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知乎 金融 盤古 市場營銷 錢江晚報 2019-09-02
"

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越來越火的“炒鞋”市場,很多散戶因為實力有限,很可能淪為收割對象。而那些真心喜歡鞋子想買來穿的人,則不得不去爭搶球鞋,最後只得高價入手心儀的物品。

“說炒鞋穩賺不賠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個人裡9個人賺錢;2017年之前也有一半賺錢。這兩年,炒鞋變成一個很有風險的行業,因為一雙鞋你很難買到原價,現在炒鞋可以說10個人有7個賠錢。”國內球鞋界KOL(關鍵意見領袖)夏嘉歡日前公開表示。

在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看來,飢餓營銷的方式只能製造心理稀缺效應,不可能製造真正的價值稀缺性。

知乎金融科技領域大V半佛仙人表示,一個產品有炒作的價值,最起碼要有一個保底的價值在那裡,可以隨時換成錢或者生產物資。一個沒法控制產量的市場,炒作價值為零。“消費主義的典型特點就是鼓吹消費等於社會地位,這是典型的消費主義陷阱。”

套用一句話: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