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以下是我們關於父女關係的一段對話:

Q:你在後記裡提到,過去10年裡,只跟爸爸談論文學。跟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你爸爸是有名的詩人,也畫畫,你會不會像很多人一樣,有種想要超過他但好像超不過的那種糾結?

A: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弒父心理,肯定對父親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在,尤其是女兒對父親,可能跟兒子和父親還有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看我爸的詩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原來一直特別抗拒看他的東西。他就像是我的一個隱形縱容者,他縱容我可以不大接受學校裡義務化的東西,縱容我語文成績不是特別好這件事。

但我有反抗心理,不想看他寫的東西,而是先看一堆別人寫的東西,甚至看好多他朋友寫的,也不去看他的,就是有點故意為之的小孩心理。

我大概13歲左右,已經上初中了,才第一次看他的詩,當時我就淚流滿面了,感覺跟他的情感全都是共通的。後來我想,也對,因為我的閱讀經驗完全是建立在他的閱讀經驗之上的。他的書房是他挑選過的書,我等於從小就不可避免地在他閱讀的手掌心上長大。

當然我們之間也有那種非常淡泊的親情。我倆挺逗的,只聊藝術、文學、哲學,而不聊父女間應該聊的話題,比如他不大關心我是不是在學校喜歡一個男孩、我的生理期什麼的。我們倆面對面聊的都是別人的事兒,就變成讀書會了,交流最近的閱讀經驗和體會。

Q:但對於大部分父女來說,這又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關係。我猜想你能從爸爸的作品裡,看到他比較隱祕、在生活中不太想談的部分,包括他看你的作品,一定也可以。你們怎麼樣溝通這一部分?

A:我們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不溝通。但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種很抽象、形而上的東西,他可能讀到了你最近的內心世界,不是你喜歡班裡哪個男生,他可能會讀到你為什麼喜歡班裡這個男生,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親近。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以下是我們關於父女關係的一段對話:

Q:你在後記裡提到,過去10年裡,只跟爸爸談論文學。跟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你爸爸是有名的詩人,也畫畫,你會不會像很多人一樣,有種想要超過他但好像超不過的那種糾結?

A: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弒父心理,肯定對父親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在,尤其是女兒對父親,可能跟兒子和父親還有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看我爸的詩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原來一直特別抗拒看他的東西。他就像是我的一個隱形縱容者,他縱容我可以不大接受學校裡義務化的東西,縱容我語文成績不是特別好這件事。

但我有反抗心理,不想看他寫的東西,而是先看一堆別人寫的東西,甚至看好多他朋友寫的,也不去看他的,就是有點故意為之的小孩心理。

我大概13歲左右,已經上初中了,才第一次看他的詩,當時我就淚流滿面了,感覺跟他的情感全都是共通的。後來我想,也對,因為我的閱讀經驗完全是建立在他的閱讀經驗之上的。他的書房是他挑選過的書,我等於從小就不可避免地在他閱讀的手掌心上長大。

當然我們之間也有那種非常淡泊的親情。我倆挺逗的,只聊藝術、文學、哲學,而不聊父女間應該聊的話題,比如他不大關心我是不是在學校喜歡一個男孩、我的生理期什麼的。我們倆面對面聊的都是別人的事兒,就變成讀書會了,交流最近的閱讀經驗和體會。

Q:但對於大部分父女來說,這又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關係。我猜想你能從爸爸的作品裡,看到他比較隱祕、在生活中不太想談的部分,包括他看你的作品,一定也可以。你們怎麼樣溝通這一部分?

A:我們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不溝通。但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種很抽象、形而上的東西,他可能讀到了你最近的內心世界,不是你喜歡班裡哪個男生,他可能會讀到你為什麼喜歡班裡這個男生,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親近。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Q:但你爸爸還是會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給你建議或是攔著你,比如不讓你太早寫小說,這算不算一種控制?你主觀上接受這些建議嗎?

A:我覺得不能說是控制,就像韁繩,你在世界裡面奔跑脫韁的時候,他用繩子把你拽住了。

他其實做的事情跟大多數父母一樣,就是你別在這個世界裡迷失自己。有一點我越來越佩服,我覺得我爸是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自己這兩年安靜的狀態,導致了他比我能看得更清晰、更遠。他時不時會拿韁繩勒著我,能夠看到我寫作的好壞程度,會更客觀。

他會很客觀地跟我說,離好小說的距離可能還有這麼多,你不要總覺得自己是最有天賦的人。他時常會跟我這麼說,哪怕是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天才的時候,因為你明顯就在思考很多東西,但他還是告訴我說,沒到時間,包括最近他又給我敲警鐘:你的閱讀肯定又不夠。當代生活裡誰的閱讀量都不可能夠,但他會把這個變成警鐘來給我敲。

他自己很喜歡看英劇、美劇,還有電影。看電影是我們一直保持的習慣。從十歲左右,那時候就有VCD機了。太原市的老城區有一個賣碟的店,離我們家不遠,其實都是盜版,但當時也沒人管。當時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晚飯後他帶著我去店裡,一塊兒挑電影。

電影是我們能夠一起看的東西,跟文學作品不一樣。文學就是他在房子那頭,我在這頭,我倆看不同的東西,後來交流。看電影就是我們在客廳,兩個人一起看完,所以為什麼中學時候老遲到,因為晚上經常看到特別晚。

他帶著我一起挑碟,那時候特別希望挑出來的碟,他說這個不錯的。那時候其實有點故意拒絕商業片,怕淘出來的,他看不上你的品味。現在好了都不在一塊兒,我也經常看那些,沒毛病,但當時不敢,就怕他說怎麼這麼俗呢。他現在也開放很多了,大家都開放了。

4

“我寫的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

楊好絕對是都市動物,遭遇的是都市生存。

“你不可能去編一個農村的故事,編出來也是假的。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寫過一個閻錫山的劇本,我是在閻錫山的舊院子里長大,看了一堆山西檔案館的資料。我發現我寫出來的閻錫山還是假的,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一段,不像我爺爺,那是真打過仗的人。下筆寫的時候,我腦子裡還是電視劇裡的場景。我還原的是電視劇和電影,而不是生活。

所以我就在想,當代的題材,我要還原生活,它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但危險性就是,一旦剖析心靈,尤其是女性作家一旦寫心靈探險或懸念的時候,大家就容易把你套在裡邊,所以我就不發表任何意見,書給大家的娛樂性其實也都在這兒。”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以下是我們關於父女關係的一段對話:

Q:你在後記裡提到,過去10年裡,只跟爸爸談論文學。跟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你爸爸是有名的詩人,也畫畫,你會不會像很多人一樣,有種想要超過他但好像超不過的那種糾結?

A: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弒父心理,肯定對父親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在,尤其是女兒對父親,可能跟兒子和父親還有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看我爸的詩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原來一直特別抗拒看他的東西。他就像是我的一個隱形縱容者,他縱容我可以不大接受學校裡義務化的東西,縱容我語文成績不是特別好這件事。

但我有反抗心理,不想看他寫的東西,而是先看一堆別人寫的東西,甚至看好多他朋友寫的,也不去看他的,就是有點故意為之的小孩心理。

我大概13歲左右,已經上初中了,才第一次看他的詩,當時我就淚流滿面了,感覺跟他的情感全都是共通的。後來我想,也對,因為我的閱讀經驗完全是建立在他的閱讀經驗之上的。他的書房是他挑選過的書,我等於從小就不可避免地在他閱讀的手掌心上長大。

當然我們之間也有那種非常淡泊的親情。我倆挺逗的,只聊藝術、文學、哲學,而不聊父女間應該聊的話題,比如他不大關心我是不是在學校喜歡一個男孩、我的生理期什麼的。我們倆面對面聊的都是別人的事兒,就變成讀書會了,交流最近的閱讀經驗和體會。

Q:但對於大部分父女來說,這又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關係。我猜想你能從爸爸的作品裡,看到他比較隱祕、在生活中不太想談的部分,包括他看你的作品,一定也可以。你們怎麼樣溝通這一部分?

A:我們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不溝通。但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種很抽象、形而上的東西,他可能讀到了你最近的內心世界,不是你喜歡班裡哪個男生,他可能會讀到你為什麼喜歡班裡這個男生,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親近。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Q:但你爸爸還是會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給你建議或是攔著你,比如不讓你太早寫小說,這算不算一種控制?你主觀上接受這些建議嗎?

A:我覺得不能說是控制,就像韁繩,你在世界裡面奔跑脫韁的時候,他用繩子把你拽住了。

他其實做的事情跟大多數父母一樣,就是你別在這個世界裡迷失自己。有一點我越來越佩服,我覺得我爸是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自己這兩年安靜的狀態,導致了他比我能看得更清晰、更遠。他時不時會拿韁繩勒著我,能夠看到我寫作的好壞程度,會更客觀。

他會很客觀地跟我說,離好小說的距離可能還有這麼多,你不要總覺得自己是最有天賦的人。他時常會跟我這麼說,哪怕是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天才的時候,因為你明顯就在思考很多東西,但他還是告訴我說,沒到時間,包括最近他又給我敲警鐘:你的閱讀肯定又不夠。當代生活裡誰的閱讀量都不可能夠,但他會把這個變成警鐘來給我敲。

他自己很喜歡看英劇、美劇,還有電影。看電影是我們一直保持的習慣。從十歲左右,那時候就有VCD機了。太原市的老城區有一個賣碟的店,離我們家不遠,其實都是盜版,但當時也沒人管。當時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晚飯後他帶著我去店裡,一塊兒挑電影。

電影是我們能夠一起看的東西,跟文學作品不一樣。文學就是他在房子那頭,我在這頭,我倆看不同的東西,後來交流。看電影就是我們在客廳,兩個人一起看完,所以為什麼中學時候老遲到,因為晚上經常看到特別晚。

他帶著我一起挑碟,那時候特別希望挑出來的碟,他說這個不錯的。那時候其實有點故意拒絕商業片,怕淘出來的,他看不上你的品味。現在好了都不在一塊兒,我也經常看那些,沒毛病,但當時不敢,就怕他說怎麼這麼俗呢。他現在也開放很多了,大家都開放了。

4

“我寫的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

楊好絕對是都市動物,遭遇的是都市生存。

“你不可能去編一個農村的故事,編出來也是假的。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寫過一個閻錫山的劇本,我是在閻錫山的舊院子里長大,看了一堆山西檔案館的資料。我發現我寫出來的閻錫山還是假的,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一段,不像我爺爺,那是真打過仗的人。下筆寫的時候,我腦子裡還是電視劇裡的場景。我還原的是電視劇和電影,而不是生活。

所以我就在想,當代的題材,我要還原生活,它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但危險性就是,一旦剖析心靈,尤其是女性作家一旦寫心靈探險或懸念的時候,大家就容易把你套在裡邊,所以我就不發表任何意見,書給大家的娛樂性其實也都在這兒。”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媒體人姜思達、作家楊好、邱華棟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對談

楊好有在思考,當代人描寫當代人,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個道德困境,而不是一個文學困境。當代人寫當代一定會遭罵的。

“我學劇本創作的時候有過寫作的道德困境。我寫閻錫山、寫地下通道賣小東西的商販,還有帶小孩兒的婦女,大二的時候我都嘗試過,因為我想著,是不是不應該只寫我熟悉的東西,因為我熟悉的階層是很小眾的。

“我長大一點,才意識到我寫那些東西的時候,恰恰有一種扭捏作態的慈悲,這是我自己很討厭的東西。我對他們的想象和投射,其實是一種故作姿態的憐憫,我沒有辦法去感同身受(to feel what they feel),會有同情,但不會有真實。

“我現在逾越了自己的道德困境。文學對我來說,有一點必須堅持,不矯揉造作。這個原則就是我得從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寫起,哪怕在大家眼裡是小眾的。但是誰說文學史上的東西都是大眾的?托爾斯泰不可能去編造黑奴的生活,他只能寫莊園主的那套東西。

“我不會再去故意製造什麼東西讓大家覺得我好像投射了同情,我覺得作家得有一點自己的固執和堅持,文學畢竟是一場長跑。”

“I’m not going to write anything that makes others feel I’m projecting sympathy.”

5

腦子裡沒有浮現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

Q:16年回國,為什麼首先想要做出版?

A:現在反觀覺得當時特別有一種“虛偽的聖母情結”,其實等同於不成熟。

看到西方那個健全的知識系統和學術系統、文藝系統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把它帶回中國來。

“Impacted by the sound knowledge and academic systems of art in the West, my first reaction was to bring them back home.”

我能不能讓中國一夜之間建立起來這種健全的東西?我發現最快的就是自己做、自己創業,所以是一種非常自以為是的心態,覺得你能拯救這件事,那件事兒只不過就是缺一個人去完成。只要有人做,馬上能起來。

後來就發現真是不成熟,它不是一個做不做的問題,就是一個體系問題,不是靠一套書就能一蹴而就的東西,背後牽引到太多的事情,牽引到美育、批評、一個系統,甚至是考試製度的問題,這怎麼能靠一個人、一套書建立起來?

Q: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做了出版,覺得這事兒有點難,那我去做一些普及類的事情,比如去央美講課、比如當時你好像考慮過知識付費但沒有做,後來覺得還是有很多事情做不成,那我再縮小一點,退回到自己寫作,是不是這樣的思路?

A:縮小這個是對的,但我覺得是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極限了。

我不是一個能夠操控得了這麼大一個業態的人,這需要極強的管理能力,不是說你的一腔熱情和對文學藝術的瞭解,它是一個商業行為,需要管理能力。在協調能力上我確實很弱,我原來是不承認自己的弱項的,我以為學一學就會了。

後來我發現人不是什麼事都能做的,只能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兒。而且一開始我那種理想狀態太大,就像是我扛著一把槍上戰場就能拯救國家之類的,但後來發現不是這種狀態,只能是從我做起。

中國的智慧很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並不是說去印了2000多本費頓的畫冊才叫“我為人人做一點事”,有可能退回來寫作,回到一個自己最擅長的狀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在最擅長的領域反而能做到“我為人人”,不然就是在“折騰人人”。

“Finally, I realized 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ith strength in management who is able to control things. And I could only step back to something I’m really good at and that is writing.”

Q:我每次見你的時候,你呈現出來的外在狀態似乎都有變化。《從A到Z》那時候,是幹練的女強人範兒,到《細讀文藝復興》的時候,是比較古典、溫婉的打扮。再到這次《黑色小說》,是比較休閒隨意的狀態。前面說到有一部分“縮小”了,是不是其實還有另外一部分“擴大”了?

A:我覺得自己的狀態變得越來越舒服了,所以我說今年是一個最舒服的狀態,我覺得寫小說讓我回歸了自己,所以它對我來說是一種救贖(redemption)。

原來總在找我應該在社會中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找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包括打扮,給別人呈現出來的東西其實也都是相對於社會而言的。

我一開始特別想讓自己變成一個掌控全局的人,所以呈現出來就是去學習和模仿一些,你覺得成功的,比如有可能是我實習中見過的、或是比較崇拜的人,會不自覺地想他們的樣貌,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穿著和狀態。

後來會覺得,它不光是一個穿著打扮的問題,是他們非常擅長做某件事情,這些東西才成為粘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很多人學喬布斯的穿衣風格,但完全做不到喬布斯那樣,可能他內心的狀態並不是一個創業者。

寫完小說以後,我就無所謂了,每天腦子裡面沒有浮現出來一個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找到自己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害怕去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 (annoying side)

我不覺得作家完全是討人喜歡的一個職業。我原來特別怕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因為其實我內在還是一個比較冷調的人。原來創業時候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呈現這一點的。你如果去談合作,呈現自己那種冷嘲熱諷的狀態,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寫作讓我回歸了。我能夠去冷嘲熱諷 (present my cynical attitude),能夠讓自己有時候真的就那麼對抗一些、冷一些,所以覺得很舒服。

6

“人設”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一個人如若走到臺前,她/他需要一個界定自己的身份,讓公眾能夠迅速對其有一個基本的設想和記憶點。但“人設”、“標籤”或者是“身份”,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全部。

楊好走進公眾視野,最初從藝術收藏領域切入,在傳統紙質書籍出版受到數字出版衝擊的節點轉向了藝術類書籍的出版,之後又貼上了“藝術史學者”的標籤。

在出版“藝術史著作”《細讀文藝復興》之時,曾有人發出質疑,一個碩士畢業的人,出了這樣一本書,就能稱自己為“學者”了嗎?

藝術領域我不太熟悉,很難去判斷她的學術水平;“學者”的標籤是自己貼的還是被他人貼上的,我也不甚瞭解。

我想起去年採訪她時我曾問起,為什麼這本書裡沒有參考文獻?因為這個困惑,私心裡我曾懷疑,這本書是不是出得有些草率了?

到今年她正式亮出了作家身份,以及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回頭去看先前的採訪素材和媒體報道,我意識到,也許“作家”才是楊好自始至終最看重的身份,這一切似乎又變得順理成章了。

她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積累、鑑賞力和想象,構建了一個自己眼中的文藝復興藝術史系統,這大概更像是一種帶有文學性的創作而非講述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與書中所涉史實的真實性關係竟不那麼密切了,她只是藉此展示了一種鑑賞藝術的方法論,以及自己對於人性和世界的一些觀念。

但總有些讀者,包括我自己,對於書籍、對於歷史著作(抑或是看起來像是歷史的文字)、對於“學者”身份,有著某些通俗的標準和理解。

在作者自己的出發點不被熟知(或者是被我們所忽略了)的情況下,對於“標籤”所產生的理解分歧,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這也是我所指的、她的任性的一種表現。這種任性在《黑色小說》裡,其實也有所體現,她作為作家的態度本身就是伴隨著這樣的任性的。以及,我十分喜歡她為《黑色小說》拍的這組硬照,有她的態度在裡面。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以下是我們關於父女關係的一段對話:

Q:你在後記裡提到,過去10年裡,只跟爸爸談論文學。跟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你爸爸是有名的詩人,也畫畫,你會不會像很多人一樣,有種想要超過他但好像超不過的那種糾結?

A: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弒父心理,肯定對父親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在,尤其是女兒對父親,可能跟兒子和父親還有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看我爸的詩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原來一直特別抗拒看他的東西。他就像是我的一個隱形縱容者,他縱容我可以不大接受學校裡義務化的東西,縱容我語文成績不是特別好這件事。

但我有反抗心理,不想看他寫的東西,而是先看一堆別人寫的東西,甚至看好多他朋友寫的,也不去看他的,就是有點故意為之的小孩心理。

我大概13歲左右,已經上初中了,才第一次看他的詩,當時我就淚流滿面了,感覺跟他的情感全都是共通的。後來我想,也對,因為我的閱讀經驗完全是建立在他的閱讀經驗之上的。他的書房是他挑選過的書,我等於從小就不可避免地在他閱讀的手掌心上長大。

當然我們之間也有那種非常淡泊的親情。我倆挺逗的,只聊藝術、文學、哲學,而不聊父女間應該聊的話題,比如他不大關心我是不是在學校喜歡一個男孩、我的生理期什麼的。我們倆面對面聊的都是別人的事兒,就變成讀書會了,交流最近的閱讀經驗和體會。

Q:但對於大部分父女來說,這又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關係。我猜想你能從爸爸的作品裡,看到他比較隱祕、在生活中不太想談的部分,包括他看你的作品,一定也可以。你們怎麼樣溝通這一部分?

A:我們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不溝通。但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種很抽象、形而上的東西,他可能讀到了你最近的內心世界,不是你喜歡班裡哪個男生,他可能會讀到你為什麼喜歡班裡這個男生,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親近。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Q:但你爸爸還是會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給你建議或是攔著你,比如不讓你太早寫小說,這算不算一種控制?你主觀上接受這些建議嗎?

A:我覺得不能說是控制,就像韁繩,你在世界裡面奔跑脫韁的時候,他用繩子把你拽住了。

他其實做的事情跟大多數父母一樣,就是你別在這個世界裡迷失自己。有一點我越來越佩服,我覺得我爸是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自己這兩年安靜的狀態,導致了他比我能看得更清晰、更遠。他時不時會拿韁繩勒著我,能夠看到我寫作的好壞程度,會更客觀。

他會很客觀地跟我說,離好小說的距離可能還有這麼多,你不要總覺得自己是最有天賦的人。他時常會跟我這麼說,哪怕是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天才的時候,因為你明顯就在思考很多東西,但他還是告訴我說,沒到時間,包括最近他又給我敲警鐘:你的閱讀肯定又不夠。當代生活裡誰的閱讀量都不可能夠,但他會把這個變成警鐘來給我敲。

他自己很喜歡看英劇、美劇,還有電影。看電影是我們一直保持的習慣。從十歲左右,那時候就有VCD機了。太原市的老城區有一個賣碟的店,離我們家不遠,其實都是盜版,但當時也沒人管。當時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晚飯後他帶著我去店裡,一塊兒挑電影。

電影是我們能夠一起看的東西,跟文學作品不一樣。文學就是他在房子那頭,我在這頭,我倆看不同的東西,後來交流。看電影就是我們在客廳,兩個人一起看完,所以為什麼中學時候老遲到,因為晚上經常看到特別晚。

他帶著我一起挑碟,那時候特別希望挑出來的碟,他說這個不錯的。那時候其實有點故意拒絕商業片,怕淘出來的,他看不上你的品味。現在好了都不在一塊兒,我也經常看那些,沒毛病,但當時不敢,就怕他說怎麼這麼俗呢。他現在也開放很多了,大家都開放了。

4

“我寫的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

楊好絕對是都市動物,遭遇的是都市生存。

“你不可能去編一個農村的故事,編出來也是假的。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寫過一個閻錫山的劇本,我是在閻錫山的舊院子里長大,看了一堆山西檔案館的資料。我發現我寫出來的閻錫山還是假的,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一段,不像我爺爺,那是真打過仗的人。下筆寫的時候,我腦子裡還是電視劇裡的場景。我還原的是電視劇和電影,而不是生活。

所以我就在想,當代的題材,我要還原生活,它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但危險性就是,一旦剖析心靈,尤其是女性作家一旦寫心靈探險或懸念的時候,大家就容易把你套在裡邊,所以我就不發表任何意見,書給大家的娛樂性其實也都在這兒。”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媒體人姜思達、作家楊好、邱華棟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對談

楊好有在思考,當代人描寫當代人,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個道德困境,而不是一個文學困境。當代人寫當代一定會遭罵的。

“我學劇本創作的時候有過寫作的道德困境。我寫閻錫山、寫地下通道賣小東西的商販,還有帶小孩兒的婦女,大二的時候我都嘗試過,因為我想著,是不是不應該只寫我熟悉的東西,因為我熟悉的階層是很小眾的。

“我長大一點,才意識到我寫那些東西的時候,恰恰有一種扭捏作態的慈悲,這是我自己很討厭的東西。我對他們的想象和投射,其實是一種故作姿態的憐憫,我沒有辦法去感同身受(to feel what they feel),會有同情,但不會有真實。

“我現在逾越了自己的道德困境。文學對我來說,有一點必須堅持,不矯揉造作。這個原則就是我得從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寫起,哪怕在大家眼裡是小眾的。但是誰說文學史上的東西都是大眾的?托爾斯泰不可能去編造黑奴的生活,他只能寫莊園主的那套東西。

“我不會再去故意製造什麼東西讓大家覺得我好像投射了同情,我覺得作家得有一點自己的固執和堅持,文學畢竟是一場長跑。”

“I’m not going to write anything that makes others feel I’m projecting sympathy.”

5

腦子裡沒有浮現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

Q:16年回國,為什麼首先想要做出版?

A:現在反觀覺得當時特別有一種“虛偽的聖母情結”,其實等同於不成熟。

看到西方那個健全的知識系統和學術系統、文藝系統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把它帶回中國來。

“Impacted by the sound knowledge and academic systems of art in the West, my first reaction was to bring them back home.”

我能不能讓中國一夜之間建立起來這種健全的東西?我發現最快的就是自己做、自己創業,所以是一種非常自以為是的心態,覺得你能拯救這件事,那件事兒只不過就是缺一個人去完成。只要有人做,馬上能起來。

後來就發現真是不成熟,它不是一個做不做的問題,就是一個體系問題,不是靠一套書就能一蹴而就的東西,背後牽引到太多的事情,牽引到美育、批評、一個系統,甚至是考試製度的問題,這怎麼能靠一個人、一套書建立起來?

Q: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做了出版,覺得這事兒有點難,那我去做一些普及類的事情,比如去央美講課、比如當時你好像考慮過知識付費但沒有做,後來覺得還是有很多事情做不成,那我再縮小一點,退回到自己寫作,是不是這樣的思路?

A:縮小這個是對的,但我覺得是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極限了。

我不是一個能夠操控得了這麼大一個業態的人,這需要極強的管理能力,不是說你的一腔熱情和對文學藝術的瞭解,它是一個商業行為,需要管理能力。在協調能力上我確實很弱,我原來是不承認自己的弱項的,我以為學一學就會了。

後來我發現人不是什麼事都能做的,只能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兒。而且一開始我那種理想狀態太大,就像是我扛著一把槍上戰場就能拯救國家之類的,但後來發現不是這種狀態,只能是從我做起。

中國的智慧很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並不是說去印了2000多本費頓的畫冊才叫“我為人人做一點事”,有可能退回來寫作,回到一個自己最擅長的狀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在最擅長的領域反而能做到“我為人人”,不然就是在“折騰人人”。

“Finally, I realized 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ith strength in management who is able to control things. And I could only step back to something I’m really good at and that is writing.”

Q:我每次見你的時候,你呈現出來的外在狀態似乎都有變化。《從A到Z》那時候,是幹練的女強人範兒,到《細讀文藝復興》的時候,是比較古典、溫婉的打扮。再到這次《黑色小說》,是比較休閒隨意的狀態。前面說到有一部分“縮小”了,是不是其實還有另外一部分“擴大”了?

A:我覺得自己的狀態變得越來越舒服了,所以我說今年是一個最舒服的狀態,我覺得寫小說讓我回歸了自己,所以它對我來說是一種救贖(redemption)。

原來總在找我應該在社會中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找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包括打扮,給別人呈現出來的東西其實也都是相對於社會而言的。

我一開始特別想讓自己變成一個掌控全局的人,所以呈現出來就是去學習和模仿一些,你覺得成功的,比如有可能是我實習中見過的、或是比較崇拜的人,會不自覺地想他們的樣貌,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穿著和狀態。

後來會覺得,它不光是一個穿著打扮的問題,是他們非常擅長做某件事情,這些東西才成為粘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很多人學喬布斯的穿衣風格,但完全做不到喬布斯那樣,可能他內心的狀態並不是一個創業者。

寫完小說以後,我就無所謂了,每天腦子裡面沒有浮現出來一個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找到自己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害怕去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 (annoying side)

我不覺得作家完全是討人喜歡的一個職業。我原來特別怕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因為其實我內在還是一個比較冷調的人。原來創業時候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呈現這一點的。你如果去談合作,呈現自己那種冷嘲熱諷的狀態,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寫作讓我回歸了。我能夠去冷嘲熱諷 (present my cynical attitude),能夠讓自己有時候真的就那麼對抗一些、冷一些,所以覺得很舒服。

6

“人設”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一個人如若走到臺前,她/他需要一個界定自己的身份,讓公眾能夠迅速對其有一個基本的設想和記憶點。但“人設”、“標籤”或者是“身份”,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全部。

楊好走進公眾視野,最初從藝術收藏領域切入,在傳統紙質書籍出版受到數字出版衝擊的節點轉向了藝術類書籍的出版,之後又貼上了“藝術史學者”的標籤。

在出版“藝術史著作”《細讀文藝復興》之時,曾有人發出質疑,一個碩士畢業的人,出了這樣一本書,就能稱自己為“學者”了嗎?

藝術領域我不太熟悉,很難去判斷她的學術水平;“學者”的標籤是自己貼的還是被他人貼上的,我也不甚瞭解。

我想起去年採訪她時我曾問起,為什麼這本書裡沒有參考文獻?因為這個困惑,私心裡我曾懷疑,這本書是不是出得有些草率了?

到今年她正式亮出了作家身份,以及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回頭去看先前的採訪素材和媒體報道,我意識到,也許“作家”才是楊好自始至終最看重的身份,這一切似乎又變得順理成章了。

她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積累、鑑賞力和想象,構建了一個自己眼中的文藝復興藝術史系統,這大概更像是一種帶有文學性的創作而非講述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與書中所涉史實的真實性關係竟不那麼密切了,她只是藉此展示了一種鑑賞藝術的方法論,以及自己對於人性和世界的一些觀念。

但總有些讀者,包括我自己,對於書籍、對於歷史著作(抑或是看起來像是歷史的文字)、對於“學者”身份,有著某些通俗的標準和理解。

在作者自己的出發點不被熟知(或者是被我們所忽略了)的情況下,對於“標籤”所產生的理解分歧,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這也是我所指的、她的任性的一種表現。這種任性在《黑色小說》裡,其實也有所體現,她作為作家的態度本身就是伴隨著這樣的任性的。以及,我十分喜歡她為《黑色小說》拍的這組硬照,有她的態度在裡面。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85後作家楊好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黑色小說》( Novel Noir )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不知道她沒關係,看到書名覺得不知所以也沒關係。

楊好的人生經歷並不典型,也極難複製。在她的經歷、作品,以及在我與她不多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一些東西,有過欽佩與共鳴,也有過好奇和困惑。

她對一些事物的思考,以及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豐富性,甚至是她性格中的任性、叛逆和不屑,或許都能讓我們這屆年輕讀者產生某些複雜的情緒,並因此受到啟發。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1

楊好出生於文學家庭,父親是一位朦朧派詩人。

她大學本科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學習電影劇本寫作,其間在歌德學院學習德語;碩士本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比較文學專業,不久後退學,改赴英國留學,拿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史專業和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商業的兩個碩士學位。

2014年,楊好開始建立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她從自己的興趣和知識體系出發,系統地收藏了包括丟勒、勃魯蓋爾、德拉克洛瓦等大師的作品。

2017年9月我第一次見到楊好。當時的她留學歸國不久,作為出版人,引進了《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這是國際頂級藝術雜誌《frieze》創刊25週年以來的文章精選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這之前,她從英國費頓出版社引進出版了《費頓經典:時間的迴歸》(Phaidon Classics: Time Immemorial)藝術史書系,其中包括《提香》《卡拉瓦喬》和《安格爾》三冊。

2017年10月底,“丟勒木刻版畫作品展——來自楊好女士收藏”在德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辦,展示了她收藏的11幅丟勒木刻版畫。

201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細讀文藝復興》,內容主要基於她在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講授的文藝復興藝術史本科課程的講稿。

同年5月,荷蘭駐華大使館展出了荷蘭國立博物館贈送的《猶太新娘》3D打印版,楊好作為主講嘉賓,詳細講解了倫勃朗的這幅名作。

今年3月,她出版了《黑色小說》。

這些幾乎就是我與楊好的全部交集。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她的上述經歷已經說明了她在電影、繪畫和藝術收藏領域的背景。此外,受父親影響,她自小熟讀文學和哲學著作;在母親的影響下,她又從小學習了芭蕾和鋼琴,對古典音樂十分熟悉。

在這樣的年紀、在大文化範疇裡的這麼多領域伸出觸角,而且不僅是淺淺涉獵而已,非常難得。她身邊的人曾對我說,這主要還是得益於“童子功”。

不用被這通篇的藝術詞彙和人名嚇跑,這些是次要的。

我更關心的是,她為什麼不斷在這些領域之間切換、遊走?她在尋找什麼?當一個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被建立起來,她要用它來做什麼?她又如何看待來自世俗觀念的挑戰?

2

《黑色小說》講的是兩個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男生M是醫科生,博士報到後便跑去倫敦生活,為的是寫一部小說。女生W是藝術史學生,向大學請假半年,到倫敦試圖探索一個藝術史的命題。

小說從兩位主人公的倫敦日常開始,隨性地勾勒出一幅“倫敦漫遊地圖”,書中人物的關係飄忽不定,情節被打碎,甚至可以從任意章節開始閱讀。

楊好將之視為一場利用破碎的時間感、以及人物際遇和現實混雜的感覺,去完成的一場文學實驗。

“I prefer applying fragmentary time arrangement and the mingle of characters’ fate and the reality to perform a literary experiment,” she say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楊好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

對於當代來說,小說和文學意味著什麼?這是楊好在寫作時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她看來,過去的小說,以及今天的影視劇集、遊戲等等,在敘事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Yang keeps thinking what literature and fiction means to us today. She deliberately eliminates a strong narr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isual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and games have already done very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很多東西都不新鮮。甚至很多網絡小說、劇集都開始套用文學的故事,可能看過經典文學以後,你一上來就能猜到結局,所以結局對你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再看下去(關注的)一定是細節,甚至跟故事的進展關係都不是很大。

楊好說,她塑造的其實是兩個“有問題的文藝人”,他們在生活中特別故意地營造文學感和藝術感。比如M,他試圖用“作家的生活方式”,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但其實到最後他可能一本小說都寫不出來。

家境殷實的主人公,他們的空虛(feeling of a void)、迷茫甚至是矯情、無病呻吟,以及不可避免地走向虛無(nothingness),這樣的過程赤裸裸地被呈現在讀者面前。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是顯而易見的,我也親眼見證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一夜之間就掉了大半分。

我也是讀到一半才反應過來,她是在有意塑造這樣的不適感,為了讓讀者質疑而並非去相信和模仿。

“我看到有人討厭書裡的兩個角色,有人看了小說以後覺得不舒服,說明我寫到了,我想作為一個作家我成功了。誰說文學就一定要給你愉悅?我覺得無論是氣氛、人物,還是語言的塑造,都讓大家感覺到了這點,那麼我其實現在就還覺得是一個滿意的狀態。

The readers’ uneasiness drawn from her debut novel Novel Noiris what convinces her that she has achieved her goal in shaping the atmospher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characters. “Who says literature has to bring pleasure?” she asks.

“我塑造的是兩個有問題的人,我不太想塑造兩個英雄式的人物。有人可能說你寫得不夠優美什麼的,我覺得這恰恰是大家將對文學和藝術的幻想投射到了我的書上(project the illus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antasy to my work),但我寫的文學和藝術一個個刺破了所有的這些幻想。

面對所有的解讀和評論、褒獎和質疑,楊好的態度是:我會看,我坦誠,但是我不改,我的文學觀已經成型了。

在這個意義上,這部小說似乎能與塞林格聯繫起來。詩人王家新和寶馬集團全球文化事業總監顧仕德(Thomas Girst)在與楊好的一次對談中提到,他們認為這是一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這類小說主要描寫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其內心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像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就都屬於成長小說。

Both Chinese poet Wang Jiaxin and Thomas Girst, BMW’s cultural manager, have referred to the novel as a recent example of Bildungsroman, the genre of novel that features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詩人王家新、作家楊好、BMW文化事業總監Thomas Girst對談

楊好自己也認同這一觀點,只是她的作品換了一種結構。

3

與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希望呈現採訪中另外三個會讓我們感興趣、有啟發的話題,其一關於父女關係,其二關於都市寫作,其三關於社會角色的扮演。楊好的回答已經很充分,不需要再做過多闡釋了。

(以下Q代表China Daily,A代表楊好)

《黑色小說》中,兩位主人公與父母的關係,在經濟上依賴,在精神與身體上卻是疏離的,這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真實狀態。但事實上,楊好與父母的關係是親近的,尤其因為她父親的詩人身份,讓他們的父女關係變得很有意思。

在楊好看來,她與父親能無障礙地溝通她所從事的東西,而不像他身邊的一些朋友,與他們的父母在精神生活上基本是被隔絕的狀態。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以下是我們關於父女關係的一段對話:

Q:你在後記裡提到,過去10年裡,只跟爸爸談論文學。跟父輩交流文學是什麼樣的體驗?你爸爸是有名的詩人,也畫畫,你會不會像很多人一樣,有種想要超過他但好像超不過的那種糾結?

A: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弒父心理,肯定對父親總有一種複雜的感情在,尤其是女兒對父親,可能跟兒子和父親還有點不一樣。

我第一次看我爸的詩是在我中學的時候,我原來一直特別抗拒看他的東西。他就像是我的一個隱形縱容者,他縱容我可以不大接受學校裡義務化的東西,縱容我語文成績不是特別好這件事。

但我有反抗心理,不想看他寫的東西,而是先看一堆別人寫的東西,甚至看好多他朋友寫的,也不去看他的,就是有點故意為之的小孩心理。

我大概13歲左右,已經上初中了,才第一次看他的詩,當時我就淚流滿面了,感覺跟他的情感全都是共通的。後來我想,也對,因為我的閱讀經驗完全是建立在他的閱讀經驗之上的。他的書房是他挑選過的書,我等於從小就不可避免地在他閱讀的手掌心上長大。

當然我們之間也有那種非常淡泊的親情。我倆挺逗的,只聊藝術、文學、哲學,而不聊父女間應該聊的話題,比如他不大關心我是不是在學校喜歡一個男孩、我的生理期什麼的。我們倆面對面聊的都是別人的事兒,就變成讀書會了,交流最近的閱讀經驗和體會。

Q:但對於大部分父女來說,這又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關係。我猜想你能從爸爸的作品裡,看到他比較隱祕、在生活中不太想談的部分,包括他看你的作品,一定也可以。你們怎麼樣溝通這一部分?

A:我們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不溝通。但通過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這種很抽象、形而上的東西,他可能讀到了你最近的內心世界,不是你喜歡班裡哪個男生,他可能會讀到你為什麼喜歡班裡這個男生,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親近。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Q:但你爸爸還是會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給你建議或是攔著你,比如不讓你太早寫小說,這算不算一種控制?你主觀上接受這些建議嗎?

A:我覺得不能說是控制,就像韁繩,你在世界裡面奔跑脫韁的時候,他用繩子把你拽住了。

他其實做的事情跟大多數父母一樣,就是你別在這個世界裡迷失自己。有一點我越來越佩服,我覺得我爸是特別有智慧的人,而且他自己這兩年安靜的狀態,導致了他比我能看得更清晰、更遠。他時不時會拿韁繩勒著我,能夠看到我寫作的好壞程度,會更客觀。

他會很客觀地跟我說,離好小說的距離可能還有這麼多,你不要總覺得自己是最有天賦的人。他時常會跟我這麼說,哪怕是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天才的時候,因為你明顯就在思考很多東西,但他還是告訴我說,沒到時間,包括最近他又給我敲警鐘:你的閱讀肯定又不夠。當代生活裡誰的閱讀量都不可能夠,但他會把這個變成警鐘來給我敲。

他自己很喜歡看英劇、美劇,還有電影。看電影是我們一直保持的習慣。從十歲左右,那時候就有VCD機了。太原市的老城區有一個賣碟的店,離我們家不遠,其實都是盜版,但當時也沒人管。當時最開心的事兒,就是晚飯後他帶著我去店裡,一塊兒挑電影。

電影是我們能夠一起看的東西,跟文學作品不一樣。文學就是他在房子那頭,我在這頭,我倆看不同的東西,後來交流。看電影就是我們在客廳,兩個人一起看完,所以為什麼中學時候老遲到,因為晚上經常看到特別晚。

他帶著我一起挑碟,那時候特別希望挑出來的碟,他說這個不錯的。那時候其實有點故意拒絕商業片,怕淘出來的,他看不上你的品味。現在好了都不在一塊兒,我也經常看那些,沒毛病,但當時不敢,就怕他說怎麼這麼俗呢。他現在也開放很多了,大家都開放了。

4

“我寫的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

楊好絕對是都市動物,遭遇的是都市生存。

“你不可能去編一個農村的故事,編出來也是假的。我在電影學院的時候寫過一個閻錫山的劇本,我是在閻錫山的舊院子里長大,看了一堆山西檔案館的資料。我發現我寫出來的閻錫山還是假的,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那一段,不像我爺爺,那是真打過仗的人。下筆寫的時候,我腦子裡還是電視劇裡的場景。我還原的是電視劇和電影,而不是生活。

所以我就在想,當代的題材,我要還原生活,它一定是既跟我有關但又不是我的東西。但危險性就是,一旦剖析心靈,尤其是女性作家一旦寫心靈探險或懸念的時候,大家就容易把你套在裡邊,所以我就不發表任何意見,書給大家的娛樂性其實也都在這兒。”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媒體人姜思達、作家楊好、邱華棟在《黑色小說》首發式上對談

楊好有在思考,當代人描寫當代人,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個道德困境,而不是一個文學困境。當代人寫當代一定會遭罵的。

“我學劇本創作的時候有過寫作的道德困境。我寫閻錫山、寫地下通道賣小東西的商販,還有帶小孩兒的婦女,大二的時候我都嘗試過,因為我想著,是不是不應該只寫我熟悉的東西,因為我熟悉的階層是很小眾的。

“我長大一點,才意識到我寫那些東西的時候,恰恰有一種扭捏作態的慈悲,這是我自己很討厭的東西。我對他們的想象和投射,其實是一種故作姿態的憐憫,我沒有辦法去感同身受(to feel what they feel),會有同情,但不會有真實。

“我現在逾越了自己的道德困境。文學對我來說,有一點必須堅持,不矯揉造作。這個原則就是我得從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寫起,哪怕在大家眼裡是小眾的。但是誰說文學史上的東西都是大眾的?托爾斯泰不可能去編造黑奴的生活,他只能寫莊園主的那套東西。

“我不會再去故意製造什麼東西讓大家覺得我好像投射了同情,我覺得作家得有一點自己的固執和堅持,文學畢竟是一場長跑。”

“I’m not going to write anything that makes others feel I’m projecting sympathy.”

5

腦子裡沒有浮現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

Q:16年回國,為什麼首先想要做出版?

A:現在反觀覺得當時特別有一種“虛偽的聖母情結”,其實等同於不成熟。

看到西方那個健全的知識系統和學術系統、文藝系統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把它帶回中國來。

“Impacted by the sound knowledge and academic systems of art in the West, my first reaction was to bring them back home.”

我能不能讓中國一夜之間建立起來這種健全的東西?我發現最快的就是自己做、自己創業,所以是一種非常自以為是的心態,覺得你能拯救這件事,那件事兒只不過就是缺一個人去完成。只要有人做,馬上能起來。

後來就發現真是不成熟,它不是一個做不做的問題,就是一個體系問題,不是靠一套書就能一蹴而就的東西,背後牽引到太多的事情,牽引到美育、批評、一個系統,甚至是考試製度的問題,這怎麼能靠一個人、一套書建立起來?

Q: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做了出版,覺得這事兒有點難,那我去做一些普及類的事情,比如去央美講課、比如當時你好像考慮過知識付費但沒有做,後來覺得還是有很多事情做不成,那我再縮小一點,退回到自己寫作,是不是這樣的思路?

A:縮小這個是對的,但我覺得是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極限了。

我不是一個能夠操控得了這麼大一個業態的人,這需要極強的管理能力,不是說你的一腔熱情和對文學藝術的瞭解,它是一個商業行為,需要管理能力。在協調能力上我確實很弱,我原來是不承認自己的弱項的,我以為學一學就會了。

後來我發現人不是什麼事都能做的,只能是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兒。而且一開始我那種理想狀態太大,就像是我扛著一把槍上戰場就能拯救國家之類的,但後來發現不是這種狀態,只能是從我做起。

中國的智慧很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並不是說去印了2000多本費頓的畫冊才叫“我為人人做一點事”,有可能退回來寫作,回到一個自己最擅長的狀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在最擅長的領域反而能做到“我為人人”,不然就是在“折騰人人”。

“Finally, I realized 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ith strength in management who is able to control things. And I could only step back to something I’m really good at and that is writing.”

Q:我每次見你的時候,你呈現出來的外在狀態似乎都有變化。《從A到Z》那時候,是幹練的女強人範兒,到《細讀文藝復興》的時候,是比較古典、溫婉的打扮。再到這次《黑色小說》,是比較休閒隨意的狀態。前面說到有一部分“縮小”了,是不是其實還有另外一部分“擴大”了?

A:我覺得自己的狀態變得越來越舒服了,所以我說今年是一個最舒服的狀態,我覺得寫小說讓我回歸了自己,所以它對我來說是一種救贖(redemption)。

原來總在找我應該在社會中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找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包括打扮,給別人呈現出來的東西其實也都是相對於社會而言的。

我一開始特別想讓自己變成一個掌控全局的人,所以呈現出來就是去學習和模仿一些,你覺得成功的,比如有可能是我實習中見過的、或是比較崇拜的人,會不自覺地想他們的樣貌,不自覺地模仿他們的穿著和狀態。

後來會覺得,它不光是一個穿著打扮的問題,是他們非常擅長做某件事情,這些東西才成為粘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很多人學喬布斯的穿衣風格,但完全做不到喬布斯那樣,可能他內心的狀態並不是一個創業者。

寫完小說以後,我就無所謂了,每天腦子裡面沒有浮現出來一個想要模仿的人了,就是找到自己了。找到自己的時候就會變得不害怕去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 (annoying side)

我不覺得作家完全是討人喜歡的一個職業。我原來特別怕呈現自己討人厭的一面,因為其實我內在還是一個比較冷調的人。原來創業時候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呈現這一點的。你如果去談合作,呈現自己那種冷嘲熱諷的狀態,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寫作讓我回歸了。我能夠去冷嘲熱諷 (present my cynical attitude),能夠讓自己有時候真的就那麼對抗一些、冷一些,所以覺得很舒服。

6

“人設”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一個人如若走到臺前,她/他需要一個界定自己的身份,讓公眾能夠迅速對其有一個基本的設想和記憶點。但“人設”、“標籤”或者是“身份”,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全部。

楊好走進公眾視野,最初從藝術收藏領域切入,在傳統紙質書籍出版受到數字出版衝擊的節點轉向了藝術類書籍的出版,之後又貼上了“藝術史學者”的標籤。

在出版“藝術史著作”《細讀文藝復興》之時,曾有人發出質疑,一個碩士畢業的人,出了這樣一本書,就能稱自己為“學者”了嗎?

藝術領域我不太熟悉,很難去判斷她的學術水平;“學者”的標籤是自己貼的還是被他人貼上的,我也不甚瞭解。

我想起去年採訪她時我曾問起,為什麼這本書裡沒有參考文獻?因為這個困惑,私心裡我曾懷疑,這本書是不是出得有些草率了?

到今年她正式亮出了作家身份,以及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回頭去看先前的採訪素材和媒體報道,我意識到,也許“作家”才是楊好自始至終最看重的身份,這一切似乎又變得順理成章了。

她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積累、鑑賞力和想象,構建了一個自己眼中的文藝復興藝術史系統,這大概更像是一種帶有文學性的創作而非講述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與書中所涉史實的真實性關係竟不那麼密切了,她只是藉此展示了一種鑑賞藝術的方法論,以及自己對於人性和世界的一些觀念。

但總有些讀者,包括我自己,對於書籍、對於歷史著作(抑或是看起來像是歷史的文字)、對於“學者”身份,有著某些通俗的標準和理解。

在作者自己的出發點不被熟知(或者是被我們所忽略了)的情況下,對於“標籤”所產生的理解分歧,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這也是我所指的、她的任性的一種表現。這種任性在《黑色小說》裡,其實也有所體現,她作為作家的態度本身就是伴隨著這樣的任性的。以及,我十分喜歡她為《黑色小說》拍的這組硬照,有她的態度在裡面。

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拒絕俗套,這位“任性”的作家顛覆了我對小說的想象丨讀書者說

在《從A到Z:當代藝術關鍵詞》的發佈會上,她曾說想要在數字時代堅持紙質出版,在大家都說話的時代堅持冷靜思考。其實我們曾經聊起過,哪怕是冷靜的思考,在這個時代也需要技術、也需要新媒體來傳達,才有可能為大眾所知,這是一個特別無奈的現實。

也是因為想及此處,我突然意識到,在我與楊好的幾次對話中,以及先前的一些訪談報道里,楊好所提到的一些概念性的東西,也許我和她本就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指向,儘管我並不能夠確定我們倆誰的定義是更接近於“正確”的。

在我回顧過往資料的過程中,當我把這些概念性的東西還原到更為通俗和常識性的理解上,將之迴歸日常,一些以前讀來覺得困惑的地方,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我想,這樣的認識也許會對“閱讀”楊好有所幫助。事實上,寫這篇文章,我是戰戰兢兢的,我甚至已經拖延了近2個月,不想動筆,就那麼放著。要以這種方式解讀一個出現在我生活裡的作家,我很怕我的理解有所偏差,但或許也不失為某種參考。

楊好本人就是一本書,不知下一頁又會有怎樣的驚喜?

編輯:陳月華

推 薦 閱 讀

重磅!中國發布中美經貿協商白皮書:這就是我們的立場!

《西南聯大英文課》:一本影響幾代名家的英文書丨讀書者說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長按關注中國最大的雙語資訊公眾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