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玉蠶,商後期,河南安陽大司空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玉蠶,商後期,河南安陽大司空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西周玉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陝西長安張家坡出土

小說中多次提及青銅觚。如稱商周時期溫酒用觚,飲酒用爵(P345),又說“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戰國,你用的酒壺就是觚。也就是說,觚就是酒器。……毛奇齡在書裡面說,‘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P922)“這個扉稜是裡外對稱的,體積是一樣的。古人就是通過這個扉稜,來控制觚的容量。在觚的外部形體已經規定好的前提下,裡面的扉稜如果細一點,小一點,也就是縮小其體積,那麼觚的容量就會增加。當然了,如果你乾脆把裡面的扉稜取消,容量就更大了。”(P923)“朱熹在《論語集註》中是這麼說的:“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稜也。”裡面沒稜了,肚子光溜溜的。”(P923)這些關於觚的描寫頗有問題。觚的容量小,外侈的喇叭口也不方便傾倒酒液,不適合用來做酒壺,何況商周時期的青銅觚是祭器,祭器神聖,不可日用。觚在西周中期時步入衰亡,春秋戰國時期鮮少用觚。另外,觚的扉稜裡外對稱,這種說法不準確。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玉蠶,商後期,河南安陽大司空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西周玉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陝西長安張家坡出土

小說中多次提及青銅觚。如稱商周時期溫酒用觚,飲酒用爵(P345),又說“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戰國,你用的酒壺就是觚。也就是說,觚就是酒器。……毛奇齡在書裡面說,‘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P922)“這個扉稜是裡外對稱的,體積是一樣的。古人就是通過這個扉稜,來控制觚的容量。在觚的外部形體已經規定好的前提下,裡面的扉稜如果細一點,小一點,也就是縮小其體積,那麼觚的容量就會增加。當然了,如果你乾脆把裡面的扉稜取消,容量就更大了。”(P923)“朱熹在《論語集註》中是這麼說的:“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稜也。”裡面沒稜了,肚子光溜溜的。”(P923)這些關於觚的描寫頗有問題。觚的容量小,外侈的喇叭口也不方便傾倒酒液,不適合用來做酒壺,何況商周時期的青銅觚是祭器,祭器神聖,不可日用。觚在西周中期時步入衰亡,春秋戰國時期鮮少用觚。另外,觚的扉稜裡外對稱,這種說法不準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山西青銅博物館陳列的一組商代青銅觚

再次,這篇小說由於寫作時間長達13年,期間大加增刪,可能存在一些未能照應之處。舉個例子,欒庭玉讀博士了嗎?他聲稱要讀應物兄的博士,那麼大概是沒有讀的。但小說中又提到,“在他(鄧林)寄給欒庭玉的書中,有一本就是欒庭玉的博士導師的書,是關於城鎮化和現代化關係的研究”(P375),這樣看來,似乎又讀了。應物兄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學時候遇到了沃倫,“莫里斯·沃倫,……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又在北京大學訪學,七年前,他們在北京的達園賓館認識了。”(P146)這樣推算,應物兄應當在2005年左右赴美。結合小說開始時候說,“他(應物兄)從美國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朗月還是在節目中介紹說,著名儒學家應物兄剛從美國訪問歸來”( P31),那麼這部小說的主要情節應當發生在2005年左右,然而:

小說中提到的微信朋友圈,是2012年上線的功能;

小說中提到的“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中發掘的穿衣鏡的複製品”(P94),劉賀墓是2011年3月才開始考古調查的。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玉蠶,商後期,河南安陽大司空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西周玉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陝西長安張家坡出土

小說中多次提及青銅觚。如稱商周時期溫酒用觚,飲酒用爵(P345),又說“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戰國,你用的酒壺就是觚。也就是說,觚就是酒器。……毛奇齡在書裡面說,‘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P922)“這個扉稜是裡外對稱的,體積是一樣的。古人就是通過這個扉稜,來控制觚的容量。在觚的外部形體已經規定好的前提下,裡面的扉稜如果細一點,小一點,也就是縮小其體積,那麼觚的容量就會增加。當然了,如果你乾脆把裡面的扉稜取消,容量就更大了。”(P923)“朱熹在《論語集註》中是這麼說的:“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稜也。”裡面沒稜了,肚子光溜溜的。”(P923)這些關於觚的描寫頗有問題。觚的容量小,外侈的喇叭口也不方便傾倒酒液,不適合用來做酒壺,何況商周時期的青銅觚是祭器,祭器神聖,不可日用。觚在西周中期時步入衰亡,春秋戰國時期鮮少用觚。另外,觚的扉稜裡外對稱,這種說法不準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山西青銅博物館陳列的一組商代青銅觚

再次,這篇小說由於寫作時間長達13年,期間大加增刪,可能存在一些未能照應之處。舉個例子,欒庭玉讀博士了嗎?他聲稱要讀應物兄的博士,那麼大概是沒有讀的。但小說中又提到,“在他(鄧林)寄給欒庭玉的書中,有一本就是欒庭玉的博士導師的書,是關於城鎮化和現代化關係的研究”(P375),這樣看來,似乎又讀了。應物兄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學時候遇到了沃倫,“莫里斯·沃倫,……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又在北京大學訪學,七年前,他們在北京的達園賓館認識了。”(P146)這樣推算,應物兄應當在2005年左右赴美。結合小說開始時候說,“他(應物兄)從美國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朗月還是在節目中介紹說,著名儒學家應物兄剛從美國訪問歸來”( P31),那麼這部小說的主要情節應當發生在2005年左右,然而:

小說中提到的微信朋友圈,是2012年上線的功能;

小說中提到的“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中發掘的穿衣鏡的複製品”(P94),劉賀墓是2011年3月才開始考古調查的。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海昏侯孔子衣鏡使用方式,拍攝於深圳博物館“大漢海昏侯——劉賀與他的時代”展覽

"

李洱花了13年寫了一部84萬字的小說《應物兄》,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物為主人公,記敘了大學中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這部小說獲得了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新近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這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堪稱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學院派”們異口同聲的叫好,幾乎所有的研究論文都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普通讀者疾風暴雨一般的批評,在豆瓣上,這本書只有6.4分,許多讀者評價說,認為這是“掉書袋”,表現出知識分子“脫離時代的酸腐相”,對其“百科全書式”的寫法不買賬。

眾口難調,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期待讀者。從沒有什麼小說能夠獲得百分之百的喜歡。不愛讀《紅樓夢》的尚且大有人在,《應物兄》當然也不會獲得所有人的讚揚。前面我已經就《應物兄》寫過一篇小文,在這裡想換個角度,再談談。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詩在何處

有一些批評指向了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描寫虛構性過強,認為“作者賴以自豪的所謂“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是通過一種生硬的方式出現在小說中的,顯得極為做作!”這種批評頗能引起共鳴。小說裡的大學者們張口就是詩詞歌賦,動不動《詩經》《論語》《周易》,開口閉口孔孟之道,未免太不真實。

《應物兄》所展現的這種知識分子素養和生活氛圍,在當代確實已經很少見到。但以此反問“誰在生活中滿口之乎者也大談哲學典籍唯恐人家不知道他是教授的”卻大可不必。第一,在小說中,這些“之乎者也”大多出現在程濟世、喬木等老先生與學生、朋友交談之時,本身就不是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環境,而有學術交流的意思。第二,對在古代文學、傳統文化上浸淫數十年的學者而言,談談《詩經》《論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雖然說如今教授數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已經大大增加,常令人有“放水”之疑,但詩詞歌賦本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看家本領,高職稱人員的基本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背幾首詩,引幾個典故,又能算得了什麼?第三,《應物兄》是一部現實性很強的小說,但小說統統具有虛構的成分——-並不是把生活原版拓印下來就是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有想象和昇華的需要。它不完全等於現實生活,只要能夠表現作家的創作目的,就應當允許作家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改寫潤色。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如今,詩詞歌賦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除了流行歌曲以外)。這幾十年來,新的近體詩難以再見,新詩經過了朦朧詩派的蓬勃生長期之後,到了現代詩階段,普通讀者似乎越來越難以從中體會到“詩意”,在《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天上的白雲真白啊》當道的時候,詩歌的“精神食糧”屬性快要被遺忘了。

但中國曾經是詩的國度——春秋戰國時,《詩經》已經成了一種文學現象,廣泛應用於宴飲、外交等場合,如果賦詩不當,還可能引起戰爭(參見《左傳·襄公十六年》諸侯宴會上齊國高厚賦詩不類,遭到眾大夫怒斥一事)。在詩歌的高峰時代唐宋時期,老嫗亦能解詩,蘇軾在極短時間內就創作出富贍文采的應制詩《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到了清代,大觀園中十餘歲的賈寶玉輕輕鬆鬆就能“題對額”,一群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們也能結什麼海棠詩社、詠什麼柳絮詞。哪怕幾十年前,白山黑水之外的一位無名詩翁還能寫下“還鄉千里路,雁叫三月秋,兩國兄弟誼,蒼江不盡流”、“夜霜紅深千林樹,可作明朝歡送情, 帶白頭髫車下滿,連呼萬歲動山城”等好幾首詩歌來送別(見魏巍《依依惜別的深情》),想不到如今小說里程濟世先生寫一首“夢裡依稀還舊城”, 喬木先生寫一首《浪淘沙·送友人》,都要被讀者驚訝於“滿口之乎者也”,責怪其脫離時代、不真實,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又有一些傷心——當代的傳統文學素養,究竟坍塌到了什麼地步?

◆是掉書袋嗎

孟繁華在《應物兄》出版之初,就發表了一篇《應物象形與偉大的文學傳統———評李洱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文中說到:

小說的第一個註釋是對“有事,弟子服其勞”一句出處的註解,然後各種關於詩文、方言和外語的註釋紛至沓來,上至先秦,下迄今世,旁徵博引與戲擬仿作混於一爐,凡二百八十餘條,它們既對小說線性的時間做了一種空間的分割和延宕,又為讀者洞開了一個個理解人物置身情境的派生語境。這些知識清單本身是文本的附加成分,但又增益了主文本,甚至有意喧賓奪主,成為小說與歷史和外部世界建立關係並進行意義增殖的依仗,其自身也如智性和開放的迷宮——就像艾柯說的,清單為一組漫無秩序的事物賦予了秩序。

這確實是《應物兄》的一大特色——不厭其煩地加了很多註釋,這些註釋虛虛實實,無所不包,因為《應物兄》中涉及的“知識點”實在太多。除了上文所說的古代文學方面,還有驢馬狗蟈蟈,還有柏拉圖、馬克思、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從“鍾馗是個虛構人物,卻有真實的妹妹、妹夫?”這樣的質疑,到對“虛而欹的欹器”之介紹,從亞特蘭蒂斯到二里頭,植物、動物、各類器物、哲學、藝術、歷史無所不包……

我們很少見到一部小說中包含有這麼多知識性內容的,而且這些內容的引出常常被認為有“堆砌和炫技”之嫌,簡而言之,“掉書袋”。對此,黃平解釋說,“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就是充滿如此繁複的要素。在經典作家筆下,無論是曹雪芹還是巴爾扎克,也都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細節”,否認了這是材料的堆砌。但我們再想想曹雪芹筆下賈母對蟬翼紗、軟煙羅、霞影紗的分辨,似乎《應物兄》就多了些煙火氣。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小說必須把諸多理論知識糅合到一起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小說主要傳達的並非是知識,否則讀者大可以去讀《十萬個為什麼》或者各類教科書。即使通過《詩經》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個功能也排在“興觀群怨”之後。

但是,文學作品又脫離不了知識層面。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周作人和汪曾祺的散文,都散發著強烈的“知識味”。周作人的名篇《故鄉的野菜》總共千把個字,旁徵博引,從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到清人顧祿的《清嘉錄》,從中國的童謠(“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後門頭”)、諺語(“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到日本的《俳句大辭典》,知識密度遠遠大過《應物兄》。汪曾祺的《葵·薤》,從《古詩十九首》《齊民要術》《本草綱目》到吳其癋《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植物名實圖考》,所涉及的資料亦十分廣泛。文學創作不能脫離一定的知識基礎、理論素養,作家——尤其是長篇小說作家——需要有豐富生活積澱和文化積澱,才能細緻地完成一部內容豐富、根底紮實的作品。理論知識並不是藝術創作的主要目的,但它能夠為這個主要目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實現這個目的。對《應物兄》來說,它要表現的就是知識分子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那麼突出專家、博士、教授、博導的“知識感”,本沒有什麼錯誤,甚至是題中應有之義。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周作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汪曾祺

《應物兄》的“百科全書式”寫作,為什麼會遭到一部分讀者的白眼?

對一個經過完整而系統的人文社科訓練的人員而言,《應物兄》所涉及的知識水平,遠沒有達到“高不可攀”的水準。書中所提到的著作和思想,大體沒有超過一箇中文專業本科學生應當涉獵到的範圍。對人文社科感興趣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有些絮叨、零散,但閱讀難度並不大。不過當前很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知識積澱,並沒有達到李洱所期待的水平。就好像音樂廳裡響起了《陽春白雪》,但聽眾們感到無聊、壓抑,他們寧願去聽“好嗨喲”。這是《陽春白雪》的錯嗎?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曾經有一段話引起過軒然大波,在2016年5月11日的俄語直譯新版《雕刻時光》的新書發佈會上,她說“拿‘看不懂’作為理由,理直氣壯地否認藝術、否認思想,這個歷史太悠久了。我年輕的時候,這在中國是非常強有力的聲音——號稱我們應該朝向受教育程度低的群體,讓他們看懂電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的社會不再是這樣了,為什麼還能理直氣壯地說‘看不懂’? ”

◆文化的失語

當前的中國,處於數千年來最興旺的時代。人口眾多、城市繁榮、科技發達,一切都蒸蒸日上。

然而,在物質文明一陣又一陣的高潮之下,卻隱藏著“文化疲軟”的一面。在現代社會,文明古國曾經的歷史和文化似乎只供憑弔之用,詩、禮、樂、器等等或者消亡了,或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苟延殘喘。近幾年,全國建立了那麼多高大宏偉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各地忙著組織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但這遠不能說明傳統文化就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中國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各大博物館中陳列著精美的青銅器、漆器、瓷器、金銀器、書畫藝術、佛教造像等大量文物,但國人對其的興致並不濃厚。我們固然可以說,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的年遊客接待量以百萬計,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日遊客輕鬆破萬,但觀眾們大多是走馬觀花地看個熱鬧,而不是提升文化素質。國民的文化素養、藝術素養還比較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故宮

東西方在經濟上的交流已經非常密切,形成了世界性的大市場,但中國文化彷彿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失語”了,中國文化與歐美文化的地位不是一個數量級。連中國人自己對中國古代文化都興趣缺缺,又如何來打“外部戰爭”呢?

中國文化怎麼了?這是一個擺在人文學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的精華何在,中國文化還有生命力嗎, 中國文化路在何方?

《應物兄》進行了這樣一些思考:作為文化傳承者的知識分子應當如何面對自己的身份,應當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應當如何融入當下的社會,應當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這些思考由於三代知識分子所生存的不同時代面貌而不斷擴展:從喬木、何為、姚鼐、張子房等應物兄的老師輩到應物兄自身,再到應物兄的學生易藝藝、孟昭華、範鬱夫,不同代際的知識分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最純粹、最理想化的老一代已經衰敗,行將就木,應物兄這一輩四處碰壁,已經非常虛弱,應物兄之死就是一個暗示。那麼,難道把希望寄託在易藝藝、孟昭華這隻剩工具理性的新一代身上嗎?

孔子以自己為木鐸,可是這木鐸卻並不是那麼容易敲響的。三代知識分子都負擔不起在當代為中國傳統文化存亡繼絕的重任,這使小說中渲染出一股悲劇氣氛。但李洱並不願“唱衰”中國文化,我以為,在小說尾聲之際,他寫下的一段話頗具深意:

緩慢,渾濁,寥廓,你看不見它的波濤,卻能聽見它的濤聲。這是黃河,這是九曲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黃河自此湯湯東去,漸成地上懸河。如前所述,它的南邊就是嵩嶽,那是地球上最早從海水中露出的陸地,後來成了儒釋道三教薈萃之處,香客麇集之所。這是黃河,它的濤聲如此深沉,如大提琴在天地之間緩緩奏響,如巨石在夢境的最深處滾動。這是黃河,它從茫茫崑崙走來,從斑斕的《山海經》神話中走來,它穿過《詩經》的十五國風,向大海奔去。

厚重的中國文化,永不斷絕。李洱借黃河表達出了他的信心。

◆最後的話

小說中對知識分子的塑造仍然有一些還可以再推敲的地方,只是瑕不掩瑜,這並沒有影響小說的總體價值:

首先,李洱本人曾經在高校任教多年,這種反映大學教師生活的題材對他來說是手到擒來。但是大學教師面臨很重的科研和教學壓力,這一點在小說中並沒有體現。如果只讀小說的話,會讓人覺得似乎大學老師不用上課、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不用填寫五花八門的各種表格、不用申報課題、不用完成科研任務、隨時有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小說中反覆提到的“科研經費用都用不完”,這對絕大多數大學教師來說是畢生難以實現的。當然,這部小說要表現的並不是普通大學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狀態,而是知識分子的彷徨。

其次,李洱在小說中進行了龐雜的知識嵌入。這些知識有一些不夠準確,或學界未有定論。比如小說中寫道,“服食菖蒲,可以消食,堅持服用七年,白髮可以變黑,可以長出新牙”( P279),實際上菖蒲有毒性,家有小兒者須防誤食。將《天問》“鴟龜曳銜,鯀何聽焉”中的鴟龜解釋為像貓頭鷹的龜,雖然有不少學者持此說,但在各種古代文獻、考古材料中未發現有此形象,竊以為可以解釋為“鴟與龜”。芸娘曾說:“先生曾在殷商墓中發掘出一個玉器,荷葉用墨玉雕成,荷葉上的蠶寶寶則用白玉雕成。先生說,這只是宮廷藝人的想象。”商末與西周的玉蠶我見過。商周時為神靈時代,有大量圖騰文化遺存。玉可通神,因此以玉雕刻出大量動物形象,這是有原始宗教意義的,並不只是裝飾品,以玉石雕刻的商代植物形象卻極少。是否有商代玉荷葉出土,還有待方家指教。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玉蠶,商後期,河南安陽大司空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西周玉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陝西長安張家坡出土

小說中多次提及青銅觚。如稱商周時期溫酒用觚,飲酒用爵(P345),又說“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戰國,你用的酒壺就是觚。也就是說,觚就是酒器。……毛奇齡在書裡面說,‘觚,酒器名,量可容二升者。’”(P922)“這個扉稜是裡外對稱的,體積是一樣的。古人就是通過這個扉稜,來控制觚的容量。在觚的外部形體已經規定好的前提下,裡面的扉稜如果細一點,小一點,也就是縮小其體積,那麼觚的容量就會增加。當然了,如果你乾脆把裡面的扉稜取消,容量就更大了。”(P923)“朱熹在《論語集註》中是這麼說的:“不觚者,蓋當時失其制而不為稜也。”裡面沒稜了,肚子光溜溜的。”(P923)這些關於觚的描寫頗有問題。觚的容量小,外侈的喇叭口也不方便傾倒酒液,不適合用來做酒壺,何況商周時期的青銅觚是祭器,祭器神聖,不可日用。觚在西周中期時步入衰亡,春秋戰國時期鮮少用觚。另外,觚的扉稜裡外對稱,這種說法不準確。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山西青銅博物館陳列的一組商代青銅觚

再次,這篇小說由於寫作時間長達13年,期間大加增刪,可能存在一些未能照應之處。舉個例子,欒庭玉讀博士了嗎?他聲稱要讀應物兄的博士,那麼大概是沒有讀的。但小說中又提到,“在他(鄧林)寄給欒庭玉的書中,有一本就是欒庭玉的博士導師的書,是關於城鎮化和現代化關係的研究”(P375),這樣看來,似乎又讀了。應物兄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學時候遇到了沃倫,“莫里斯·沃倫,……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又在北京大學訪學,七年前,他們在北京的達園賓館認識了。”(P146)這樣推算,應物兄應當在2005年左右赴美。結合小說開始時候說,“他(應物兄)從美國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朗月還是在節目中介紹說,著名儒學家應物兄剛從美國訪問歸來”( P31),那麼這部小說的主要情節應當發生在2005年左右,然而:

小說中提到的微信朋友圈,是2012年上線的功能;

小說中提到的“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中發掘的穿衣鏡的複製品”(P94),劉賀墓是2011年3月才開始考古調查的。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海昏侯孔子衣鏡使用方式,拍攝於深圳博物館“大漢海昏侯——劉賀與他的時代”展覽

《應物兄》敲響的警鐘:該如何面對失語的中國文化?

海昏侯孔子衣鏡背面圖案,拍攝於深圳博物館“大漢海昏侯——劉賀與他的時代”展覽

這些都只是一些小的缺漏,無關宏旨。就這部小說而言,那種文化失語的痛心,那些試圖重建文化傳統的努力,以及追尋理想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坎坷和荒涼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出現在當代知識分子身上。“高校早已非淨土,豈有桃源可避秦?”在對知識分子生存狀態進行反思的文學隊列裡,除了《滄浪之水》《蟠虺》《順口溜》等小說之外,又增加了《應物兄》這一重量級作品。不管能不能“挪動中國當代文學地圖的座標”,它都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大收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