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新疆頭條訊(文/記者 劉萌萌 圖/西爾扎提·亞合甫提供)由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導演西爾扎提·亞合甫執導的《音樂家》,目前在國內以及哈薩克斯坦上映。

影片記錄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中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生活,以及同哈薩克斯坦作曲家拜卡達莫夫的友誼。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中哈兩國2017年簽署合作拍攝電影協議,《音樂家》成為該協議的啟動項目,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在人文領域的重點合作項目。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中哈兩國2017年簽署合作拍攝電影協議,《音樂家》成為該協議的啟動項目,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在人文領域的重點合作項目。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這部充滿家國情懷的催淚大片一經上映,便廣受好評。在國內上映時,當影院響起《黃河大合唱》時,觀眾隨著音樂小聲哼唱起來,場面感人,據新華社報道,影片在哈國首都努爾蘇丹舉行首映時,許多哈薩克斯坦觀眾在觀影后流下感動的淚水,起立為影片和演員精湛的表演鼓掌致意。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這部充滿誠意之作背後,也是新疆電影人的殊榮和努力,影片上映前,記者特意去拜訪西爾扎提導演,西爾扎提今年56歲,主要電影作品有:《買買提的2008》、《烏魯木齊的天空》、《鮮花》、《平壤之約》等。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擅長用鏡頭語言講故事,並且充滿情懷,是他的電影作品一個顯著風格。而這也是出品方選擇由他執導的重要原因。

《音樂家》導演西爾扎提: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

記:執導這部影片對您個人而言有著怎樣的意義?

西:擔任《音樂家》的導演是我莫大的光榮。冼星海和拜卡達莫夫等音樂家之間的友誼為我們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我願與哈薩克斯坦的藝術家們一起,講好兩國音樂家之間的友誼和他們所獲得的傑出藝術成就,並將電影藝術的溫暖與美麗帶給觀眾。我希望此次合作是一個好的開端,中哈兩國的電影合作將會持續下去,中哈電影界應該為加深和促進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做出貢獻。

記:在電影創作中,您一定也花了不少心血。

西:2017年,我在新疆文學翻譯家哈依夏·塔巴熱克的幫助下,推出了劇本的初稿,隨後,往返北京二十餘次,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編劇張遂遂商討劇本,僅劇本便改動了十幾次。2017年6月《音樂家》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開機。除了300多名劇組成員,前後參與電影拍攝的人員超過2萬人。冼星海大街上有一塊紀念碑,碑上鐫刻著這樣一段話:“冼星海用音樂在兩國人民之間建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名字,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而這也是電影想傳達的主題。

記:聽說電影背後還有一段關於尋找的故事?

西:冼星海離開延安時,女兒冼妮娜只有8個月大。1990年,冼妮娜第一次來到哈薩克斯坦,與拜卡達莫夫的後人們見面,從此,遠在異國的兩家人,親如一家。老人說,自己一生都在以各種方式尋找、瞭解父親,特別希望能從這部影片裡瞭解父親當年的生活。

我們還在哈薩克斯坦找到了拜卡達莫夫的外甥女卡莉亞老人。當年,她只有7歲,與寄住在自己家的冼星海情同父女。我記得拍攝進行到一半時,老人通過大使館聯繫到我們的劇組,說是想見見扮演“父親”的演員,當見到胡軍時,老人摸著他的臉說“爸爸好像回來了。”這一幕讓我很感動,當時我就下決心,一定要完成兩個老人的心願。

記:很多人覺得胡軍從外形上看並不適合演冼星海?

西:我們經過多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發現冼星海其實並不是一個文弱書生。他從法國留學回來,曾在上海、澳門生活過,穿戴講究,很洋氣,喜歡喝咖啡,但性子也很倔強。有資料描寫,他曾在法國一家餐廳打工時,有人侮辱他,他很硬氣地懟回去,他創作音樂時喜歡喝咖啡,沒咖啡會發脾氣,很真實的一個人,所以他創作音樂的爆發感也很強。影片裡冼星海會拉小提琴、彈鋼琴,在異國他鄉飽經滄桑,而胡軍出身音樂世家,塑造的人物性格從這點上是很符合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