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在懲罰式的家庭教育下,不管孩子看上去多麼優秀,他們的內心普遍是空洞的。

——遇·武志紅


2個禮拜前,希拉里的弟弟託尼·羅德姆去世。

希拉里在推特中表達了悲痛和懷念。

她稱弟弟託尼是一個善良、慷慨的人。

從姐姐的角度,悼詞無可厚非,雖然,希拉里說的並非實情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的弟弟託尼,享年65歲,死因未公佈

託尼·羅德姆出生於1954年,是希拉里家裡姐弟三人中最小的。

他在世時給克林頓夫婦惹了不少麻煩。

過去20年中,託尼打著姐姐、姐夫的名義行騙四方,直到克林頓基金會忍不住與他撇清關係。

當年海地發生大地震後,克林頓基金會展開救災,託尼卻打著姐夫的名義在當地大搞房地產項目

講真,遇言姐自己也遇到過一些路數相同——打著裙帶名義做“諮詢師”和“中間人”的騙子,中美都有不少。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克林頓基金會表示並未參加託尼·羅德姆在海地的項目,對此也不知情

其實,克林頓和希拉里對這個弟弟是相當不錯的。

託尼自己也曾承認,姐姐、姐夫很慷慨,連兒子的學費都是克林頓夫婦支付的。

此外,大學沒畢業,做過私人偵探、監獄看守(這個活兒也是克林頓介紹的),各種不靠譜的託尼,迎娶的是民主黨資深參議員芭芭拉·博克瑟的女兒(後已離婚)。

不用說,也是克林頓夫婦給牽的線。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饒是如此,這個弟弟扶不上牆不說,更是各種實力坑姐

2010年,克林頓曾幫小舅子在自己的老朋友——弗吉尼亞州州長特里·麥考利夫所有的電動汽車公司找了份年薪7.2萬美元的工作。

工作內容是一聽就虛頭巴腦的“募資”

我當時跟姐夫抱怨沒錢。他就讓麥考利夫給了我一份工作。

託尼後來在審訊中承認。

年薪7.2萬美元的職位不過是一份中等工作,然而56歲的託尼卻要通過裙帶關係來獲得,就這樣還抱怨6000美元的月薪太少不夠花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姐夫克林頓和小舅子一起打高爾夫球

克林頓為小舅子牽線的這份“募資”工作,直接引發了後來的醜聞。

託尼為了圈錢,以“希拉里弟弟”的特殊政治身份作擔保,遊說中國土豪以砸錢的方式來獲取綠卡

2017年,32名中國土豪起訴託尼欺詐,指控他利用投資電動汽車公司的名義欺騙投資者,致使自己不僅損失數十萬美元,更面臨被美國驅逐出境的處境。

事敗後,託尼沮喪地說:

姐姐家不願意再幫我了,他們過去一直在給我錢。

事實上,即便一度有著姐姐、姐夫的支撐,託尼的日子也過得不咋地。

他的生意屢屢失敗,財務狀況一團糟。

他曾經連續10個月無法償還抵押貸款,在姐姐的支援下房子才沒被銀行沒收。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弟弟的醜聞曝光後,克林頓兩口子神色凝重

希拉里的另一位弟弟——休吉·羅德姆的情況比弟弟託尼好些,是一位執業律師

然而,他同樣為克林頓夫婦帶來過不小的麻煩。

休吉曾從兩名被克林頓赦免的罪犯處接受了40萬美元的資金。

除此之外,他在白宮言行屢屢出格,十分不招工作人員待見,最終導致了競選佛羅里達州參議員失敗

不僅如此,民主黨自己都對休吉避之不及,誰也不想與他扯上任何關聯。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的另一名弟弟休吉(右一)

希拉里在自傳中提到:

父親對小孩管教甚嚴,他對弟弟們的要求遠高於我。

然而,希拉里的兩個弟弟非但人生過得混亂,成年之後還都被精神抑鬱症所困擾。

那麼,遇言姐要問,同樣的家庭教育下,為何被寄予更大期望的兒子與女兒有著雲泥之別?

這要從希拉里的原生家庭說起。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父親信奉懲罰式教育

希拉里在自傳中為父母親說了不少好話。

她說自己的父母是這一代人的典型,又說父親對小孩管教甚嚴,母親則致力於持續學習

事實上,多方報道皆表明,希拉里的原生家庭是有著很多問題的。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的演講中,很少提到父親的黑暗部分,只是強調母親的持續學習

媒體稱,去過希拉里家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她的父親休和母親多蘿西之間病態的壓抑氣氛

因揭穿水門事件而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著名記者卡爾·伯恩斯坦在著作中稱:

希拉里的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權力狂。他在家中實施所謂的軍隊管理,毫不留情地對孩子們發號施令、冷嘲熱諷、蓄意貶低,並將這稱之為“挫折教育”

一個親戚說:

從三歲起,希拉里姐弟三人就被當作大人一樣對待,飽受折磨。

希拉里自己也提到過,如果孩子們忘記擰上牙膏的蓋子,父親會把牙膏從浴室窗口扔出去,直到孩子們從院子裡把它撿回來。即使是外面下著大雪父親也絕不手軟。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和父母、弟弟

此外,這位經濟情況尚可的小商人因為對大蕭條的印象太深,養成了病態節儉的毛病。

不管冬天的芝加哥夜晚氣溫有多低,休都堅持晚上睡覺時要把暖氣關掉,第二天早上才能打開。

孩子們在家裡的廠子幫忙,休從來不支付給他們工錢

不僅如此,他還開車帶孩子們“參觀”芝加哥的貧民窟,美其名曰憶苦思甜。

與暴躁嚴苛的父親對應的是,希拉里的母親多蘿西在丈夫面前委曲求全,以至於一些朋友和親戚納悶,為什麼多蘿西要忍耐這種虐待死心塌地地跟休過下去。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希拉里去白宮實習前與父母道別

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勢必是不快樂的,儘管希拉里在自傳中為父親掩飾: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對我們的愛,他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人。

然而,希拉里的初中同學回憶說,希拉里很不喜歡《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風靡一時的小說,她說書中的主人公總讓她聯想到自己的弟弟休吉。

遇言姐說,《麥田裡的守望者》講的是出身中產家庭的主人公被學校開除的故事,生活在父權陰影下的他偏偏有個聰明出眾的妹妹。

簡直跟希拉里家一模一樣。

可見,希拉里在小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自己家庭的問題、兄弟們面臨的困境。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少女時代的希拉里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懲罰式教育不可取,即便出了個希拉里

希拉里在自傳中提到,父親雖然嚴苛,但對待女兒多少要比對待兒子慈愛一點

至少,他沒有讓希拉里乾弟弟們乾的那些重活兒,偶爾還會以刻薄的方式表揚希拉里一下。

休唯一開明的地方是,沒有因為希拉里是個女孩而限制她學習的權利

而希拉里的弟弟們就沒有那樣幸運了。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這張希拉里的照片很美,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許多年後,希拉里的弟弟休吉抱怨:

父親總喜歡與別人過不去。

希拉里則安慰弟弟:

父親的做法是一項偉大的培養計劃,目的是保證孩子們能夠成為擁有競爭意識、鬥志堅強旺盛的戰士;賦予他們力量,而不是為了刻意侮辱誰。

雖然,我們完全看不出希拉里姐弟三人當年也能夠以如此感恩的態度來解釋父親的這些所謂的鼓勵。

作為父親,休一直逼迫希拉里的弟弟們以自己為榜樣。

然而,在三個孩子裡,只有希拉里達到了他的預期,兩個“軍事化”培養出的兒子,尤其是小兒子託尼,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事實上,即便是有著強大意志力的希拉里,在這種懲罰式的家庭教育下長大,也形成了致命的性格缺陷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假”和“隔”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馬不停蹄追求成功,不停為博得父親歡心而奔跑的希拉里,喪失了真實的自我

她無法像奧巴馬伕婦那樣展示出熱烈的感染力。

選民也覺得希拉里是為了完成個人目標參選,而並非真正熱愛國家和人民。

這個致命的問題導致希拉里兩次競選敗北。

心理學家武志紅先生曾提到,在懲罰式的家庭教育下,不管孩子看上去多麼優秀,他們的內心普遍是空洞的

他們不信任自己的感覺,不信任自己的判斷,無法從內在尋找力量,而是從外界尋找答案,別人的評判對他們影響重大。

除此之外,他們對失敗幾乎沒有承受力。

正如伯恩斯坦《希拉里傳》中寫到的:

有創造力的孩子學習勤奮是因為知識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而希拉里學習勤奮是為了競爭,是為了取悅老師和父親。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年輕金髮的女律師希拉里和父母在一起

與希拉里的父親休相反的是奧巴馬的母親安

安對兒子的期待也很高。

希拉里的父親會在凌晨4點把希拉里叫起來背乘法表,奧巴馬的母親也會在同一時間把奧巴馬叫起來補點課

不同的是,安雖然剛烈,但她是一位胸襟寬廣的女性,她沒有像休那樣惟我獨尊的偏執心態,最常對兒子說的是:

不要被狹隘的定義所束縛,不要在自己周圍築起圍牆。

國務卿和騙子,同樣的家庭教育為何造就出不同的人生

▲奧巴馬和母親

每次,遇言姐推送教育類的文章,總會有愛抬槓的讀者留言,試圖證明家庭教育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我們看到的是,相對於奧巴馬母親的鼓勵教育,希拉里父親的懲罰教育,成功率不高,後遺症堪憂。

希拉里中學時代的朋友說:

我的父母總是欣賞我所做的一切,而在希拉里家,必須努力爭取才能得到愛。

鼓勵教育和懲罰教育,前者無疑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