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代丞相蕭何是如何當官的!

蕭何 劉邦 韓信 項羽 有聽讀書 有聽讀書 2017-10-11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代丞相蕭何是如何當官的!

蕭何,秦王朝泗水郡沛豐人,是為劉邦建立大漢帝國的重要謀臣之一,官居丞相位,與韓信、張良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蕭何此人,有見識,有智慧,有器量,進能為劉邦月下追韓信,退能化險為夷,明哲保身,世上再無第二人。

首先,蕭何慧眼識英才,在劉邦的人生起步階段,蕭何對其的提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司馬遷在《史記》之中初提蕭何,他只不過是一名沛縣縣府中從事文墨工作的小吏,沒有多大權利,但是蕭何卻在這時給當時還只是一名地痞的劉邦安排了一份泗水亭亭長的工作;此外,劉邦能娶上呂雉為妻,可以說也是借蕭何之力。因為當時沛縣縣令好友呂公來到沛縣寄居時,是蕭何讓不持一錢的劉邦進入縣令家,劉邦才有機會被善相人的呂公“敬重之”,奉其為上賓,才有機會在後來娶呂雉為妻,並藉助呂公的名望進一步加強他在沛縣的實力。

俗話說,“亂世出英豪”,就是說即使是草莽匹夫也是有機會去爭得一席之地的,畢竟在戰亂之中很多東西是難以評定和下判斷的,所以說蕭何也許看到了劉邦身上的王者氣質,才會盡力提攜,助其成大事吧。

第二,在秦實現形式上的統一後,便開始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人們被迫為秦始皇修築陵墓,建砌長城;在思想上,焚書坑儒,大興法家之道,百姓怨聲載道,社會實際上動盪不安。但這時,善思沉穩的蕭何早已洞悉了這一切的現實,覆秦計劃已然在胸。所以在劉邦率軍進駐咸陽後,蕭何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民眾們紛紛認同,此舉也為劉邦賺足了民心。

第三,蕭何對於韓信的舉薦可以說是助劉邦奪得天下最重要的一環。有了韓信,劉邦才能“東出陳倉,定三秦。”,“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順利建立大漢版圖。

雖然劉邦部下不乏勇將,但缺少帥才。開始時儘管蕭何數次推薦韓信,但劉邦還是猶豫不決。韓信眼看在劉邦這裡得不到重用,便不辭而別。蕭何一聽說此事,顧不上向劉邦稟報,連夜把韓信追回去見劉邦。誰知蕭何回去後,被劉邦責罵到:“你為什麼逃亡?”蕭何回答道:“我不敢逃啊,我是在追那個逃亡的人。”劉邦在得知他追的是韓信又大罵:“諸將亡者數十人,你不追,為什麼偏偏追韓信?”蕭何說:“諸將易得,韓信是再找不出第二個了。您如果想在漢中為王,沒有韓信就沒有可以一起打天下的人。”在蕭何如此的推薦下,劉邦答應在七月擇選吉日,齋戒,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軍,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爭奪天下。而蕭何此番月夜追韓信,也成為了識人、薦人的千古佳話。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代丞相蕭何是如何當官的!

第四,在楚漢相爭的艱難歲月,劉邦與項羽在前線對峙,大後方完全交給蕭何掌管。“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 表面看來,劉邦似乎實在關心、慰勞蕭何之勞苦,然而蕭何的門人鮑生就向蕭何建議這是劉邦開始懷疑他了,並建議讓蕭何將家族子弟凡是能作戰的人全部送往前線,這樣劉邦才能放心。生性多疑的劉邦此舉是害怕後方失火,那樣他的全部精力將會功虧一簣,蕭何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於是便安排家族人馬鼎力相助。結果可想而知,劉邦對蕭何大加讚賞,信任有加。

第五,“漢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蕭何的門客洞悉到危險,便對蕭何說:“您可能不久就要被誅滅九族了。”試想想,劉邦一直是統軍在前方作戰,後方全是蕭何在著手營建,長此以往,蕭何在關中百姓心中早已樹立起了體民愛民的尊者形象,但是劉邦雖貴為皇帝,但是仍然不敢輕視民心所向的力量,更何況蕭何以相國之位,反手自己做皇帝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當劉邦有“以絕後患”的主意時,蕭何就提前一步,抹黑自己的形象來打消劉邦的殺念,強迫自己賤買良田自汙其名,這樣一來,蕭何才能勉強地安保晚年。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代丞相蕭何是如何當官的!

蕭何為相多年,其實完全有條件可以為後代留下豐厚的遺產,但他卻沒有這樣做。蕭何所置田宅,多在窮鄉僻壤,而且不設圍牆。說到底,蕭何此舉完全是為了自保,蕭何能在疑心重重的劉邦手下得全身自保,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借鑑到兩點:一是要認識到避嫌的重要性;二是要在嫌疑未產生之前即防患於未然。古詩有云:“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反觀戰必勝、攻必取的軍事天才韓信就是因不諳此道,在助劉邦奪取天下後,不忍背棄朋友之情去收容被朝廷通緝的原項羽大將鍾離眛,在封地內出入陳設衛兵,結果背上了謀反的罪名,身亡族滅。

蕭何身為一朝丞相,既要心憂天下,為百姓的利益考慮,還要揣測帝王心理,兩者兼顧,費盡心力,但是如果蕭何能像張良那樣,漢室成,身即退的話,也不會在後來總是被劉邦所懷疑,險些喪命,一敗塗地。身居高位的膽戰心驚,蕭何何嘗不是早已嚐盡,但蕭何對大漢是有情結的,對劉邦也是顧念舊情的,所以即使輝煌背後多劫難,但是蕭何就是蕭何,險境之中仍能得以善終,耗盡一生心血為漢初的建立立下萬世之功,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年代,這樣的結果也是周全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