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沒有人該成為旁觀者'

"

從2015年金棕櫚頒發給《流浪的迪潘》(法國)起,短短四年內已經有包括《我是布萊克》(英國)和《小偷家族》(日本)三部電影,以“底層無血緣親情”的故事來探討社會現實問題,從而在戛納獲得大獎。顯然,這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現象。

《小偷家族》這部電影,是目前是枝裕和電影序列中構成最為複雜與矛盾的作品,他本人也言及:“這十年來他所思考的東西,都放進了這部作品當中”。從表層出發,這是一部《無人知曉》、《如父如子》式的,底層群像在各方驅動後的“多元家庭重組”情節劇,描繪了一個靠犯罪才能維繫親人關係的家庭,在面對社會直視時的轟然坍塌。而對它繼續深入探討,則會發現這部電影,代表的是一場對傳統家庭與社會現實等多個觀念角度上的反觀。

"

從2015年金棕櫚頒發給《流浪的迪潘》(法國)起,短短四年內已經有包括《我是布萊克》(英國)和《小偷家族》(日本)三部電影,以“底層無血緣親情”的故事來探討社會現實問題,從而在戛納獲得大獎。顯然,這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現象。

《小偷家族》這部電影,是目前是枝裕和電影序列中構成最為複雜與矛盾的作品,他本人也言及:“這十年來他所思考的東西,都放進了這部作品當中”。從表層出發,這是一部《無人知曉》、《如父如子》式的,底層群像在各方驅動後的“多元家庭重組”情節劇,描繪了一個靠犯罪才能維繫親人關係的家庭,在面對社會直視時的轟然坍塌。而對它繼續深入探討,則會發現這部電影,代表的是一場對傳統家庭與社會現實等多個觀念角度上的反觀。

《小偷家族》:沒有人該成為旁觀者


血緣之外的羈絆

《小偷家族》的創作基點,源自一家謊報親人沒有去世,繼續騙取養老金的社會新聞。是枝裕和就這起新聞事件,展開對當下日本社會、家庭的思考。一個“法外之地”,該如何被賦予情感的溫度?一個社會新聞的背後,究竟糾纏著什麼樣的羈絆?《小偷家族》對這些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進行發問。

倘若說國內觀眾“熟悉的是枝裕和”,是從《海街日記》、《比海更深》這類作品中所顯露出溫暖與愛意的導演。那麼,《小偷家族》則顯然與它們都有著一道界限,它更像是枝裕和用這層“家庭劇拍法”的包裹後,對自我早期電影的一次迴歸(《距離》、《無人知曉》),又是對《第三次殺人》的延續。人們常習慣於用“家庭”來概括是枝裕和的一系列作品主題,卻會忘掉導演本質上並不是在討論這個字眼,而是它背後——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雙向關係。

在影片發展的前段,是枝裕和將用剋制的筆法構建了這個不尋常的家庭,親情與血緣、法理與情感的辯證關係由此展開。電影始於一場偷盜,在一個東京的冬日,擅於竊取財物、成日遊手好閒的父親柴田治帶著兒子祥太在超市搜刮偷盜家人的日常用品,隨後在回家路上撿來了小女孩由裡,把她帶回了家。因為由裡的原生家庭對她進行虐待,一家人最終選擇把她留了下來,但這在日本的法律上實則犯下了“誘拐罪”。

這個家殘存在一個破舊平房裡,還住著年邁的奶奶柴田初枝,柴田治的妻子柴田信代,以及“信代的妹妹”亞紀。他們依賴“養老金”過活,當這筆錢不夠用時,就會各自找活做——偷竊、臨時工,甚至是在風俗店中表演。就是在這個看似“貧民窟奇情”的情節人物設定中,是枝裕和將六位家庭成員間真摯的情感和曖昧的身份、內心的祕密和驚悚的欺騙交織在了一起。當結局揭曉,我們會發現所有人互相之間都沒有血緣關係。

和前些年由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相似,人與人的關係即便在血緣之外,也能獲得延續的可能。在缺少情感聯結的社會裡,偷得一點愛,便能繼續努力地活下去。“偷竊”,不僅為這家人維持了生活的日常,還成了他們互相之間結識的關鍵。在機緣巧合的相遇裡,親人間的感情藉由衝突而產生。

在電影中,這個家庭便是一個“多元家庭”的縮影。表面上看,他們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但實際上無人因血緣而相連。每個角色都離開了原生家庭,他們的重組來自於個人意願,類似於一份無形之中的契約,靠情感來造就。

是枝裕和希望利用“生下孩子就成為父母了嗎?”、“無法選擇的親人和自己選擇的羈絆孰重孰輕?”這些社會話題拋帶出更深層次的探討。其實,這些話題遠不止於聚焦“血緣”這一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直指現代社會對人的異化——

在現代社會下,家庭意味著什麼?

只有法律意義上的關係才是牢固的嗎?

當一個家庭無法提供溫飽,無法提供安全,甚至無法提供身份之時,它又因什麼而存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