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二三事

我曾經看過很多部小說,但說實話,當時都是衝著劇情、抱著消遣的目的看的,很多是同一個作者寫的,寫作手法、故事風格都差不多,看一本和看一百本感受也差不多。

比如亦舒、倪匡兄妹倆的小說,加起來有幾百本了,我幾乎全看過,看的時候很受吸引,茶飯不思也要一鼓作氣看完,但十幾年過去,那些書給我留下的只有一點模糊的印象,只覺得大同小異,意思都差不多。

而當時看的為數不多的幾本較出名的小說,比如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莫泊桑的《項鍊》,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清清楚楚。

看來,看小說,多看名著真的是良心建議,尤其要多看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世界名著,都是經過無數人檢閱和經歷時間考驗後的珍品。

有人說看書不應該帶有功利性,這句話我不贊同。一個人其實就是一套算法,人的大腦就是個計算器,不管你有多麼的不功利,但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在本能算計後做出的最優選擇(雖然結果不一定會是最優),那麼看書,選擇看什麼書,當然也應該是一通算計後的結果,怎麼就不能功利一點、選擇對自己最有用的書了?

如果我年輕時懂得這些道理,同樣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好書,或許也不會因為看一堆大同小異的書而把眼睛看壞了(那時都是在電腦上看的電子書)。

可能大家都聽出來了,我並沒看過很多著名的小說,不過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什麼事情好像都能總結幾句經驗出來,再加上最近看了畢飛宇老師的《小說課》,讓我對“看小說”這件事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解,忍不住想要嘮叨嘮叨。


小說閱讀二三事


先給年輕人兩點建議:

第一、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不知道要看什麼書,那麼就從世界名著開始看吧,即便不是最好的,至少可以避免看到太爛的。

好的小說一是可以提高你的文學審美;二是務實一點說,看好的文學作品,以後與人交流時可能也會幫你遇到層次更高一點的人。

一般人際交往的法則就是,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人。相信我,看世界名著的人和每天醉生夢死沉迷於網絡小說的人(額,這不就是說年輕時的我嗎),絕對是有本質差別的。與優秀的人接觸交往,是人嚮往美好的本能,並不是勢利。

第二、看小說趁年輕。我覺得沒有小說相伴的青春是無味的青春。如果一個人年輕時沒看多少好的小說,如果他不是專門從事文字工作的人,那他這一輩子大概率很難再看小說了(或許到老了、退休之後還有可能),這將會是多麼大的遺憾啊。

據統計,很多人大學畢業後就很少再拿起書本了,而有一部分人沒有放棄閱讀,但閱讀的內容卻變得更有目的性,基本上都是提升自己的專業書籍,或是對工作、生活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書。無他,一走入社會,生活壓力撲面而來,看小說將會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所以,趁年輕多看一些小說吧。

第三、小說看似無用,但其實有大用。這個觀點我以前在文章中寫到過,很多人覺得讀小說並不能幫助我們提升職業技能,也不能幫我們賺錢,除了消遣打發時光,似乎沒有大的用處。

但事實並非如此,文學作品對我們的影響,是精神上的,這些東西平時看似沒什麼用,但真正當你遭遇生活的挫折、經歷人生的低谷時,幫你度過難關的,往往是這些精神上的東西。


小說閱讀二三事


對於小說,我之前可能有很多誤解,畢飛宇老師的《小說課》庖丁解牛般地對小說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小說的意義不在於小說本身,而在於你我的解讀,在於這部作品對讀者產生的影響。

2017年浙江高考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所選文章來自《青年文摘》鞏高峰的《一種美味》。文章講述了一個農村家庭吃魚的經歷,據說題目設置較難,不少高考學子折戟於此。

事後專門有人找到了文章的原作者,作者坦誠文章並沒有那麼多意思在裡面,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吐槽文學作品的過度解讀問題。

關於過度解讀這個問題,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上學時課堂上對魯迅作品的理解、還有紅學家們對《紅樓夢》的解讀,總覺得可能作者的原意並非如此,但被後人誤解了,恨不得把作者揪出來問個明白。

我之前看小說就有這個毛病,總想找出作者這樣寫的原本意思。現在才體會到其實大可不必,小說並不是科學、數學這類知識性的東西,不必非得有一個標準答案。

小說的魅力就在於不同的人看了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內容可以對人有不同的影響。

鐵凝老師的《孕婦和牛》當時出版後,讀者們對大字不識一個的孕婦,第一次拿筆居然可以完整地抄寫下整個碑文,產生了很大的爭議,對此疑惑,鐵凝老師並沒有正面迴應。有些人說她故弄玄虛,讓大家猜測爭論,這樣作品才會更火。

我現在才突然理解了作者:這篇小說我已經完成了,它就在這裡,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麼意思,它就是什麼意思。

這其實也涉及到另一個方面:很多人以為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編造的,作者可以隨意控制。但其實不是,一個好的小說家,並不能隨心所欲地操縱人物角色。

畢飛宇老師說:“小說裡的人物都是有文學尊嚴的,你做作家的必須把人家給請出來。如果你是一個不好的作家,小說人物會聽你的;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好作家,小說人物在什麼時候出場,這就要商量。”

而在劉慈欣的《三體》裡,也出現過類似的觀點:“文學形象的塑過程有一個最高狀態,在那種狀態下,小說中的人物在文學家的思想中擁有生命,文學家無法控制這些人物,甚至無法預測他們下一步的行為,只是好奇地跟著他們,像偷窺狂一般觀察他們生活中最細微的部分,記錄下來,就成為了經典。”

所以從某一層面來說,一部小說的作者只是記錄這個故事的人,他同時也是這部作品的讀者,和其他讀者一樣,並不清楚某個爭議的標準答案。我們,也不必細究真相,能從中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

雖說小說的意義在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體會,但閱讀能力還是有高下之分的,一部作品能給你留下的印象越深刻,對你的影響就越大。


小說閱讀二三事


對於閱讀能力的提高,我推薦幾本自己覺得有用的書和幾個音頻節目。

首先推薦的,是畢飛宇老師的《小說課》。看之前,有朋友跟我說這本書讀完意猶未盡,我讀完也有這感覺,有這一句,過多的介紹就不多說了;

葉聖陶先生的《大師教語文》也不錯。這套書很厚,上下兩冊加起來一千多頁,我自己也還沒看完。內容有很強的引導性,我個人覺得解剖的範文有些不夠有吸引力,沒有《小說課》生動。

喜馬拉雅上有一套付費節目叫《中國文學大師課》,99塊錢我覺得絕對超值的,精選的都是名家好文,編排也非常有心,按照出生、童年、青春、女人、愛情與婚姻、在路上、困頓、生活的藝術、人性深處、超越生死的順序,邀請了陳思和、莫言、郜元寶、王蒙、嚴歌苓等一眾大師親自講解,簡直是一場文學的盛宴。

喜馬拉雅上還有一個節目,叫《王老師詩詞賞讀之宋詞三百首》,我聽後也是受益匪淺。以前只知道宋詞比較婉轉悲切,經老師一解讀才知道,詞這種文體,有很大的理解難度,整體比詩更加含蓄曲折,裡面的意思都是百轉千回層層遞進的,聽完老師講解,自己對文學的感受、理解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