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小丈夫 譚恩美 象棋 文學 文化 佳木春生 2019-02-09

華裔美國女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成名作《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一發表,就被列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9個月之久。1990年,該書獲得洛杉磯圖書獎,全美圖書獎,全美圖書評論家獎,海灣區圖書評論小說獎和英聯邦俱樂部金獎等多項文學大獎。1993年被改編為電影,獲得好評。“喜福會”是移民美國的中國母親們為打麻將而取的聚會名。類似家庭聚會,她們和家人聚集在一起,進行吃飯、打麻將、聊天等社交活動,在陌生的國度裡、充滿中國元素的屋子裡,找尋故國的印象和慰藉。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喜福會》作品中,使用了多種敘事手法,其中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一個獨特的手法——故事環。整部作品共有四個大部分組成,而每一大部分由十六個獨立的敘事情節構成。從形式上,敘事情節個個獨立,放在一起又是一個大故事的形成。看似複雜的佈局,清晰明確地表達了主人公之間複雜的關係,母女之間的關係描寫十分感人。

影片中一共講述了四對母女的八段故事,第一段是君的母親,蘇安梅,她的故事貫穿了整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作為一個有故事的母親,她曾經拋棄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從這個意向上,讓人們猜想其中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拋棄了親生女兒?這個懸念,一直貫穿在整部電影中,直到最後,解答了一個生了重病、即將死去的母親,忍著悲痛,將隨身的所有財物,都留給了女兒們,期待著她們能活下去,可是,最終母親未能死去,女兒們卻丟掉了。這是蘇安梅的故事。

而君,是她的女兒,在九歲時,並不愛彈鋼琴,也希望母親能夠給足自由的空間,然而事與願違,等待到母親這樣的答覆。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君的母親蘇安梅



君告訴母親,自己寧願是戰亂時被母親遺棄死去的女兒們,很快,君在違拗母親的期待中,成大成人,變成一個資質平平,善良而又平凡的女孩子,她一度認為自己就是母親的失敗,直到後來,父親告訴她母親給她留下了最珍貴的禮物,一根象徵得到更好的東西的白羽毛,這是每一個母親對於子女的最大期盼,只是在母親活著的時候,君卻未能瞭解到。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後來,君回國見到了母親遺棄的女兒們,也就是她的姐姐們,看著如同母親一樣隱忍、樸素的姐姐們,君內心釋然了。

林多,是君的母親的好朋友,在女兒們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在暗暗較勁,這也就引出了和女兒薇莉的故事。

林多,四歲就成為了黃家的童養媳,十五歲母親交給她兩句話,“聽人說話要小心,自己要有主心骨。”就嫁入了黃家,擁有了一個小丈夫,可惜在婆家備受折磨,縱然成為一個孝順婆母,勤勞侍奉的好媳婦,也常被婆婆責罵,並且被關在屋子裡不能出來,這是一箇舊社會中可憐可嘆的女子,但後來她擺脫了命運,雖然影片中的法子,難免讓人覺得不合林多的出身背景,但到底是從這種舊式不幸的婚姻中逃了出來,這也造成了後來對女兒薇莉成長中痛——強勢而又自信。

九歲的薇莉擁有對於象棋的天賦,獲得了象棋冠軍,也讓母親林多在大街上向人誇耀,這讓女兒很反感很不喜歡,甚至脫離了母親,而林多,對女兒只有掌控的想法,而沒有一個正常的交流方式,女兒不知道如何才能討她的歡心。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林多母女



君的母親和林多的遭遇是悲慘,那麼鶯鶯阿姨的故事則稱作是痛不欲生。

年輕時的鶯鶯,傾國傾城,獲得了花花公子的垂青,很快結婚並且生下兒子;然而,故事並沒有終結,鶯鶯在日復一日丈夫的不回家中,變成了一個不修邊幅的女人,並且丈夫在帶回風塵女子到家裡的時候,她一度拿起了摔碎的瓷盤碎片,但是在丈夫的呵斥聲中,只是默默的收拾起那些碎片。

在這樣的不受尊重和沒有愛的婚姻中,鶯鶯在憤怒衝動中,鬆開了兒子,任憑小嬰兒在水中溺亡,鶯鶯抱著沒有靈魂的兒子的軀體,也徹底將餘生交付給了淚水和悔恨。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俞飛鴻大學時代出演的少女鶯鶯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正是如此的原因,讓年幼的女兒李娜從來得不到母親的安定的氣質,在母親恍若失神的狀態中長大,直到後來,在女兒的婚姻中,鶯鶯用自己的力量告訴了女兒,告別一個不夠尊重和愛的丈夫,並不是艱難的事情,會有一個真正愛李娜的人出現。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李娜在AA制的婚姻中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安美阿姨,則是整部電影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她從母親的死亡中,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勇氣。這種勇氣讓她在對女兒羅絲的教育中,更是不同於傳統的中國教育方式,而是完全西式的教育方式,也因此她的不拘一格和自信,獲得了出版大亨的兒子,一個富二代青年的青睞,並且在參加富豪聚會時,得到了男朋友在母親的責問面前的庇護。

只是如同安美所講的,即便是換了一種教育方式,仍舊難免讓羅絲在獲得了這樣一個丈夫之後,變得患得患失、喪失自尊,以致失去戀愛之初的那種自信和魅力,婚姻也走上協議離婚的邊緣。安美講述了自己母親在守寡期間被當地富豪吳清看上,被二姨太設計,以致失去寡婦的貞潔,被趕出家門,到最後為了女兒安美吞食鴉片而亡。安美告訴李娜,要看重自身價值,不要再婚姻中,將自己置於卑微的位置,那樣只是讓對方覺得她配不上他。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羅絲若有所思,在居住的房子裡,在雨中,她向丈夫表達了她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不再用祈求來獲得丈夫的憐憫,挽救婚姻,反而是爭取自己的權益,所幸,這樣的抗爭最終有了效果,丈夫回心轉意,婚姻得以完整。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安美和女兒羅絲



整部電影,充斥了舊社會中女性的一切悲慘而無奈的遭遇,也映射了在美國夢下的中國女孩在中國母親的教育過程中,所遭遇的含蓄而又充實的愛護,同時又在直白的美國文化中的衝突和迷茫,但也是所有中國母女存在親子問題的縮影。

一個強制專橫的母親,讓人反感,但是一個不管不顧放任不理的母親,又難免變成不負責任。在親子之間的邊界,任何人都無法找尋到合適的位置,寬嚴之間,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母親對兒女總是有巨大的期待的,讓她獲得更好的生活,只是往往是,母親期待的,卻不合兒女嚮往的一致,也只有互相和理解交流,才是對這種與生俱來、無法割斷的關係的最好對待方式。

如同,電影中,君的母親在到美國的時候,帶著一直天鵝,她希望她的女兒能像這隻雪白、高貴的天鵝一樣,不必再像自己一樣忍受生活,而是過上一段幸福的生活,然而期盼總是落空,那隻鵝被扣留在口岸,而婦人在撕扯中,只留下了一根天鵝羽毛。只是,君未能達成母親的期待,但母親非常清楚女兒與生俱來的獨特,這種天生的獨特就是善良,不同於樣樣要求取好東西的女孩,君會選擇不好的,這就是母親的期盼,雖然不是獲得所有人的認可,不是榮耀、光輝,卻也是母親心中最好的孩子。


《喜福會》異域文化下的中國母親

《喜福會》中的四對母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