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在車間。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在車間。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多功能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張衛華在車間。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多功能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

為未來高鐵“鋪路”正建時速1500公里實驗平臺

有著各種實驗設備的車間。

乘坐在高鐵上,張衛華與其他的乘客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他總會專心致志地感覺列車的每一次震動“失穩”,然後詢問列車員列車相關的情況。“只要有機會就會坐高鐵。”張衛華說。

作為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主任,58歲的張衛華在2001年到2015年這段中國高鐵發展的“高潮期”,擔任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為中國高鐵的發展貢獻“基礎”動力。

為了能夠讓高鐵更快、更穩,他開始轉而研究真空管道磁浮,為中國未來繼續引領高鐵“鋪路”。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

“慢吞吞”“叮叮噹噹”“臭烘烘”是張衛華對曾經綠皮火車的印象。在40年前,他就是乘坐著上海到成都的綠皮火車,經過了兩天兩夜到達了成都,然後搭乘貨車到了峨眉山腳下的西南交通大學,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也是從那時開始,他與軌道交通結下了不解之緣。

“與高鐵較勁”是種機緣

“原來從上海到成都的火車,最初只有一趟,後來發展到兩趟三趟。”回憶起過去的經歷,張衛華頗為感慨地說道,如今的高鐵已經非常普遍,“可能比等公交都還方便,一些高峰線路五分鐘以內就有一趟高鐵。”

1961年,張衛華出生在江蘇宜興的農村,“農村人的想法還是比較淳樸的,我母親覺得,能夠考上大學,今後有了城鎮戶口、有工資、購糧券就足夠了。”他告訴記者,所以當時想選擇的職業就只有當老師或者當醫生,那時候對於“工程師”的概念就是“修拖拉機的”。

“我上西南交大說起來也是緣分,當時我都沒有報這個學校。”張衛華說,當時他報考了三個師範大學和兩個醫科大學,“就是想去當醫生和老師嘛,是我們農村人認識到的最好的兩個職業”,由於沒有報考,而且高考分數不低,所以最後陰差陽錯就到了西南交大。

“我上大學沒有見過火車,所以剛一上火車覺得火車好大啊。”但是過了沒一會兒,他就感覺不好了,因為“沒有座位”,站得很累。然後他看到人多的時候,車上的人下不去,車下的人上不了,“今後會跟高鐵較上勁,我覺得可能也和當時的感受有關,這也是一種機緣吧。”

1979年進入大學伊始,張衛華並進入到機械系學習,似乎與鐵路搭不上邊。在本科畢業之後一年,他被借調到力學系做輔導老師。“當時沈老師(沈志雲)剛剛從美國回來,輔導接觸到的就是沈老師。”

“心裡並不想走”

“我本科學的是機械製造專業,和鐵路幾乎沒什麼關係,碩士研究生學習的是力學,嚴格來說也和鐵路沒什麼關係。”張衛華說,直到之後上到博士,才接觸到機車車輛這個專業。

他回憶說,當時能夠上機車車輛這個專業也是“機緣巧合”,由於當時在力學讀的碩士研究生,由於表現還不錯,所以力學系的老師想讓我留在力學系那邊任教,但沈老師找到我,說讓我考他的博士,“我當時覺得都考那麼多年了,想還是工作再說吧,就問如果免試就讀博”,但令他沒想到的是,沈院士真的是免試讓他讀博。“可能我是沈老師第一個免試的博士生吧。”

“之後我在實驗室讀了7年的博士,也還算爭氣,拿到了西南地區第一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博士這個學位對得起老師的培養。”張衛華說。

在博士畢業之後是否有其他的選擇?張衛華告訴記者,由於老家是江蘇宜興的,老婆是上海的,當時有個機會能夠到江浙一帶工作,也聯繫過一些單位。“我倒是覺得沒什麼,但老人他們想讓我回那邊去。”

“我當時的考慮比較少,在博士畢業之前就在做許多鐵路上的事情,覺得自己還是比較熱愛這份工作的,覺得跟著沈老師也挺不錯的。”張衛華說,當時從大學本科一直到博士畢業,在四川待了有十多年的時間,還是蠻適應的,所以還是留在了四川。

“就是順其自然的選擇吧,談不上有太多故事,更沒有事關生死‘很痛苦的抉擇’。”張衛華說,其實說實話,家裡人想讓他走,但是他心裡並不想走。

“我這個人很‘懶’”

“當初建立機車車輛滾動振動試驗檯,能參考的僅是國外的一張照片。”張衛華回憶說,沈老師告訴他們,那麼困難的情況下國家給實驗室投入4000多萬元,如果實驗失敗,就是對不起國家。他繼續說,當時運營的火車還跑不到100公里/時,試驗檯提出的標準就已經是400公里/時,最後還跑出了450公里/時甚至600公里/時。

1994年,試驗檯建成,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檯,開創了中國機車車輛運行模擬新紀元。1999年,“機車車輛滾動振動試驗檯”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之後,張衛華主持原有試驗檯的改擴建工作。2003年,和世界上同類試驗檯相比,新落成的試驗檯成為規模最大、功能最多、技術最先進、唯一可實現內外軌速差的機車車輛(六軸)滾動試驗檯,標誌著中國在鐵路機車車輛試驗研究能力方面邁入世界前列。

“當時正值‘下海潮’,實驗室比較骨幹的兩個老師就‘下海’了。”張衛華回憶說,自己當時在實驗室裡也是骨幹,而且自己也並不想放棄這件事情;另外就是沒有“誘惑”讓自己想過要去“下海”。“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下海’,最後他們都走了,我還在實驗室裡幹。”

一直從學生到成為實驗室的骨幹,並沒有太多的“誘惑”能夠吸引到他。或者是由於在農村出生,對於生活也非常容易“滿足”,正如當初能夠考上大學、拿到城市戶口,就已經是家人和自己最期望的事。

“我這個人比較‘懶’,很‘懶’。”張衛華說,人的慾望沒那麼多,對“下海”沒什麼感覺,後來才發現,“下海”的人都發財了,“我對錢這件事沒有什麼追求,隨遇而安。”

拒絕做校長繼續搞研究

“我的經歷好像也沒那麼多的故事好講,就是這麼平平淡淡,一步步走過來的。”張衛華說。

“還有‘校長’的職位都沒有把我‘引誘’過去。”他說,此前,某省新成立一所高校,希望他能夠到學校當校長,“那時都已經開始在走程序了,後來我還是沒有去。”他解釋說,當時他曾和原來的校長約定:“在一起好好幹,只要你不走,我就不走。”後來遇到這個事情,他就說:“我還沒有走呢,你怎麼就走了。”“這句話就提醒了我,作為一個男人,說的話不能不算數啊。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因素。”

“另外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國家實驗室這個大平臺,從科研角度來講,還是覺得能夠做出更多的成果。當然,無論是沈院士還是實驗室的同事都希望我能留下。”張衛華說。

從2001年到2015年的14年時間,正值高鐵發展的“高潮期”,張衛華作為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為高鐵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持。

由於一直專注於研究,家人也不時會提出反對。“我老婆老罵我的。我說孩子小學的時候挺忙的,你管就可以了,到了高中我再管。結果孩子到了高中我還是沒管,到了大學也都沒管。”對於家人,他說,自己還是有些自責的,小孩從小就沒有管過,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他現在在國外讀書,我覺得等他想要回來的時候,還是回國來發展,能夠為國家做一些貢獻。”

建設1500公里/時實驗平臺

“中國高鐵現在跑300公里/時~350公里/時,沈老師提到要跑500公里/時,我還是比較反對的。”張衛華解釋說,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線路是按照350公里/時設計的,你跑500公里/時,沒有人敢跑。“但是跑到400公里/時,我覺得是可能的。”

在線路不改變的前提下,要解決輪軌的相互作用等問題,不能說跑的速度高了,對軌道的破壞很大,此外,速度高了,舒適性下降了,以及速度高了,導致零部件之間的力大了,震動大了,過早疲勞了。“我提出的就是思考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有一點我和沈院士的觀點是一致的,就是研究更高速度才能引領高鐵的發展。”張衛華說,所以,想要達到更高速度,輪軌就不行了,就要搞磁浮。他回憶說,一開始沈院士聽到要搞高溫超導磁浮是比較反對的,當時在實驗室搞了一個高溫超導磁浮儀器請他來看,他看了之後“拂袖而去”,後來就很支持了。“沈院士有時候和我的觀點是相左的,觀點的碰撞非常激烈。”

“再高的速度就要發展磁浮,更高的速度就要發展真空管道磁浮。”他繼續說,因為空氣阻力是影響高速列車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不發展真空管道,能耗解決不了,噪聲也解決不了。“空氣阻力的造成到後面是速度的幾次方。”

“現在我們也在建設1500公里/時的實驗平臺,是超音速的。”張衛華說。至於高溫超導磁浮列車未來能夠跑多快?張衛華回答說:“我們還沒有測出它的極限在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