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新東方學校 創業 經濟 投資 華為 經理人雜誌 2018-11-26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中國需要造物者

俞敏洪老師說:

“中國有些企業家乾的是能撈一把就撈一把的事兒”。

“中國的科技應用水平不低,但多數利用的是中國人的低級趣味,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騰訊”。

“不管是拼多多還是阿里巴巴,包括騰訊,都是利用了中國人民喜歡買賣東西、喜歡互相八卦的這樣的低級趣味。”

“企業不爭氣也讓人很難受。 自己曾經買了中興的股票,結果現在基本都回不來。我研究發現,中興一年在科技研發中間的投入才只有十億人民幣不到,跟華為的幾百億投入相比,中興號稱自己是個高科技集團,真的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所謂的BAT,及網易、京東、拼多多、美團,等等,都是想掙快錢,對中國的實力並不能帶來本質上的提升,那麼多軟件公司,寧可花成萬上億的錢去開發遊戲,也沒一家願意去開發工業用軟件,如CAD,CAM等設計、製造用軟件。百度花那麼大精力去搞AI,無人駕駛,為什麼不願意去開發工業領域一些基礎性的軟件呢”?

“中國遍地都是投機商,哪有什麼企業家呢”?

我也想說: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核心還是選擇,是選擇的價值尺度,是靈魂的指向。

在浮躁的時代,我們仍然有華為這樣的高科技公司,秉持“磨好豆腐給媽吃”的信仰,今後每年投入研發的經費高達200億美元,20-30%集中關注前沿科技走向。

在浮躁的時代,我們仍然有遠景能源這樣的新能源公司,勇於向世間的苦處行,為千秋萬代開發可持續新能源。他們富有挑戰著精神,在智慧新能源的領域開疆闢土,人均利潤甚至超過華為。

在浮躁的時代,我們仍然有大富配天這樣的高科技公司,不去賺快錢,集中投入研發工業母機和基礎性工業用軟件,期待在工業化5.0軟硬件一體化上有所作為。道路雖然艱難,但是在一步步往前走。

在浮躁的時代,我們仍然有酷特雲藍,量身定製正裝全球第一,並且創立酷特雲藍治理之道:去科層、去領導化、去審批、去崗位,一切由透明的數據驅動,激發每個人自發自動去開發自己的無窮性潛能。全員對準利潤目標,利潤目標對準全員。

這些造物者和建構者,他們直面這個社會的毒瘤和尷尬,他們不抱怨,他們以充滿彈性的、再造的力來改變中國的商業生態。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他們都是有使命、有擔當的人。他們或都有這樣的意志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在今天浮躁的追逐塊錢泡沫的氛圍中,企業家自主選擇。代表了一國經濟的走向。企業家在做各種各樣的抉擇時,真應該靜下心來問兩個問題:

第一問:“作為人何謂正確”?

第二問:謀長遠是否要“反者道動”?

老子似乎看到今天的窘境,

他告誡我們: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

在浮躁渾濁的時代裡,

靜下來,漸漸澄清自身;

在假大空慣性驅使的當下,

逆風而動,方有可持續的勃勃生機。

——王育琨手記

俞敏洪最新刷屏演講:拼多多、阿里、騰訊都是利用人們的低級趣味賺錢!

來源:

“拼多多、阿里巴巴、騰訊等都是利用人們的低級趣味賺錢”


“中興號稱自己是個高科技集團,真的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很多企業家其實幹的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

8月25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8年夏季高峰會”上的這些“語錄”,被網友廣泛刷屏。

令人肅然起敬的是,相比於一些大佬去亞布力為自己的公司做廣告,關於事局往往說兩句不鹹不淡的漂亮話符合一下大會主題,老俞的演講可謂是一針見血乾貨滿滿。俞敏洪整個演講行雲流水,敢講話,講真話,為企業為創業者高屋建瓴,為國家為整個民族獻計獻策。十分精彩。

此次演講,俞敏洪以《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為題,首先表明:

“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時代的動盪,不光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著讓祖國變得更好,我們都發揮自己的力量,我們不希望跟著時代動盪,而是成為中流砥柱,為國家添磚加瓦。”

其實,這是俞敏洪近半個月來的第二次演講。8月17日,老俞在“春光裡-豹變 2018 產投家峰會”上的最新演講,也分享了自己多年來關於創業、工作和成長的思考。

兩篇演講不可多得值得收藏,邦哥特將這兩篇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把眼前做好,一切的都好了》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如果你真是個幹事的人,抓住一兩個幹事的要點之後,就應該踏踏實實在公司幹,而不是想著用商業模式到處吸引所謂的投資者。

今天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企業的創始人,我希望能夠用我沉澱下來的一些東西,給年輕人和創業者提供一些幫助。

1

決定要做的事情

一定要全力以赴

1)成本,是你放棄最大的代價

做一件事,成本就是你放棄最大的代價。

我做任何事都有一個計算方式,我會考慮如果這個小時我不做這件事,而去做另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會更加有價值嗎?

決定這件事價值的不是這件事本身,而是你到底放棄了多少。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概念:

一旦決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

否則,就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只能是生命的浪費,精力、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中國創業有一個巨大的問題——“跟風”。

一說O2O,就會出現上千家O2O。最後除了美團等那些做得特別好的,幾乎一家都不剩。

為什麼?

王興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創業家,只要是他認定的事情,就永不放棄,這是值得欽佩的。

還有一個人,我北大的師弟,現在做智能汽車的李斌。

我問他,現在特斯拉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你要做一個上市公司總共一兩億美元可能都不夠,他說我全部投入了一定有人跟我一起做。

2)成功,需要氣質

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有一種氣質。

比如李斌。

有一次我們到戈壁沙漠徒步,3天走120公里,因為器材太重,我們找車拉器材,自己只背水。

但李斌不僅全身裝備都揹著,還額外裝了5塊板磚,每塊接近兩公斤。結果他揹著接近30公斤的裝備,走了第一名。

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換我,肯定做不到。

所以當他說做蔚來汽車時,我毫不猶豫給了他三千萬美元,並且說丟了我也認了;如果賺了,那就是跟了一個偉大的創業家在做事。

創業家不是聽各種演講聽出來的,而是找到那一兩個特徵,用自己的理想痴迷地支撐著,並且全情投入。

比如伊隆·馬斯克。

他做特斯拉是全情投入。當時他身邊只有兩千萬美金,全部投入做火箭研發,而火箭研發是一個在我們看來完全無法商業化的事情。

但他從小就對太空痴迷,希望到太空去遨遊。後來變成了一個理想,不光自己遨遊,還要把1000人送到火星上定居。

他先做的火箭,後來做的特斯拉,因為兩者都是用現代高科技改變人民的生活,是有相通之處的。2001年特斯拉成立,2004年他才參股到特斯拉公司。

最初對特斯拉公司只是一個投資行為,後來發現老總和副總實在不靠譜,自己才一頭扎進去,最後把特斯拉汽車做起來。

3)創業,需要真正的思考

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創業人士真正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行為到底對不對。

如果你是抱著別人做了我也做,說不定我會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心態來做,說明你對這個行業、這個事業根本不瞭解,或者根本就不喜歡。

這樣的話,即便你拿到投資,死掉的可能性也會多於活下來的。

教育行業裡,曾有一段時間出現了大量的O20,活下來的有四五家,興旺起來的幾乎沒有。因為他們對教育的規矩一點都不瞭解。

緊接著開始做大量的家教上門服務,在解決一個痛點的同時,帶來了無數其他的痛點,這樣的商業模式自然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共享單車出現以後,中國出現了共享板凳、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服務,我不知道這些共享需求到底有多大,共享背後如何進行管理。

2

不懂的事情堅決不做

弄懂的事情堅決推進

一代創始人和另一代創始人之間是有代溝,有變化的。

1)扎進去研究

我做事有一個特點:凡是我不懂,但又認為跟未來發展有巨大關聯的事情,就會一頭扎進去進行研究。

比如人工智能,凡是人工智能的書我都讀過。大家在表面上會發現,新東方好像跟人工智能並沒有太大關係,但我認為任何屬於科技的東西都是手段,它是來幫助你實現目標的。

人工智能幫我們在教育中間實現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教育。

那些凡是用所謂的科技手段來忽悠而忘了目的的,都帶有營銷色彩。

教育品質和教育質量並沒有真正上升的機構,未來一定會面臨巨大的痛苦。

2)代際領導力變革

實際上,像我們這樣的老一代企業家,面對新事物接受得比較慢,我們也不太容易全情投入。

新東方賬上錢不少,我發現把所有錢投到人工智能這條路走不通,新東方也會跟著完;

但投入了不能半途而廢,新東方股市150億美金,一旦新東方倒下了,投資者就一分錢也沒了。

目前新東方在人工智能和科技的投入大概10億左右,等於把新東方7%~8%的錢投入到教育相關的研發上,這點我們做得相當不錯。

而且我依然深刻地認為,再過兩到三年,中國在科技、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結合上,新東方做出來的產品和系統將在中國教育領域達到頭等水平。

這就是我所謂的代際領導力變革,也是我的個性特點,不懂的事情堅決不幹,但弄懂的事情要堅決推進。

新東方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沒有出太大的毛病,因為我每次都踩在了正點上。

任何領導力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結果,任何人都是從小孩長成成人,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從創始公司變成上市公司的可能,任何一個人都是從不懂到懂的方向走。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一名北大老師,從北大出來後,自己開了一個培訓班招了幾個老師和學生。

剛開始,跟稅務局、街道打交道這些都不懂。

但慢慢的,幹成了一個像樣的培訓企業。到新東方成立新東方科技集團,從向全國佈局新東方分校變成新東方教育集團,一步一步往前走,中間每一步都是學習的過程。

到了集團公司以後,慢慢學會對外融資,到最後三千萬美金進入新東方。新東方搭建海外的VIE結構,緊接著新東方成立國際化集團公司。

2006年新東方到美國上市,成為中國教育界第一家到美國上市的公司。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教育產業化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還認為在中國,教育領域上市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緊接著新東方上市後,2012年受到了美國渾水公司(用一些數據的研究報告對一些公司進行揭露)的攻擊。

期間我們聘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證明新東方的清白,最後重新取得美國證監委的信任。

你會發現這是一步一步成長的過程,每一步都是對你心智的鍛鍊,同時也是對你的考驗。

因為每一步的成長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你自身的胸懷、眼光、團隊建設能力,以及自身佈局能力到底能不能跟上企業的發展。一旦跟不上,企業定會跟著你停滯發展,甚至出現倒退。

這就要看你是否願意不斷變化。胸懷可以不斷擴展,個性也是可以改變的。但很多人做不到,因為胸懷的擴展和個性的改變,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舉個例子:

劉邦的胸懷非常大,至少作為一個帝王的胸懷是有的。所以他能聚集諸多人才跟項羽進行多年的戰鬥,最後佔據先機,打下漢朝天下;

項羽個人英雄主義特別嚴重,胸懷明顯不夠,光有英雄情結沒用。

到今天為止,我的改變也不是很好。我是文科出身,天生就是文科基因,對高科技,以及高科技應用,不那麼敏感。

所以新東方在高科技時代確實略顯落後,但我們仍在追趕和超越,這中間就需要一個佈局。

3)科技與情懷,缺一不可

我原來對理科生不那麼感冒,因為我覺得他們很軸。但今天這個時代明顯是理科生和文科生結合的時代,不懂高科技或者不懂人文都不行。

高科技是手段,情懷是理想和格局,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我堅持我的理想和格局。新東方總裁辦總共6個人,3個人是科技出身,而且越來越年輕,最年輕的只有30多歲,為什麼?

因為總裁辦是一個決策層,需要保持3對3的平衡,文理兼容,文理思維相聯合。否則,雙方都有可能對對方思維擁有否定權。

這也是今年差不多大半年時間,新東方的科技研發飛速發展的原因。這需要你自己佈局,你不佈局,它就不可能發生。

我眼中還看到這樣一種現象:

大量的人不願意接受新時代的變革,導致企業出現諸多困境。

我見過的一些老企業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堅決不用智能手機,堅決不上網,堅決不看信息。

就這樣,企業不斷地落後於時代,瀕臨死亡的困境。

還有些企業家相信老人,身邊一個年輕人沒有。我曾到一個企業去看,發現最年輕的是45歲,一看企業就沒有希望。

如果一個20歲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是100%,到45歲已下降為20%,慶幸我50多歲還能保持對新鮮事物30%、40%的接受度。

總而言之,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很不易的過程,但開放的胸懷和定力很重要。

3

把事做好的三個原則

1)以終為始

你這輩子到底想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定要知道。

另外,這件事情最核心的點到底是什麼?

以教育領域為例,有時做著做著,就會拼命地做營銷傳銷,甚至出現各種各樣的欺騙性行為,最後忘了核心點。

這個核心點就是終,我發現中國70%~80%的公司都忘掉了。

2)急事慢做

西方的一些奢侈品,日本的一些工匠做出來的產品,讓大家感到非常驚歎,為什麼?

因為他們把一件事情精雕細刻,做到無比極致的狀態。

很多人說,“現代社會講究的是量而不是質”,這是完全錯誤的。

很簡單,這個世界上能佔據量的公司都是平臺公司,而對於90%的公司來說都是產品或者內容公司。

如果是產品公司,意味著你要把產品做到極致,做到極其符合人性的程度,才有人來不斷購買,重複購買。

所以你提供的內容必須是高質量的,而高質量內容的打磨是需要時間的。

新東方投資的凱叔講故事,現在已經有兩千萬小孩在看了,我為什麼要投它?

因為我發現凱叔這個人對產品的精雕細刻和打磨達到了痴迷的狀態:

他花4個小時錄音,如果發現一個音沒讀好,就會重新錄。4個小時錄完剪出來,就是孩子聽的20分鐘而已。

儘管當時凱叔講故事,還在初級階段,但我覺得只要他一心打造產品,最後一定會成功。

果不其然,現在凱叔講故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對我們來講,急事慢做,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加速過程,但不能省略過程。

即你可以縮短專注做這件事的過程,但不能把它跳過去。

3)近悅遠來

所謂近悅遠來,就是如果你把跟你的人服務好了,其他人自然就來了。

比如你服務於一百個學生和一百個家長,到最後他們完全認可你,覺得你特別厲害時,一個家長至少影響10個家長,如此一千個家長就來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依然管用,一定要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當然,營銷手段也是需要的,就看你有沒有好產品作為基礎。

與其10000個人跟著你最後跑掉,不如讓一百個人跟著你,成為你產品的忠粉、鐵粉、瘋狂粉。

把平臺上的上千個人服務好,上千個帶來幾萬個,幾萬個帶來幾百萬個;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

謝謝大家!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正文有刪減)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剛才劉主席(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原名譽主席、原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已經講了很多宏觀經濟的問題,我也弄了一些宏觀的東西在裡面,這是一個巧合,我要知道劉主席在前面講這麼多宏觀,我就不這樣準備了,因為他是專業的,我是“江湖”的。

但是這個不約而同的相近肯定背後有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中國的宏觀政策、宏觀經濟已經起到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我們企業家的,至關重要、甚至生死存亡的作用。

而且中國曆來都是這樣的,國家的一個政策能把一群企業給乾死,也能把一群企業激活。

1

四個方面

第一,現在這種“放水”,槓桿作用、四萬億激發企業的活力這樣的作用其實真的已經失去了,再往後國家光是加大投資槓桿,不太可能能激發中國企業的整體活力。

所以現在政府的去槓桿不管多麼痛苦,這是一個必經之路了。我們原來也都知道很多槓桿其實沒有用到真正該用的地方,比如民營經濟,原來不管是多少萬億,最後都是用於國家的大型項目和盲目投資,最後形成了產能過剩,導致了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而民營經濟卻拿不到錢,最後餓得嗷嗷叫,死了一批又一批。

確實非常痛苦,很像是你病了本來應該好好養病,對症下藥,但是給你吃的都是猛藥,讓你興奮,讓你感到好像沒病。現在中國的經濟,包括民營經濟、國有經濟、國家政策在某種程度上都有點病,這種病必須治,你不能等他出了大事再治,現在已經到了十字路口,就像劉主席講的一樣,現在要治的話就要經歷各種痛苦,這種痛苦要熬過去,不光民營經濟要熬,政府也要同舟共濟一起熬。只要我們活著,保證我們的企業不死,未來就會等待更好的機會。

第二,政府的行政花費是巨大的,大家知道中國平均大概20多人養一個公務員,所以他就必須要有錢,有錢就要從民間取錢。但是民間的錢現在也不多,大部分的企業在生死邊緣上,利潤越來越少,甚至收入越來越少,現在出口受限制,民間的消費力量,剛才看到了消費指數也在急劇下降。

前兩天我還看到一個文章,說北京的小青年原來都可以裝裝逼,到各種高檔場合去消費消費,現在這些人只能到各種場合去坐一坐不花錢,最後再回到在農村地區的房子裡去蝸居。出口和內需都拉動不了企業發展。

政府沒錢,企業艱難,這樣下去的話可能循環危機就會出現,政府和企業沒錢,也還不起銀行的錢,銀行的壞賬越來越多,銀行不再給企業有貸款的能力,企業也不願意貸款,因為貸完款產品賣不出去,拿了錢不知道怎麼花,最後有可能隨著各種各樣的情況出現,企業出現倒閉,引起失業大軍,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社會動盪。這是大家最擔心的,希望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三,市場經濟缺乏活力。企業在十幾年間不斷從政府看得見的手注入幾萬億投資後,企業和社會都已經沒有了自我蛻變和造血的能力。我們現在大量企業出了問題,都不會去想我這個企業怎麼想辦法讓它更有活力,怎樣創新,怎麼樣自我生存,而是指望著政府出一個什麼樣的新的支持政策,能讓企業活起來。

這個很像是我們從小養孩子,一直給孩子又餵飯,又給他安排各種各樣的服務,長大了突然發現他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企業指望政府的支持,政府也希望幫助企業,我們看到政府出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解決民營經濟的活力,解決中國經濟的分配問題,但是中國出了一個怪現象,這個怪現象是什麼呢?越有問題政府越管,但是越管企業越缺乏自我造血能力,政府也手足無措,一會放水一會監管,而且一監管就是一刀切。

這段時間我們中國出現的問題,P2P當初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緊接著一刀切,所有P2P好像都變成了違法企業,最後涉及到上億人或多或少受到損失,但是不監管好像也不行。

第四,在外部,最近貿易戰已經看得很清楚。貿易戰不是特朗普的事情,而是中國崛起以後變成第二大經濟體以後,美國霸主地位受到影響必然產生的結果。所以美帝亡我之心從來沒死過,他也見不得中國好,有點比他們好的地方他們就一定會折騰。

美國對於中國的這一次制裁政策幾乎是出奇的一致,不管是左派還是右派,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回到了冷戰的思維。美國在軍事上的投入,還要造新的航空母艦,倒過來要麼是逼迫中國在軍事上徹底放棄,要麼中國把大量的錢投入到軍事中去,造出跟美國對抗的各種軍事設施來,這個毫無疑問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放棄了,國家沒有安全感,不放棄,我們的錢就沒法投入到經濟,而得投入到國防中去。這種感覺就是美國人的冷戰思維把中國又帶入了一個漩渦。中國現在確實沒有強大到和美帝真正抗衡的實力,所以常常受夾板氣,政府受夾板氣,企業跟著一起受夾板氣,因為貿易戰的最後結果是中國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受害。

當然有些中國企業也不爭氣,比如說中興,我曾經買了中興的股票,結果現在差不多虧光了,更加要命的是中興這樣的科技企業,在科技研發中的投入十分不足,中國企業在科技領先方面超越美國,還有待時日。

但是中國經濟依然會繼續發展。

2

四個理由

繼續發展我有四個理由,我這裡用了四個詞:有人可用、有策可依、有圈可點、有技可發。

第一,中國人民是極具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只發揮了30-40%,在座的都是企業家,你做企業的時候真的無所顧忌投入了嗎?投入所有為你的企業發展努力嗎?沒有,因為你投入的同時在害怕,害怕政策的不確定性,害怕投入以後,各種變故。所以政府應該創造一個讓企業家全情投入的環境。真把這些人百分之百放心用起來,我覺得中國至少還有30-40%的經濟增量。人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第二,政府手裡還有牌,這個牌不是再刺激幾萬億,不是過分監管,而是給出真正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法規和政策。如何保護企業家?如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熱情?如何為企業家開道鋪路創造方便,這必須變成政府的核心思維?而且這個思維必須直接涉及觀念的改變,思想的改變。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最高層領導支持市場經濟改革的思想往往是對的,結果下面執行的時候全部是反過來的,或者是走歪路的,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剛才企業家的群裡還在談休謨的現代文明三原則。休謨是乾隆同時代的人,這三個原則是:財產的穩定佔有,經同意的轉讓,遵守契約。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企業家感到安全,這個安全是對於財產的安全、對於人身的安全、對於企業發展的安全,這是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情,民間自身是做不到的。

真的應該讓政府小起來,讓更多的政府領導下海創業。我發現中國真正能創業成功的人很多是有著政府經驗的人。鼓勵政府裡有經營頭腦的人出來創業,同時還能減少政府行政開支,把錢用在老百姓身上。政府財政儘管現在不讓吃喝以後省了一些,但省下的是鳳毛麟角,真正的巨大的體制性財政花費,讓老百姓真的有點喘不過氣來。

第三,世界已經形成了互相依存的關係,美帝怎麼折騰,世界都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我們要做的是讓中國的產品如何讓世界認可。

這裡面中國有兩大優勢,第一是中國的製造業毫無疑問,儘管沒有趕上德國的4.0,但是中國的製造業現在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國的市場,不管是對外市場還是中國內部市場依然是全世界最巨大的。

同時,一定要讓中國人更加讓世界信任。現在所出的問題是,包括這次的美國貿易戰的起因,當然這個起因只是一個說法,就是中國加入WTO以後對於WTO的一些規矩沒有及時地遵循帶來的結果。要加入世界經濟就要遵循世界規矩,遵循世界規矩就要取得世界信任,取得世界信任交易成本就會下降,交易成本下降中國企業的活路就會多出無數條來。

第四,科技會改變世界,我們的科技整體水平是落後的,包括基礎科技的研發,但我們的科技應用水平確實並不落後。

不過,我們科技應用水平通常做得不太好,在基礎科技方面整體提升投入也不夠。未來科技的應用不僅僅是對國內。我們科技應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做的都是國內的生意,而且都是做的和人們的物質慾望和交流慾望相關的生意。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唯一一定要更多地走向世界,創造出真正影響全世界的科技產品來。

人工智能等極有可能能夠催生出世界厲害的產品來,中國有大數據的優勢,人工智能基於的是大數據,但是到底能不能起來,就看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高度如何,如果高度不夠,像拼多多、阿里、騰訊依然是想著從老百姓身上低級趣味賺錢,我們依然永遠起不來。

這四點我認為是中國經濟能夠繼續發展的原因,但是到底能不能做到要看政府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

論壇的主題叫作不忘初心再出發,所以再用幾分鐘講一下,結一下尾。

3

企業家不要做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

江西出了很多優秀人才。王陽明不是江西的,但是王陽明來到了江西,在贛州一帶平匪。寧王朱宸濠要造反,王陽明把他打敗了。

王陽明死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叫此心光明夫復何求。這裡有一個故事,王陽明在路上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寧王造反了,他手下就說:“你等著,等著皇帝下命令,讓你去打寧王的時候你再去。”王陽明說:“我怎麼等得及?如果我等了,造反成功了,我們還活不活了?”他手下告訴他:“你現在去,沒有得到皇帝的詔書,就算你把他打敗了,但是皇帝說你怎麼打我家裡人?最後把你幹掉怎麼辦?”王陽明就說:“此心光明,我心裡沒有私心。”該為國家乾的時候就幹,在沒有皇帝命令之下把寧王打敗了。

最後果真差一點被皇帝幹掉,因為皇帝說你怎麼不等我?你怎麼不讓我御駕親征?你怎麼自己就把寧王打敗了?我想御駕親征,我想建功立業,我還沒下命令你就把他幹掉了。

後來幸虧有人幫王陽明說了很多好話,他總算活下來了。但是王陽明的一生就是光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問著良心來幹事情,絕不幹違心的事情,我們企業家能做到嗎?在各種利益和顧慮面前,真的不容易啊。

企業家要做有情懷的事情,而不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現在之所以大量民營企業陷入困境,一方面國家的宏觀政策確實有所影響,但是另外一方面很多做企業的人,乾的就是撈一把是一把的事情,哪兒賺錢往哪兒衝,哪兒賺快錢往哪兒衝。大量的人進入房地產,賺完錢把房子賣掉,錢放到口袋裡就好。如果政府短視,企業家撈錢,怎麼可能好起來呢?好不起來。

還要建立互信機制。互信,是政府和民間互相信任,這個要做到非常難,但是這裡面主導權在政府,不在民間。企業家和員工要互相信任,現在企業家和員工也是不互相信任的,各種勞資關係很緊張。合夥人之間也不互相信任,大家看到過《中國合夥人》電影,我看到很多創業公司因為合夥人打架散夥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我現在投資有一個感覺,最好不要投幾個人合夥的,一個創始人的反而容易成功。

有三個合夥人以上,搞不清哪天就打架了,而且中國合夥人之間打架好像是必然現象,不是偶然現象。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和防範太厲害,做事情的潛在成本高到了不可估量。

教育培訓行業是相對比較簡單的行業,我的時間至少1/2在處理各種各樣的潛在成本上。我相信所有的企業家基本都是這個感覺,法規不清,契約精神缺乏,社會道德淪喪。

前兩天暴露出來的社科院經濟學博士,在高鐵上霸佔座位這樣的事件(現在被網友人肉搜索以後我估計他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就是從小到大就沒有人教育他什麼叫契約精神,什麼叫社會道德,什麼叫遵紀守法。大家都不守規矩,就會互相爭搶,就不可能互相信任。互信機制不解決,中國的道德規範,契約精神、法規問題不解決,中國的潛在成本將會永遠存在,中國永遠走不上現代化發展的真正軌道,或者是超越世界發展的軌道。

4

我們一直在向上走

最後,在再出發的路上,我想說三個詞:與時俱進、洗心革面、高瞻遠矚。

與時俱進就是要和世界發展方向同步,不管是商業思想體系,還是商業運營體系,不要逆世界潮流而動。同時還要與人民對於幸福生活的嚮往同步,我們做的事情是真正為人民造福利的事情,這個非常重要。

第二個洗心革面,就是有一句話叫作:任何過去讓你成功的特質都可能變成讓你失敗的原因。我現在自己深深感覺到過去我把新東方做成功的品質,現在正在成為妨礙新東方發展的原因,為什麼?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結構的發展使你用過去的方法來對付未來的事情是對付不了的,所以企業家的洗心革面就變成了重要的話題。

所謂的高瞻遠矚我用了四句話,第一,企業家的眼光要遠一點,第二,做事要踩著點,佛教中有一句話叫作急事慢做,不要那麼匆忙,一個政策出來鼓動著大家像瘋了一樣,再一個政策出來,大家一下子被潑了一盆涼水一樣。

我們企業家做事也不要有了一點錢就發瘋似地投入,最後沒錢發現自己的企業要死。很多創業公司拿到了資本家的投資後亂髮展,最後把自己整死了。

第三,資源要用到點。企業還是拿到了錢以後就開始亂用,最後等到發現困難來臨的時候手頭沒錢了,資金鍊斷裂,最後企業不得不倒閉清算;最後,最重要的一點,要活得長一點,只要活得長一點我們就會有未來。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最後一句話,這幅照片是我在天門山拍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的道路曲折環繞,最後到達了天門山山頂。

所以我要說,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筆直的,但是懂得根據地形靈活上升的人一定能夠達到生命的頂峰。

大家要有信心,最關鍵是要有信心,這個信心就是我們一直在向上走。

謝謝大家。

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