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寫作 小說中的代入感

小說 文學 林平之 令狐沖 網文派 網文派 2017-08-28

什麼是“代入感?”

代入感就是移情作用,英文叫做Identification,就是讀者代入故事情景中,把自己的感情移入故事裡的人物身上,故事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讀者的心絃,讀者會為關心的人物而情緒起伏,哭笑喜怒。

網絡文學寫作 小說中的代入感

由於網文都是單主角勵志YY故事走向,如果按照這樣的概念營造“代入感”,則是——

1. 故事敘述儘量主角視角,以增強主角即視感。

2. 主角性格中的亮點儘快展示出來,以增強讀者對主角好感。

3. 主角行事要處於主導地位,彰顯主角的故事中心地位。

4. 主角的願望和遇到的挑戰要儘快建立起來,以便讀者對後續劇情產生期待。

5. 主角願望和行事符合讀者期待。

以上是以前對於代入感的理解,但是最近接觸的一些小說和影視劇,卻令我對代入感有了新的理解。

比如:

電影《一九四二》中,張國立、徐帆等一群人逃饑荒,這是一群人物,其中沒有絕對的主角,而且故事也不是YY勵志,而是悽慘的虐心逃亡,這裡面有代入感嗎?沒有代入感的話,觀眾又是怎麼把電影看完的呢?

再比如:

電影《萬箭穿心》,丈夫開始被妻子欺侮,他做著默默地反抗,觀眾顯然是同情丈夫的,代入了他;但後來發現他其實懦弱無能,還在外面養小三,而妻子卻在丈夫自殺後擔當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妻子得到了觀眾認同,代入感轉移到了她的身上。

那就奇怪了,代入感是可以轉移的嗎?

還有:

小說《笑傲江湖》,故事的開始是從林平之開始,他在前面是絕對的主角,代入感建立在他的身上,後面令狐沖出現,代入感怎麼就跑到令狐沖身上了呢?那林平之後來不幹好事,讀者對他的代入感還有嗎?

再有:

小說《天龍八部》中,三個主角,段譽、虛竹和喬峰,難道作者同時營造了三人的代入感?那麼喬峰打死阿朱,讀者感覺心痛,這是跟代入感有關嗎?是不是讀者同時也代入到了阿朱的身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神鵰俠侶》中,小龍女不貞,楊過斷臂,兩人分開15年,如此虐心,跟《一九四二》似的,代入感怎麼解釋?難道讀者喜歡被虐心嗎?

----------

在解釋以上種種問題前,先聽101講一個故事:

有一次,101寫了個小說開頭,讓老爹來看看稿。老爹已經66歲,戴上老花鏡,慢慢地看完了6000字的開頭,然後跟我說不好看。我問他是情節沒意思嗎?他說是。我一想,不對啊!這稿子先讓媳婦兒給看了,她說還可以,怎麼老爹評價如此之差?

我又問他,是人物有問題嗎?他說是,這個人物是個紈絝子弟,早晨一睜眼發現睡在美女身旁,還不記得發生了什麼,連自己的婚禮都趕不及,不是個好人。

我靈機一動,沒有修改大的情節,僅僅修改了300多字,把主人公修改成被人陷害,一覺醒來身邊多了個美女。

再讓他看,他說這次好,這次有意思!

網絡文學寫作 小說中的代入感

真是震撼無比啊!也就是那次才突然明白,原來代入感是否具有,是跟一個讀者的價值取向相關,而一旦代入感缺失,就是再精彩的情節也會被評價為不好看。

我父親是66歲的老讀者,他喜歡踏實穩重的主角,看到人物虛浮,就不會喜歡;我媳婦兒年輕,能接受年輕的主角宿醉身旁躺個美女,覺得這是時代潮流,所以雖然代入感不那麼強,可也不討厭。

所以,得出結論,代入感跟讀者的價值觀相關,符合讀者價值取向的主角言行,才會產生代入感。

---------

再回頭看上面舉的例子,當群體人物出現,跟天災人禍做鬥爭,產生了AB兩個對抗的陣營,一面是逃亡的A陣營,一面是跟他們作對的B陣營,包括天災,包括日本兵和國民黨等人禍。

那麼認為,其實代入感不僅僅侷限在主角身上,它是讀者選擇支持陣營的立場體現。假如一個讀者支持A陣營,希望A陣營獲勝,就代入逃亡一方;假如另一讀者支持B陣營,希望那些逃亡者都死掉,死一個他高興一下,他就是代入天災人禍一方。

至於到底代入哪一方,跟該讀者的價值取向有關。

由此推論,《笑傲江湖》中,一開始發生的矛盾衝突是A陣營-林平之,B陣營-對林家辟邪劍法覬覦的敵人。因為開頭林平之表現的都是正能量,所以讀者支持A陣營,希望林平之獲勝。但隨著劇情推進,林平之蛻變為一個壞蛋,而令狐沖漸漸取代了他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此時衝突的陣營發生了轉換,A陣營-令狐沖,B陣營-覬覦他身上有可能藏有辟邪劍法的敵人。所以讀者轉而支持A陣營的令狐沖。

在這個善良守序的A陣營內,一切的人物都可以獲得代入感加持光環,比如嶽靈珊、桃谷六仙、任盈盈等,因為他們都幫助主角,讀者會對他們產生好感,這就是代入感的發散現象,只對某陣營內的人物發散。

而邪惡混亂的B陣營內,嶽不群、林平之等人,就是跟主角作對的壞蛋,他們不得不遭受讀者的仇恨和敵視。

任我行遊走在AB兩個陣營,時而幫助主角,時而利用主角,所以讀者對他是又同情又痛恨的,代入感就處於時時的轉化變動中。

---------

網絡文學寫作 小說中的代入感

其它的例子也可以用陣營對抗的方式來分析,都能解釋得通。

由此可見,一名讀者被一本書吸引的前提,是他能夠從中找到自己想要支持的陣營。

如果他哪一方陣營都不想支持,也就會發生代入感缺失,他的情感無法轉移進故事情境和人物身上,也就棄書不看了。

至於網文創作,由於大多是主角視角敘事,很少有從一個配角寫起的,所以不需要掌握林平之這種,代入感轉移的高深技巧,只需要一門心思把主角的代入感營造好就可以了。

只要記住把主角一直放入善良守序陣營內,並且時刻保證有AB兩個陣營對抗,其它的符合101上面總結的五條就可以了。

這裡提一下《蠱真人》這本書,它的主角行事會讓一些讀者覺得不能認可,比如殺害忠良,做事無底線,沒有人味兒。

作者解釋是要寫一個真魔頭,他顯然不懂代入感的原理,一開始把主角放進了善良守序陣營,周圍都是欺壓他的人,後來實力成長後,開始幹一些邪惡混亂陣營的事情,這就讓讀者的代入感發生搖擺,一些人選擇棄書了。

解決的辦法,一種是始終保持主角在善良守序陣營,另一種是引入第二主角,讓第二主角保持在善良守序陣營,比如他的弟弟,但是這麼做,就要開第二故事線,用他弟弟方正的視角去寫一些故事,營造這個人物的可愛。挺難!

-------

最後想說的是,代入感是個好東西,它可以利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1. 打壓主角,並增強主角的抗爭,會同時增強代入感,提升讀者的期待感——期待翻身。

2. 主角裝逼,揚眉吐氣,代入感也會被增強,讀者會感到爽快愉悅。

3. 讓人物幹一些N……可惡的事情,會削弱他的代入感。(慎用,必須同時找到有其他人物保持代入感的存在)

4. 當一個人物不想繼續使用,那麼可以削弱他的代入感,這樣即便他投入敵對陣營,讀者也不會感到難受,甚至讓他死掉讀者都會感到高興。

5. 當一個人物擁有很強的代入感時,假如他(她)遭遇厄運,讀者會感到極度的痛心,繼而對後續劇情產生更大的期待。(小龍女失貞、阿朱之死、楊過斷臂。這一條也要慎用,必須保證AB陣營存在,仍舊有主要人物在A陣營內,否則讀者絕對會跑光。)

總之,代入感是作者可以用來遠程遙控讀者情緒的法寶,牛逼如金庸般的大師,能讓讀者又哭又笑,為小說中人物的命運揪心牽掛,哪怕把人物寫得再悽慘,只要代入感始終存在,讀者就得一邊罵著一邊往下看。

------

最最後,再提一點101琢磨的私貨,即人的是非觀念是怎麼來的?

一個嬰兒剛出生,他(她)就潛移默化地接受周圍環境的薰陶,比如看動畫片,永遠是英雄得到讚揚和聲譽,做英雄光榮;而惡人永遠被唾棄和逼視,所以做壞蛋不光彩。

再加上父母親人們會對他說,不要偷東西做小偷,不光彩,要憑雙手吃飯等等,是非觀念就慢慢養成。

再大點,人類社會各種的道德觀念,總體上都是正面的,這一切都導致一個人,假如他的成長是正常的,他都會有基本正確的價值觀。

所以絕大多數讀者喜歡偉光正的東西,因為他們都是在這個偉光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聰明如番茄和三少,就永遠只寫偉光正的主角,所以會博得大多數讀者的認可。

極少數的讀者人生是在黑暗中成長,他們會覺得邪惡代表了力量,而光明是虛偽的,他們會喜歡看邪惡而殺伐果敢的主角,但這些人只是極少數。單單為了迎合這些人寫一個邪惡並絲毫沒有良心的主角,是很危險的。

另外,年輕的讀者價值觀更單純一些,他們不能理解過於複雜的人性;而年紀偏大的讀者,由於被社會磨礪,他們能接受複雜的,帶有一些自私自利或者說,自我保護性質的人物,也喜歡挑戰權威和打破世俗的人物,因為這代表了他們對這個社會的看法和不能實現的願望。

總之,營造代入感,必須要考慮讀者的閱讀心理和價值取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