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海軍司令蕭勁光

蕭勁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湖南省長沙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十大將之一。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及以後均擔任要職。

2019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週年紀念日。有一位開國大將擔任海軍司令員整整三十年,他就是被譽為“人民海軍主要創建者”的蕭勁光將軍。他為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為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海上戰鬥力量,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毛澤東點將,“旱鴨子”成了海軍司令

1949年10月中旬,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衡寶戰役的炮聲漸漸停息。這時,指揮戰役的第四野戰軍12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接到中央軍委急電,毛澤東主席要他即刻進京。

蕭勁光立即啟程,風塵僕僕趕到北京。毛澤東主席對他說:我們要著手籌建海軍,讓你當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說:“當年你們在湘江裡暢遊,我只能搖划子。您知道我是個‘旱鴨子’,又不懂海軍,哪能當海軍司令員?”毛澤東笑著說:我就是看上你這個“旱鴨子”。毛澤東又十分嚴肅地對他說:有海就要有海軍。過去我國有海無防,受人欺負。我們把海軍搞起來,就不怕帝國主義欺負了。

毛澤東要蕭勁光當海軍司令,看起來有些意外,其實毛澤東早就有這個意願。

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為了避開反動派的偵查,長沙的共產黨組織許多活動都是在湘江河西祕密進行。為了方便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革命者活動,蕭勁光就用自己的划子,為他們擺渡於湘江兩岸。

一天,蕭勁光又為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三人擺渡。他們上船後即熱烈討論起來。待船到湘江中間時,他們忽然停止了討論。毛澤東噓了一口氣,大家抬頭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蕭勁光正聚精會神又輕鬆自如地搖著船櫓,船在他腳下猶如一條被馴服的魚,在江中穿梭,與那些橫衝直撞的帝國主義軍艦捉迷藏。真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毛澤東感嘆著,他感到蕭勁光的朝氣蓬勃和意氣風發孕育著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這個未來應是一個什麼樣的呢?毛澤東自問自答,若有所思。“革命成功了,我們要建海軍,你蕭勁光當海軍司令!”聽了這話,正用力划槳的蕭勁光憨憨的笑了,還有些莫名其妙呢。

多年後,毛澤東將他的玩笑話變成了現實。1950年1月12日,中央軍委正式頒佈任命,蕭勁光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

蕭勁光獻策,海軍機關應是一個戰略決策單位

創建海軍,首先要成立海軍領導機關。把海軍機關建成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當時在軍委領導中分歧很大,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其一,海軍是一個軍種還是一個兵種?海軍機關是一個戰略決策單位,還是軍委、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其二,海軍機關設在哪裡?是設在北京,還是設在沿海的某一個城市?

對這兩個問題,軍委有的領導認為,海軍只是一個兵種,沒有必要成立獨立的領導機關,只組織一個精幹的領導班子,作為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就可以了。至於駐地,有的主張海軍機關要靠近海,不要設在北京,可以放在天津、青島或沿海其他城市。

曾兩次到蘇聯學習過軍事政治理論,在紅軍時期就擔任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的蕭勁光,從我國國防戰略長遠建設進行認真分析後提出,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域,從海軍肩負的使命和長遠發展考慮,海軍應該是一個軍種,而不能是一個兵種;海軍機關應該是一個機構健全的戰略決策單位,而不只是軍委、總參謀部的一個業務部門。他認為,從海軍本身的業務範圍來說,海軍的使命、裝備建設與政府的許多部門,如外交部、交通部、水產部、科委及許多工業部門都有密切關聯。為方便聯繫,及時洽商解決問題及得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他建議海軍機關也應該設在北京。

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主席贊同蕭勁光的觀點,明確表示:“海軍是一個軍種,海軍機關是一個戰略決策機構,應單獨成立司令部。海軍機關要設在北京。”

毛澤東和中央領導的支持成了蕭勁光工作的最大動力。1950年3月中旬,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聽取蕭勁光關於海軍籌建工作的詳細彙報。當談到房子問題時,蕭勁光半開玩笑地說:“主席,我現在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連個立足的地方也沒有呀。”毛澤東當即問道:“你們機關有多少人?”蕭勁光回答說:“司、政、後幾個大部加在一起,共有900人。”毛澤東聽後說:“人不多嘛。海軍是個戰略決策機構,要設在北京,要有長期打算。沒房子,可以自己蓋。這樣吧,你們寫個報告,我來批錢。”

4月14日,在協和醫院禮堂召開了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大會,宣佈成立海軍司令部、政治部、衛生部。蕭勁光在大會上闡述了海軍建設的方針、任務和有利條件,以及如何從思想上、作風上進行建設等問題。後勤部在青島成立後,不久也遷入北京。

毛澤東親自批撥經費後,海軍先是在貢院東街一塊不大的空地上建了兩棟三層樓,作為司政機關的辦公地點。1953年以後,請著名建築歷史學家樑思成教授主持設計,建造了至今尚在使用的海軍機關辦公樓。此後,又逐步建設了直屬部隊營房、軍官宿舍等,形成了今天的“海軍大院”。

認真抓規劃,建設一支具有攻防力的輕型海上力量

建設一支什麼樣的海軍和如何建設海軍?這是蕭勁光上任伊始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1950年8月,蕭勁光主持召開了海軍建軍會議,他在會上提出,海軍要“從長期建設著眼,由當前情況出發,建設一支現代化的、富於攻防力的、輕型海上戰鬥力量。”之後他又提出,海軍建設要打好組織樁子、思想樁子、技術樁子。

在他主持下,1950年底,海軍青島基地、中南軍區海軍相繼建立,加上1949年4月成立的華東軍區海軍,基本確立了北、東、南三大海區的戰略格局。與此同時,他重視培養海軍技術力量,強調建軍先建校,在短短几年內即創辦了10所正規海軍院校和6所預備軍校。他注重海軍裝備建設和兵種建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先後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隊、第一個航空兵師、第一個潛水艇支隊、第一個驅逐艦大隊等。

1952年2月14日上午,北京紛紛揚揚下了半天雪。下午剛上班,蕭勁光突然接到了空軍司令部辦公室的電話通報:毛澤東主席現在空軍視察,結束後馬上要到海軍機關視察。

當時海軍機關所駐的貢院東街與空軍機關相距不遠,蕭勁光放下電話,立即下樓迎接。毛澤東主席在公安部長羅瑞卿、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等陪同下來到了海軍大院。毛澤東主席顯得很興奮,一邊隨蕭勁光往會議室走,一邊說:“海軍成立兩年多了,我還沒來過。今天來這裡,看看我們海軍領導機關駐在哪裡。”當他聽了蕭勁光的情況彙報後,十分滿意海軍的工作。

1956年和1957年,根據積極防禦的戰略總方針,蕭勁光提出“海軍以發展空、潛、快為主”的建軍方針,“開展海上破襲游擊戰”的作戰理論,確立以海洋為家的訓練思想。

1960年,在蘇聯政府撕毀合同、撤走專家,海軍建設面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蕭勁光堅決貫徹中央確立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組織領導科技人員進行科研攻關,自行解決了武器裝備許多問題。

毛澤東定音,蕭勁光是終身海軍司令

1965年,蕭勁光冒著被指責為“單純軍事觀點的資本主義軍事路線”的風險,領導制定了海軍裝備科研三個五年計劃,大力推動新型艦艇的研製和生產。“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人要打倒海軍司令蕭勁光、政委蘇振華,全面奪取海軍領導權,在海軍黨委擴大會上,瘋狂地向蕭勁光、蘇振華等進行圍攻。毛澤東主席獲悉這一情況,於1966年8月18日接見紅衛兵時,在天安門觀禮臺上,他派人把蕭勁光、蘇振華等海軍領導叫到自己身邊,簡單地詢問了海軍的情況,而後嚴肅地對軍委的領導人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蘇振華是個好同志,你們老整他們幹什麼?”說著,他拉過蕭勁光,讓隨行的記者為他倆照了一張合影,以表明自己對蕭勁光的支持態度。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有人妄圖借“批林整風”之機,給蕭勁光扣上“上賊船”的帽子。毛澤東清楚蕭勁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瞭解他的政治立場和為人。他說:“蕭勁光是個老同志,他上什麼賊船?蕭勁光是終身海軍司令。他在,海軍司令不易人!” 

1971年,蕭勁光重新主持海軍工作。1973年,他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建議,海軍建設應在加強近海防禦能力的同時,適時地、積極地發展中、遠海作戰力量。

1975年5月,中共中央對蕭勁光所謂“上賊船”問題予以徹底平反。6月,蕭勁光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0年1月,當了三十年海軍司令的蕭勁光卸任,1982年、1985年蕭勁光兩次當選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89年3月29日,蕭勁光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

(作者系原蘭州軍區退休幹部、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憶海軍司令蕭勁光

蕭勁光 作者供圖



憶海軍司令蕭勁光

作者趙仕樞 作者供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趙仕樞

聲明:圖片來源於“東方IC”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