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孝義古驛道

驛道即古代官衙為便利公文傳遞專為官員和傳車往來而開闢的交通大道,它是歷朝歷代國都通往各首府要地的官道,也是古時通過接力方式傳遞戰事(軍事)信息、送達官府公文、運送貢物或進行商務的驛運道路。驛道沿線設驛站或鋪司,供往來官吏或朝庭信使食宿或更換馬匹。

“賈願谷,名驛馬谷,在孝義縣西三十八里王才村,後魏(北魏)時於此置驛,故名驛馬,後命賈願鎮守於此。”(明成化《山西通志》)。由此可見,早在北魏時境內已有驛道。到唐代時,太原至西安道已成為穿越境內的一條通邑大道。該線路北起太原府,經晉源、清源、交城、文水、汾州(汾陽)而入孝義縣境,然後過介休縣義棠驛、靈石、臨汾、運城等地越黃河直抵西安府。明成化年間又設“五鋪,總鋪設縣置前宣化坊(今古城西街);南路二,吳同鋪(今梧桐村),王屯鋪(今王屯村),接介休市劉屯鋪;北路二,居義鋪(今居義村),田屯鋪(今汾陽市田屯村),接汾州之陽城鋪”(明成化《山西通志》)。至此,境內驛道達到3條,總長77華里,其一是由縣城至驛馬,長38華里:其二是由縣城經居義村、汾州田屯村接汾州陽城村,長15華里;其三是由縣城經梧桐、王屯接介休縣劉屯村,長24華里。

「資料」孝義古驛道


孝義縣驛道位處冀南道與河東道交界之要轄,時有冀南道與河東道撫按及部使往來,縣衙為往來者宿食便當,明正德末年縣令宕渠閔曾設想候館未果。明嘉靖二十九年縣令劉大觀“鳩財聚工”在縣南20華里的嶺北溝買“官道”西民地若干畝,創建了“候館”,館內“正廳三楹,南北各門,廚房三楹,大門三楹”。

清代,除沿用明代驛道外,又增修7條驛道,總長380華里,即縣城至部落村長50華里;部落至汾陽縣馬莊村長10華里;部落至寧鄉縣河底鋪長135華里;寧鄉關至鳳尾鋪,由寧鄉關入孝義境南行15華里至鳳尾鋪;鳳尾至石樓縣蒼兒煙長30華里;縣城至靈石縣城長60華里;縣城到平遙縣洪善村長80華里。至民國24年(1935),上述驛道仍為主要交通大道。

總鋪,在縣治前之西。北路,十里,曰田屯鋪,接汾陽縣。南路十五里,曰王屯鋪,接介休縣。西路,五十里,曰部落鋪;又二十里,曰南陽鋪;又十五里,曰義棠鋪;又十里,曰盤重原鋪;又十五里,曰車戶原鋪;又十里,曰弓家灣鋪;又四十里,曰鳳尾鋪;又三十里,接石樓縣蒼兒煙鋪。

自城東北行,八十里至平遙縣洪善驛。自城西北行,五十里至部落鋪,轉東北,經樑家莊,接汾陽縣馬莊鋪。由部落轉西南,經南陽鋪、義棠鋪、盤重原、車戶原、弓家灣,通寧鄉縣南境。經寧鄉縣境內十五里,至曹家沿,復入縣境。又南十五里,至鳳尾村。又西十五里,至黃雲山,接石樓縣境。由盤重原而南,三十里至劉家沿,通隰州西曲鎮,縣西崗巒重疊,而盤重原山勢平行,為四達之要道。

孝義縣至汾陽縣道,北路由孝義縣城向北稍偏西15裡至田屯,出縣北境,再5裡接汾陽縣陽城鋪。西北路由孝義縣城向西北方向50裡至部落,又向東北約8裡至北榆苑,過義河出縣北境再2裡接汾陽縣南馬莊鋪。

孝義縣至介休縣道,東路由孝義縣城向南稍東15裡至王桐,再5裡至嶺北溝,出縣南境再5裡出呂梁地區邊界接介休縣劉屯鋪。另一條線由孝義縣城向南往靈石方向,同樣經王桐鋪出縣境,過介休境,經義棠橋一直南行。

孝義至寧鄉縣、石樓縣道,由孝義縣部落向西南方向20裡至南陽,再20裡至義棠,又15裡至盤重原,再向西1 5裡至車戶原,再15裡至弓家灣,又15裡至寧鄉縣南境,經寧鄉縣境內15裡至寧鄉關,在此分線,一路向西20裡接寧鄉縣河底鋪;另一路向南入縣境,行15裡至鳳尾鋪,再向西15裡至黃雲山,然後出縣西境再15裡接石樓縣蒼兒煙鋪。

孝義縣至平遙縣道,由孝義縣城東往平遙,向東北行80裡至平遙縣洪上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