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高祖劇照


二、西漢定都長安的影響

(1)奠定西漢崇尚武力、成就霸業的國策

西漢初年之所以選擇關中之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唯獨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關中的富庶來成就武功霸業才能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王朝才得以延續下去。"武功霸業"思想在對外和對內的政策中不斷得以體現。在對外的政策上,國力強盛的西漢選擇用武力去征伐;在內政上,推崇禮法並重,我們稱之為"霸王道雜之"。從此,奠定了西漢王朝的治國政策。這種政策的取向在當時宣帝的說辭中也得到體現,《漢書》卷九《元帝紀》載: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提出建議,宣用儒生。宣帝聞之遂斥之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當時的太子的劉奭"柔仁好儒",而見宣帝多重用酷吏刑法,認為朝廷應當多重用儒生,讓他們來實施德政,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繁榮。而宣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漢家之所強盛,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制度,即是傳統的"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政策,這項政策充分的體現了自西漢以來禮法並用的原則。怎麼能來效仿"周政",還擔心太子荒謬的言論可能會對漢家的傳統制度造成混亂的影響。這可以說明,自西漢立國之初就形成的武功和霸業意識,已經深入地貫徹到了國家的決策當中。

(2)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隨高祖劉邦東征西討、捨命奪天下的主要將領們理應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劉邦稱帝后,也確實兌現了諾言。在八位異姓諸侯王中,有五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平民,其餘三人中,韓王信是韓國的王宮貴族,張耳、吳芮也是從舊的官僚階層中走出來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雖然表面上很滿足當時的現狀,但也中多有不服,這些也態使得異姓諸侯王擁兵自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就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這也是劉邦下定決心要定都長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漢初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高祖劇照


二、西漢定都長安的影響

(1)奠定西漢崇尚武力、成就霸業的國策

西漢初年之所以選擇關中之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唯獨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關中的富庶來成就武功霸業才能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王朝才得以延續下去。"武功霸業"思想在對外和對內的政策中不斷得以體現。在對外的政策上,國力強盛的西漢選擇用武力去征伐;在內政上,推崇禮法並重,我們稱之為"霸王道雜之"。從此,奠定了西漢王朝的治國政策。這種政策的取向在當時宣帝的說辭中也得到體現,《漢書》卷九《元帝紀》載: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提出建議,宣用儒生。宣帝聞之遂斥之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當時的太子的劉奭"柔仁好儒",而見宣帝多重用酷吏刑法,認為朝廷應當多重用儒生,讓他們來實施德政,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繁榮。而宣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漢家之所強盛,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制度,即是傳統的"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政策,這項政策充分的體現了自西漢以來禮法並用的原則。怎麼能來效仿"周政",還擔心太子荒謬的言論可能會對漢家的傳統制度造成混亂的影響。這可以說明,自西漢立國之初就形成的武功和霸業意識,已經深入地貫徹到了國家的決策當中。

(2)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隨高祖劉邦東征西討、捨命奪天下的主要將領們理應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劉邦稱帝后,也確實兌現了諾言。在八位異姓諸侯王中,有五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平民,其餘三人中,韓王信是韓國的王宮貴族,張耳、吳芮也是從舊的官僚階層中走出來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雖然表面上很滿足當時的現狀,但也中多有不服,這些也態使得異姓諸侯王擁兵自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就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這也是劉邦下定決心要定都長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漢初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項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異姓諸侯王國的實力不斷髮展壯大,離心傾向日重。送些異姓諸侯王中,除了淮南王吳芮外,雄踞關東的其餘諸侯國先後發動了叛亂。劉邦以關中為根據地,依託關中天險,為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送些條件,也是劉邦能迅速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的原因。在平息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之後,劉邦為了加強統治,將劉氏血統家族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執政,這樣就形成了以劉邦為首的同姓王聯合王國。這樣的王國在劉邦看來是穩固的,但事實證明,對同姓王的分封同樣是錯誤的決定,為後世政局的混亂埋下了禍根。

劉邦為了加強王權,遂與群臣結下白馬之盟。這項盟約的主要內容是,"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為了控制領土,劉邦分封了一些子侄為王,這些同姓王國就佔據了全國五十四個郡中的三十九個,其疆土的總和也幾乎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有的王國包括幾座城池、有的則連綿數千座,浩浩蕩蕩、連綿不斷。可見當時同姓諸侯王所佔有的疆土面積之大,著實令人昨舌。就算是這樣,在劉邦死後,景帝在位時期還是發生“七國之亂”。由此可見,不管是同姓王還是異姓王,要加強國家的集權,就得限制藩鎮勢力的發展,不能讓他們擁兵自重,各自為戰。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社會保持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高祖劇照


二、西漢定都長安的影響

(1)奠定西漢崇尚武力、成就霸業的國策

西漢初年之所以選擇關中之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唯獨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關中的富庶來成就武功霸業才能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王朝才得以延續下去。"武功霸業"思想在對外和對內的政策中不斷得以體現。在對外的政策上,國力強盛的西漢選擇用武力去征伐;在內政上,推崇禮法並重,我們稱之為"霸王道雜之"。從此,奠定了西漢王朝的治國政策。這種政策的取向在當時宣帝的說辭中也得到體現,《漢書》卷九《元帝紀》載: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提出建議,宣用儒生。宣帝聞之遂斥之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當時的太子的劉奭"柔仁好儒",而見宣帝多重用酷吏刑法,認為朝廷應當多重用儒生,讓他們來實施德政,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繁榮。而宣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漢家之所強盛,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制度,即是傳統的"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政策,這項政策充分的體現了自西漢以來禮法並用的原則。怎麼能來效仿"周政",還擔心太子荒謬的言論可能會對漢家的傳統制度造成混亂的影響。這可以說明,自西漢立國之初就形成的武功和霸業意識,已經深入地貫徹到了國家的決策當中。

(2)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隨高祖劉邦東征西討、捨命奪天下的主要將領們理應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劉邦稱帝后,也確實兌現了諾言。在八位異姓諸侯王中,有五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平民,其餘三人中,韓王信是韓國的王宮貴族,張耳、吳芮也是從舊的官僚階層中走出來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雖然表面上很滿足當時的現狀,但也中多有不服,這些也態使得異姓諸侯王擁兵自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就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這也是劉邦下定決心要定都長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漢初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項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異姓諸侯王國的實力不斷髮展壯大,離心傾向日重。送些異姓諸侯王中,除了淮南王吳芮外,雄踞關東的其餘諸侯國先後發動了叛亂。劉邦以關中為根據地,依託關中天險,為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送些條件,也是劉邦能迅速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的原因。在平息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之後,劉邦為了加強統治,將劉氏血統家族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執政,這樣就形成了以劉邦為首的同姓王聯合王國。這樣的王國在劉邦看來是穩固的,但事實證明,對同姓王的分封同樣是錯誤的決定,為後世政局的混亂埋下了禍根。

劉邦為了加強王權,遂與群臣結下白馬之盟。這項盟約的主要內容是,"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為了控制領土,劉邦分封了一些子侄為王,這些同姓王國就佔據了全國五十四個郡中的三十九個,其疆土的總和也幾乎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有的王國包括幾座城池、有的則連綿數千座,浩浩蕩蕩、連綿不斷。可見當時同姓諸侯王所佔有的疆土面積之大,著實令人昨舌。就算是這樣,在劉邦死後,景帝在位時期還是發生“七國之亂”。由此可見,不管是同姓王還是異姓王,要加強國家的集權,就得限制藩鎮勢力的發展,不能讓他們擁兵自重,各自為戰。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社會保持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韓信


(3)有利於減輕社會的經濟負擔

大秦帝國在建都咸陽之時,始皇帝便下令建造了龐大的皇宮建築群。送些皇家建築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展現了秦王朝強盛的國力與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威。項羽入關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屠城,使得咸陽城裡遭遇了一場相當大的浩劫,咸陽的許多宮殿都被燒燬,這其中就包括氣勢恢宏的阿房宮。雖然遭此浩劫,但距離咸陽較遠的地方,仍舊有大量的皇家建築被保留下來。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利用起來,為西漢遷都關中地區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劉邦遷都關中後,先是在櫟陽居住,說明那裡的建築的毀壞程度是相當小的。《三輔黃圖》中也有提及,西漢遷都關中沿用了許多秦遺留下來的宮殿園囿,"漢畿內千里,並京兆治之,內外宮館一百四十五所",很多都是沿用了秦時留下的宮館。咸陽集中了大部分的園囿和池澤,都被漢朝所沿用,大大地節省由新建宮館所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同時有利於減輕老百姓的沉重負擔,對漢初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高祖劇照


二、西漢定都長安的影響

(1)奠定西漢崇尚武力、成就霸業的國策

西漢初年之所以選擇關中之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唯獨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關中的富庶來成就武功霸業才能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王朝才得以延續下去。"武功霸業"思想在對外和對內的政策中不斷得以體現。在對外的政策上,國力強盛的西漢選擇用武力去征伐;在內政上,推崇禮法並重,我們稱之為"霸王道雜之"。從此,奠定了西漢王朝的治國政策。這種政策的取向在當時宣帝的說辭中也得到體現,《漢書》卷九《元帝紀》載: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提出建議,宣用儒生。宣帝聞之遂斥之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當時的太子的劉奭"柔仁好儒",而見宣帝多重用酷吏刑法,認為朝廷應當多重用儒生,讓他們來實施德政,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繁榮。而宣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漢家之所強盛,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制度,即是傳統的"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政策,這項政策充分的體現了自西漢以來禮法並用的原則。怎麼能來效仿"周政",還擔心太子荒謬的言論可能會對漢家的傳統制度造成混亂的影響。這可以說明,自西漢立國之初就形成的武功和霸業意識,已經深入地貫徹到了國家的決策當中。

(2)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隨高祖劉邦東征西討、捨命奪天下的主要將領們理應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劉邦稱帝后,也確實兌現了諾言。在八位異姓諸侯王中,有五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平民,其餘三人中,韓王信是韓國的王宮貴族,張耳、吳芮也是從舊的官僚階層中走出來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雖然表面上很滿足當時的現狀,但也中多有不服,這些也態使得異姓諸侯王擁兵自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就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這也是劉邦下定決心要定都長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漢初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項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異姓諸侯王國的實力不斷髮展壯大,離心傾向日重。送些異姓諸侯王中,除了淮南王吳芮外,雄踞關東的其餘諸侯國先後發動了叛亂。劉邦以關中為根據地,依託關中天險,為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送些條件,也是劉邦能迅速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的原因。在平息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之後,劉邦為了加強統治,將劉氏血統家族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執政,這樣就形成了以劉邦為首的同姓王聯合王國。這樣的王國在劉邦看來是穩固的,但事實證明,對同姓王的分封同樣是錯誤的決定,為後世政局的混亂埋下了禍根。

劉邦為了加強王權,遂與群臣結下白馬之盟。這項盟約的主要內容是,"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為了控制領土,劉邦分封了一些子侄為王,這些同姓王國就佔據了全國五十四個郡中的三十九個,其疆土的總和也幾乎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有的王國包括幾座城池、有的則連綿數千座,浩浩蕩蕩、連綿不斷。可見當時同姓諸侯王所佔有的疆土面積之大,著實令人昨舌。就算是這樣,在劉邦死後,景帝在位時期還是發生“七國之亂”。由此可見,不管是同姓王還是異姓王,要加強國家的集權,就得限制藩鎮勢力的發展,不能讓他們擁兵自重,各自為戰。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社會保持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韓信


(3)有利於減輕社會的經濟負擔

大秦帝國在建都咸陽之時,始皇帝便下令建造了龐大的皇宮建築群。送些皇家建築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展現了秦王朝強盛的國力與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威。項羽入關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屠城,使得咸陽城裡遭遇了一場相當大的浩劫,咸陽的許多宮殿都被燒燬,這其中就包括氣勢恢宏的阿房宮。雖然遭此浩劫,但距離咸陽較遠的地方,仍舊有大量的皇家建築被保留下來。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利用起來,為西漢遷都關中地區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劉邦遷都關中後,先是在櫟陽居住,說明那裡的建築的毀壞程度是相當小的。《三輔黃圖》中也有提及,西漢遷都關中沿用了許多秦遺留下來的宮殿園囿,"漢畿內千里,並京兆治之,內外宮館一百四十五所",很多都是沿用了秦時留下的宮館。咸陽集中了大部分的園囿和池澤,都被漢朝所沿用,大大地節省由新建宮館所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同時有利於減輕老百姓的沉重負擔,對漢初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函谷關


(4)可以有效抵禦匈奴的侵略

漢初,最突出的一點矛盾就是與匈奴的矛盾。 匈奴本是西北邊境地區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後期不斷髮展社大,漸漸開始對關中地區的農耕民族進行侵擾,其目的就是搶奪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糧食,為中原地區的穩定來來了極大的隱患。秦、趙等國為了防禦匈奴的侵擾,修建了長城來作為抵禦匈奴的屏障。戰國、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勢力不斷壯大。秦時,已經對北方的邊境地區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時常領兵南下侵擾百姓,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秦始皇下令修建萬里長城,來抵禦匈奴的侵襲。

"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未央宮復原圖


一、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

(1)當時的政治形勢

楚漢戰爭爆發後,劉邦逐鹿中原,把關中事務全部委託給了蕭何。蕭何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關中,井井有條,並不斷將糧食、兵源運送到劉邦那裡。劉邦以此為大後方,憑藉充足的兵力、財力,在戰爭中不斷取勝,為最後奪取天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中是劉邦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結合當時的形勢,關中地區更有利於定都。秦朝依靠強大的實力吞併了六國的領王,但並沒有完全籠絡住民心,這在反秦鬥爭中體現的非常鮮明。他們希望乘機能恢復六國舊制,重整河山。秦國要對付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的潛在危險,這又使得關東與關西重新走上了敵對的道路。

項羽進入咸陽後,以最高統治者自居,大封天下諸侯,導致分列割據的勢力又重新得到恢復。在定都之前,劉邦與項羽鬥爭的過程中,主要依靠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力量,擊敗了項羽,從而取得了領導權。建立西漢後,劉邦只能承認即成事實,不得不封他們做了諸侯王。但分封后的諸侯,各自為王,擁兵自重,對日後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了重大隱患。劉邦稱帝時,各諸侯王在心中對於劉邦即帝位的事實則多有不服,反叛割據的傾向日益嚴重。西漢政權的腳跟並未站穩,諸侯王的反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婁敬、張良二人之所以認為遷都關中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是因為二人在向劉邦提議遷都關中的過程中,己充分考慮到關東各諸侯日後的分裂傾向。而項羽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屬下韓生建議定都關中,但項羽卻一心向楚,執意要將都城建到距離自己老家較近的楚地彭城,這種武斷的做法,在客觀上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在劉邦心中,關中之地仍不失為建都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經過自己多年的經營,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關中沃野千里,經濟比較發達;第三,在地理環境上具備建都的條件。

“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己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西漢長安城平面示意圖


如果能平定諸侯王所爆發的叛亂,天下就能得到太平;如果不能平定大規模的叛亂,居關中也可自守,正所謂"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進可攻,退可守,成敗都考慮周到了。可見,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遷都關中,不失為明智之舉。

(2)經濟發展因素

秦國是通過兼併戰爭而取得天下霸主的地位,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定會採取提升自己實力、削弱其它地區實力的統治策略,這無形中為關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秦時,就有徙天下豪強於京畿地區的先例,這使得全國的財富迅速的集中到了京畿地區,對關中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關中地區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國都的所在地,會對全國形成強大的吸引力,頓時關中地區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商貿往來最頻繁,資源最集中,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因此,關中也素有"田肥美,民殷富"的美譽。

經濟的發達與否對於一個王朝的擇都選址是非常重要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王朝的運行才能得到保障。在古代,即使商業流通的程度再發達,也不足以彌補本地區以農業作為主要經濟支柱所帶來的經濟保障。所在擇都這個問題上,本土的經濟狀況就顯得尤為突出。關中素來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代名詞,此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周圍各地也多有特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關中為中也的巨大經濟體。當初有人向劉邦進言:"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的說法並非誇大其辭。當項羽攻入關中之時,也有人謂之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雖然在當時未得到項羽的賞識與認可,但足以說明關中之地是相當富足的,其經濟狀況也是滿足當時定都條件的。在經濟重也未南移之前,關中之地一直是北方重要的經濟區。即便東漢政權將國都從長安遷移到洛陽,其經濟地位也一直是被東漢所認可的。從另一方面說,無論秦末農民大起義還是劉項楚漢爭霸,其主戰場多在關東之地,而並非關中。所以定都於此,對於解決財政的各項開支和漢初社會穩定,都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秦始皇劇照


(3)地理和交通因素

秦統一天下就是依靠關中這一地理優勢。秦在統一全國的戰爭中,不斷出兵函谷關,對六國的合級給予了沉重打擊。六國也多次合縱攻秦,但函谷關對東方六國形成了巨大的屏障,每次攻到函谷關外,就難以破關而入了。函谷關可以說是秦人通往東方的重要關塞,地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能一統天下,取決於多重原因,但地形之勝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天下以秦為敵的國家常常合縱攻秦,良將亦不能攻破,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領兵打仗的才能,而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太過優越,地勢的險要比任何人攻秦的勇氣和聰明才智都更勝一籌,讓攻秦之將一籌莫展。由此可見,劉邦是一位有深謀遠慮的君王,在漢初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形勢之下做出相對正確的抉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交通因素對於都城位置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秦國曾為關中地區便捷的交通做出巨大貢獻。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第二年,為了加強對全國各地區的實際控制程度,以國都咸陽為中也,下令修築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當時有九條,有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可見當時的馳道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地域,使得各地連接成以國都咸陽為中也的經濟文化輻射體系,對於全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秦國通過馳道、棧道的修築,形成了以關中咸陽地區為中也的交通網,通過這些道路將全國重要的城市與地區連為一體。交通的便利使得經濟發展速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便利的交通設施,更加大了劉邦定都關中的決心,對於提高國家的行政效率、掌控全國的形勢都是非常有利的。事實證明,關中在政治形勢、軍事、經濟、地理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因此,西漢遷都關中在當時的形勢下無疑是正確的。這次關於都城區位選擇的決策,為西漢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兩百年的西漢王朝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高祖劇照


二、西漢定都長安的影響

(1)奠定西漢崇尚武力、成就霸業的國策

西漢初年之所以選擇關中之地,從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言,唯獨利用天然的地理優勢與關中的富庶來成就武功霸業才能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王朝才得以延續下去。"武功霸業"思想在對外和對內的政策中不斷得以體現。在對外的政策上,國力強盛的西漢選擇用武力去征伐;在內政上,推崇禮法並重,我們稱之為"霸王道雜之"。從此,奠定了西漢王朝的治國政策。這種政策的取向在當時宣帝的說辭中也得到體現,《漢書》卷九《元帝紀》載: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提出建議,宣用儒生。宣帝聞之遂斥之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當時的太子的劉奭"柔仁好儒",而見宣帝多重用酷吏刑法,認為朝廷應當多重用儒生,讓他們來實施德政,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繁榮。而宣帝卻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漢家之所強盛,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制度,即是傳統的"霸王道雜之"的統治政策,這項政策充分的體現了自西漢以來禮法並用的原則。怎麼能來效仿"周政",還擔心太子荒謬的言論可能會對漢家的傳統制度造成混亂的影響。這可以說明,自西漢立國之初就形成的武功和霸業意識,已經深入地貫徹到了國家的決策當中。

(2)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隨高祖劉邦東征西討、捨命奪天下的主要將領們理應被分封為諸侯王。漢初劉邦稱帝后,也確實兌現了諾言。在八位異姓諸侯王中,有五人是跟隨劉邦起事的平民,其餘三人中,韓王信是韓國的王宮貴族,張耳、吳芮也是從舊的官僚階層中走出來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雖然表面上很滿足當時的現狀,但也中多有不服,這些也態使得異姓諸侯王擁兵自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強大,對國家與社會的穩定就構成了比較大的威脅,這也是劉邦下定決心要定都長安的原因所在。他們的存在,成為了影響漢初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項羽


隨著時間的推移,異姓諸侯王國的實力不斷髮展壯大,離心傾向日重。送些異姓諸侯王中,除了淮南王吳芮外,雄踞關東的其餘諸侯國先後發動了叛亂。劉邦以關中為根據地,依託關中天險,為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送些條件,也是劉邦能迅速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的原因。在平息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之後,劉邦為了加強統治,將劉氏血統家族的宗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去執政,這樣就形成了以劉邦為首的同姓王聯合王國。這樣的王國在劉邦看來是穩固的,但事實證明,對同姓王的分封同樣是錯誤的決定,為後世政局的混亂埋下了禍根。

劉邦為了加強王權,遂與群臣結下白馬之盟。這項盟約的主要內容是,"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為了控制領土,劉邦分封了一些子侄為王,這些同姓王國就佔據了全國五十四個郡中的三十九個,其疆土的總和也幾乎佔據了大漢的半壁江山,有的王國包括幾座城池、有的則連綿數千座,浩浩蕩蕩、連綿不斷。可見當時同姓諸侯王所佔有的疆土面積之大,著實令人昨舌。就算是這樣,在劉邦死後,景帝在位時期還是發生“七國之亂”。由此可見,不管是同姓王還是異姓王,要加強國家的集權,就得限制藩鎮勢力的發展,不能讓他們擁兵自重,各自為戰。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社會保持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韓信


(3)有利於減輕社會的經濟負擔

大秦帝國在建都咸陽之時,始皇帝便下令建造了龐大的皇宮建築群。送些皇家建築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展現了秦王朝強盛的國力與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威。項羽入關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屠城,使得咸陽城裡遭遇了一場相當大的浩劫,咸陽的許多宮殿都被燒燬,這其中就包括氣勢恢宏的阿房宮。雖然遭此浩劫,但距離咸陽較遠的地方,仍舊有大量的皇家建築被保留下來。這些都可以有效的利用起來,為西漢遷都關中地區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劉邦遷都關中後,先是在櫟陽居住,說明那裡的建築的毀壞程度是相當小的。《三輔黃圖》中也有提及,西漢遷都關中沿用了許多秦遺留下來的宮殿園囿,"漢畿內千里,並京兆治之,內外宮館一百四十五所",很多都是沿用了秦時留下的宮館。咸陽集中了大部分的園囿和池澤,都被漢朝所沿用,大大地節省由新建宮館所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同時有利於減輕老百姓的沉重負擔,對漢初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函谷關


(4)可以有效抵禦匈奴的侵略

漢初,最突出的一點矛盾就是與匈奴的矛盾。 匈奴本是西北邊境地區以遊牧為主的民族,後期不斷髮展社大,漸漸開始對關中地區的農耕民族進行侵擾,其目的就是搶奪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糧食,為中原地區的穩定來來了極大的隱患。秦、趙等國為了防禦匈奴的侵擾,修建了長城來作為抵禦匈奴的屏障。戰國、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勢力不斷壯大。秦時,已經對北方的邊境地區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時常領兵南下侵擾百姓,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秦始皇下令修建萬里長城,來抵禦匈奴的侵襲。

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與影響

漢騎兵


西漢定都長安,距離匈奴所在地非常接近,對匈奴南下侵襲邊境是有所考慮的。“匈奴河南白羊、婁煩王去長安近者屯百里,輕騎一日一夜可至秦中。”定都於長安將對其起到很大的震懾作用,對匈奴的南侵也起到了非常大的防禦作用。漢初,由於將國都定於關中長安地區,這裡兵多將廣,物資充足,對匈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懾的作用。因此,匈奴在漢初主要侵擾的地域主要集中在代地、雲中等西漢的北部邊境地區,而並非首選關中。而真正攻入關中也只有兩次而已,這大大降低了侵擾關中地區的次數,可見西漢定都關中的防禦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