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威:一個命運多舛的鼻祖

匡威 耐克 籃球 商業聊摘 2017-04-02

從雄霸業內到慘遭收購再到逐漸復甦,匡威可謂命運多舛。

匡威:一個命運多舛的鼻祖

說到匡威Converse,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帆布鞋和那個經典的五星標誌。不過再經典,如今的匡威也只是生存在耐克光環之下的一個子品牌。

可曾幾何時,1908年就成立的匡威是堪稱運動鞋鼻祖的。要知道阿迪達斯是晚於匡威40年才創立的,耐克更是到了1972年才誕生,晚了64年。

那首先咱就來看下一騎絕塵時期的匡威是怎樣的。

在創立之初,匡威只生產橡膠鞋。隨著市場空間的擴大,才開始生產網球鞋和籃球鞋。

1917年,匡威的All Star籃球鞋系列誕生,至今這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很難被超越。All Star的誕生不僅意味著世界上第一雙帆布膠鞋在美國誕生,也是匡威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彼時,All Star在美國籃球運動領域的影響力舉足輕重,職業球員打球時幾乎都穿一雙All Star。到1949年,All Star系列已經成為了NBA的官方指定用鞋。美國國家籃球隊都會穿著All Star去奧運會打比賽。

1950-1960年代,匡威已經成為美國高中、大學的學生必備鞋。再往後,倡導品牌“獨立”的匡威開始被美國街頭玩朋克的音樂人以及嬉皮士們所喜愛,併成為他們的標配。

幾乎是同一時期,匡威開始漂洋過海,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進入了自己的鼎盛時期。

匡威:一個命運多舛的鼻祖但是,從70年代開始,盛極一時的匡威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沒有太多競爭對手的匡威在安逸的環境中有些不思進取了。

到了80年代,NBA在美國的影響力逐漸變大,後來者阿迪達斯、耐克、彪馬等品牌意識到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並開始紛紛發力。

雖然,在其他品牌進軍NBA賽場的一段時間裡,匡威的籃球鞋也在不斷的發展,但大多集中在一些皮毛之處的改變,比如推出不同顏色等,幾乎看不到科技性的質的飛越。

1982 年,耐克推出了劃時代意義的氣墊籃球鞋,而匡威的產品與之相比幾乎是毫無科技含量。雖然,後來意識到問題的匡威也開始在研發上下功夫,但大都是跟隨著耐克足跡在走,可謂“一直在模仿,從未超越過”。

進入 90 年代,差距更加明顯。

富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出色的營銷以及簽下喬丹這種可以載入NBA史冊級別的代言人,使耐克脫穎而出。

反觀匡威,簽約的代言人如羅德曼、斯普雷維爾等個個都是負面新聞纏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匡威的品牌影響力。同時,匡威的市場份額也在下滑。

2001年,匡威終於撐不住了,宣佈破產。兩年後,耐克以3.05億美元收購匡威。曾經的行業霸主由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日子。

匡威:一個命運多舛的鼻祖被收購之後,匡威成為耐克旗下的獨立子公司,仍保持品牌的獨立運作,管理層人事架構、產品研發、相關業務開展的政策也都不變。

但耐克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收購完成後,耐克立刻獲得了匡威多年積累下來的球員和渠道資源。之後,匡威簽了一些年輕球員作為代言人,當他們成為球星之後就輸送到耐克的旗下。

總之,在被收購的最初幾年,匡威有點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也一度被耐克邊緣化了。

直到後來復古風潮興起,也為了避免與耐克品牌的運動定位相互重疊,匡威決定把重心放在休閒時尚市場,並將自己百年的文化底蘊發揮到極致,這才算找回了方向。

與此同時,匡威除了在自己的升級產品 All Star II中使用耐克的緩震技術,還充分利用了耐克強大的營銷團隊和銷售網絡,這些都讓其進入了復甦階段。

根據耐克發佈的財報,匡威在2012-2016五個財年的收入分別達到了13.24億美元、14.49億美元、16.84億美元、20億美元和19.55億美元,比當年被耐克收購時的2.05億美元營收翻了十幾倍。

甚至在2015年第一季度,耐克公司的整體增長速度超過了耐克品牌,而那個填充差額的增長動力就來源於匡威。簡言之,匡威品牌的增速已經超過了耐克品牌。

那麼,匡威接下來的軌跡是趁勝追擊、強勢抬頭還是重回命運多舛曲線,咱們跟著匡威一起看下去。

---

欲聽音頻版節目,請在蜻蜓FM搜索“商業聊摘”收聽,或可關注“商業聊摘”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