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天下第一社”的第一任社長


其實上面說了這麼一大堆頭銜稱號,我覺得都比不上他的一個身份——“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

西泠印社被稱為“天下第一社”,這個創立於1904年的社團,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1904年。四位書畫金石名家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籌備成立了西泠印社,在創社初的九年中,四位創社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出任社長。直到1913年,才決定由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

當然,這和當時各種招聘軟件沒出現沒有關係,因為西泠印社有著極為嚴格的吸納社員制度,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寧缺毋濫”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天下第一社”的第一任社長


其實上面說了這麼一大堆頭銜稱號,我覺得都比不上他的一個身份——“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

西泠印社被稱為“天下第一社”,這個創立於1904年的社團,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1904年。四位書畫金石名家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籌備成立了西泠印社,在創社初的九年中,四位創社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出任社長。直到1913年,才決定由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

當然,這和當時各種招聘軟件沒出現沒有關係,因為西泠印社有著極為嚴格的吸納社員制度,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寧缺毋濫”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吸納社員的要求已十分苛刻,西泠印社的社長那更是鳳毛麟角,自1904年創建至今,在它的115年的歷史中,僅出現過七位社長,其中有60年,一半多的時間裡社長之位是空缺的。因為天下第一社的社長,那必須是國學大家,文人中的翹楚。

而吳昌碩便是這麼一位奇人

父親是個讀書人,考過幾次舉卻不得志。因此家境貧寒,物質上給不了小吳昌碩滿足,只能帶給他進入書畫的世界以及一手篆刻的本事。

吳昌碩長大之後,也走了科舉的道路,他考取過秀才,但做了一個月的官,他就不願再做下去,解甲歸田了。當時戰局緊迫,局勢動盪,他就在各地雲遊,結交了各路朋友,文章雕刻書畫,他一樣沒落下,修養也到了一定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選為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能居此位的,必須是國學集大成者中的翹楚,要知識淵博,樣樣精通,而吳昌碩符合擔任社長的條件

一點都不能差


能做到如此成就,達到如此高度,吳昌碩自然不是僅靠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

朱復戡,五歲時即在青甑上練習毛筆字,七歲可寫一尺見方的石鼓文,受到了年長他52歲的吳昌碩的賞識。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天下第一社”的第一任社長


其實上面說了這麼一大堆頭銜稱號,我覺得都比不上他的一個身份——“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

西泠印社被稱為“天下第一社”,這個創立於1904年的社團,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1904年。四位書畫金石名家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籌備成立了西泠印社,在創社初的九年中,四位創社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出任社長。直到1913年,才決定由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

當然,這和當時各種招聘軟件沒出現沒有關係,因為西泠印社有著極為嚴格的吸納社員制度,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寧缺毋濫”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吸納社員的要求已十分苛刻,西泠印社的社長那更是鳳毛麟角,自1904年創建至今,在它的115年的歷史中,僅出現過七位社長,其中有60年,一半多的時間裡社長之位是空缺的。因為天下第一社的社長,那必須是國學大家,文人中的翹楚。

而吳昌碩便是這麼一位奇人

父親是個讀書人,考過幾次舉卻不得志。因此家境貧寒,物質上給不了小吳昌碩滿足,只能帶給他進入書畫的世界以及一手篆刻的本事。

吳昌碩長大之後,也走了科舉的道路,他考取過秀才,但做了一個月的官,他就不願再做下去,解甲歸田了。當時戰局緊迫,局勢動盪,他就在各地雲遊,結交了各路朋友,文章雕刻書畫,他一樣沒落下,修養也到了一定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選為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能居此位的,必須是國學集大成者中的翹楚,要知識淵博,樣樣精通,而吳昌碩符合擔任社長的條件

一點都不能差


能做到如此成就,達到如此高度,吳昌碩自然不是僅靠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

朱復戡,五歲時即在青甑上練習毛筆字,七歲可寫一尺見方的石鼓文,受到了年長他52歲的吳昌碩的賞識。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親切地稱朱復戡為“小畏友”,意為他們是在道義上、德行上、學問上互相規勸砥礪,令人敬重的朋友。當年滬上書畫界雅集時,常見這一老一少形影相隨。

1

而有一天,朱復戡來到吳昌碩家請益藝事。當時的情況是,吳昌碩剛寫完別人定購的字,看到朱復戡來了,就停筆,轉而讓兒子吳邁代他蓋上印章印。

過了一會,購字之人來了,吳昌碩拿過書法準備交付。交付前多看了一眼作品,他停了下來,開口問兒子吳邁:“這是你蓋的章?”

吳邁應承道:“是。”

吳昌碩便喚他過來看,吳邁俯耳過來,剛到父親伸手可及處,便捱了父親一記重重的耳光。吳老怒道:“這一幅字都被你蓋壞了!”遂即,向客人說明原因,準備重寫書法。

父親教育兒子的戲碼,應該是很常見的。不過這一幕,就當著朱復戡的面發生了。吳邁雖是子輩,依然年長朱復戡15歲,這讓朱復戡頗覺難堪。

為了緩和下局面,勸缶翁不必大動肝火,他拿起那張被“蓋壞了”的字看,解圍道:“不過差了一點而已。”

他沒料到的是,吳昌碩變得更為惱怒。吳邁又被訓斥道:“朱義方小小年紀都能看出差一點兒,你卻看不出!”眼看吳昌碩的手又揚了起來,朱復戡捨身趕緊攔住……


風波過後,朱復戡心裡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差一點都不行!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天下第一社”的第一任社長


其實上面說了這麼一大堆頭銜稱號,我覺得都比不上他的一個身份——“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

西泠印社被稱為“天下第一社”,這個創立於1904年的社團,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1904年。四位書畫金石名家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籌備成立了西泠印社,在創社初的九年中,四位創社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出任社長。直到1913年,才決定由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

當然,這和當時各種招聘軟件沒出現沒有關係,因為西泠印社有著極為嚴格的吸納社員制度,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寧缺毋濫”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吸納社員的要求已十分苛刻,西泠印社的社長那更是鳳毛麟角,自1904年創建至今,在它的115年的歷史中,僅出現過七位社長,其中有60年,一半多的時間裡社長之位是空缺的。因為天下第一社的社長,那必須是國學大家,文人中的翹楚。

而吳昌碩便是這麼一位奇人

父親是個讀書人,考過幾次舉卻不得志。因此家境貧寒,物質上給不了小吳昌碩滿足,只能帶給他進入書畫的世界以及一手篆刻的本事。

吳昌碩長大之後,也走了科舉的道路,他考取過秀才,但做了一個月的官,他就不願再做下去,解甲歸田了。當時戰局緊迫,局勢動盪,他就在各地雲遊,結交了各路朋友,文章雕刻書畫,他一樣沒落下,修養也到了一定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選為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能居此位的,必須是國學集大成者中的翹楚,要知識淵博,樣樣精通,而吳昌碩符合擔任社長的條件

一點都不能差


能做到如此成就,達到如此高度,吳昌碩自然不是僅靠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

朱復戡,五歲時即在青甑上練習毛筆字,七歲可寫一尺見方的石鼓文,受到了年長他52歲的吳昌碩的賞識。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親切地稱朱復戡為“小畏友”,意為他們是在道義上、德行上、學問上互相規勸砥礪,令人敬重的朋友。當年滬上書畫界雅集時,常見這一老一少形影相隨。

1

而有一天,朱復戡來到吳昌碩家請益藝事。當時的情況是,吳昌碩剛寫完別人定購的字,看到朱復戡來了,就停筆,轉而讓兒子吳邁代他蓋上印章印。

過了一會,購字之人來了,吳昌碩拿過書法準備交付。交付前多看了一眼作品,他停了下來,開口問兒子吳邁:“這是你蓋的章?”

吳邁應承道:“是。”

吳昌碩便喚他過來看,吳邁俯耳過來,剛到父親伸手可及處,便捱了父親一記重重的耳光。吳老怒道:“這一幅字都被你蓋壞了!”遂即,向客人說明原因,準備重寫書法。

父親教育兒子的戲碼,應該是很常見的。不過這一幕,就當著朱復戡的面發生了。吳邁雖是子輩,依然年長朱復戡15歲,這讓朱復戡頗覺難堪。

為了緩和下局面,勸缶翁不必大動肝火,他拿起那張被“蓋壞了”的字看,解圍道:“不過差了一點而已。”

他沒料到的是,吳昌碩變得更為惱怒。吳邁又被訓斥道:“朱義方小小年紀都能看出差一點兒,你卻看不出!”眼看吳昌碩的手又揚了起來,朱復戡捨身趕緊攔住……


風波過後,朱復戡心裡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差一點都不行!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胡適有一篇寓言《差不多先生傳》,諷刺“凡事只要差不多”的中國人,那是對國民性的批判。而“差一點都不行”,是藝術大師的標高。

其實不光是藝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懷著一顆嚴謹而又赤誠的心。眼下社會步入快節奏時代,我們更需要抱著“差一點都不行”的態度,對事如此,對人更應如此。

"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上期我們說到了齊白石,齊白石的名字家喻戶曉,不過他背後有一位更偉大的老師吳昌碩。齊白石甚至坦白自己甘願成為老師的“走狗”——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

我願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輪轉來。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昌碩號“缶廬”,故稱為“老缶”,“三家”則是把吳昌碩與徐謂、朱耷兩位前輩大畫家並列,可見齊老對吳昌碩的佩服。齊白石的畫雖然拍出天價,但他說“我的畫只是老師的一點皮毛”。

作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吳昌碩頭頂上有著無數的光環——“後海派”代表,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又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天下第一社”的第一任社長


其實上面說了這麼一大堆頭銜稱號,我覺得都比不上他的一個身份——“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

西泠印社被稱為“天下第一社”,這個創立於1904年的社團,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團,也是海內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

1904年。四位書畫金石名家丁仁、王福庵、葉銘、吳隱籌備成立了西泠印社,在創社初的九年中,四位創社人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出任社長。直到1913年,才決定由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

當然,這和當時各種招聘軟件沒出現沒有關係,因為西泠印社有著極為嚴格的吸納社員制度,用四個字總結就是“寧缺毋濫”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吸納社員的要求已十分苛刻,西泠印社的社長那更是鳳毛麟角,自1904年創建至今,在它的115年的歷史中,僅出現過七位社長,其中有60年,一半多的時間裡社長之位是空缺的。因為天下第一社的社長,那必須是國學大家,文人中的翹楚。

而吳昌碩便是這麼一位奇人

父親是個讀書人,考過幾次舉卻不得志。因此家境貧寒,物質上給不了小吳昌碩滿足,只能帶給他進入書畫的世界以及一手篆刻的本事。

吳昌碩長大之後,也走了科舉的道路,他考取過秀才,但做了一個月的官,他就不願再做下去,解甲歸田了。當時戰局緊迫,局勢動盪,他就在各地雲遊,結交了各路朋友,文章雕刻書畫,他一樣沒落下,修養也到了一定境界。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選為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能居此位的,必須是國學集大成者中的翹楚,要知識淵博,樣樣精通,而吳昌碩符合擔任社長的條件

一點都不能差


能做到如此成就,達到如此高度,吳昌碩自然不是僅靠著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

朱復戡,五歲時即在青甑上練習毛筆字,七歲可寫一尺見方的石鼓文,受到了年長他52歲的吳昌碩的賞識。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吳親切地稱朱復戡為“小畏友”,意為他們是在道義上、德行上、學問上互相規勸砥礪,令人敬重的朋友。當年滬上書畫界雅集時,常見這一老一少形影相隨。

1

而有一天,朱復戡來到吳昌碩家請益藝事。當時的情況是,吳昌碩剛寫完別人定購的字,看到朱復戡來了,就停筆,轉而讓兒子吳邁代他蓋上印章印。

過了一會,購字之人來了,吳昌碩拿過書法準備交付。交付前多看了一眼作品,他停了下來,開口問兒子吳邁:“這是你蓋的章?”

吳邁應承道:“是。”

吳昌碩便喚他過來看,吳邁俯耳過來,剛到父親伸手可及處,便捱了父親一記重重的耳光。吳老怒道:“這一幅字都被你蓋壞了!”遂即,向客人說明原因,準備重寫書法。

父親教育兒子的戲碼,應該是很常見的。不過這一幕,就當著朱復戡的面發生了。吳邁雖是子輩,依然年長朱復戡15歲,這讓朱復戡頗覺難堪。

為了緩和下局面,勸缶翁不必大動肝火,他拿起那張被“蓋壞了”的字看,解圍道:“不過差了一點而已。”

他沒料到的是,吳昌碩變得更為惱怒。吳邁又被訓斥道:“朱義方小小年紀都能看出差一點兒,你卻看不出!”眼看吳昌碩的手又揚了起來,朱復戡捨身趕緊攔住……


風波過後,朱復戡心裡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差一點都不行!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胡適有一篇寓言《差不多先生傳》,諷刺“凡事只要差不多”的中國人,那是對國民性的批判。而“差一點都不行”,是藝術大師的標高。

其實不光是藝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懷著一顆嚴謹而又赤誠的心。眼下社會步入快節奏時代,我們更需要抱著“差一點都不行”的態度,對事如此,對人更應如此。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齊老也只學到他一點皮毛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