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後劉邦大哭是不是真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項羽 劉邦 項伯 楚漢戰爭 史鏡 2017-05-11

公元前202年,曾經叱吒風雲一時的西楚霸王項羽在斬殺追擊的漢軍數十百人後於烏江邊自刎而亡,由此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項羽自刎後,他的屍體被呂馬童、楊喜等五人分得。其後不久,劉邦便在魯城以項羽最初獲得的封賞魯公之禮安葬了他,而且劉邦不僅親自主持了葬禮,更是不顧君王禮節當著眾臣的面大哭了項羽一場。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論,市井出身且被認為毫無信義的劉邦為何會哭這位曾經讓他寢食難安的宿敵呢?劉邦的此哭又到底是不是真心呢?

項羽死後劉邦大哭是不是真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爭來爭去,觀點無非就是兩點:劉邦的哭項羽是其真情流露的表現;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劉邦哭項羽純粹是一場作秀而已。在正式給出答案之前,小編就先介紹一下這兩種觀點各自持有的依據。

真情流露說

項羽死後劉邦大哭是不是真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不少人都認為劉邦哭項羽是真心的,持此種觀點的人認為,劉邦與項羽都是秦末的亂世之雄,而自古以來,英雄之間大多往往會惺惺相惜,而且兩人也確實在後來結為了兄弟,而在中國古代,兩人結拜為兄弟,就意味著兩人之間也有了親情關係。雖然後來兩人不得已而在戰場上生死相搏,但即使如此,兩人曾經的情誼、親情卻永遠不會改變。因此,曾經的兄弟項羽死後,作為大哥的劉邦失聲痛哭是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此外,能加強此觀點的另一依據是,劉邦在項羽死後並未大開殺戒誅滅項氏家族,相反還將項伯封了射陽侯,可見其心胸只寬廣,而有如此胸襟的人,其哭項羽定是真心的。

作秀說

項羽死後劉邦大哭是不是真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此種觀點的人認為,劉邦哭項羽純碎是在作秀,是為了收買人心。依據主要有四,其一,劉邦是市井無賴出身,這樣的人是沒多少信義可言的,而且縱觀劉邦的一生,其確實是不講信義之徒。其二,從楚漢之爭中項羽威脅要烹食劉太公劉邦的表現來看,連自己父親的生死都能不顧,說明劉邦根本不講親情;其三,劉邦對項羽的懼怕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為了能儘快殺死宿敵而不惜許以賞金封侯,而且項羽被殺後,他確實兌現了當初的諾言,可見,劉邦對項羽除了恨就是懼,現在宿敵一死,他定是高興得無以言表,怎會去哭一個敵人呢。其四,項羽雖死,但是當時江東還沒有統一,而且江東百姓都視項羽為英雄,劉邦自己也明白,要想快速統一江東,就必須收買人心,因此,哭項羽便是一處絕好的妙計。

無論是真情流露說還是做秀說,這兩種觀點都有各自的依據,卻拿不出真實的證據來說服對方。那麼,劉邦哭項羽到底是真情流露還是做秀呢?今天小編就說一個故事,看完後,大家也就能夠真正明白了。

項羽死後劉邦大哭是不是真心的?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這故事出自於漢武帝朝時期的一個姓鄭的正直大臣之口,而且也被司馬遷先生記錄到了《史記.汲鄭列傳》裡。故事是這樣的,這位姓鄭的正直大臣的父親名叫鄭君,他原是霸王項羽手下的一名將軍,項羽死後,鄭君及其他將軍歸降了劉邦。劉邦統一天下後,特意規定,原項羽手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項羽時只能稱“項籍”,而不能稱“項羽”或“項王”。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稱呼,但我們都知道,稱“項羽”或“項王”是一種尊稱,而叫“項籍”則是不敬。

鄭君雖然降了劉邦,但他卻時刻堅守著對舊主項羽的禮節,在提到項羽時,他從不稱“項籍”,要麼稱“項王”,要麼稱“項羽”。後來劉邦為了以儆效尤,就將鄭君這類稱“項羽”、“項王”的人炒了魷魚,從此不再任用,而將那些稱“項籍”的原項羽部下都升為大夫。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確是心胸狹隘之輩,那麼其當初哭項羽定不會是真情流露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