,在全國同類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風水祖師親選塔址

相傳朱華塔是由中國古代風水祖師楊筠鬆選址,其嫡傳弟子曾文山親自建造而成。唐朝末年,興國是屬於贛縣管轄之地,楊筠鬆走遍了大江南北,唯獨發現這裡是塊罕見的風水寶地。但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只有一點缺陷,需要用風水術稍作點化,在城邑水口建塔,可倡文風。

但是此時的楊筠鬆已步入晚年,如果僅憑其一人之力,可能無法完成,後來他在興國收下了曾文山、劉江東、黃妙應等人為徒,將自己的積累悉數傳授之後,便將這一心願託付給弟子。由他們在已經選定的地方,親自修建起一座文峰塔,即現在的朱華塔。

據說此後,周邊地區果然風調雨順,人才輩出。朱華塔之所以歷經千年不毀,很大原因便是因為當地的鄉紳百姓對這座塔的敬畏,樂此不疲地自發捐贈修復朱華塔。明朝嘉靖年間,時任興國知縣的盧寧為朱華塔所作的記,詳細表述了朱華塔的風水功能,同時記錄了一次修復過程。

當時,他作為興國縣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果答應鄉紳們籌資建塔,怕落得“訕道而伸術,遠人而聽神,將啟天下之棄周孔而宗郭璞者”的嫌疑,何況他也認為建塔只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但是地方鄉紳百姓的請求太過強烈,竟把一縣之長推到了“許之不可,禁之不能”的兩難境地,最後只能順水推舟,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將朱華塔重新修復。

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為朱華塔的歷史價值高,1959年11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後來遭遇雷擊和人禍,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導致整座朱華塔破敗不堪,塔內佛像、銘文磚等搶盜嚴重,令人心痛,1983年冬,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2014年11月,興國縣文广部門投入59萬元對朱華塔進行全面維修,對腰簷、塔頂翹角等進行修復、加固,同時恢復古塔的青磚原貌。為避免塔體遭受雷擊,當地氣象部門還為該塔增設防雷設施。 據有關方面專家介紹,朱華塔外圓內方的結構,在我省獨此一座,其獨特的造型結構以及精湛的建築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因古塔歷經多年風雨,基座出現殘缺,外壁青磚風化嚴重,塔體內出現裂縫,塔內壁更是有多處塗鴉。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下面請將手機橫過來看,濱江浮橋、溼地公園美景,大興國就是美!

興國朱華塔千年不倒 風水祖師親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