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文化除了包含社會、道德意義外,還包含宗教精神,這是希臘藝術的特點,也是區別於中國審美文化的重要標誌。

比如希臘雕塑。希臘雕塑是希臘藝術的重要成就,體現了希臘民眾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古代美術史》)。

以現代審美標準看,希臘雕塑主要表現了人的形體之美,如《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斷臂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阿波羅的雕像等。

在希臘人眼裡,雕塑藝術和宗教精神有關,製作美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希臘神靈,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

例如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這幅作品的原件已經丟失(作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複製品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該作品刻畫了一位男子運動員的健美形體;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紀念宙斯有關(塔貝爾,《希臘藝術史》)。

在希臘時代,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把冠軍榮譽獻給希臘神靈,而非個人獨享。這種精神為希臘、羅馬文化所特有,中國藝術沒有這種宗教內涵。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以及體育競技的宗教意義。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文化除了包含社會、道德意義外,還包含宗教精神,這是希臘藝術的特點,也是區別於中國審美文化的重要標誌。

比如希臘雕塑。希臘雕塑是希臘藝術的重要成就,體現了希臘民眾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古代美術史》)。

以現代審美標準看,希臘雕塑主要表現了人的形體之美,如《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斷臂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阿波羅的雕像等。

在希臘人眼裡,雕塑藝術和宗教精神有關,製作美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希臘神靈,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

例如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這幅作品的原件已經丟失(作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複製品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該作品刻畫了一位男子運動員的健美形體;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紀念宙斯有關(塔貝爾,《希臘藝術史》)。

在希臘時代,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把冠軍榮譽獻給希臘神靈,而非個人獨享。這種精神為希臘、羅馬文化所特有,中國藝術沒有這種宗教內涵。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以及體育競技的宗教意義。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希臘思想家提出了許多設想,其中以柏拉圖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

柏拉圖認為,世上美的事物都有範本或模型,這個範本或模型是美的本質,即美的“理念”(ideal),又叫“美本身”。

在柏拉圖看來,美的“理念”不是美的具體事物,而是美的來源和根據。比如“這朵花很美”,“那件衣服很漂亮”;這朵花的“美”或那件衣服的“漂亮”均來自美的“理念”——“美本身”。

“美本身”不存在於世俗界,而存在於天上——神的世界,這是柏拉圖美學的形而上學思想,也是西方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源頭。

柏拉圖的審美“理念”論是西方古典美學的代表,奠定了西方美學的本質主義思維模式。換言之,根據西方古典美學觀點,美的事物有範本或原型,有普遍標準,美的事物只有符合美的原型或標準,才是美的,否則便是醜的。

西方文化受數學、幾何學影響甚大,審美意識也不例外。在西方人看來,美的事物必須符合特定的數學比例或尺寸,如“對稱”、“黃金分割”(黃金分割點比值是0.618:1)。這是西方形式主義美學的源頭。

西方古典美學把“美”的定義歸結為事物的“形式”,這種看法和中國審美文化相距甚遠。

在西方人看來,美是事物的“和諧”,但這種“和諧”僅僅侷限於事物的外部“形式”——物質形式,和人的精神無關。這種看法不同於中國古代美學。

中國古代美學認為,美的“和諧”是“身心”的和諧、“內外”的和諧,和人的道德修養有關。這是中國審美文化特有的“人格美”思想。

比如中國文化講究“以德潤身”(《禮記.大學》),這既是一種修身之道,也是一種美學原則。所謂“以德潤身”,是指通過人格修養,達到“身心和諧”的目的,這是儒家美學的最高境界——人格美。

用現在的話說,一個人要想實現人格美——身心和諧,需要從道德修養做起,從待人接物做起,比如處事寬和、待人友善、溫柔敦厚;唯有如此,一個人的道德人格才會趨於完善,身心才能健康和諧,這是一種“美善合一”的幸福生活。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文化除了包含社會、道德意義外,還包含宗教精神,這是希臘藝術的特點,也是區別於中國審美文化的重要標誌。

比如希臘雕塑。希臘雕塑是希臘藝術的重要成就,體現了希臘民眾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古代美術史》)。

以現代審美標準看,希臘雕塑主要表現了人的形體之美,如《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斷臂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阿波羅的雕像等。

在希臘人眼裡,雕塑藝術和宗教精神有關,製作美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希臘神靈,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

例如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這幅作品的原件已經丟失(作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複製品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該作品刻畫了一位男子運動員的健美形體;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紀念宙斯有關(塔貝爾,《希臘藝術史》)。

在希臘時代,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把冠軍榮譽獻給希臘神靈,而非個人獨享。這種精神為希臘、羅馬文化所特有,中國藝術沒有這種宗教內涵。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以及體育競技的宗教意義。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希臘思想家提出了許多設想,其中以柏拉圖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

柏拉圖認為,世上美的事物都有範本或模型,這個範本或模型是美的本質,即美的“理念”(ideal),又叫“美本身”。

在柏拉圖看來,美的“理念”不是美的具體事物,而是美的來源和根據。比如“這朵花很美”,“那件衣服很漂亮”;這朵花的“美”或那件衣服的“漂亮”均來自美的“理念”——“美本身”。

“美本身”不存在於世俗界,而存在於天上——神的世界,這是柏拉圖美學的形而上學思想,也是西方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源頭。

柏拉圖的審美“理念”論是西方古典美學的代表,奠定了西方美學的本質主義思維模式。換言之,根據西方古典美學觀點,美的事物有範本或原型,有普遍標準,美的事物只有符合美的原型或標準,才是美的,否則便是醜的。

西方文化受數學、幾何學影響甚大,審美意識也不例外。在西方人看來,美的事物必須符合特定的數學比例或尺寸,如“對稱”、“黃金分割”(黃金分割點比值是0.618:1)。這是西方形式主義美學的源頭。

西方古典美學把“美”的定義歸結為事物的“形式”,這種看法和中國審美文化相距甚遠。

在西方人看來,美是事物的“和諧”,但這種“和諧”僅僅侷限於事物的外部“形式”——物質形式,和人的精神無關。這種看法不同於中國古代美學。

中國古代美學認為,美的“和諧”是“身心”的和諧、“內外”的和諧,和人的道德修養有關。這是中國審美文化特有的“人格美”思想。

比如中國文化講究“以德潤身”(《禮記.大學》),這既是一種修身之道,也是一種美學原則。所謂“以德潤身”,是指通過人格修養,達到“身心和諧”的目的,這是儒家美學的最高境界——人格美。

用現在的話說,一個人要想實現人格美——身心和諧,需要從道德修養做起,從待人接物做起,比如處事寬和、待人友善、溫柔敦厚;唯有如此,一個人的道德人格才會趨於完善,身心才能健康和諧,這是一種“美善合一”的幸福生活。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意識源遠流長,一直延續到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一統天下,但希臘審美意識並未消失,而是滲透至基督教審美文化各個領域。

比如基督教哥特式建築藝術。哥特式建築藝術講究數學的比例和尺寸,講究形式的對稱,這些審美元素均來自希臘文化。

基督教美學和西方古典美學的區別在於,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認為美的原型來自希臘諸神;在基督教統治時期,西方人認為,美的原型來自上帝的創造。

比如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美的事物的源泉,上帝創造了所有美的事物;絕對“醜”的事物不存在——世上只有絕對的美,沒有絕對的醜(奧古斯丁認為,“醜”源於心靈認識的不完善)。

關於美的形式特點,基督教文化繼承了希臘文化的看法,認為美的形式在於“多樣性的統一”(如比例、尺寸)。

自18世紀啟蒙運動後,西方社會進入現代階段,西方文化隨之出現許多重大變化,其中包括審美意識的轉變。

比如啟蒙運動後的浪漫主義即是反對啟蒙理性主義,提倡人的自然情感,主張藝術審美應該回歸自然。如盧梭的《愛彌兒》《新愛洛伊絲》、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都是浪漫主義的經典之作。

浪漫主義藝術之後,西方社會出現一種新的審美意識——審美的“現代性”(modernity)。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文化除了包含社會、道德意義外,還包含宗教精神,這是希臘藝術的特點,也是區別於中國審美文化的重要標誌。

比如希臘雕塑。希臘雕塑是希臘藝術的重要成就,體現了希臘民眾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古代美術史》)。

以現代審美標準看,希臘雕塑主要表現了人的形體之美,如《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斷臂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阿波羅的雕像等。

在希臘人眼裡,雕塑藝術和宗教精神有關,製作美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希臘神靈,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

例如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這幅作品的原件已經丟失(作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複製品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該作品刻畫了一位男子運動員的健美形體;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紀念宙斯有關(塔貝爾,《希臘藝術史》)。

在希臘時代,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把冠軍榮譽獻給希臘神靈,而非個人獨享。這種精神為希臘、羅馬文化所特有,中國藝術沒有這種宗教內涵。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以及體育競技的宗教意義。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希臘思想家提出了許多設想,其中以柏拉圖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

柏拉圖認為,世上美的事物都有範本或模型,這個範本或模型是美的本質,即美的“理念”(ideal),又叫“美本身”。

在柏拉圖看來,美的“理念”不是美的具體事物,而是美的來源和根據。比如“這朵花很美”,“那件衣服很漂亮”;這朵花的“美”或那件衣服的“漂亮”均來自美的“理念”——“美本身”。

“美本身”不存在於世俗界,而存在於天上——神的世界,這是柏拉圖美學的形而上學思想,也是西方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源頭。

柏拉圖的審美“理念”論是西方古典美學的代表,奠定了西方美學的本質主義思維模式。換言之,根據西方古典美學觀點,美的事物有範本或原型,有普遍標準,美的事物只有符合美的原型或標準,才是美的,否則便是醜的。

西方文化受數學、幾何學影響甚大,審美意識也不例外。在西方人看來,美的事物必須符合特定的數學比例或尺寸,如“對稱”、“黃金分割”(黃金分割點比值是0.618:1)。這是西方形式主義美學的源頭。

西方古典美學把“美”的定義歸結為事物的“形式”,這種看法和中國審美文化相距甚遠。

在西方人看來,美是事物的“和諧”,但這種“和諧”僅僅侷限於事物的外部“形式”——物質形式,和人的精神無關。這種看法不同於中國古代美學。

中國古代美學認為,美的“和諧”是“身心”的和諧、“內外”的和諧,和人的道德修養有關。這是中國審美文化特有的“人格美”思想。

比如中國文化講究“以德潤身”(《禮記.大學》),這既是一種修身之道,也是一種美學原則。所謂“以德潤身”,是指通過人格修養,達到“身心和諧”的目的,這是儒家美學的最高境界——人格美。

用現在的話說,一個人要想實現人格美——身心和諧,需要從道德修養做起,從待人接物做起,比如處事寬和、待人友善、溫柔敦厚;唯有如此,一個人的道德人格才會趨於完善,身心才能健康和諧,這是一種“美善合一”的幸福生活。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意識源遠流長,一直延續到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一統天下,但希臘審美意識並未消失,而是滲透至基督教審美文化各個領域。

比如基督教哥特式建築藝術。哥特式建築藝術講究數學的比例和尺寸,講究形式的對稱,這些審美元素均來自希臘文化。

基督教美學和西方古典美學的區別在於,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認為美的原型來自希臘諸神;在基督教統治時期,西方人認為,美的原型來自上帝的創造。

比如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美的事物的源泉,上帝創造了所有美的事物;絕對“醜”的事物不存在——世上只有絕對的美,沒有絕對的醜(奧古斯丁認為,“醜”源於心靈認識的不完善)。

關於美的形式特點,基督教文化繼承了希臘文化的看法,認為美的形式在於“多樣性的統一”(如比例、尺寸)。

自18世紀啟蒙運動後,西方社會進入現代階段,西方文化隨之出現許多重大變化,其中包括審美意識的轉變。

比如啟蒙運動後的浪漫主義即是反對啟蒙理性主義,提倡人的自然情感,主張藝術審美應該回歸自然。如盧梭的《愛彌兒》《新愛洛伊絲》、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都是浪漫主義的經典之作。

浪漫主義藝術之後,西方社會出現一種新的審美意識——審美的“現代性”(modernity)。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所謂“現代性”是一種帶有反叛色彩的審美意識——追求藝術形式的創新性,追求藝術審美的“陌生化”效果,這是俄國形式主義美學產生的重要背景。

至此以後,西方人的審美意識出現重大轉變:從渴求美的普遍標準,轉向追求美的獨特性——“個性”。

用著名美學家鮑桑葵的話說,這種新的審美意識開啟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重要方向,即學者們所說的審美“現代性”。

“現代性”審美的主要代表是西方現代派藝術,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艾略特的《荒原》、美國龐德的《地鐵車站》以及20世紀30、40年代的西方現代派小說(如卡夫卡的《城堡》、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西方現代派藝術的特點是,追求形式的不斷創新與陌生化,故意採用反傳統手法,如象徵、暗示、隱喻、意識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實。

比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讀過該作品的讀者大都有這樣一種體會:《惡之花》完全沒有美感,而是給人帶來一種“噁心感”。因為《惡之花》沒有描寫美的事物,而是描寫了大量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東西,如屍體、蒼蠅、糞便、臭水溝。這些骯髒、醜陋的東西,在西方古典藝術中沒有立足之地,現在卻成為西方社會的審美對象,其中意義耐人尋味。

這種“以醜為美”的寫法恰恰是波德萊爾的創作目的,《惡之花》的用意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如人性的異化、感覺的異化、審美的異化,這也是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核心主題。

再比如卡夫卡的著名小說《變形記》。該小說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再也無法和家裡人交流;在家人眼中,格里高爾也成了一個大怪物,經常被家人嘲笑和鄙視。

從生活角度看,《變形記》描寫的情形不可能發生:一個正常人怎麼會變成大甲蟲?但這正是卡夫卡小說的深刻獨到之處。卡夫卡的用意是通過變形、誇張的方式,諷刺資本主義的異化現實——人心的異化、情感的異化、人際關係的異化。

此外還有法國荒誕派藝術,比如薩特的荒誕派戲劇(《蒼蠅》《噁心》)、加繆的荒誕派小說(《鼠疫》《局外人》)。法國荒誕派藝術同樣具有批判意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的壓抑以及由此導致的生命“虛無感”和“荒誕感”。

"

何者為美?美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令西方思想家困惑不已,直至今日,此問題尚未完滿解決。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西方,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第一次提出美的疑問:美是什麼?美有沒有普遍本質?在《大斯庇阿斯篇》中,蘇格拉底和希臘詭辯學者斯庇阿斯討論了美的問題。

蘇格拉底問斯庇阿斯:美是什麼?斯庇阿斯提供了一大堆答案,如美是漂亮的姑娘,美是一匹母馬,美是一隻陶罐等等。蘇格拉底後來糾正他:我們討論的不是“什麼東西是美的”,而是“美是什麼”?

通過一番辯論、推理,蘇格拉底最後認為:美的是難的!蘇格拉底的意思是,美的本質難以界定。

蘇格拉底以後,西方美學界一直討論美的問題:美到底有沒有本質,如果有的話,美的本質如何?如果沒有的話,其原因又是什麼?

從文化學層面說,蘇格拉底和斯庇阿斯的美學討論反映了一種文化現象:在古典文化時代,美的事物沒有定性,美的存在往往和其它價值交織在一起,如善、有用性、快感等,這是古典文化的重要特點。

比如中國古代文化同樣如此。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講的“美”是指事物的真實存在——誠實不欺。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說的“美”是指宇宙的真理與萬物的和諧。孔子通過欣賞《韶樂》提出了“盡善盡美”的美學思想。

《論語.述而》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八佾》記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在孔子看來,只有既善又美的事物才符合審美標準。

孔子所說的“善”是指儒家的中庸之道——怨而不怒,溫柔敦厚;所謂的“美”是指形式之美,即能給人帶來快感。孔子的看法可以代表儒家美學的基本觀點:美的事物不僅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道德之善。這種看法和希臘文化比較接近。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希臘社會,人們對美的看法除了實用性之外,還和道德有關,這也是希臘文化的特色。

比如希臘悲劇。希臘悲劇又叫命運悲劇,悲劇主人公一般是希臘貴族,如國王、王子。希臘人對悲劇的定義是:好人遭到厄運叫悲劇,如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城邦的國王,他為人正直,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但由於命運女神的捉弄,俄狄浦斯王最終殺父娶母: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並且生下一對兒女。俄狄浦斯的行為違反道德人倫,遭到神靈的懲罰:底比斯城邦遭受瘟疫之苦。俄狄浦斯王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刺瞎雙眼,走向自我放逐之路。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的代表,揭示了希臘命運悲劇的精神:道德高尚的好人遭到命運女神的摧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根據希臘藝術標準,悲劇主人公必須是道德高尚的好人,悲劇的價值是情感陶冶和道德教益,而不是單純的快感。這是希臘悲劇的道德主義審美觀。

換言之,在希臘人看來,真正的悲劇藝術必須包含道德意義,包含社會價值,而並非僅僅供人消遣。這是希臘悲劇美學的重要標準。

顯然,希臘人的審美意識不同於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現代人看來,一個好的文學故事應當包含娛樂、休閒價值,如古裝劇、魔幻劇、遊仙劇等都是這類作品。這種現代審美意識在希臘文化中很難看到。

和希臘文化相似,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同樣重視美的功利性,如中國古代詩歌。

中國古代詩歌講究“詩言志”,所謂“詩言志”不是表達普通的生活情感,而是指向某些莊重、嚴肅的社會或道德主題,如政治懷抱、家國情懷。這種人生理想並非風花雪月或談情說愛,而是和政治仕途有關,和家國責任有關。比如屈原的《離騷》、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樂府詩(《賣炭翁》)都屬於這種類型。

正因如此,中國傳統文化才把詩歌、散文視為中國文學的正宗,好比藝術家庭裡的大家閨秀,地位尊崇,而非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通俗藝術。

換言之,和希臘悲劇一樣,中國審美文化同樣看重美的社會價值和道德意義,強調美的功利性,而不是把審美欣賞當作單純的娛樂和消遣。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文化除了包含社會、道德意義外,還包含宗教精神,這是希臘藝術的特點,也是區別於中國審美文化的重要標誌。

比如希臘雕塑。希臘雕塑是希臘藝術的重要成就,體現了希臘民眾對藝術的獨特理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古代美術史》)。

以現代審美標準看,希臘雕塑主要表現了人的形體之美,如《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斷臂維納斯》(公元前2世紀)、阿波羅的雕像等。

在希臘人眼裡,雕塑藝術和宗教精神有關,製作美的雕塑是為了紀念希臘神靈,如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等。

例如希臘著名的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這幅作品的原件已經丟失(作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複製品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該作品刻畫了一位男子運動員的健美形體;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紀念宙斯有關(塔貝爾,《希臘藝術史》)。

在希臘時代,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把冠軍榮譽獻給希臘神靈,而非個人獨享。這種精神為希臘、羅馬文化所特有,中國藝術沒有這種宗教內涵。這也是希臘雕塑藝術以及體育競技的宗教意義。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希臘思想家提出了許多設想,其中以柏拉圖的看法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

柏拉圖認為,世上美的事物都有範本或模型,這個範本或模型是美的本質,即美的“理念”(ideal),又叫“美本身”。

在柏拉圖看來,美的“理念”不是美的具體事物,而是美的來源和根據。比如“這朵花很美”,“那件衣服很漂亮”;這朵花的“美”或那件衣服的“漂亮”均來自美的“理念”——“美本身”。

“美本身”不存在於世俗界,而存在於天上——神的世界,這是柏拉圖美學的形而上學思想,也是西方本質主義思維方式的源頭。

柏拉圖的審美“理念”論是西方古典美學的代表,奠定了西方美學的本質主義思維模式。換言之,根據西方古典美學觀點,美的事物有範本或原型,有普遍標準,美的事物只有符合美的原型或標準,才是美的,否則便是醜的。

西方文化受數學、幾何學影響甚大,審美意識也不例外。在西方人看來,美的事物必須符合特定的數學比例或尺寸,如“對稱”、“黃金分割”(黃金分割點比值是0.618:1)。這是西方形式主義美學的源頭。

西方古典美學把“美”的定義歸結為事物的“形式”,這種看法和中國審美文化相距甚遠。

在西方人看來,美是事物的“和諧”,但這種“和諧”僅僅侷限於事物的外部“形式”——物質形式,和人的精神無關。這種看法不同於中國古代美學。

中國古代美學認為,美的“和諧”是“身心”的和諧、“內外”的和諧,和人的道德修養有關。這是中國審美文化特有的“人格美”思想。

比如中國文化講究“以德潤身”(《禮記.大學》),這既是一種修身之道,也是一種美學原則。所謂“以德潤身”,是指通過人格修養,達到“身心和諧”的目的,這是儒家美學的最高境界——人格美。

用現在的話說,一個人要想實現人格美——身心和諧,需要從道德修養做起,從待人接物做起,比如處事寬和、待人友善、溫柔敦厚;唯有如此,一個人的道德人格才會趨於完善,身心才能健康和諧,這是一種“美善合一”的幸福生活。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希臘審美意識源遠流長,一直延續到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一統天下,但希臘審美意識並未消失,而是滲透至基督教審美文化各個領域。

比如基督教哥特式建築藝術。哥特式建築藝術講究數學的比例和尺寸,講究形式的對稱,這些審美元素均來自希臘文化。

基督教美學和西方古典美學的區別在於,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認為美的原型來自希臘諸神;在基督教統治時期,西方人認為,美的原型來自上帝的創造。

比如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美的事物的源泉,上帝創造了所有美的事物;絕對“醜”的事物不存在——世上只有絕對的美,沒有絕對的醜(奧古斯丁認為,“醜”源於心靈認識的不完善)。

關於美的形式特點,基督教文化繼承了希臘文化的看法,認為美的形式在於“多樣性的統一”(如比例、尺寸)。

自18世紀啟蒙運動後,西方社會進入現代階段,西方文化隨之出現許多重大變化,其中包括審美意識的轉變。

比如啟蒙運動後的浪漫主義即是反對啟蒙理性主義,提倡人的自然情感,主張藝術審美應該回歸自然。如盧梭的《愛彌兒》《新愛洛伊絲》、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都是浪漫主義的經典之作。

浪漫主義藝術之後,西方社會出現一種新的審美意識——審美的“現代性”(modernity)。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所謂“現代性”是一種帶有反叛色彩的審美意識——追求藝術形式的創新性,追求藝術審美的“陌生化”效果,這是俄國形式主義美學產生的重要背景。

至此以後,西方人的審美意識出現重大轉變:從渴求美的普遍標準,轉向追求美的獨特性——“個性”。

用著名美學家鮑桑葵的話說,這種新的審美意識開啟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重要方向,即學者們所說的審美“現代性”。

“現代性”審美的主要代表是西方現代派藝術,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艾略特的《荒原》、美國龐德的《地鐵車站》以及20世紀30、40年代的西方現代派小說(如卡夫卡的《城堡》、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西方現代派藝術的特點是,追求形式的不斷創新與陌生化,故意採用反傳統手法,如象徵、暗示、隱喻、意識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實。

比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讀過該作品的讀者大都有這樣一種體會:《惡之花》完全沒有美感,而是給人帶來一種“噁心感”。因為《惡之花》沒有描寫美的事物,而是描寫了大量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東西,如屍體、蒼蠅、糞便、臭水溝。這些骯髒、醜陋的東西,在西方古典藝術中沒有立足之地,現在卻成為西方社會的審美對象,其中意義耐人尋味。

這種“以醜為美”的寫法恰恰是波德萊爾的創作目的,《惡之花》的用意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如人性的異化、感覺的異化、審美的異化,這也是西方現代派藝術的核心主題。

再比如卡夫卡的著名小說《變形記》。該小說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再也無法和家裡人交流;在家人眼中,格里高爾也成了一個大怪物,經常被家人嘲笑和鄙視。

從生活角度看,《變形記》描寫的情形不可能發生:一個正常人怎麼會變成大甲蟲?但這正是卡夫卡小說的深刻獨到之處。卡夫卡的用意是通過變形、誇張的方式,諷刺資本主義的異化現實——人心的異化、情感的異化、人際關係的異化。

此外還有法國荒誕派藝術,比如薩特的荒誕派戲劇(《蒼蠅》《噁心》)、加繆的荒誕派小說(《鼠疫》《局外人》)。法國荒誕派藝術同樣具有批判意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的壓抑以及由此導致的生命“虛無感”和“荒誕感”。

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經歷了哪些變化?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西方社會出現了新的審美意識——後現代主義審美精神。

後現代審美精神反對現代派藝術的精英主義和“革命意識”(如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提倡藝術的平民化和遊戲化(反對藝術霸權,提倡藝術平等)。正如後現代主義者費耶阿本德的名言:填平鴻溝,消除界限,無論怎樣都行。

後現代藝術風格多種多樣,有些後現代作品讓普通觀眾感到匪夷所思。

比如後現代藝術大師杜尚,竟然把一個男人用的小便池,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創作日期,拿到藝術館展出,還給它起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泉。這件作品已成為後現代藝術的經典之作,影響非同小可。

除此以外,杜尚還把一些現成工業品,如自行車輪胎、洗臉盆等稍加改裝或組合,製成各種類型的藝術品。

後現代藝術體現了西方審美意識的轉變:從精英藝術轉向平民藝術,從追求形式創新,轉向風格的拼貼或混搭,這是西方後現代審美意識的批判精神。

從後現代藝術產生以後,西方社會的藝術和非藝術的界限逐漸消失,生活和藝術的界限逐漸模糊,由此產生了20世紀70年代的“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打破藝術和非藝術的界限,消除藝術和生活的距離,把藝術審美和社會、歷史融合起來,最終實現藝術的生活化、生活的藝術化。這種審美意識已遠遠背離古典美學精神——理性、秩序、規則、限制,而導向審美相對主義。

綜上所述,從古希臘至20世紀70、80年代,西方社會的審美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審美和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繫。正如馬克思主義美學所闡發的道理:美的事物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反映社會歷史的一面鏡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