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作者:趙輝)開啟華夏文明輝煌歷史的夏朝,其奠定的高度文明文化,為後世歷代政治、哲學、思想、文化學者所崇拜,成為華夏民族的理想家園,是中華、華夏民族稱謂的原始來源。但就是這樣一個事關華夏民族歷史自豪感本源的歷史真實存在的夏朝,卻因為近代歷史學界研究的缺失與無知,讓夏朝建立的高度文明歷史,飽受質疑與否定,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個歷史盲點。

所謂華夏,民得其生,國得其昌,政得其遠;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華以華夏自美。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在中華的各種文獻記載中,四千年多前的大禹,因為治水有功,使得華夏地區人民安居樂業,最終受虞舜帝禪讓成為王位的承繼者,奠定了夏朝基業。堯舜禹成為華夏民族似神似人的華夏民族的始祖,為後世人們所祭奠,這就是三官廟中所供奉的天官堯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是中國本土道家供奉的最早的先祖,說明了堯舜禹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開創中華文明的始祖,是隻有天子與帝王才能祭祀的三官廟先聖。

夏桀作為夏朝的最後一位帝王夏後,在位三十一年,文武雙全,能歌善舞,力大無窮。其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自非一般庸碌的天子可比,其失敗的原因是誤入了秦朝的秦始皇與隋朝的楊廣一樣,為了建立不世之功而陷入的勞民傷財、民怨沸騰的境地。

秦始皇與楊廣被後世做為失敗天子的代表,驕奢淫逸、窮兵黷武導致民怨沸騰,人民憤起反抗,推翻暴政。夏桀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被後世所唾棄、成為昏庸無能天子的典型。事實果真如此嗎?夏桀真是人們印象中的那個因為建傾宮、酒池肉林、寵幸妺喜而導致民怨沸騰,被人民所拋棄的嗎?

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在《尚書》之《湯誓》中,對商湯滅夏有著最原始詳細的記述: 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於鳴條之野,作《湯誓》。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爾有眾,汝曰:『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予惟聞汝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臺?』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夏德若茲,今朕必往。」「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爾無不信,朕不食言。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

【夏社 疑至 臣扈】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

【典寶】 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誼伯、仲伯作《典寶》。

這是我們瞭解夏桀被商湯所滅的第一手資料,對《湯誓》詳細翻譯解讀,細加分析我們就可以找到夏商更替的具體原因與過程。

商湯說:“你們這些芸芸眾生,仔細聽朕說,不是本人敢於為亂,實在是夏桀犯下了太多罪行,天命將盡。今天我有你們眾人的協助(去攻打討伐夏桀),你們會說“我不體恤你們眾人,放棄我們的農事耕種而去討伐正統的夏朝”,我已經聽到你們大家這樣說了。夏桀有罪,我敬畏上天,不敢不去討伐。今天你們會問“夏桀有哪些罪行?”,“夏桀耗盡民力,在進行龐大的水利工程將夏邑分割,夏桀雖然有眾多的民眾,但都懈怠不聽從、協助夏桀,並且絕望地說“時日天地快滅亡吧!讓我們與夏桀一起滅亡”,夏朝的德行已經墮落到如此地步,今天朕一定要前往討伐”。“你們眾人如果輔佐我本人,去應天討伐,我必定會重重地獎勵你們眾人。你們眾人不要不信,我不會食言的。你們眾人如果不聽從我的誓言,我只能殺了你們,絕不會赦免你們眾人。”。

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如果做為商湯帶領下的一個諸侯部落,聽到商湯的這些戰前動員,不知會做何感想?討伐夏桀的諸侯部落,完全是受商湯脅迫而不得不參加的戰爭,而且諸侯部落對夏桀的罪行是不甚明瞭的,對夏桀罪行的公佈完全是商湯的一面之詞,而且具體的只是“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商湯對夏桀的討伐戰爭,是一場經過長期籌劃、處心積慮的權力之爭。“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對於跟隨商湯討伐夏桀的諸侯來說,是第一次從商湯口中聽說,所以才有諸侯們的質疑“我後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

商湯通過長期的觀察,準確把握了夏朝內部民眾對夏桀的不滿,抓住夏朝難得的內部矛盾出現,孤注一擲,威脅利誘諸侯一同討伐夏桀,取得了對夏朝戰爭的勝利。並乘勝追擊逃亡的夏桀,討伐三朡,獲得大量夏桀的寶玉(《典寶》)。“夏師敗績,桀出奔三朡。商師徵三朡,戰於郕,獲桀於焦門,放之於南巢”(《竹書紀年》)。商湯本想將商朝的國都遷到夏朝的都城,因為受到沒有出兵幫助夏桀的九夷部落的威脅,放棄了遷夏的決定,並在十年後將夏朝正統王權象徵的九鼎前往商都(《夏社》、《疑至》、《臣扈》)。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竹書紀年》)

“二十七年,遷九鼎於商邑”(《竹書紀年》)

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是商湯向諸侯們陳述的唯一討伐夏桀的具體原因。能讓夏桀“率遏眾力”的只有龐大的水利工程,而不會是幾個夏桀的享樂工程。享樂工程是要在短時間能完成,由專業工匠們定時完成的,完成後工程任務也結束了,不可能讓夏邑的民眾“率遏眾力”。只有龐大的集各種功能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才會讓夏邑的民眾長年累月、年復一年地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實現夏桀的宏偉藍圖,造成夏邑民眾的眾叛親離、怨聲載道、生不如死。這在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證文章中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些只是對夏朝都城的描述,其耗費的民力已經讓夏邑的人民無力承擔。如果還有更加龐大,更加浪費民力的無休止的水利工程的話,“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起夏桀眾叛親離的根本原因。這些龐大的水利工程,即使3600年後的今天,在夏水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夏都遺址周圍,仍然可見那些縱橫交錯將夏邑分割成數塊的水利工程,各種讓人歎為觀止的溝渠。這些溝渠,即使在人力物力比較豐富的今天,數年內都是難以完成的,更不要說在人力資源比較匱乏的3600年前。

商湯是如何滅亡夏朝的?原因、過程、結果都讓人深思

秦始皇修建長城與隋朝楊廣開挖大運河工程,現在來看都是利國利民,極具雄韜偉略的工程,但都在短時間內導致了王朝的覆滅。夏桀可以說更是他們的前車之鑑,無休止的水利工程是導致夏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商文化與夏文明具有根本的不同,商朝不論從文獻記載與考古出土來看,其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都是影響力極小的王朝,“商人”更是在本意與延伸意義上都是被中華傳統文化所藐視。可以說商朝與夏朝是兩個在文化本質上有著根本區別,商朝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殷商甲骨文、青銅器、人殉,其商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上影響力極小。而對於夏朝建立的文化與文明,卻為我們華夏民族各部落自美的來源,是中華民族高度文明、輝煌文明的一種民族自信與自傲,這其中的原委,是需要深入探討、挖掘與研究。(作者:趙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