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的教育隨想

從《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記》,從《步履不停》到《比海更深》,淡淡的,暖暖的,有點憂傷,有點起伏,卻不會改變對生活的熱愛,畫面、臺詞、音樂、節奏都舒緩地流淌在觀者的心裡。這就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

我成了是枝的影迷。追隨他的腳步,不疾不徐,有如走路的速度,走得波瀾不驚,走得溫暖踏實,一直走到心也出其不意地靜下來……

一直以來,這位被譽為當代日本最接近大師的導演,在中國的知名度,還停留在豆瓣影評中的“小眾文藝男神”的定位。但隨著2018年的夏天,頂著戛納金棕櫚獎的光環,《小偷家族》成為了這個暑假裡的文化熱點。太多影評充盈在媒體界面上,討論著感動,傾訴著憐憫,呼喚著良善,渴望著溫情。如此,我本無必要再贅述一篇半是劇透、半是矯揉的蹩腳影評。然而,身為一名教師,從教育的視角來看這部影片,卻別有幾番獨特的感悟。書之如下,不枉一個影迷的致敬。

1

任何學習,都是自我的學習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作為是枝的影迷,我之前都只是在家中觀看他的電影,如今是國內院線第一次公映他的作品,我自然要到影院去欣賞。

一個週末的下午三點,諾大的放映廳裡竟也坐得滿滿當當。隨著畫面一幀幀滑過銀幕,半個小時後,耳邊竟傳來了窸窸窣窣的鼾聲。又過了半個小時,陸陸續續有些年輕人提前離場。“唉,是枝的藝術,不是什麼人都能欣賞得來的。”略帶些文化優越感,我在心中輕輕地慨嘆。

然而,昏暗的環境、僵硬的坐姿、窒悶的空氣,再加上影片中大段瑣碎的日常對白,平鋪直敘的長距鏡頭,讓我無法找到以往在家中欣賞是枝電影的美好感覺。不知不覺中,我也眼皮下垂、腦袋耷拉、眼皮下垂……

這樣的尷尬我還不止一次,上一次是看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於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到電影院裡就得去看那些劇情扣人心絃、跌宕起伏的“視聽盛宴”。而如果想欣賞一部文學性濃郁的文藝電影,則可窩在家中,打開電腦,捧一杯香茗,品一塊蛋糕。不必要正襟危坐,不要求一氣呵成,看一會兒,累了,再看一會,不太懂,停下來想一會兒。待一部影片看完,哭也好,笑也好,想找個朋友交流也好,想獨自寫下一點感悟也好,這不正是欣賞電影的美好嗎?


《小偷家族》的教育隨想



《小偷家族》正是這樣一部不靠特效,也沒有明顯的矛盾和衝突的影片,有的只是淡淡的,像白開水一樣的味道。像夏日裡媽媽親手燒的,要慢慢冷下來才能喝的涼白開。喝著喝著,於會心處,才嚐到那一點點甜味兒。

欣賞電影是具有高度個性化的精神活動,同樣,讀書也是具有高度個性化的精神活動。愛因斯坦說“只有個人才能思考”,也只有個人才能靜悄悄地讀書,獨立地思考,真正領略學習的樂趣。凡我認識的學習型教師,他們冷靜清醒,內心充盈,總會利用閒暇時間閱讀思索,充實自我。他們有獨立見解,面對繁忙的工作壓力,總能從容應對。這樣的教師愛讀會讀,有智慧,有趣味,也有教育的激情。他們就這樣靜靜地坐在教室裡,學生自會用心觀察,深受濡染,才能對“學習”有真切的感知,明白唯有讀書,方能改變人的氣質。

我閱讀,我快樂。任何學習,都是自我的學習。

2

批判精神,永遠照亮教育的方向


觀影前,一則新聞引起我的好奇。自從《小偷家族》獲得國際大獎後,各國媒體一片盛讚:“雖然這是一部溫暖動人的家族物語,卻擁有強而有力的議題。本片凸顯不論先進國家經濟如何發達,現今依然有許多人在社會底層掙扎。”

而在日本國內,影片卻接連引發諸如“是枝裕和在抹黑國民形象,是在賣國”的爭議。有人在網上留言:“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像《小偷家族》電影裡這樣的家庭,在日本現實中或許可能存在,但這樣的印象被傳播,說實話很讓人討厭。去參加戛納電影節這件事,甚至讓人感覺是在反日。日本是即使有人把裝滿錢的錢包落在出租車上,都能找回來的國家。”

的確,《小偷家族》中反映的日本社會現實有灰暗,也有人性溫暖。對此,導演說:“我把近十年思考過的問題,都拍進了這部電影。”對於是枝裕和而言,早已把家庭、親情等美好主題駕馭純熟,不需要刻意,就能夠撥動起觀眾心中最柔軟的心絃。然而對於《小偷家族》,導演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他在尋求自我的突破——不求感動,只求“如鯁在喉”。“我希望觀眾並不要只說同情他們,觀眾看完的時候心裡能有點難受,並且想到要去做點什麼。這是我追求的東西。”——不可否認,導演,做到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是枝裕和,依然熟悉的慈眉善目間,流露出眉間緊鎖的批判神色。是的,批判既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精神。“批判性思維”不是雞蛋裡挑骨頭的吹毛求疵,不是對眾口一詞橫加阻攔的傲慢雜音,不是全場舉手時橫眉冷對的故作另類,不是標新立異偏要說“不”的標榜獨行。“批判性思維”是穿過雲霧看清事實的真相,是透過紛擾的噪聲聽見本質的清音,是絕不人云亦云的獨立思考,是擺脫從眾心理而相信並堅守真理的高尚人格。


《小偷家族》的教育隨想



從教育者的視角來看,“立德樹人者”,必先自己具備“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誠如王棟生老師多年來的大聲疾呼:“要想我們的學生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自己先不能跪著教書。優秀的教師應當無一例外是思想者。培養獨立思考、具備批判精神的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務。”

廈門大學的鄒振東教授作為導師代表,在2016年的畢業典禮上的講話震撼了很多人的心。他說:“人,如何能做到不隨波逐流?我的建議是永遠帶走和大學的臍帶關係。這種臍帶關係,最重要的是一種精神,那就是永遠的批判精神——不迷信,不盲從,不崇拜任何東西。永遠對現狀不滿足,永遠想改造世界,也永遠擁抱世界上的美好。當你和大學保持這樣的臍帶關係,到50歲後,還會激盪青春的豪情;就是到80歲,還會有一個不老的靈魂。”

是啊,真正的教師應當追求這樣的教育精神,讓自己和學生,一起學會獨立思考,都成為“大寫的站立的人”。

3

情感,一段相伴的旅程


值得玩味的是,這部電影的日文名字是《順手牽羊的家族》,中文譯名是《小偷家族》。作為語文老師,我更喜歡這個中文名。不僅因為簡潔,更因為它讓我想起另一部情感電影《歲月神偷》。細細想來,在歲月面前,親情、愛情、友情,哪樣不是“偷”來的呢?

更值得玩味的是用了“家族”,而不是“家庭”。對於這個詞,中文日文都保持了統一。有何深意?電影看完,終於明白,聚集在這破舊小屋裡的一個完整“家庭”,其實並不是用“血緣”相連接,而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臨時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羈絆並不比那些血緣至親脆弱。“家族”和“家庭”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是一根苦瓜秧上延伸出的不同藤蔓,隨著歲月的流轉,不可避免地將漸行漸遠。彼此連接的,唯有相互的依靠,彼此的溫暖。

其實,每一個“家庭”,都必將發展成為“家族”。父母和孩子的聯繫,在生物的意義上是血緣,在宗教的意義上是靈魂的約會。在超越時空的那個世界裡,這一個男人、這一個女人、這一個孩子原本都是靈魂,無所謂夫妻和親子,卻彷彿一直在相互尋找,相約來到這個時空的世界。在一個短暫的時間裡組成了一個親密的家,然後又將不可避免地彼此失散。每念及此,我心中便充滿敬畏、感動和憂傷,倍感親情的珍貴。


《小偷家族》的教育隨想



影片中,父親和兒子最後的離別,不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所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如果說,父母與孩子之間是一次生命相約的聚會。那麼,老師和學生之間更是一段相互陪伴的旅程。旅程是美麗的,但也是殘忍的。旅程結束,不就是分散?正如顧城的詩中寫到:

我總覺得,星星曾生長在一起,像一串綠葡萄,因為天體的轉動,滾落到四方。

我總覺得,人類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困為陸地的破裂,迸濺到各方。

我總覺得,心靈曾依戀在一起,像一窩野蜜蜂,因為生活的風暴,飛散在遠方。

既然分散早已命中註定,那麼最可珍惜的便是這一段“陪伴的時光”。孩子們從各個家庭聚攏到學校來,也組成了一個“臨時家族”。我們在照看孩子,也是在照看自己,我們經歷了生命的又一次成長。和孩子一起學習,重新把童年經歷,一次次體會發現奧祕的驚喜。在這段相互陪伴的旅程中,我們和孩子,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見證者,無法說清誰給予誰的更多。

影片看完,心中傳來泰戈爾的詩歌:河流唱著歌很快地流去,衝破所有的堤防。但是山峰卻留在那裡,憶念著,滿懷依依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