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再就是杏仁茶。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祕》“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清末薛寶辰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有詩讚道:清晨市肆聞喧譁,潤肺生津味亦佳。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再就是杏仁茶。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祕》“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清末薛寶辰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有詩讚道:清晨市肆聞喧譁,潤肺生津味亦佳。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再就是杏仁茶。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祕》“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清末薛寶辰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有詩讚道:清晨市肆聞喧譁,潤肺生津味亦佳。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另外還有油茶,也叫油炒麵。這是用牛骨髓炒麵然後再用開水一沏,和茶湯的衝法一樣。在喝這些茶的時候,還有一種小菜配著吃,叫茶菜。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再就是杏仁茶。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祕》“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清末薛寶辰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有詩讚道:清晨市肆聞喧譁,潤肺生津味亦佳。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另外還有油茶,也叫油炒麵。這是用牛骨髓炒麵然後再用開水一沏,和茶湯的衝法一樣。在喝這些茶的時候,還有一種小菜配著吃,叫茶菜。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


一說到茶,人們肯定會想到老北京的大茶館。北京的茶館分兩大派四種類型,南派和北派。南派分三種茶館,一為窩窩館,二為搬壺館、三為烘爐館。北派只有二葷鋪一類。老北京過去有名的大茶館,前門外的天泉、欲順、高明遠這都是屬於南派的。今兒咱們先不聊茶館,就侃侃老北京早點的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老北京過去早上打招呼,都是吃了嗎您那或者喝了嗎您吶。有句老話是“渴不死東城、餓不死西城”。北京人過去也有喝早茶的習慣。有的老爺子起來先喝茶,然後再去吃早點。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至於北京美食中能“吃”的茶,屈指一算,竟然還真不少:醇香的油茶,鹹香的麵茶,甜香的杏仁茶,外加上龍嘴大茶壺裡衝出來的茶湯……我細細思忖,卻發現這些美食有兩個奇怪之處:

第一,帶“茶”字,卻沒有茶。

第二,都是老北京的早點。

轉而又變成了兩個疑問。

為什麼沒有茶而要叫“茶”?

為什麼這些“無茶之茶”又都出現在早點中呢?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原來這些帶茶字的吃食都是源於蒙古人的飲食習慣。蒙古人是遊牧民族,飲食以牛羊肉為主。見天兒的吃牛羊肉容易火大啊,所以蒙古人都喜歡喝茶去火。 蒙古人把茶放鍋裡煮,時間長了摻進各種糙糧,黍、大黃米、小黃米兒、小米兒……這樣誰餓了就進來盛一碗吃,既方便又省事。這就是麵茶、茶湯這些茶食類的小吃雛形。到了1644年滿人入關之後,因為八旗裡有蒙古八旗,蒙古人的飲食習慣就漸漸的傳到了滿族人這。可是滿族人的飲食習慣又不同於蒙古族,所以這種吃食傳到了滿族人這,就把茶去了,融入了滿族人的吃法——加點花椒芽芝麻醬。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北京麵茶。一喝麵茶就立馬看出您是不是老北京,外地人張口要勺,老北京則是不用筷子也不用勺,一手擎著碗沿碗邊轉著圈的喝,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每喝一口都會品嚐到芝麻醬,芝麻鹽特有的香味。美食嘛,需要您慢慢地品嚐。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茶湯也是這種茶食的改良。天橋的茶湯李就是做這個有名的老字號,創始於咸豐年間,最早在琉璃廠的廠甸,到光緒年間遷到天橋。特製的大銅壺是賣茶湯的標誌,大銅壺裝滿水少說也得有百十來斤,銅壺裡的水被炭火燒得滾開嗤嗤的冒著白氣。只見老師傅站在銅壺前,手裡拿著小碗盛有調好的食材,右手緊緊拿著大銅壺把兒,身體稍微地傾斜,一股滾開的熱水就從又細又長的壺嘴中飛流直下,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尺之外的小碗中,小碗裡瞬間變成色澤杏黃的糊糊狀。老師傅放下手中的大銅壺後迅速地拿起瓷碗中的小勺快速有力地攪拌幾下,再撒上些桂花紅糖就手遞給了食客,成品的茶湯棕黃色,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再就是杏仁茶。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祕》“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清末薛寶辰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有詩讚道:清晨市肆聞喧譁,潤肺生津味亦佳。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另外還有油茶,也叫油炒麵。這是用牛骨髓炒麵然後再用開水一沏,和茶湯的衝法一樣。在喝這些茶的時候,還有一種小菜配著吃,叫茶菜。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無茶之茶:老北京的四大茶,為什麼都沒有茶


每一道小吃都凝聚著創造者的智慧,也是一個地區及城市的名片,說到燴麵就會想到河南,一提擔擔麵就會想到四川,冷麵就會想到延吉。吃泡饃就一定想到西安,每一道美食都能體現出這個地區人民的性格和文化。一種精神的需要,一種生活的享受,一種飲食的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