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小吃 壽司 壽司之神 肉夾饃 餐飲好聲音 2017-06-16

在日本,存在這麼一種稱呼。小野二郎現年已九十二歲,是世界上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一生致力於壽司的製作,被譽為“壽司之神”。米其林主廚相信不用我過多介紹,特別是三星,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全世界,地位不可撼動。

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同樣是美食文化大國的中國,特色美食繁多複雜,卻從來沒有聽說過“煎餅果子之神”、“肉夾饃之神”、“蛋炒飯之神”之類的說法。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要把目光轉向日本。小野二郎一生中,超過六十年的時間內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技巧絕對稱得上當之無愧。所以如果中國真的有這樣的大神,也必須要專注做了至少五十年以上的肉夾饃、煎餅果子或者蛋炒飯。放中國目前的情況來說的話,不是貶低,基本不存在。

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再者我們談談中國的美食文化。有這麼一句俗話““美味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美味的食物本來就是上天賜予我們,通過精妙的雙手偶爾才能得它。換句話說,中國的美食文化講究渾然天成,這些意外得來的美味,又不斷豐富著中國菜譜的豐富與發展。張家的煎餅果子,喜歡放香菜,李家的煎餅果子,喜歡加辣菜,一地一俗,一家一味,這便成了風味。這和日本壽司的製作以及米其林的評判恰好相反。因為,這些製作不具備量化的標準,或者說中國的美食並不像日本,需要做到那麼細緻,一抓一柔間的揉捏力度,甚至對於每一種食材的選取都要做到天衣無縫。在中國,一座灶臺,一口鍋,一把大勺子,這就是料理。

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編者記得,小野二郎正式被世界知曉是因為一部叫做《壽司之神》的紀錄片。正巧,本人也看過這部記錄片,但是!我並不認同這樣的美食理念。記得片中,做壽司的食材有章魚,製作時居然要不斷揉捏近一個小時,直至把章魚的纖維捏斷。恕我直言,這樣可能真的做出來的章魚壽司更入味,但為了吃一塊小小的壽司準備一個小時?抱歉,即便是免費的美味我也不會去吃的。(參考排隊幾小時買喜茶的人)當年奧巴馬吃過這位壽司之神的大餐,餓肚子回飯店叫漢堡。

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如果真的要說日本這種“壽司之神”的說法,我覺得可能是日本人把食物看的過於崇高,以至於像一件藝術品。而中國,食物顯得更需要發揮他本身的作用。廚師應該像動漫《海賊王》中,香吉士那樣,給飢腸轆轆的人填飽肚子,露出滿意的笑容,這才是食物和廚師應該帶給我們的理論。

為什麼日本有“壽司之神”,而我們沒有“肉夾饃之神”之類的說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