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圈沒有李佳琦'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鞋圈沒有李佳琦

“炒鞋的基礎是賣鞋,不僅需要做好物流體系,鞋子本身的價格波動也很難預料,沒準囤積的鞋子就變成了倒閉款(價格跌破發售價的球鞋)”,不少資深Sneakerhead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現在鼓吹炒鞋的多是鞋販子,只要有些知名度的KOL靠著商業廣告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收入,無需再冒風險。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鞋圈沒有李佳琦

“炒鞋的基礎是賣鞋,不僅需要做好物流體系,鞋子本身的價格波動也很難預料,沒準囤積的鞋子就變成了倒閉款(價格跌破發售價的球鞋)”,不少資深Sneakerhead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現在鼓吹炒鞋的多是鞋販子,只要有些知名度的KOL靠著商業廣告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收入,無需再冒風險。


鞋圈沒有李佳琦


kol的商業價值

去年匹克推出的“態極”,賣得究竟有多好?

一位KOL舉了一個例子:“最近很多朋友買到態極後發現膠味很重,原因就是因為最近這款鞋的需求量太大,廠商生產後連祛味的時間都沒有,直接運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除了產品本身外,‘態極’的熱銷離不了鞋圈各種自媒體和KOL的助力。自態極上市前,其公關營銷團隊就邀請一大批KOL為其站臺;發售後,也不惜咋下重金在抖音和B站、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我之前有一個做國潮的朋友,他們後來做了一個子品牌投放到街舞類的綜藝節目,也找到吳亦凡在拍廣告時上身。結果後續統計這次推廣帶來的收益還沒有一個KOL在他們的視頻裡掛淘寶鏈接來的直接。”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

根據Statistic數據,2018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在121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約佔14%,為165億美元左右。

幾乎所有運動品牌,特別是一直被nike、adidas等大牌打壓的國產品牌,正在藉著這一波風潮蓄勢反撲。

安踏X可口可樂聯名、361印上高達配色、匹克緊跟著阿麗塔和黑衣人的步伐,球鞋品牌在提升自身“顏值”、科技感、文化屬性之外,也紛紛搶佔各大鞋圈KOL,通過他們向消費者傾銷自己的變化。

鄭星洋表示,如果自己願意,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商務合作。當然其中除了球鞋品牌之外也包含國潮品牌以及二手球鞋交易平臺。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鞋圈沒有李佳琦

“炒鞋的基礎是賣鞋,不僅需要做好物流體系,鞋子本身的價格波動也很難預料,沒準囤積的鞋子就變成了倒閉款(價格跌破發售價的球鞋)”,不少資深Sneakerhead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現在鼓吹炒鞋的多是鞋販子,只要有些知名度的KOL靠著商業廣告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收入,無需再冒風險。


鞋圈沒有李佳琦


kol的商業價值

去年匹克推出的“態極”,賣得究竟有多好?

一位KOL舉了一個例子:“最近很多朋友買到態極後發現膠味很重,原因就是因為最近這款鞋的需求量太大,廠商生產後連祛味的時間都沒有,直接運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除了產品本身外,‘態極’的熱銷離不了鞋圈各種自媒體和KOL的助力。自態極上市前,其公關營銷團隊就邀請一大批KOL為其站臺;發售後,也不惜咋下重金在抖音和B站、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我之前有一個做國潮的朋友,他們後來做了一個子品牌投放到街舞類的綜藝節目,也找到吳亦凡在拍廣告時上身。結果後續統計這次推廣帶來的收益還沒有一個KOL在他們的視頻裡掛淘寶鏈接來的直接。”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

根據Statistic數據,2018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在121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約佔14%,為165億美元左右。

幾乎所有運動品牌,特別是一直被nike、adidas等大牌打壓的國產品牌,正在藉著這一波風潮蓄勢反撲。

安踏X可口可樂聯名、361印上高達配色、匹克緊跟著阿麗塔和黑衣人的步伐,球鞋品牌在提升自身“顏值”、科技感、文化屬性之外,也紛紛搶佔各大鞋圈KOL,通過他們向消費者傾銷自己的變化。

鄭星洋表示,如果自己願意,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商務合作。當然其中除了球鞋品牌之外也包含國潮品牌以及二手球鞋交易平臺。

鞋圈沒有李佳琦

近年來崛起的二手球鞋交易平臺毒、nice好貨亦或是鬥牛,無不是這些鞋圈KOL節目中的座上賓。在通過KOL二次宣傳爭奪用戶的同時,他們也依靠KOL為其鑑定能力的可靠性進行背書。

在嘉嘉看來,現在多數品牌方找到KOL合作的需求早已不單是為了銷量,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收集用戶反饋。譬如在他節目下,往往一期視頻會有成百上千的用戶評論,其中不乏消費者角度的看法建議,“這要比他們去找數據公司調研划算的多。”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相比國內品牌而言,國外大牌對於KOL冷淡了一些,“比如adidas偶爾會找KOL合作,nike聽到合作就很少。”

鄭星洋認為,並不是這些大牌高冷,而是他們缺乏連接KOL的能力。“Nike和adidas他們的廣告幾乎都是交給一些業界知名的乙方公司運營。他們可能找一些明星藝人還行,但找KOL就差很多。”

這一局面正在改變,當越來越多KOL的商業價值凸顯出來時,這些國外知名品牌也在紛紛調整策略,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不過在面對紛至沓來商務合作時,嘉嘉和鄭星洋都會進行篩選,不會為了“恰飯”而失去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嘉嘉對於宣傳Fake(假貨)的行為十分反感,在節目中不止一次表達,“要重視品牌和版權,或許由於種種原因你買了fake,但請不要宣傳這種行為。”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鞋圈沒有李佳琦

“炒鞋的基礎是賣鞋,不僅需要做好物流體系,鞋子本身的價格波動也很難預料,沒準囤積的鞋子就變成了倒閉款(價格跌破發售價的球鞋)”,不少資深Sneakerhead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現在鼓吹炒鞋的多是鞋販子,只要有些知名度的KOL靠著商業廣告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收入,無需再冒風險。


鞋圈沒有李佳琦


kol的商業價值

去年匹克推出的“態極”,賣得究竟有多好?

一位KOL舉了一個例子:“最近很多朋友買到態極後發現膠味很重,原因就是因為最近這款鞋的需求量太大,廠商生產後連祛味的時間都沒有,直接運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除了產品本身外,‘態極’的熱銷離不了鞋圈各種自媒體和KOL的助力。自態極上市前,其公關營銷團隊就邀請一大批KOL為其站臺;發售後,也不惜咋下重金在抖音和B站、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我之前有一個做國潮的朋友,他們後來做了一個子品牌投放到街舞類的綜藝節目,也找到吳亦凡在拍廣告時上身。結果後續統計這次推廣帶來的收益還沒有一個KOL在他們的視頻裡掛淘寶鏈接來的直接。”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

根據Statistic數據,2018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在121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約佔14%,為165億美元左右。

幾乎所有運動品牌,特別是一直被nike、adidas等大牌打壓的國產品牌,正在藉著這一波風潮蓄勢反撲。

安踏X可口可樂聯名、361印上高達配色、匹克緊跟著阿麗塔和黑衣人的步伐,球鞋品牌在提升自身“顏值”、科技感、文化屬性之外,也紛紛搶佔各大鞋圈KOL,通過他們向消費者傾銷自己的變化。

鄭星洋表示,如果自己願意,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商務合作。當然其中除了球鞋品牌之外也包含國潮品牌以及二手球鞋交易平臺。

鞋圈沒有李佳琦

近年來崛起的二手球鞋交易平臺毒、nice好貨亦或是鬥牛,無不是這些鞋圈KOL節目中的座上賓。在通過KOL二次宣傳爭奪用戶的同時,他們也依靠KOL為其鑑定能力的可靠性進行背書。

在嘉嘉看來,現在多數品牌方找到KOL合作的需求早已不單是為了銷量,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收集用戶反饋。譬如在他節目下,往往一期視頻會有成百上千的用戶評論,其中不乏消費者角度的看法建議,“這要比他們去找數據公司調研划算的多。”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相比國內品牌而言,國外大牌對於KOL冷淡了一些,“比如adidas偶爾會找KOL合作,nike聽到合作就很少。”

鄭星洋認為,並不是這些大牌高冷,而是他們缺乏連接KOL的能力。“Nike和adidas他們的廣告幾乎都是交給一些業界知名的乙方公司運營。他們可能找一些明星藝人還行,但找KOL就差很多。”

這一局面正在改變,當越來越多KOL的商業價值凸顯出來時,這些國外知名品牌也在紛紛調整策略,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不過在面對紛至沓來商務合作時,嘉嘉和鄭星洋都會進行篩選,不會為了“恰飯”而失去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嘉嘉對於宣傳Fake(假貨)的行為十分反感,在節目中不止一次表達,“要重視品牌和版權,或許由於種種原因你買了fake,但請不要宣傳這種行為。”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也在潮流品牌Undercover公開支持港獨之後,將兩雙價格頗貴的Undercoverx Nike Daybreak 聯名球鞋扔進垃圾桶。但他也同樣號召粉絲明辨是非,不要把矛頭指向買了這雙鞋的同胞。


"

作者/霍超

去年12月底,匹克推出了一款名為“態極”的運動跑鞋,一經發售便迅速脫銷。後續推出的阿麗塔聯名跑鞋也在2小時內全部賣光,並且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雙的高價,價格翻了近兩翻。

鞋圈沒有李佳琦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此次匹克“態極”的營銷玩法和過往迥異:一是放棄央視這類傳統渠道,選擇抖音、B站、微博、小紅書等新社區平臺;二是摒棄以往的球星代言人路線,選擇信任度較高的KOL和大V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如今,對於不少品牌方而言,球鞋/潮流品類中KOL的帶貨能力甚至高於主流明星。這也讓鞋圈KOL商業價值被愈發放大。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KOL的強勢加持之下,匹克,已成為了今年鞋圈最大的黑馬。

然而,不同於美妝界李佳琦的直接帶貨,鞋圈的KOL們更多選擇軟廣告的方式盈利。也有不少KOL也會在視頻下帶入商品連接,但更多導向褲子、配飾等價格更低品類。

這構成了鞋圈網紅中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邊講解耐克的AJ、阿迪的YEEZY,一邊接著匹克、361的廣告;普及國外高價潮牌的知識文化,也推薦平價的潮流服裝飾品。

但與美妝領域的氛圍不同,鞋圈依然是一個需要凸顯態度和價值觀的領域。

在他們看來,商業廣告只是目前營生的手段,而內容核心還是傳遞潮流文化本身的態度——Be real,Not follow。

成為KOL之後,鄭星洋身邊的朋友和節目下方的粉絲經常問的一句話是,“洋仔,你覺得XX球鞋前(錢)景怎麼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對此他總是閉口不談,實在躲不過去,就只能講講鞋子本身的好壞。

“肯定鞋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炒鞋這個東西就已經脫離文化。我自己不炒鞋,也對這個現象無感。”

同為鞋圈KOL的嘉嘉也常被粉絲質問自己炒不炒鞋,為此他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輸出自己的觀點——“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潮流網紅的進階之路

在今年5月17日的上海,有超過2萬球鞋迷、150家展商湧進了8800平方米的西岸藝術中心。

全球最大的球鞋交流展會Sneaker Con正在這裡如火如荼的進行,幾乎所有國內的Sneakerheads匯聚一堂,對於他們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展會,不如說是一趟“朝聖之旅”。

嘉嘉就是其中的一員,不同的是,他不僅僅是一個球鞋愛好者,還是一名B站球鞋品類的Up主。

他的B站的粉絲量接近13萬,或許放在全站和甚至全網,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但在sneaker con上,毫無疑問,他就是“明星”。

鞋圈沒有李佳琦

展會上來來往往的粉絲同他合影,偶爾碰到一些同為鞋圈的KOL,他們互相Respect。甚至在從廣州出發到上海前,B站特意邀請他為其去拍攝了一條記錄sneakercon的短片。

同樣的待遇,鄭星洋也經歷了。在抖音上坐擁120萬粉絲的他,“星光”絲毫不屑嘉嘉,在他拍攝的vlog的鏡頭下,不少知名的潮牌主理人直言,“我就是你的粉絲!”

鞋圈沒有李佳琦

在去Sneaker Con之前,鄭星洋也有自己的打算,“去多認識一些品牌方”。為此他準備了不少名片,甚至自我介紹的方式也練習了好幾遍。

“結果真正到了展會上,那些品牌的工作人員自己就圍了上來,說‘hey,鄭星洋,我認識你!’。”

無論是平臺方抑或是品牌方,都在愈加重視球鞋文化和背後KOL的價值。

潮流文化不斷出圈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資深的KOL在完成粉絲積累後,帶來的不止是流量,還有對於品牌的信任背書。

但成為一個球鞋KOL並不容易,嘉嘉玩鞋差不多十年,鄭星洋進入鞋圈也有六七年時間。


鞋圈沒有李佳琦


常人很難理解sneakerhead對球鞋的執著,比如嘉嘉在自己的屋子裡擺了三面鞋櫃,整整齊齊的碼了100多雙球鞋;星洋也在六七年裡為買鞋陸續投入了幾十萬。

嘉嘉和星洋不算是最早sneaker文化的原住民,他們對於球鞋和潮流認知不是從籃球和NBA起始,更多在在於外觀、穿搭和鞋子本身的文化。

這也符合當下多數年輕人對於球鞋和潮流的追求,所以在嘉嘉和鄭星洋的節目裡講球鞋,卻極少提球星;說科技,但更注重穿搭。

事實上,在他們之前,關於潮流和球鞋的媒體一直存在;但傳統的內容形式卻過於古板,只適用於一些硬核sneakerhead,在潮流文化出圈的過程中已經逐漸落寞了。

“比如之前做球鞋都會規規矩矩的擺上純色襯布,打著影樓式的燈光,一本正經的講鞋,三句離不開NBA。有時候為了講解鞋子裡的科技甚至切割鞋底看氣墊……”

嘉嘉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誰還Care這個,大家更多的還是想迅速瞭解這個文化以及怎麼穿搭。”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由於hip-pop、電子音樂、街頭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急切的需要名貴球鞋和潮流單品來凸顯自己,這些新晉玩家的量級遠非傳統的Sneakerhead可比。

另一方面,作為新生代消費主體,這部分年輕用戶前(錢)景廣大。許多國內外新老品牌也在不斷與潮流掛鉤,推陳出新,刺激消費。導致在紛亂繁雜的眾多品牌單品中,年輕人需要快速獲知哪些是可以買的,哪些是不要碰的。


鞋圈沒有李佳琦


不同平臺的策略

在成為專職的鞋圈KOL之前,嘉嘉在傳統的電臺媒體工作了十年。雖然當時他製作的節目類型也是以面向青年文化為主,但體制的侷限和傳統媒介的衰落束縛了他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短視頻為主的自媒體形式正在興起;並且隨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的熱播,潮流文化也在迅速躥紅。

他曾試著向電臺領導提起做一檔潮流類的節目,但被很明確的拒絕了。再三猶豫之下,他辭去了電臺主持的工作,投身到潮流自媒體的行業中。

“我覺得我不僅僅是投身來自媒體行業,而是投身在時代當中;我不想一個事情做到底,安安分分的過一輩子。”

買了一臺Macbook,簡單學了剪輯拍攝,2018年4月,嘉嘉在B站推送了他的第一條作品《五位數的AJ1你是買real還是買fake呢?來看看滅世版究竟長怎樣!》。結果這條不到10分鐘的開箱對比,短時間內在B站的播放量突破19萬。嘉嘉也迅速從一個nobody變成了B站小有名氣的UP主。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成為鞋圈網紅的原因則略顯被動。

“實話實說,因為當時我剛剛辭去了上一份工作,我沒飯吃你知道嗎?所以我只能去找我最擅長的事情去做,雖然開始做球鞋內容的時候這個品類還真的不怎麼紅。”

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自己一開始並沒有刻意去迎合風口,在他看來作為自媒體需要關心的是內容質量,而非輸出方向。

“這個話雖然官方,但是確實就是這樣。對我來說,只要能夠去用心對待內容,把自己真正想說的說出來就行了。”

話雖這麼說,但鄭星洋對於自己在抖音走紅毫不意外。在這背後,是他在媒體多年的從業經驗支撐。大學休學以後,他跟過導演組,做過演唱會,還陸續寫過不少影評。而他上一份辭去的工作,就是運營抖音在內的新媒體矩陣。

鞋圈沒有李佳琦

可以說,嘉嘉過去在傳統媒體的經驗讓他選擇了以長視頻為主的B站,而鄭星洋在新媒體的履歷也讓他在第一時間入駐了短視頻為主的抖音。

B站和抖音也是目前鞋圈KOL的主要根據地,但二者的內容思路完全不一樣。

比如在B站內,Up主更多的願意去分享一些風格輕鬆的觀點和測評,內容時常在十分鐘左右;而在抖音內,Kol則更多是用稍顯誇張的方式表現Sneakerheads日常狀態。

在嘉嘉看來,B站是目前國內潮流文化做的最好的社區之一,其用戶多以年輕人為主並且粘性較高,所以內容可以偏向乾貨一些;而抖音的用戶屬性相比B站更泛,獲取到的流量更大。但相對的內容需要更加娛樂化。

通過觀察兩個平臺的數據也能看出,在B站一個十幾萬粉絲的KOL視頻下的留言數幾乎和在抖音擁有百萬粉絲的KOL相差無幾。

不同平臺間的內容差異也構建起一層無形的壁壘,抖音網紅在B站大多籍籍無名,B站Up主進入抖音後也鮮有建樹。

當然,除了抖音、B站外,鞋圈Kol也在尋求第二沃土。比如嘉嘉在西瓜的數據穩步上漲,鄭星洋在快手也收穫了20多萬粉絲。但在他們幾乎不會把微信、微博等老牌平臺作為主要發力目標。

雖然雙微的用戶基數同樣龐大,但隨著紅利消散,推薦機制的不透明化,正在逐漸被新生代網紅拋棄。

鞋圈也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沖沖衝,結束,就這麼簡單。”

“不管是什麼球鞋,就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熱愛,問就是衝。”

“炒鞋”成為了當下鞋圈文化的一個縮影。“衝”即是買;不問原因,是因為每個Sneakerhead(球鞋愛好者)心知肚明——“這雙鞋價格要漲。”

鞋圈沒有李佳琦

“炒鞋的基礎是賣鞋,不僅需要做好物流體系,鞋子本身的價格波動也很難預料,沒準囤積的鞋子就變成了倒閉款(價格跌破發售價的球鞋)”,不少資深Sneakerhead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現在鼓吹炒鞋的多是鞋販子,只要有些知名度的KOL靠著商業廣告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收入,無需再冒風險。


鞋圈沒有李佳琦


kol的商業價值

去年匹克推出的“態極”,賣得究竟有多好?

一位KOL舉了一個例子:“最近很多朋友買到態極後發現膠味很重,原因就是因為最近這款鞋的需求量太大,廠商生產後連祛味的時間都沒有,直接運送到了消費者手中。”

除了產品本身外,‘態極’的熱銷離不了鞋圈各種自媒體和KOL的助力。自態極上市前,其公關營銷團隊就邀請一大批KOL為其站臺;發售後,也不惜咋下重金在抖音和B站、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我之前有一個做國潮的朋友,他們後來做了一個子品牌投放到街舞類的綜藝節目,也找到吳亦凡在拍廣告時上身。結果後續統計這次推廣帶來的收益還沒有一個KOL在他們的視頻裡掛淘寶鏈接來的直接。”鄭星洋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

根據Statistic數據,2018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在121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約佔14%,為165億美元左右。

幾乎所有運動品牌,特別是一直被nike、adidas等大牌打壓的國產品牌,正在藉著這一波風潮蓄勢反撲。

安踏X可口可樂聯名、361印上高達配色、匹克緊跟著阿麗塔和黑衣人的步伐,球鞋品牌在提升自身“顏值”、科技感、文化屬性之外,也紛紛搶佔各大鞋圈KOL,通過他們向消費者傾銷自己的變化。

鄭星洋表示,如果自己願意,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商務合作。當然其中除了球鞋品牌之外也包含國潮品牌以及二手球鞋交易平臺。

鞋圈沒有李佳琦

近年來崛起的二手球鞋交易平臺毒、nice好貨亦或是鬥牛,無不是這些鞋圈KOL節目中的座上賓。在通過KOL二次宣傳爭奪用戶的同時,他們也依靠KOL為其鑑定能力的可靠性進行背書。

在嘉嘉看來,現在多數品牌方找到KOL合作的需求早已不單是為了銷量,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收集用戶反饋。譬如在他節目下,往往一期視頻會有成百上千的用戶評論,其中不乏消費者角度的看法建議,“這要比他們去找數據公司調研划算的多。”

內幕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相比國內品牌而言,國外大牌對於KOL冷淡了一些,“比如adidas偶爾會找KOL合作,nike聽到合作就很少。”

鄭星洋認為,並不是這些大牌高冷,而是他們缺乏連接KOL的能力。“Nike和adidas他們的廣告幾乎都是交給一些業界知名的乙方公司運營。他們可能找一些明星藝人還行,但找KOL就差很多。”

這一局面正在改變,當越來越多KOL的商業價值凸顯出來時,這些國外知名品牌也在紛紛調整策略,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不過在面對紛至沓來商務合作時,嘉嘉和鄭星洋都會進行篩選,不會為了“恰飯”而失去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嘉嘉對於宣傳Fake(假貨)的行為十分反感,在節目中不止一次表達,“要重視品牌和版權,或許由於種種原因你買了fake,但請不要宣傳這種行為。”


鞋圈沒有李佳琦


鄭星洋也在潮流品牌Undercover公開支持港獨之後,將兩雙價格頗貴的Undercoverx Nike Daybreak 聯名球鞋扔進垃圾桶。但他也同樣號召粉絲明辨是非,不要把矛頭指向買了這雙鞋的同胞。


鞋圈沒有李佳琦



這群受到街頭潮流文化影響,講求自我和真實的人似乎很難為了賣貨而賣貨;或許,這也是鞋圈沒有李佳琦的原因之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