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佈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佈。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佈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佈。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鬧九江》


1、歷史淵源

戲曲界的專家一致肯定新昌調腔是“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調腔是元朝統一後“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聲腔交流“的產物,從產生到如今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就連誇調腔“妙絕“、“又復妙絕“。到了清代,調腔的班社可謂遍地開花,單是新昌一地就有宋鳳台、老鳳台等幾十家演出團體。當時有句俗語叫“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登場“,由此可見當年盛況。

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陶庵夢憶》:“朱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張岱《陶庵夢憶》所云之朱楚生者,即為當時著名之調腔戲演員。“女戲”,是指唱調腔的女戲子。調腔,紹興人稱為高腔,以其“不託管絃、徒歌乾唱、人聲幫接、鑼鼓伴奏”為其演唱特點。調腔流行於舊紹興府、台州府所屬各縣和寧波、舟山、溫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區。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

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臺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咸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臺”、“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至抗日戰爭開始,兵荒馬亂,紹興調腔趨向衰落,調腔演員加入亂彈班演出,而新昌調腔一枝獨秀。民國以後,各地的調腔演出活動漸趨減少,至1959年,新昌縣成立專業高腔劇團,調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載典籍。雖歷經曲折,新昌調腔仍活躍於當今舞臺。

2005年5月,新昌調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新昌調腔被國務院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佈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佈。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鬧九江》


1、歷史淵源

戲曲界的專家一致肯定新昌調腔是“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調腔是元朝統一後“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聲腔交流“的產物,從產生到如今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就連誇調腔“妙絕“、“又復妙絕“。到了清代,調腔的班社可謂遍地開花,單是新昌一地就有宋鳳台、老鳳台等幾十家演出團體。當時有句俗語叫“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登場“,由此可見當年盛況。

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陶庵夢憶》:“朱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張岱《陶庵夢憶》所云之朱楚生者,即為當時著名之調腔戲演員。“女戲”,是指唱調腔的女戲子。調腔,紹興人稱為高腔,以其“不託管絃、徒歌乾唱、人聲幫接、鑼鼓伴奏”為其演唱特點。調腔流行於舊紹興府、台州府所屬各縣和寧波、舟山、溫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區。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

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臺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咸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臺”、“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至抗日戰爭開始,兵荒馬亂,紹興調腔趨向衰落,調腔演員加入亂彈班演出,而新昌調腔一枝獨秀。民國以後,各地的調腔演出活動漸趨減少,至1959年,新昌縣成立專業高腔劇團,調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載典籍。雖歷經曲折,新昌調腔仍活躍於當今舞臺。

2005年5月,新昌調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新昌調腔被國務院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甄清官》

2、演唱特點

新昌調腔演唱中有乾唱、幫腔、疊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詞的句尾採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者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純用人聲,各句旋律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其中“幫腔”是演員在演唱時,唱腔的句尾由後場幫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簡單的“一唱眾和”,更不是其他戲劇中常用的那種幕後合唱,而是根據劇中人當時的心理狀態和典型環境有規律、分層次地予以應和。

同樣一句唱詞,在新昌調腔中通過幫腔這一形式,就能達到其他音樂所達不到的藝術效果。“乾唱”,則是一種“不託絲竹,鑼鼓助節,前場啟齒,後場幫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沒有相當高的演唱技巧,是難以把握的。新昌調腔屬詞牌系統,唱詞非常嚴謹,曲牌十分豐富,如今尚存傳統曲牌360只,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

3、經典劇目

新昌調腔的劇目令人驚奇。它幾乎貫穿了整部“中國戲曲發展史”。有北宋時(公元960年~1126年),流行於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宋雜劇《目連救母》今調腔存兩種版本。一是168出本(含“前目連”);二是107出本(不含“前目連”)。共275出,傳承至今。

宋元南戲形成於宋徽宗宣和未年(公元1125年)以後,在調腔今存南戲(包括殘篇)有“琵荊、劉、拜、殺”等49本;元雜劇即北曲,北曲與南戲均傳承唐宋大麴、諸宮調而來,所不同的是,北曲吸收了北方各民族的音樂與民歌;南戲吸收了南方民間音樂與民歌,調腔戲北曲也有所吸收,但為數極少,據目前所知連殘篇在內,僅有36個本子,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五餘。

明初至正德年間(公元1368年~1521年),南方戲曲形成了崑山、弋陽、餘姚、海鹽四大聲腔;樂平、太平、四平、青陽、宜黃、義烏、越調等八小聲腔。調腔的活動以紹興府為中心,受到越中派文人的扶持,著名的有餘姚姚益誠(精音律)新昌丁若水(精音律);紹興徐渭、王驥德、孟稱舜、謝國;餘姚葉憲祖、吳天成,寧波屠隆、上虞謝讜等。為調腔提供曲律與傳奇本,故目前所知,調腔曾有明傳奇91本。

清初至咸豐年前(公元1644年~1851年),各聲腔興衰不一,新昌調腔一似既往,在紹興府地區擁有調腔班社,有“湯群玉”、“應群玉”、“大通元”等近四十副,同樣擁有清傳奇劇目也數目不斐。與此同時,花部亂彈各戲種也在各地逐漸興起,加強了劇目的交流。以新昌調腔清傳奇劇目論,今一時無法敘之以全。大概擁有《西樓記》、《春秋筆》、《鐵冠圖》等84本。

調腔的時戲,系清末民國時(止於公元1948年)的新編劇目,實際上與明清傳奇無大的區別,當時的調腔老前輩為了區別於明清傳奇,給了一個“時戲”的名稱。事實上時戲與明清傳奇的區別還是有的。一是在選材、編劇形式上,比較迎合當時年青觀眾的欣賞趣味,這樣的時戲,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六十;二是取材向後看,時而摘取南戲,北曲,明清傳奇的舊題材,作大幅度的改編,如《竇娥冤》之《金鎖記》;《北西廂》之於《南西廂》,這樣的戲約是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小戲化,揀出原有劇目中觀眾喜聞樂見的部份,或吸收民間小戲,進行特別的加工,打造出精品,使觀眾更喜歡這類劇目,這樣的劇目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三十。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新昌曾經擁有時戲劇目二百七十餘本。

除去上述劇目,從公元1953年3月至1958年6月的五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收集到很多的手抄本,計有230本,存戲286本(出),等待著後輩調腔人去整理,保護,傳承,發展。目前整理成並演出的劇目已達《義妖傳》、《李慧娘》、《杜鵑山》等劇目一百三十六本。調腔現有劇目,計有宋元南戲(包括殘篇及宋雜劇)有51本;北曲劇目(包括殘篇)有36本;明傳奇91本;清傳奇84本;時戲270餘本;再加上現代整理演出劇目136本。總計有劇目668本。

"

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掉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為中心,流佈於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寧海等地。它被認為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佈。

新昌地處浙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調腔因而得以在這一隅之地保存下來。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對於古代戲曲、音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調腔深深地影響了周圍的劇種,寧海平調是它的分支,越劇、台州亂彈、瑞安高腔、紹劇等地方劇種也都從它的劇目、聲腔和表演中得到一定的滋養。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鬧九江》


1、歷史淵源

戲曲界的專家一致肯定新昌調腔是“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調腔是元朝統一後“北曲南移,南腔北上,南北聲腔交流“的產物,從產生到如今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就連誇調腔“妙絕“、“又復妙絕“。到了清代,調腔的班社可謂遍地開花,單是新昌一地就有宋鳳台、老鳳台等幾十家演出團體。當時有句俗語叫“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登場“,由此可見當年盛況。

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陶庵夢憶》:“朱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張岱《陶庵夢憶》所云之朱楚生者,即為當時著名之調腔戲演員。“女戲”,是指唱調腔的女戲子。調腔,紹興人稱為高腔,以其“不託管絃、徒歌乾唱、人聲幫接、鑼鼓伴奏”為其演唱特點。調腔流行於舊紹興府、台州府所屬各縣和寧波、舟山、溫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區。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

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臺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咸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臺”、“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至抗日戰爭開始,兵荒馬亂,紹興調腔趨向衰落,調腔演員加入亂彈班演出,而新昌調腔一枝獨秀。民國以後,各地的調腔演出活動漸趨減少,至1959年,新昌縣成立專業高腔劇團,調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載典籍。雖歷經曲折,新昌調腔仍活躍於當今舞臺。

2005年5月,新昌調腔被列入首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新昌調腔被國務院列入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甄清官》

2、演唱特點

新昌調腔演唱中有乾唱、幫腔、疊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詞的句尾採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者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純用人聲,各句旋律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其中“幫腔”是演員在演唱時,唱腔的句尾由後場幫唱或接唱,它既不是簡單的“一唱眾和”,更不是其他戲劇中常用的那種幕後合唱,而是根據劇中人當時的心理狀態和典型環境有規律、分層次地予以應和。

同樣一句唱詞,在新昌調腔中通過幫腔這一形式,就能達到其他音樂所達不到的藝術效果。“乾唱”,則是一種“不託絲竹,鑼鼓助節,前場啟齒,後場幫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沒有相當高的演唱技巧,是難以把握的。新昌調腔屬詞牌系統,唱詞非常嚴謹,曲牌十分豐富,如今尚存傳統曲牌360只,在調腔散曲“風槍聯綴體”中還能找到唐時“踏歌”和宋時“轉踏”的遺響。

3、經典劇目

新昌調腔的劇目令人驚奇。它幾乎貫穿了整部“中國戲曲發展史”。有北宋時(公元960年~1126年),流行於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宋雜劇《目連救母》今調腔存兩種版本。一是168出本(含“前目連”);二是107出本(不含“前目連”)。共275出,傳承至今。

宋元南戲形成於宋徽宗宣和未年(公元1125年)以後,在調腔今存南戲(包括殘篇)有“琵荊、劉、拜、殺”等49本;元雜劇即北曲,北曲與南戲均傳承唐宋大麴、諸宮調而來,所不同的是,北曲吸收了北方各民族的音樂與民歌;南戲吸收了南方民間音樂與民歌,調腔戲北曲也有所吸收,但為數極少,據目前所知連殘篇在內,僅有36個本子,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五餘。

明初至正德年間(公元1368年~1521年),南方戲曲形成了崑山、弋陽、餘姚、海鹽四大聲腔;樂平、太平、四平、青陽、宜黃、義烏、越調等八小聲腔。調腔的活動以紹興府為中心,受到越中派文人的扶持,著名的有餘姚姚益誠(精音律)新昌丁若水(精音律);紹興徐渭、王驥德、孟稱舜、謝國;餘姚葉憲祖、吳天成,寧波屠隆、上虞謝讜等。為調腔提供曲律與傳奇本,故目前所知,調腔曾有明傳奇91本。

清初至咸豐年前(公元1644年~1851年),各聲腔興衰不一,新昌調腔一似既往,在紹興府地區擁有調腔班社,有“湯群玉”、“應群玉”、“大通元”等近四十副,同樣擁有清傳奇劇目也數目不斐。與此同時,花部亂彈各戲種也在各地逐漸興起,加強了劇目的交流。以新昌調腔清傳奇劇目論,今一時無法敘之以全。大概擁有《西樓記》、《春秋筆》、《鐵冠圖》等84本。

調腔的時戲,系清末民國時(止於公元1948年)的新編劇目,實際上與明清傳奇無大的區別,當時的調腔老前輩為了區別於明清傳奇,給了一個“時戲”的名稱。事實上時戲與明清傳奇的區別還是有的。一是在選材、編劇形式上,比較迎合當時年青觀眾的欣賞趣味,這樣的時戲,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六十;二是取材向後看,時而摘取南戲,北曲,明清傳奇的舊題材,作大幅度的改編,如《竇娥冤》之《金鎖記》;《北西廂》之於《南西廂》,這樣的戲約是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二十。三是小戲化,揀出原有劇目中觀眾喜聞樂見的部份,或吸收民間小戲,進行特別的加工,打造出精品,使觀眾更喜歡這類劇目,這樣的劇目約佔時戲總目的百分之三十。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新昌曾經擁有時戲劇目二百七十餘本。

除去上述劇目,從公元1953年3月至1958年6月的五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收集到很多的手抄本,計有230本,存戲286本(出),等待著後輩調腔人去整理,保護,傳承,發展。目前整理成並演出的劇目已達《義妖傳》、《李慧娘》、《杜鵑山》等劇目一百三十六本。調腔現有劇目,計有宋元南戲(包括殘篇及宋雜劇)有51本;北曲劇目(包括殘篇)有36本;明傳奇91本;清傳奇84本;時戲270餘本;再加上現代整理演出劇目136本。總計有劇目668本。

戲曲百科|你應該瞭解的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保護傳承發展中心《鬧九江》

(圖片來源於劇團,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