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江南小籠包,每個嘗試過的人都會愛上它。作家梁實秋曾在《雅舍談吃》一書中寫道:捉住小籠包的皺褶處猛然提起,輕輕咬破小籠包皮,把其中的湯汁吸飲下肚。吃的樂趣就在那一提一吸之間。

2017年,國外一家網站對全球25個國家進行調查後,評出各國最受歡迎小吃。在以快餐文化聞名的美國,人們最愛吃的是甜甜圈;而在以美食著稱的中國,力壓群芳的就是這個小籠包。

江南小籠包又叫江南小籠、小籠饅頭,據考證是由北宋京城開封灌湯包發展而來。據說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逐漸在各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直至今天,小籠包都是江浙一帶的代表性食物,並且隨著歷史流傳,逐漸形成了南翔小籠、無錫小籠、常州蟹黃小籠、嵊州小籠等多個不同流派。


"

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江南小籠包,每個嘗試過的人都會愛上它。作家梁實秋曾在《雅舍談吃》一書中寫道:捉住小籠包的皺褶處猛然提起,輕輕咬破小籠包皮,把其中的湯汁吸飲下肚。吃的樂趣就在那一提一吸之間。

2017年,國外一家網站對全球25個國家進行調查後,評出各國最受歡迎小吃。在以快餐文化聞名的美國,人們最愛吃的是甜甜圈;而在以美食著稱的中國,力壓群芳的就是這個小籠包。

江南小籠包又叫江南小籠、小籠饅頭,據考證是由北宋京城開封灌湯包發展而來。據說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逐漸在各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直至今天,小籠包都是江浙一帶的代表性食物,並且隨著歷史流傳,逐漸形成了南翔小籠、無錫小籠、常州蟹黃小籠、嵊州小籠等多個不同流派。


江南小籠包:一提一吸間的美味 (下)


常州蟹黃小籠

常州蟹黃小籠,又稱加蟹小籠包,是江蘇常州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由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的萬華茶樓於清道光年間首創。每年中秋節前後,桂花盛開之際上市供應。

和無錫小籠的甜鮮不同,常州小籠走的是鹹鮮路線。並且蟹黃小籠包有“皮薄透明、滷汁豐富、蟹香撲鼻、肥而不膩、汁水濃郁、肉餡鮮嫩”的特點。會吃的人,會選擇輔以香醋、嫩姜,風味更佳。

蟹黃小籠的獨到之處,一在皮胚,二在餡料,三在皮凍。

首先做皮坯的麵粉必須是半發粉,即剛剛發起尚未完全發足的嫩發粉,這樣方能保證麵皮既緊實、富有韌性又具有通透感。至於半發的度,大多隻有經驗豐富的大師傅才能掌握。一兩面粉做六張皮,大小、厚薄都有講究,使整籠包子大小一致,呈淡粉白色。餡料以豬肉為主,再加以蟹肉、蟹黃調製。不加味精,靠糖、姜、蔥、料酒、鹽提鮮,比例有嚴格的規定。最後的關鍵是皮凍。小籠包的肉餡中是不打芡汁的,而是用的皮凍,將制好的皮凍與肉餡包在一起,經籠一蒸,膠凍融化,形成美味的湯汁。

要說還有什麼比這滿口汁水更妙的,莫過於“加蟹”二字。蟹是指蟹油,熬製過程也十分講究,必須選用上好的豬油,熬至金黃,將其撈出,放入蔥、姜、蒜等去腥,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蟹黃一下子倒入鍋中,一瞬間彷彿成千上萬個精靈在鍋中舞動。熬製好的蟹油冷卻後置於冰箱內冷凍,待制作加蟹小籠包時,和豬肉、皮凍拌在一起做成餡兒。6分鐘的蒸煮,蟹油的鮮香完全融化在汁水中,與豬肉、皮凍的肥嫩交織在一起,肉餡富有彈性,這樣的味蕾體驗自然逃不過美食家們的追逐。

常州蟹黃小籠分隨號、對鑲、加蟹3種。“隨號”就是不加蟹油的,“對鑲”就是一籠包子有6只是加蟹油的,另外6只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

在當地,一籠包子又稱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籠包常常是這樣叫的:“兩客對鑲”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帶到上海去呔”。

老食客堂食一般只會點“對鑲”,他們認為,吃蟹黃小籠只有一隻“隨號”、一隻“加蟹”夾花著吃,才能充分體會到蟹的鮮美。如果總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覺就會有些遲鈍,越來越感覺不到蟹的鮮味了。所以,會產生“對鑲”這種約定俗成的名稱。

吃蟹黃小籠時,講究“寧可人等饅頭,不可饅頭等人”,那才能達到最好的口感。

食客食用時,通常會把小籠包挾到香醋碟子裡浸一下,用筷挾起來,饅頭朝外面側一點,咬開底部一邊的皮子,先小心吸鮮美的滷水,再把開了口的小籠包浸到醋裡,讓醋進入到饅頭裡邊,然後把整個小籠包放入嘴中。

南京小籠包

南京人一般叫小籠包為“湯包”。雖然很多人不太研究小籠包與湯包二者之間的差別,但是較起真兒來,也能發現異同。

兩者同樣是薄皮厚餡兒,但小籠包收口往上,湯包則是往下。據說是為了不讓湯流出來。不過現在也有些湯包收口往上。

都說無錫小籠甜,其實南京小籠包也偏甜口,甚至有南京人自己評價:“比無錫的糖醋排骨、松鼠鱖魚都要甜。”

在甜之外,餡料也有講究。好的餡料,要選用豬的前腿肉,做成“一顆球”。肉餡要成團,麵皮要筋道。湯包剝皮用筷子插餡,肉餡不散,猶如棒棒糖。

用豬肉餡+皮凍做出來的是常見的小籠包。在此基礎上,用雞湯做皮凍,就是南京地道的“雞汁湯包”,而用蟹黃和蟹肉代替豬肉,就是秋天應季的蟹黃湯包。

如果要說最有南京特色的,那應該是菊葉湯包,菊葉是野菜的一種,切碎混進肉餡裡,平添幾絲清香。


"

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江南小籠包,每個嘗試過的人都會愛上它。作家梁實秋曾在《雅舍談吃》一書中寫道:捉住小籠包的皺褶處猛然提起,輕輕咬破小籠包皮,把其中的湯汁吸飲下肚。吃的樂趣就在那一提一吸之間。

2017年,國外一家網站對全球25個國家進行調查後,評出各國最受歡迎小吃。在以快餐文化聞名的美國,人們最愛吃的是甜甜圈;而在以美食著稱的中國,力壓群芳的就是這個小籠包。

江南小籠包又叫江南小籠、小籠饅頭,據考證是由北宋京城開封灌湯包發展而來。據說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逐漸在各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直至今天,小籠包都是江浙一帶的代表性食物,並且隨著歷史流傳,逐漸形成了南翔小籠、無錫小籠、常州蟹黃小籠、嵊州小籠等多個不同流派。


江南小籠包:一提一吸間的美味 (下)


常州蟹黃小籠

常州蟹黃小籠,又稱加蟹小籠包,是江蘇常州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由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的萬華茶樓於清道光年間首創。每年中秋節前後,桂花盛開之際上市供應。

和無錫小籠的甜鮮不同,常州小籠走的是鹹鮮路線。並且蟹黃小籠包有“皮薄透明、滷汁豐富、蟹香撲鼻、肥而不膩、汁水濃郁、肉餡鮮嫩”的特點。會吃的人,會選擇輔以香醋、嫩姜,風味更佳。

蟹黃小籠的獨到之處,一在皮胚,二在餡料,三在皮凍。

首先做皮坯的麵粉必須是半發粉,即剛剛發起尚未完全發足的嫩發粉,這樣方能保證麵皮既緊實、富有韌性又具有通透感。至於半發的度,大多隻有經驗豐富的大師傅才能掌握。一兩面粉做六張皮,大小、厚薄都有講究,使整籠包子大小一致,呈淡粉白色。餡料以豬肉為主,再加以蟹肉、蟹黃調製。不加味精,靠糖、姜、蔥、料酒、鹽提鮮,比例有嚴格的規定。最後的關鍵是皮凍。小籠包的肉餡中是不打芡汁的,而是用的皮凍,將制好的皮凍與肉餡包在一起,經籠一蒸,膠凍融化,形成美味的湯汁。

要說還有什麼比這滿口汁水更妙的,莫過於“加蟹”二字。蟹是指蟹油,熬製過程也十分講究,必須選用上好的豬油,熬至金黃,將其撈出,放入蔥、姜、蒜等去腥,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蟹黃一下子倒入鍋中,一瞬間彷彿成千上萬個精靈在鍋中舞動。熬製好的蟹油冷卻後置於冰箱內冷凍,待制作加蟹小籠包時,和豬肉、皮凍拌在一起做成餡兒。6分鐘的蒸煮,蟹油的鮮香完全融化在汁水中,與豬肉、皮凍的肥嫩交織在一起,肉餡富有彈性,這樣的味蕾體驗自然逃不過美食家們的追逐。

常州蟹黃小籠分隨號、對鑲、加蟹3種。“隨號”就是不加蟹油的,“對鑲”就是一籠包子有6只是加蟹油的,另外6只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

在當地,一籠包子又稱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籠包常常是這樣叫的:“兩客對鑲”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帶到上海去呔”。

老食客堂食一般只會點“對鑲”,他們認為,吃蟹黃小籠只有一隻“隨號”、一隻“加蟹”夾花著吃,才能充分體會到蟹的鮮美。如果總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覺就會有些遲鈍,越來越感覺不到蟹的鮮味了。所以,會產生“對鑲”這種約定俗成的名稱。

吃蟹黃小籠時,講究“寧可人等饅頭,不可饅頭等人”,那才能達到最好的口感。

食客食用時,通常會把小籠包挾到香醋碟子裡浸一下,用筷挾起來,饅頭朝外面側一點,咬開底部一邊的皮子,先小心吸鮮美的滷水,再把開了口的小籠包浸到醋裡,讓醋進入到饅頭裡邊,然後把整個小籠包放入嘴中。

南京小籠包

南京人一般叫小籠包為“湯包”。雖然很多人不太研究小籠包與湯包二者之間的差別,但是較起真兒來,也能發現異同。

兩者同樣是薄皮厚餡兒,但小籠包收口往上,湯包則是往下。據說是為了不讓湯流出來。不過現在也有些湯包收口往上。

都說無錫小籠甜,其實南京小籠包也偏甜口,甚至有南京人自己評價:“比無錫的糖醋排骨、松鼠鱖魚都要甜。”

在甜之外,餡料也有講究。好的餡料,要選用豬的前腿肉,做成“一顆球”。肉餡要成團,麵皮要筋道。湯包剝皮用筷子插餡,肉餡不散,猶如棒棒糖。

用豬肉餡+皮凍做出來的是常見的小籠包。在此基礎上,用雞湯做皮凍,就是南京地道的“雞汁湯包”,而用蟹黃和蟹肉代替豬肉,就是秋天應季的蟹黃湯包。

如果要說最有南京特色的,那應該是菊葉湯包,菊葉是野菜的一種,切碎混進肉餡裡,平添幾絲清香。


江南小籠包:一提一吸間的美味 (下)


嵊州小籠

嵊州地處浙江省東部,北靠杭州,東鄰寧波。嵊州歷史悠久、鍾靈毓秀,不僅是蜚聲海內外的越劇的故鄉,還是嵊州小籠的發源地。

據清《嵊縣誌》記載:“甄山,在縣北十里,傳大禹遺蹟,俗呼石蒸籠,亦名甑石,其地有禹妃祠。”傳說,當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後女驕就在縣北十里的甑山上蒸饅頭,為大禹提供三餐所需,大禹治水畢功於了溪,女驕蒸制的饅頭就撒落在了甑山剡水之間,化為今人看到的拳頭大小的禹餘糧,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石饅頭。後人受此啟發,用麵粉做成了小籠包,成為嵊州地區流傳很廣的民間美食。

而使嵊州小籠真正蜚聲遐邇的是嵊州人陳東昇和他開的饅頭店。

據《嵊縣誌》記載:“陳東昇饅頭店精製的小籠肉饅頭,配料獨特,皮薄餡鮮而含汁,馳名縣內外。”1933年,由杭州知味觀回嵊州的陳東昇在市心街開出了第一家小籠饅頭店,“嵊州小籠”的時代由此開啟。

嵊州小籠因講究質感“皮薄餡多,韌滑有彈性”,觀感“收口留孔,形似鯉魚嘴”和味感“蔥香肉鮮,飽滿有嚼勁”,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繼而又被走南闖北的嵊州人帶到了全國各地。

嵊州的豆腐小籠最負盛名。首先是豆腐小籠的皮,製作豆腐小籠採用的麵粉沒有加發酵粉,因此,面皮薄,而且看上去晶瑩剔透,煞是誘人。嵊州當地人也把這樣的小籠包叫作“緊粉饅頭”。其次,豆腐小籠餡的用料十分講究,主料是豆腐,外加料酒、子母醬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各種調料一起攪拌,再加入鹽、味精提鮮,攪拌均勻。豆腐小籠還可以細分為含肉豆腐小籠和純豆腐小籠兩種,含肉豆腐小籠裡會加少許的肉末;而純豆腐小籠裡,雖然只有豆腐,但卻透著一股肉香。很多店家在包豆腐小籠時,會將剛燉好的骨頭湯倒入餡裡,用來提香。但因每家店手法不同,每家店主都會有不外傳的獨家祕方,所以嵊州小籠包的好吃,擁有多種的不同口味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做豆腐小籠時,師傅左手攤麵皮,右手握餡兒,逆時針一旋,運指如飛,一隻小籠包一氣呵成。一籠嵊州豆腐小籠一般8—10個,排列整齊,裝籠、上蒸籠,蒸上五六分鐘,待到熱氣騰騰就可以上桌了。剛出籠的小籠包子,一個個晶瑩剔透,透過薄薄的皮能看到裡面純白的豆腐、微微發紅的肉餡和少許點綴用的綠蔥,如同一件工藝品,讓人捨不得往嘴裡送。聞一聞,鮮香的豆腐裡還夾雜著幾絲麵粉的香氣;蘸一蘸醋,咬上一口,外皮有韌勁兒,裡面是軟嫩鮮香,讓食客恨不得一下子把它們全部吃掉。

值得一提的是,嵊州小籠包在許多地方打的招牌是“杭州小籠包”。究其原因,其實這並不是一種誤傳,而是嵊州人故意為之。起初挑著一副蒸籠闖天下的嵊州人擔心“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認識,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卻廣為人知。為了招攬顧客,便採用了“杭州小籠包”的招牌,沒想到這個招牌還真引來了食客。於是,在外闖蕩的嵊州同鄉便將錯就錯,之後都將店名命名為“杭州小籠包”,“杭州小籠包”就這樣成了“嵊州小籠包”代名詞。

杭州小籠

杭州本地的小籠,老杭州人叫作小籠饅頭,以鮮肉小籠和鮮蝦小籠為主。鮮肉小籠,肉質飽滿,湯汁很香;蝦肉小籠,蝦仁很大顆,湯汁鮮美。1913年,孫翼齋先生在杭州創辦知味觀,鮮肉小籠成為其主打麵點,名揚天下,也成為老杭州人的美食記憶。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部中,杭州小籠包曾有專門的出鏡特寫:“杭州小籠包拷貝的是古代開封的工藝,豬皮凍剁細,與餡料混合,皮凍遇熱化為汁水,這正是小籠包湯汁豐盈、口感濃郁的奧祕。”一隻合格的杭州小籠包,每隻淨重要達到28.5克,18個褶以上,上不接頂,下不露底,形似菊花,收口如鯽魚嘴。蒸熟之後,18道褶紋若隱若現,隔著半透明的皮,皮子像嬰兒皮膚吹彈可破。

(王寧 整理自“知中”公眾號等)

(文章轉載於“中國食品報網 www.cnfood.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