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西泠印社 篆刻 西湖 建築 沈曾植 卓米詩詞彙 2018-12-13

​​文:一葉浮生

從斷橋白堤一路走來,很快就能看到一方隆起的高地,那就是白居易的“孤山寺北賈亭西”裡提到的孤山。孤山之上樹木茂密、名勝眾多,動輒便能看到五百歲樹齡的參天榕樹,有時遠遠看到一個不起眼的亭子,走近一看竟然是民國年間的歐式建築,更不用說蘇曼殊墓、蘇小小墓、陳其美雕塑、《雞毛信》群雕,還有鼎鼎大名的放鶴亭,再加之百年老店“樓外樓”,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喜不自勝。

和這些一眼便可以捕捉到的景觀相比,掩映在孤山腳下、西陵橋頭的西泠印社未免顯得太不起眼,路過的人們不是匆匆一瞥,就是望著那幾百級的臺階猶豫不前,以至於路過西泠印社的我,也並無多作停留的打算。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真正讓我慢下腳步的是不經意映入眼簾的一副楹聯:“石藏東漢名三老,社結西泠紀廿年。”雕刻在矮矮的牌樓兩側,青綠色的字跡已然有些斑駁,但依稀可辨。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我決定上去看看。尋著臺階往上走,山勢陡峭,臺階也變得陡峭起來,但相隔不遠就會有一個小小的平臺,兩邊放有石椅,以供遊人休憩,青石板鋪就的石階兩旁,各色植被環合,層層疊疊,綠意盎然,越往裡走越是清幽雅緻。

終於到達最高處,卻被一個看起來像堡壘似的山門擋住了去路,試探著跨過門檻進去,眼前先暗,轉過右手登然亮堂起來,這是外院,看起來青苔萋萋,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正當自己要說“不過如此”時,往前走上五六步,向左一轉,低頭彎腰從石拱底下進入,這四個字便硬生生噎回肚子裡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四個字——“別有洞天”。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是的,的確是別有洞天。內院並不是封閉的,它背靠著孤山,俯視著的就是西湖了,站在西泠印社這片高地上看西湖,又是一番全然不同的景象,西湖全景盡收眼底,湖面波光粼粼、溫柔恬靜,山下游人的聲音漸漸掩去,這一方小天地上,人們都彷彿自覺壓低了說話的聲音,許是不忍打擾這種融於自然的平和吧。印社的崖壁上凡有空處,基本上都是各種字體的石刻,有的石壁上還開鑿出小小的石窟,裡面印社名人的雕像正恬然打坐,山泉活水形成的水潭中,幾尾紅魚悠遊搖擺,全然不顧遊人的打擾。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近處有標誌性建築——華嚴經塔,看上去瘦瘦高高,但是莊嚴肅穆,遠處有“漢三老石室”,裡面放置著東漢時期的石碑文物。再往裡走走,中國印學博物館也嫋嫋然出現在眼前,據說裡面收藏的歷代字畫、印章多達六千餘件。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天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相互彌合,絲毫沒有違和之感,還讓人生出幾分慶幸,慶幸這方山水有識貨的人,慶幸識貨的人能把這裡修建得渾然天成。棲身其中,有一剎那彷彿歷史和現實在某個時間節點上突然重合在了一起,在這裡時光似乎並未流逝,那種寧靜安然,讓人一時間心生錯覺,恍惚間穿越回了一百多年前。

那《人間詞話》的作者——王國維穿過歷史的晨霧款款走來,在西泠印社留下一首詩: 是為陳豪所作《西泠印社圖》作題:

踏弩飛雲事事新,行都社事記紛綸。

如今百技都消歇,管領湖上歸印人。

把臂龍泓共入林,缶翁圖像寫倭金。

何由更復吾邱魄,湖水西泠深復深。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那時候的王國維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在一眾篆刻文人集結之時,也不免心潮澎湃,在王先生看來,西湖之上西泠印社之中,古往今來,多少紛紛擾擾,現在都掌握在這群新興的知識分子手中,那是何等的恣意暢快。

這邊文人李瑞清才抬筆寫下:“天地有正氣,山水函清暉。”那邊沈曾植便吟出:“未繡弓衣, 畫合天倪,雲垂濤瀉。”朱孝臧也不甘示弱,應聲附和詠《西泠印社圖》:“微聞漢印關兵象, 心盡雕龍老斫輪。留得西泠乾淨土,家風夢篆有斯人。”在這環境優美、令人陶醉的聖地,也難怪文人墨客前赴後繼,接踵而來,把這方寸之地,硬生生地踏出十分的文香墨染來,讓這裡不僅成為篆刻家的山水福地,也成為諸多文人青睞有加的地方。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創建於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西泠印社,最早由浙派篆刻家丁輔之、吳隱等發起創建,吳昌碩任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民間藝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民國時期,很多文人集會都選擇在這裡,在西泠印社的歷史上,魯迅、郭沫若、泰戈爾都曾是座上賓。

西泠印社雖然歷史悠久,但它卻不是死的歷史文物,直到現在,印社還在運作,只要沿著朝向西湖那面的崖壁,貼著小路走下去,你就會發現底下的仿古建築中,依然有篆刻師傅在氣定神閒地揮舞著手中的刻刀,而由西泠印社推廣的“西泠印社文創”也像“故宮文創”一樣贏得了大家的讚譽。2009年,由西泠印社領銜申報的“中國篆刻藝術”更是成功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源源不斷的文化清泉流淌在人們身邊時,不用刻意提及傳承,人們也早已心照不宣地坦然接受了。

西泠印社:孤山腳下的“大隱隱於心”

從西泠印社下山之時,幾個青年揹包客異常興奮地鑽進了西泠印社的拱橋門,大聲慨嘆:“終於來到了小哥的地盤!”“小哥”這個稱呼讓我這個並不熱衷《盜墓筆記》系列的人,也一直有所耳聞,好奇之餘我便拿出手機上網查詢,原來西泠印社這個地方被許多書迷認為就是主人公張起靈小店的所在地,這般適合隱士清居卻又並非完全隔絕世俗的地方,實在是小說中神祕之地的絕佳選址,我不禁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也佩服作者把夢想照進現實的力量。

古人言:“大隱隱於心。”西泠印社這樣的地方,正是給人以單純心靈之樂的好去處。


本文由卓米詩詞彙簽約作者原創,版權歸卓米詩詞彙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