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日本女子大學教授平石淑子被譽為“日本第一個系統研究蕭紅並卓有成就的學者”,她從本科時代開始研究蕭紅,迄今已經三十餘年。2008年,她完成了以蕭紅為主題的博士論文,並由汲古書院出版。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根據平石淑子《蕭紅研究》翻譯的《蕭紅傳》,譯者為崔莉博士和樑豔萍教授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平石淑子教授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蕭紅傳》封面

蕭紅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有好事者稱其為三十年代文學洛神,甚至將她與張愛玲、石評梅、廬隱並列,稱為“民國四大才女”。無論這些稱號是否合理、是否有意義,蕭紅所創作的《生死場》《呼蘭河傳》《商市街》《馬伯樂》等一系列作品,長久以來都吸引著諸多讀者。再加上蕭紅短暫而非常有“話題性”的人生經歷,讀者們對她的生活極其好奇,關於蕭紅的傳記愈來愈多。朱曉晨的《新時期以來蕭紅接受研究》中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出版的不同類型的蕭紅傳記已達80餘種。就傳記數量而言,蕭紅足以排進百年來中國作家之前五。

除了肖鳳、葛浩文、駱賓基、季紅真等學者的蕭紅傳記以外,如今又多了一本“平石淑子”版——在當下的各類蕭紅傳記中,平石淑子所撰寫的這本《蕭紅傳》以其史料之全面、文本分析之細緻、態度之客觀,可稱之為第一流的論著,遠超市面上各種隨心所欲、內容貧乏的蕭紅傳。

(一)史料:傳記之根本

很多讀者關注蕭紅的人生經歷,恐怕只是為了讀一個令人心痛、惋惜的愛情故事,正如同肖鳳所做的:她通過想象力的虛構來創作一篇有關蕭紅的悽哀散文。就作品意義來看,肖鳳的《蕭紅傳》是國內第一本較為詳細的蕭紅傳記,有著開創之功。但在嚴謹性和客觀性上,肖鳳的作品還遠遠不夠。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肖鳳《蕭紅傳》

楊會在對肖鳳的《蕭紅傳》與葛浩文《蕭紅評傳》進行比較時談到,與肖鳳不同,葛浩文“翔實地考證了蕭紅的一生”,以一種“旁觀式”的寫法來勾勒蕭紅的生平軌跡。平石淑子的寫作方式與葛浩文類似。她參閱了大量的中文和日文文獻,採用了“論文式”冷靜而中性的語言,力求細緻、準確地對蕭紅進行評述。由於整本著作仍然以蕭紅的一生經歷為主線,稱之為“蕭紅傳”當然無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平石淑子真正要解答的並非是蕭紅的情感歷程,而是通過她的一生經歷分析她的文學活動。這不是故事性的傳記,而是學術性的探討

通常而言,撰寫蕭紅傳記需要參閱的史料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蕭紅身邊的親朋好友所撰寫的與蕭紅有關的材料,比如駱賓基的《蕭紅小傳》是後來的每一位蕭紅研究者都會利用的材料,此外,許廣平、胡風、白朗、張秀琢、端木蕻良、聶紺弩等也寫了大量回憶性文章(如果有感興趣的國內讀者,這些文章均見諸於王觀泉的《懷念蕭紅》,東方出版社2011年版)。平石淑子大量利用了這些基礎性材料,並對這些材料進行了仔細的比對和辨析,使她的論證全面而有力。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第二,蕭紅本人所撰寫的有自傳色彩的文學作品。作為一名女性作家,蕭紅在文學作品中所展現出的往往是她所耳濡目染的世界,《生死場》《呼蘭河傳》《馬伯樂》等小說中都可以隱約看到發生在蕭紅身上的故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自傳色彩並不意味著就是自傳。許多蕭紅傳記分不清二者的區別,直接將《呼蘭河傳》當成蕭紅的真實童年,忽視其中的虛構成分,這就降低了傳記的可靠性(比如我手中的這本蔣亞林的《從呼蘭河到淺水灣——蕭紅傳》)。平石淑子非常清醒地看到《呼蘭河傳》“絕非蕭紅的‘自傳’,而是她巧妙創作出的一部偽裝成自傳的虛構故事”,這是她比大多數蕭紅傳記作者明智的地方。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我手中的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生死場》封面

第三,在過去數十年間,蕭紅研究者獲得了大量成果,新的研究視角不斷出現,研究內容覆蓋蕭紅生平、作品、讀者接受等方方面面,這也是後來者進行蕭紅研究的土壤。

第四,與蕭紅生平相關的各種地方誌書、歷史傳記。平石淑子參閱了大量相關的社會史、教育史、地理圖、文學史料、乃至法律規章,這為她瞭解蕭紅的成長過程、心理變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這本傳記中,可以看到1933年的呼蘭大街地圖,可以看到商市街、東興順旅館的位置簡圖,可以看到蕭紅在日本居住的麴町區地圖……這些圖示簡單明瞭地展示出蕭紅的居住環境,使我們能更加直觀地瞭解蕭紅的生活狀態。

(二)“人”的生存:繼續發現蕭紅

雖然蕭紅研究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但隨著研究視角的更新、新材料的出現,這一研究方向仍有很大的學術空間。這本《蕭紅傳》,起碼有以下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

首先,平石淑子身在日本,她對1936年左右蕭紅在日本的住宿情況、學習生活、創作情況、與蕭軍的聯繫等經歷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而這是其他蕭紅研究者所疏於或難以進行的。而恰恰是這段時間的經歷,加深了我們對蕭紅本人心理狀態、與蕭軍之間情感變遷的理解。雖然平石淑子對於蕭紅赴日原因等觀點還有可商榷的餘地,但就材料蒐集上,平石淑子的工作是極有意義的。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蕭紅在東京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本書所附的地圖

其次,平石淑子詳細地考察了蕭紅在東北期間的生活經歷,在目前所見的蕭紅傳記中,平石淑子是對蕭紅前二十年生活比較費心的一位。她極其關注蕭紅的學生時代,以及蕭紅與舒群等東北作家的相遇。蕭紅正是在與蕭軍等年輕的東北作家共同活動之後,才正式構建起自己的社會網絡並踏入文壇。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1933年,牽牛房主人馮詠秋手繪蕭紅漫畫像

再次,平石淑子全面而系統地解讀了蕭紅的作品。她對蕭紅的早期作品如《棄兒》和《跋涉》所收錄的小說進行了分析,發現蕭紅在創作題材、主題和表達等方面曾受到了蕭軍的影響,並指出“從蕭紅的這些初期作品中,已經可以管窺其作品的整個世界”(第107頁)。平石淑子對比了和蕭紅《商市街》題材相同的三篇蕭軍作品,發現蕭紅在“強烈得自我辯護,自己並非是一個在蕭軍庇護下的羸弱可憐的‘安琪兒’”(第192頁)。她還對蕭紅的《生死場》《呼蘭河傳》等中後期作品進行了頗有新意的闡釋,豐富了我們對蕭紅作品的理解。對《生死場》,平石淑子指出作品中幾乎所有的出場人物都被比喻成了人類之外的動物,強調了王婆在情節中的關鍵性作用。《呼蘭河傳》中,平石淑子理出了團圓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這三者體現出的一條脈絡:作為“人”活下去。她說:“團圓媳婦死了,有二伯活了下來,馮歪嘴子雖然死了妻子,卻帶著兩個兒子共同活了下來”,“三位出場人物的行為結果順次好轉,也使得馮歪嘴子的希望顯得更加明亮。”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平石淑子提出了一條貫穿蕭紅作品的主線,即“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在一條連續的線上進行的一種連續的精神行為”。這一觀點在女權主義以外,形成了一種新的蕭紅作品解讀方式。

(三)尊重蕭紅,理解蕭紅

在前言中,平石淑子這樣看待蕭紅紀念館前的這座漢白玉雕像:

雕像中蕭紅的姿勢是鄉村照片中從未出現過的,面孔在筆者看來也宛若旁人,這是長期以來人們在頭腦中塑造出的一個名為蕭紅的女性形象,它被打上了深刻的歷史與社會的印記。)(第2頁)

她表示,這個雕像“難以接受”,並擔心它“可能會左右人們對蕭紅作品的理解”,導致它成為一個固化的、一元化的神聖偶像凌駕於讀者之上。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平石淑子對蕭紅的理解,超過了通常的女性主義視角,她強調追尋蕭紅的人生軌跡,將蕭紅的生平經歷和文學活動都視為追求作為“一個人”的幸福和權利的過程。於是,蕭紅的精神世界被理解為富有人文氣息而非僅有女性的惆悵和幽閉,把蕭紅形象從單調而統一的“被同情者”解放出來,這是平石淑子公平和客觀的一面。

關於蕭紅和蕭軍的關係問題,平石淑子認為,蕭紅早就下定決心,不能和選擇棄筆從戎的蕭軍一道走下去,兩人的分手與端木蕻良的插足無關,其主要原因是蕭軍沒有意識蕭紅在精神上已經獨立,“總想將她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的這種男性利己主義使得兩人之間的裂痕難以修復”(第235頁)。這一點我與平石淑子的觀點有所不同,具體我已經在上一篇談蕭紅的文章《蕭紅的病與愛:稱之為“文學洛神”,不如叫她“文學黛玉”》中提到:當前幾乎所有的蕭紅研究者,都沒有正視蕭紅的身體健康問題。作為一個長年被病痛折磨的年輕女性,蕭紅的頭腦中充滿對生死的敏感,對未來的擔憂。在談論蕭紅和蕭軍、蕭紅和端木蕻良時,必須結合蕭紅的病情與心理狀態。對男性利己主義的拒斥是一方面,但是為什麼她對蕭軍的男性利己主義反應這麼劇烈?因為她的健康情況已經太糟糕,不允許她再繼續跟從於蕭軍的人生規劃。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電影《蕭紅》劇照

另外我還有一個想法:蕭紅在赴日前後,其心態是否發生了變化?在赴日前,始終生活在蕭軍身邊的蕭紅總讓人感到有些怯意: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蕭紅,拍攝於1935年魯迅大陸新村門前階沿

但是從日本回來之後的蕭紅,神情姿態似乎成熟了一些。這段長達半年的出國經歷是否使蕭紅意識到自己的獨立性,究竟對蕭紅的心理狀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想會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課題。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1937年3月攝於萬國公墓魯迅墓前,左起:金人、袁時潔、蕭紅、張秀珂、蕭軍。

總之,每一個研究者都有其出發點和研究方法,這會導致他們眼中呈現出不同的蕭紅形象。把蕭紅當做英勇的抗日者、男權的反叛者、寂寞的獨行者或者對“人”的自由的追求者,只要能夠自圓其說,都沒有什麼不可以。但蕭紅是“多面”的聚合,她是普通而複雜的,是冷靜而驚惶的,是柔弱而堅定的……我們理解蕭紅的時候,不應先給蕭紅打上什麼標記,再去尋找能證明這個標記的邊角料,而應該儘量還原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蕭紅。在這一點上,力求通過全面掌握材料而對蕭紅及其作品進行細緻剖析的平石淑子《蕭紅傳》就有了它的特殊意義:它是過去的豐富研究成果的寶貴結晶,又是史傳結合、頗有新意的優秀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崔莉博士和樑豔萍教授的譯筆相當準確流暢,對平石淑子所引用的中文材料,翻譯過程中都去檢索出了原文。這部近30萬字的論著,翻譯質量是極高的。2018年1月13日,《蕭紅傳》獲得湖北省翻譯工作者協會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四)結語

2018年9月,平石淑子又來到黑龍江哈爾濱的蕭紅文學館。在這裡已經收藏了由崔莉博士和樑豔萍教授翻譯的《蕭紅傳》,平石淑子過去曾為蕭紅文學館送去一些日文研究資料和從日本東京蕭紅生前居住地採集的土樣。這次,她又送來一些與蕭紅有關的材料。

如今蕭紅已經逝去七十餘年,平石淑子只能在蕭紅曾經居留過的城市遊走,去試著尋找蕭紅曾經的痕跡。走在哈爾濱的土地上,她一定還記得,1981年她來到參加蕭紅研究學術研討會時,蕭軍為她題寫的詩:

塞北梅花何處尋?餘將松柏立森森!時人漫道江南好,雪滿關山勝似春。

蕭軍給她題詩後,她研究了一輩子蕭紅:女教授平石淑子的蕭紅情結

2013年《蕭紅》電影海報

注:

本文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