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而《寄生蟲》這不一樣,同樣逼仄的環境,卻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時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差了,要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那個家裡被淹之後,女兒坐在馬桶上抽菸的畫面,無力感max,窮而且喪。

當然這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內核也不一致,所以生活不如意的人對於原本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小偷家族》的隱瞞是不針對自己的生活,而《寄生蟲》的隱瞞是為了脫離生活,赤裸裸地厭惡現在的生活。那到底是接受現狀、陽光生活,還是盡力遠離呢?筆者也無法得出結論。

階層的打破

比起《寄生蟲》平鋪直敘的描寫階層的關係,《燃燒》則含蓄很多,但這兩部電影還是像手術刀一樣插進了韓國社會,亦或是所有國家—階層關係該如何呢?

其實《寄生蟲》一開始還是用戲謔的方式演繹,讓人以為是經典的窮人騙富人情節,然而一小時之後,情形急轉,另一對窮人出現,窮人之間為了得到上層的恩惠而互相傷害。

上層依然自顧自,讓主人公受到了自尊傷害,一怒殺了人,然後又陷入無限悔恨。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而《寄生蟲》這不一樣,同樣逼仄的環境,卻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時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差了,要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那個家裡被淹之後,女兒坐在馬桶上抽菸的畫面,無力感max,窮而且喪。

當然這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內核也不一致,所以生活不如意的人對於原本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小偷家族》的隱瞞是不針對自己的生活,而《寄生蟲》的隱瞞是為了脫離生活,赤裸裸地厭惡現在的生活。那到底是接受現狀、陽光生活,還是盡力遠離呢?筆者也無法得出結論。

階層的打破

比起《寄生蟲》平鋪直敘的描寫階層的關係,《燃燒》則含蓄很多,但這兩部電影還是像手術刀一樣插進了韓國社會,亦或是所有國家—階層關係該如何呢?

其實《寄生蟲》一開始還是用戲謔的方式演繹,讓人以為是經典的窮人騙富人情節,然而一小時之後,情形急轉,另一對窮人出現,窮人之間為了得到上層的恩惠而互相傷害。

上層依然自顧自,讓主人公受到了自尊傷害,一怒殺了人,然後又陷入無限悔恨。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燃燒》則是用了一種非常內涵的手法,用小表情,懸疑來推動,亦或是窮人內心的感受,全片沒有直白的表現階層之前的衝突,當然最後也是殺人結尾。不過全片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無論是《燃燒》還是《寄生蟲》,都在描寫階層之間的差距。《寄生蟲》裡面的雨夜爬行,還是《燃燒》裡面的燒棚子,都讓人感受到揪心。下層在上層面前不值一提。

當然《寄生蟲》裡的上層還是正常的,他們其實也沒有作惡,只是一直在表達對下層的不屑,而且認為是正常的,正是這種不屑,導致了後來的悲劇。那句地鐵裡的味道,也成了現在爆紅的臺詞。

《燃燒》裡面的上層則直白的多,把下層當做玩物,如果玩不成或者玩膩了,就拋棄,很直白,很壓抑。

《寄生蟲》裡面給了一種方向,去迎合上層,進入上層,無論用什麼方法,然而結果是慘烈的,味道是散不盡的。

燃燒沒有選擇方向,只是衝突,上層玩弄下層。

如果結合兩部電影看,會非常壓抑,不去理上層,上層來玩弄你,努力爬升,卻始終脫離不了那種氣味。

上層和下層到底怎麼了?

韓國電影人給出了一個答案,那我們呢?

那為什麼不對生活充滿熱情呢?就像小偷家族一樣,或者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

生活不如意的人的困境或許要靠熱情解決吧。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而《寄生蟲》這不一樣,同樣逼仄的環境,卻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時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差了,要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那個家裡被淹之後,女兒坐在馬桶上抽菸的畫面,無力感max,窮而且喪。

當然這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內核也不一致,所以生活不如意的人對於原本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小偷家族》的隱瞞是不針對自己的生活,而《寄生蟲》的隱瞞是為了脫離生活,赤裸裸地厭惡現在的生活。那到底是接受現狀、陽光生活,還是盡力遠離呢?筆者也無法得出結論。

階層的打破

比起《寄生蟲》平鋪直敘的描寫階層的關係,《燃燒》則含蓄很多,但這兩部電影還是像手術刀一樣插進了韓國社會,亦或是所有國家—階層關係該如何呢?

其實《寄生蟲》一開始還是用戲謔的方式演繹,讓人以為是經典的窮人騙富人情節,然而一小時之後,情形急轉,另一對窮人出現,窮人之間為了得到上層的恩惠而互相傷害。

上層依然自顧自,讓主人公受到了自尊傷害,一怒殺了人,然後又陷入無限悔恨。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燃燒》則是用了一種非常內涵的手法,用小表情,懸疑來推動,亦或是窮人內心的感受,全片沒有直白的表現階層之前的衝突,當然最後也是殺人結尾。不過全片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無論是《燃燒》還是《寄生蟲》,都在描寫階層之間的差距。《寄生蟲》裡面的雨夜爬行,還是《燃燒》裡面的燒棚子,都讓人感受到揪心。下層在上層面前不值一提。

當然《寄生蟲》裡的上層還是正常的,他們其實也沒有作惡,只是一直在表達對下層的不屑,而且認為是正常的,正是這種不屑,導致了後來的悲劇。那句地鐵裡的味道,也成了現在爆紅的臺詞。

《燃燒》裡面的上層則直白的多,把下層當做玩物,如果玩不成或者玩膩了,就拋棄,很直白,很壓抑。

《寄生蟲》裡面給了一種方向,去迎合上層,進入上層,無論用什麼方法,然而結果是慘烈的,味道是散不盡的。

燃燒沒有選擇方向,只是衝突,上層玩弄下層。

如果結合兩部電影看,會非常壓抑,不去理上層,上層來玩弄你,努力爬升,卻始終脫離不了那種氣味。

上層和下層到底怎麼了?

韓國電影人給出了一個答案,那我們呢?

那為什麼不對生活充滿熱情呢?就像小偷家族一樣,或者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

生活不如意的人的困境或許要靠熱情解決吧。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而《寄生蟲》這不一樣,同樣逼仄的環境,卻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時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差了,要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那個家裡被淹之後,女兒坐在馬桶上抽菸的畫面,無力感max,窮而且喪。

當然這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內核也不一致,所以生活不如意的人對於原本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小偷家族》的隱瞞是不針對自己的生活,而《寄生蟲》的隱瞞是為了脫離生活,赤裸裸地厭惡現在的生活。那到底是接受現狀、陽光生活,還是盡力遠離呢?筆者也無法得出結論。

階層的打破

比起《寄生蟲》平鋪直敘的描寫階層的關係,《燃燒》則含蓄很多,但這兩部電影還是像手術刀一樣插進了韓國社會,亦或是所有國家—階層關係該如何呢?

其實《寄生蟲》一開始還是用戲謔的方式演繹,讓人以為是經典的窮人騙富人情節,然而一小時之後,情形急轉,另一對窮人出現,窮人之間為了得到上層的恩惠而互相傷害。

上層依然自顧自,讓主人公受到了自尊傷害,一怒殺了人,然後又陷入無限悔恨。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燃燒》則是用了一種非常內涵的手法,用小表情,懸疑來推動,亦或是窮人內心的感受,全片沒有直白的表現階層之前的衝突,當然最後也是殺人結尾。不過全片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無論是《燃燒》還是《寄生蟲》,都在描寫階層之間的差距。《寄生蟲》裡面的雨夜爬行,還是《燃燒》裡面的燒棚子,都讓人感受到揪心。下層在上層面前不值一提。

當然《寄生蟲》裡的上層還是正常的,他們其實也沒有作惡,只是一直在表達對下層的不屑,而且認為是正常的,正是這種不屑,導致了後來的悲劇。那句地鐵裡的味道,也成了現在爆紅的臺詞。

《燃燒》裡面的上層則直白的多,把下層當做玩物,如果玩不成或者玩膩了,就拋棄,很直白,很壓抑。

《寄生蟲》裡面給了一種方向,去迎合上層,進入上層,無論用什麼方法,然而結果是慘烈的,味道是散不盡的。

燃燒沒有選擇方向,只是衝突,上層玩弄下層。

如果結合兩部電影看,會非常壓抑,不去理上層,上層來玩弄你,努力爬升,卻始終脫離不了那種氣味。

上層和下層到底怎麼了?

韓國電影人給出了一個答案,那我們呢?

那為什麼不對生活充滿熱情呢?就像小偷家族一樣,或者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

生活不如意的人的困境或許要靠熱情解決吧。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寄生蟲》資源的放出又引發了一次互聯網觀影熱潮,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暑期電影市場(雖然有《哪吒》,但整體而言,今年的暑期檔真的很乏力),筆者也在資源放出的幾天內多次觀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韓國第一次拿下金棕櫚的電影,水平到底如何,筆者不是專業影評人,不敢妄下定論,筆者更想結合去年兩部戛納的題材很相似的《燃燒》和《小偷家族》,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活的態度

《寄生蟲》和《小偷家族》都花了很多篇幅去描寫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但兩部片的描寫卻截然不同。

小偷家族中生活不如意的人的生活,更多的是溫馨。逼仄的生活空間十分雜亂,但你感受不到任何壓抑情緒,相反,似乎有種溫馨感覺。

當然也有日式房屋建築風格以及電影色調運用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人物的感覺。雖然大家各自都有煩惱,但是回到家裡後,都是快樂的交流,窮但生活積極。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而《寄生蟲》這不一樣,同樣逼仄的環境,卻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時刻會讓觀眾覺得,這樣的生活太差了,要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那個家裡被淹之後,女兒坐在馬桶上抽菸的畫面,無力感max,窮而且喪。

當然這兩部電影風格截然不同,內核也不一致,所以生活不如意的人對於原本生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小偷家族》的隱瞞是不針對自己的生活,而《寄生蟲》的隱瞞是為了脫離生活,赤裸裸地厭惡現在的生活。那到底是接受現狀、陽光生活,還是盡力遠離呢?筆者也無法得出結論。

階層的打破

比起《寄生蟲》平鋪直敘的描寫階層的關係,《燃燒》則含蓄很多,但這兩部電影還是像手術刀一樣插進了韓國社會,亦或是所有國家—階層關係該如何呢?

其實《寄生蟲》一開始還是用戲謔的方式演繹,讓人以為是經典的窮人騙富人情節,然而一小時之後,情形急轉,另一對窮人出現,窮人之間為了得到上層的恩惠而互相傷害。

上層依然自顧自,讓主人公受到了自尊傷害,一怒殺了人,然後又陷入無限悔恨。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燃燒》則是用了一種非常內涵的手法,用小表情,懸疑來推動,亦或是窮人內心的感受,全片沒有直白的表現階層之前的衝突,當然最後也是殺人結尾。不過全片還是給人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

無論是《燃燒》還是《寄生蟲》,都在描寫階層之間的差距。《寄生蟲》裡面的雨夜爬行,還是《燃燒》裡面的燒棚子,都讓人感受到揪心。下層在上層面前不值一提。

當然《寄生蟲》裡的上層還是正常的,他們其實也沒有作惡,只是一直在表達對下層的不屑,而且認為是正常的,正是這種不屑,導致了後來的悲劇。那句地鐵裡的味道,也成了現在爆紅的臺詞。

《燃燒》裡面的上層則直白的多,把下層當做玩物,如果玩不成或者玩膩了,就拋棄,很直白,很壓抑。

《寄生蟲》裡面給了一種方向,去迎合上層,進入上層,無論用什麼方法,然而結果是慘烈的,味道是散不盡的。

燃燒沒有選擇方向,只是衝突,上層玩弄下層。

如果結合兩部電影看,會非常壓抑,不去理上層,上層來玩弄你,努力爬升,卻始終脫離不了那種氣味。

上層和下層到底怎麼了?

韓國電影人給出了一個答案,那我們呢?

那為什麼不對生活充滿熱情呢?就像小偷家族一樣,或者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

生活不如意的人的困境或許要靠熱情解決吧。

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影評 | 打破固化——《寄生蟲》《燃燒》《小偷家族》

肖颯,垂直“金融科技”的深度法律服務者,知名律所合夥人,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院委員會特聘委員、工信部信息中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編寫委員會委員。被評為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互金通訊社、巴比特、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讓金融科技人遠離“囹圄”!!

辦公郵箱:sa.xi[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