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項羽 英布 章邯 韓信 千古名將英雄夢 千古名將英雄夢 2017-09-19

傷心楚漢之項羽篇:奈若何(15)

主筆:江湖閒樂生

公元前208年11月初,項羽一舉誅殺卿子冠軍宋義,威震諸侯,名揚天下。齊國將領田都,一向崇拜項羽之武勇,聽聞項羽奪了軍權,立刻背叛田榮,往助項羽救趙;已故齊王建的孫子田安,也攻下濟北數城,率部投奔項羽,共往救趙;燕王韓廣,同時派出燕將臧荼,南下救趙。

楚軍開出安陽後,不日進入濟北郡(今山東泰安一帶),兵抵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開始準備渡過黃河。

當時,在黃河的那邊,有這麼幾隻軍隊:

第一:鉅鹿城南敵軍章邯部,兵力二十餘萬。

第二:鉅鹿城下敵軍王離部,兵力二十餘萬。

第三:鉅鹿城內友軍趙王歇部,兵力萬餘。

第四:鉅鹿城北友軍趙國大將陳餘部,兵力數萬。

第五:鉅鹿城北友軍趙將張敖部:兵力萬餘。

第七:鉅鹿城北友軍燕將臧荼部:兵力數萬。

第六:鉅鹿城西友軍齊將田都部:兵力數萬。

第八:鉅鹿城西友軍齊將田安部:兵力數萬。

一切都對諸侯軍方面非常不利:兵力不足、糧草匱乏、戰鬥力差,派系鬥爭嚴重,各路援軍更是重演戰國時代那種畏秦如虎的鏡頭,作壁上觀,觀望不前,對鉅鹿援而不救。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為什麼諸侯們如此膽小,遲遲不敢出兵與秦軍正面對決?理由很簡單:連六國公認最強的項梁都讓人家收拾了,咱們還裝什麼牛逼。人可以裝牛逼,但要是在牛面前裝牛逼就錯了,因為人家的逼更逼真啊!四十萬秦軍虎狼之師,那可是好惹的麼?

這也的確不能太強求他們,中國人並非全都是活雷鋒,救人可以,捨己免談。從古到今的地方軍閥們,除非生死存亡之際,往往都以保存實力為重。這些胸無大志膽小無能的平庸之輩,註定沒有拼死一搏的勇氣,註定無法承擔歷史的重任,註定只能淪為時代的配角,為天下所笑。

當年紅軍能成功長征,也是拜那些只求自保的國民黨地方軍閥所賜。

在這樣的惡劣情況下,項羽應該怎麼辦?

這時候,項羽的頭號大將英布給項羽出了個餿主意:“秦軍勢大,不如急引軍趨秦,與沛公會師,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據咸陽,制天下也。”

項羽道:“關中易入,然救趙何?”

英布道:“《軍志》曰‘攻其必救也。’使我軍入關,章邯、王離必釋趙自救。我據關逆擊其前,趙與諸侯救者十餘壁躡其後,覆之必矣。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功於秦也。譬如戰國時,魏伐趙,齊救之。孫臏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趙而破魏,理與此同。”(《軍志》:西周時兵書,已失傳)

這一招看上去很美,其實爛透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英布的私心作祟,他既嫉妒劉季與項羽的親密關係,又害怕劉邦先入關中搶佔大功,所以才出此下策。

項羽正在思索,他身邊一個叫韓信的執戟郎中立刻出言反對道:“秦軍圍趙已近三月餘,鉅鹿城兵盡糧絕,隨時有可能為秦軍所破,吾恐我軍尚未攻至關中,趙已亡國耳。到那時諸侯兵散,楚孤軍奮戰,必陷秦之重圍而大敗矣。”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一邊是頭號大將英布,一邊是胯夫出身的韓信,項羽當然站在英布這邊,即便他對韓信的意見深為認同。

於是項羽大怒道:“這裡哪有你這個胯夫說話的份兒,給我退下!”

韓信氣結,但是沒辦法,誰叫他出身低微,名聲也不好,即便是國士無雙,項羽也不會用他,更何況項羽本人才高八斗,智勇冠天下(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也不需要再一個聰明人來搶他的風頭。

“聽到沒有,給我退下!”

可憐的韓信只好持著他的戟,帶著滿腔的懷才不遇,黯然退出賬外。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項羽回過頭,親切的對英布說:“當陽君之言亦善。然籍生平處事,但為‘義俠’二字耳。今諸侯抗秦,同氣連枝。吾雖新造之軍,必奮勇而抗積威之秦,以救瀕亡之趙,不亦義乎?”

英布被項羽的高尚情操深深打動了,他立馬錶示,願意自領部曲,率先渡河,以探秦之虛實。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項羽大喜,隨即命英布及蒲將軍率先鋒部隊兩萬,渡河擊秦,任務是探清敵情,同時破壞章邯給王離輸送糧草物資的甬道,掩護大軍渡河。

以區區兩萬軍隊去衝擊秦四十萬大軍,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項羽給英布佈置的任務並不是與秦軍正面對決,而是將兩萬人分成數十支小遊擊隊,如數十支鋒利而細小的梅花針,狠狠的戳進章邯軍和王離軍之間的大動脈血管(運糧甬道)裡去。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我們知道,守城需要充足的糧草,殊不知圍城的軍隊更需要,否則圍不了多久就得撤退。——項羽劉季之所以每次攻城都速戰速決,且有時攻下還屠城,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缺糧。

秦軍同樣是如此,所以章邯軍才不得不駐紮住棘原(今河北大名一帶)這個船運碼頭兼倉儲所在地,將洛陽北部秦軍糧庫敖倉的糧草由黃河漕運至此,然後加緊修築甬道,利用甬道再將糧草運往鉅鹿城下的王離部。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看來這條蔓延數百里的大甬道,就是秦軍的生命線,砍掉它就等於斷了秦軍的活路,要知道在進入11月寒冬後,運輸更加困難,如果沒有甬道的保護,這條漫長的補給線上的糧草,就跟白送給敵人沒什麼兩樣。

項羽派英布去破壞秦軍糧道算是派對人了,這傢伙本就是大盜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打游擊戰,從前在鄱陽湖的時候,他每每面對數倍於幾的官兵,總能來去如風,打完了就跑,得了便宜就溜,讓敵人一根毛都抓他不到。這次還是那樣,英布重新化身為從前的土匪,在秦軍漫長的生命線上四處刺孔,刺的秦軍腸穿肚爛,刺的章邯焦頭爛額。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見過無賴的,沒見過這麼無賴的,章邯指揮慣了數十萬軍團大作戰,一時間要面對英布這倏忽不定的游擊戰法,他還真有點不適應。

能將百萬兵如一人者,當為名將,能將區區萬餘兵而遊擊百萬大軍者,亦為名將也。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圖:甬道

結果沒幾天,秦軍的甬道就被打成了個爛篩子,在黃河邊的華北平原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副情景:一隊楚軍士兵正在拆甬道,突然遠遠發現秦軍來了,趕忙呼嘯一聲提溜起夯錘就跑,秦軍一部分在後面死追,一部分留下來修補甬道,剛修到一半,另一支楚軍又來了,他們就在離修牆秦軍數百米之外的地方大搖大擺的拆牆。秦軍無奈,只好扔掉版築,拾起兵器又去打那支楚軍,如此循環往復,反正拆的總比修的快,秦軍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怪就怪,這甬道太長了,足足數百里,怎麼守嘛!

這是空間優勢,另外還有時間優勢,章邯再怎麼嚴加防備,也擋不住英布深更半夜去挖牆腳,他總不能讓士兵們通通不睡覺去守甬道吧!

看來,項羽絕非一個有勇無謀之輩,他派英布率領游擊隊破壞秦軍甬道,一可讓章邯軍草木皆兵、疲於奔命,二可讓鉅鹿城下的王離軍缺糧,降低其士氣;二者都收到了奇效。就這樣過了快一個月,項羽估摸秦軍也被折騰的差不多了,於是決定動手,他的五萬大軍在英布的掩護下,從平原津順利渡過黃河,又向西來到了漳河邊。從此再渡過漳水,就是秦始皇暴斃的沙丘行宮了,沙丘離鉅鹿只有十幾公里,不到一天便可直抵鉅鹿城下。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從這一年九月秦軍開始兵圍鉅鹿,至此已足足三個多月,雙方一直在增兵,卻一直是謹守己方營壘,沒有爆發一次大規模的戰鬥,鉅鹿周邊、漳河兩岸雖然風雲際會,秦、楚、齊、趙、燕、魏各路人馬加起來前後近七十萬,戰雲凝重的簡直就要擠出水來,卻遲遲沒等來爆發的一刻。

直到項羽來到漳河邊,徹底攪開這潭死水的關鍵性人物終於閃亮登場。一場干係天下命運的超級大會戰,爆發在即。

這一天黎明前的最後黑暗時分,項羽命令大軍飽餐戰飯,然後乘船大舉渡河,一時間,寬闊冰冷的漳河河面上,百舸爭流千帆齊進,場面甚為壯觀。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大軍渡過漳河後,項羽突然發佈了一個驚人的命令:全軍把所有渡船鑿沉,再將做飯的鍋碗瓢盆全部砸碎,每人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三天之後,要麼大家一起轟轟烈烈的戰死,要麼戰勝秦軍搶他們的飯吃。

什麼是“破釜沉舟”,這就叫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孫子兵法》曰: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諸、劌之勇也。

意思是說:將部隊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士卒就會寧死不退。士卒深陷危險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懼,一旦無路可走,軍心就會牢固。深入敵境軍隊就不會離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況,軍隊就會殊死奮戰。所以當作戰命令頒佈之時,坐著的士卒淚沾衣襟,躺著的士卒淚流滿面,這是把士卒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他們就都會變得像專諸、曹劌一樣勇敢。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項羽主動將自己的後路斷絕,正是要把士卒們逼入絕境,人一旦陷入絕境,人就不是人了,是超人。項羽破釜沉舟,一舉將十萬楚人個個變成能殺吳王的專諸,變身勇不可當的加里森敢死隊——此曠古爍今之驚人偉魄,千載之下,仍令我等震撼不已!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不過,項羽不僅懂得一往無前,也懂得暗留後路。早在渡河之前,他就令范增帶領一支數千人的部隊留在河南。表面上的理由是亞父年邁,不宜參加如此激烈的戰鬥;實際上項羽是讓范增在河南暗暗籌措糧草、渡船,一旦戰事不利,則立即渡河前來支援。

“破釜沉舟、持三日糧”的驚人偉魄背後,隱藏著一個謀略深遠的局

這個高度軍事機密,世上只有項羽、范增二人知曉。後來的事情的發展,沒有給范增表現的機會,否則我們將會看到這樣的一幕:“項羽破釜沉舟陷險境,范增運糧渡河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