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周邊水系地形圖

在如此眾多的戰爭之中,有三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

第一次是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當時由曹魏政權佔據的襄陽與樊城,以期打開北伐的通道。此戰中,關羽利用雨季漲水以及城池地勢低平的劣勢,用水攻圍困兩城,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但是關羽孤兵深入,導致後方防守空虛。呂蒙在此期間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將關羽的根據地一舉吞併。而曹魏方面曹仁據城固守,寧死不降,再加上曹操發軍救援,名將徐晃與曹仁協力打破關羽圍攻態勢,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進退兩難,最終陷入困境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執。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爭轉折點,此戰之後,不僅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東吳坐大,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破裂、兵戎相見,之後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周邊水系地形圖

在如此眾多的戰爭之中,有三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

第一次是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當時由曹魏政權佔據的襄陽與樊城,以期打開北伐的通道。此戰中,關羽利用雨季漲水以及城池地勢低平的劣勢,用水攻圍困兩城,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但是關羽孤兵深入,導致後方防守空虛。呂蒙在此期間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將關羽的根據地一舉吞併。而曹魏方面曹仁據城固守,寧死不降,再加上曹操發軍救援,名將徐晃與曹仁協力打破關羽圍攻態勢,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進退兩難,最終陷入困境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執。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爭轉折點,此戰之後,不僅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東吳坐大,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破裂、兵戎相見,之後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樊之戰示意圖

第二次則是宋元時期蒙古為打開南下通道而進攻襄樊。這一次的襄樊之戰是蒙古為消滅蝸居在江南的南宋政權進而統一中國的一次關鍵戰役,而在此之前宋蒙圍繞襄樊已經展開了多次拉鋸戰。蒙古之中有人對攻佔襄陽有著深刻的見解:

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即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九地爾,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這次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戰爭歷時六年之久,終因樊城先破,襄陽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這場戰爭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此後蒙古軍隊沿江而下,“乘破竹之勢,席捲三吳”,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全國政權,對今後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均造成了巨大影響。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周邊水系地形圖

在如此眾多的戰爭之中,有三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

第一次是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當時由曹魏政權佔據的襄陽與樊城,以期打開北伐的通道。此戰中,關羽利用雨季漲水以及城池地勢低平的劣勢,用水攻圍困兩城,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但是關羽孤兵深入,導致後方防守空虛。呂蒙在此期間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將關羽的根據地一舉吞併。而曹魏方面曹仁據城固守,寧死不降,再加上曹操發軍救援,名將徐晃與曹仁協力打破關羽圍攻態勢,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進退兩難,最終陷入困境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執。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爭轉折點,此戰之後,不僅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東吳坐大,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破裂、兵戎相見,之後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樊之戰示意圖

第二次則是宋元時期蒙古為打開南下通道而進攻襄樊。這一次的襄樊之戰是蒙古為消滅蝸居在江南的南宋政權進而統一中國的一次關鍵戰役,而在此之前宋蒙圍繞襄樊已經展開了多次拉鋸戰。蒙古之中有人對攻佔襄陽有著深刻的見解:

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即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九地爾,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這次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戰爭歷時六年之久,終因樊城先破,襄陽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這場戰爭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此後蒙古軍隊沿江而下,“乘破竹之勢,席捲三吳”,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全國政權,對今後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均造成了巨大影響。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宋襄樊保衛戰示意圖

襄陽和附近的荊州有著“荊襄之地,固若金湯”的說法,這表明襄陽不僅僅從其自身來說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其附近的區域也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由此便圍繞這一區域展開第三次對中國有著巨大影響的重大戰役——隨棗戰役。隨棗戰役是發生在1939年5月(民國二十八年),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棗陽地區與日軍的一次正面對戰。中國軍隊通過這次會戰,打碎了日軍計劃消滅企圖消滅中國第5戰區的主力的圖謀,同時也守住了川東要衝,打消了日軍打算從陸路進川的計劃,日軍退回鍾祥、應山等原駐地,恢復戰前態勢。並最終將日軍的腳步阻滯在了川鄂咽喉——宜昌一帶,確保了戰後大後方的安全,這對於抗日戰爭的勝敗有著極大的影響。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周邊水系地形圖

在如此眾多的戰爭之中,有三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

第一次是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當時由曹魏政權佔據的襄陽與樊城,以期打開北伐的通道。此戰中,關羽利用雨季漲水以及城池地勢低平的劣勢,用水攻圍困兩城,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但是關羽孤兵深入,導致後方防守空虛。呂蒙在此期間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將關羽的根據地一舉吞併。而曹魏方面曹仁據城固守,寧死不降,再加上曹操發軍救援,名將徐晃與曹仁協力打破關羽圍攻態勢,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進退兩難,最終陷入困境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執。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爭轉折點,此戰之後,不僅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東吳坐大,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破裂、兵戎相見,之後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樊之戰示意圖

第二次則是宋元時期蒙古為打開南下通道而進攻襄樊。這一次的襄樊之戰是蒙古為消滅蝸居在江南的南宋政權進而統一中國的一次關鍵戰役,而在此之前宋蒙圍繞襄樊已經展開了多次拉鋸戰。蒙古之中有人對攻佔襄陽有著深刻的見解:

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即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九地爾,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這次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戰爭歷時六年之久,終因樊城先破,襄陽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這場戰爭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此後蒙古軍隊沿江而下,“乘破竹之勢,席捲三吳”,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全國政權,對今後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均造成了巨大影響。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宋襄樊保衛戰示意圖

襄陽和附近的荊州有著“荊襄之地,固若金湯”的說法,這表明襄陽不僅僅從其自身來說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其附近的區域也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由此便圍繞這一區域展開第三次對中國有著巨大影響的重大戰役——隨棗戰役。隨棗戰役是發生在1939年5月(民國二十八年),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棗陽地區與日軍的一次正面對戰。中國軍隊通過這次會戰,打碎了日軍計劃消滅企圖消滅中國第5戰區的主力的圖謀,同時也守住了川東要衝,打消了日軍打算從陸路進川的計劃,日軍退回鍾祥、應山等原駐地,恢復戰前態勢。並最終將日軍的腳步阻滯在了川鄂咽喉——宜昌一帶,確保了戰後大後方的安全,這對於抗日戰爭的勝敗有著極大的影響。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隨棗會戰圖

抗戰以後,依靠重要的戰略位置,南北重要動脈焦柳線從襄陽經過,這就為襄陽繼續保持區域中心樞紐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在宜萬鐵路修築之前,東部與成都的連接的鐵路幹線也從襄陽經過,再加上漢水作為長江水道中關鍵的一環,襄陽很長時間一直保持著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的地位,雖然現在其南部宜昌的影響力在不斷加大,但是在今後想當長的時間內,襄陽仍然會保持在此區域中心區域的優勢地位。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壽春在隋唐之後其重要性便在不斷下降,而今湮沒為一座普通的縣城,而襄陽的區域優勢地位一直延續至今,那麼為什麼同為南北對峙的重要據點,壽春與襄陽兩座城市的命運差別這麼大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其地理環境一窺因由。首先在相對位置上,襄陽位於省區西北邊界上,是自古區域交流的重要站點,自古便有“七省通衢”的美譽,雖然湖北省過去與湖南省並稱湖廣行省,但是其與北部的河南、陝西等省向來涇渭分明,邊界很少發生變動,所以可以說是歷史的慣性加強了襄陽的優勢地位。而壽春則位於安徽省中部,除非南北分裂外很難起到“犬牙交錯”的作用,所以在這一點上壽春便輸了一著。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兩座城市所依託的區位優勢。襄陽所依託的是地形地貌這些非常穩定的區位優勢,在人類千百年的歷史中很難發生大規模的地質活動,再加上漢水為山脈所縛,幾乎不會發生改道的事件,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當作一個“永久”性的區位條件存在。而壽春一帶水路變化頻繁,水害頻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再加上後期黃河改道的威脅,放棄壽春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在上期談到東部的中國古代軍事重鎮壽縣江淮樞紐壽春:中國古代南北戰爭的必爭之地後,我們這次把目光轉向西方。無獨有偶,在與壽春處於同一條緯線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著從歷史延續至今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襄陽。那麼襄陽在中國軍事史上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又為何在今天仍然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湖北政區圖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襄陽所處的地理環境,從區域位置上講,它地處湖北省西北部,位於漢水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孫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北部為兵家必爭的南陽盆地,作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陽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與北上的重要通道。此外襄陽西靠荊山,東納江漢平原,所以也同時是從陸路進川出川的重要孔道與中轉站,在古代從峽江入川風險極大,所以這一條陸路更受重視。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陽盆地地形圖

襄陽在全國的地位也不可小覷,由於襄陽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所以從建城伊始便承擔著“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陽自古便有“北人下馬南人上船”一說。著名歷史地理學者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論述:

古代中國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侷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游之吳越。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復南循漢水至長江中游之荊楚。而襄陽向來就是聯繫長江中游與中原、關中地區的交通樞紐。由襄、鄧西北陸行過武關、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丹水入商州,再轉陸路經藍關,或自襄州溯漢水至洋州,轉陸路經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嶺,均可至長安;由襄州北行經南陽、方城可至洛陽;南行經荊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嶺至廣州,或經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東下吳越;東南循漢水而下,經鄒、鄂入江,亦得聯絡吳越嶺南。

古代帝國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均定都在西起長安,東至許昌這一塊中原之地,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帝國中樞便通過從南陽到襄陽的這一條道路來加強對南蠻之地的控制。在南北分裂時期襄陽位置更顯突出,北方政權往往將襄陽作為南下的基地,通過漢水進入長江直搗南方政權的核心區域。吳慶熹在《襄陽兵事略》中說:

自漢以來,起中原而爭天下者,惟晉以樓船出巴蜀,沿江東下取吳,外此,這出師之途無過二:曰淮北,曰漢南。而江不與,淮北不得志,則漢南重,而襄重起東南者亦然。

而南方政權則會將襄陽作為其北上的橋頭堡,進入南洋盆地直取中原,清王萬芳《襄陽府志》有這樣的總結:“襄陽為楚北大郡……代為重鎮,故典午之東遷,趙宋之南渡,忠義之士,力爭上游,必以襄陽為扼要;晉之平吳,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陽,為建瓴之勢。”此外南方政權也會將襄陽作為進入四川的門戶從兩路給北方造成軍事壓力。

除了以上宏觀條件,襄陽本身的微觀地形也增加了其區位優勢,其東有桐柏山,東南有大洪山,西北為武當山餘脈,西南則為險峻的荊山山脈,襄陽城面臨漢水,與樊城隔江相對,易守難攻,此外和附近的樊城可聯合形成掎角之勢,更是加強了其固守能力。一向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也花了六年多時間才將此城攻下,可見襄陽城防之強。而且襄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一般在15-16℃之間,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太陽輻射較為豐富,年平均總日照時效為1800-2100小時。十分適宜農業生產,此外漢水流經,保障了供水能力 ,再加上多變的地形地貌,能夠種植多種作物,完全有能力孤城據守。歷史上又多次記載襄陽成為屯田之所,例如西晉與孫吳相持時,“羊枯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腆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盡為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為儲蓄。枯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枯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顧祖禹因此稱“襄陽遂為滅吳之本”。 又如東晉庚亮謀伐中原,張邵出任雍州刺史,“及至襄陽,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而襄陽本身又是北上南下東出西入的鎖道,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軍事重鎮。基於此,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雄據漢水中游,使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襄陽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周邊水系地形圖

在如此眾多的戰爭之中,有三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

第一次是三國時期的襄樊之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當時由曹魏政權佔據的襄陽與樊城,以期打開北伐的通道。此戰中,關羽利用雨季漲水以及城池地勢低平的劣勢,用水攻圍困兩城,趁機乘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但是關羽孤兵深入,導致後方防守空虛。呂蒙在此期間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將關羽的根據地一舉吞併。而曹魏方面曹仁據城固守,寧死不降,再加上曹操發軍救援,名將徐晃與曹仁協力打破關羽圍攻態勢,使得關羽腹背受敵進退兩難,最終陷入困境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執。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爭轉折點,此戰之後,不僅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東吳坐大,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破裂、兵戎相見,之後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樊之戰示意圖

第二次則是宋元時期蒙古為打開南下通道而進攻襄樊。這一次的襄樊之戰是蒙古為消滅蝸居在江南的南宋政權進而統一中國的一次關鍵戰役,而在此之前宋蒙圍繞襄樊已經展開了多次拉鋸戰。蒙古之中有人對攻佔襄陽有著深刻的見解:

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即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九地爾,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這次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戰爭歷時六年之久,終因樊城先破,襄陽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這場戰爭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此後蒙古軍隊沿江而下,“乘破竹之勢,席捲三吳”,由此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全國政權,對今後中國社會各個方面均造成了巨大影響。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南宋襄樊保衛戰示意圖

襄陽和附近的荊州有著“荊襄之地,固若金湯”的說法,這表明襄陽不僅僅從其自身來說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其附近的區域也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由此便圍繞這一區域展開第三次對中國有著巨大影響的重大戰役——隨棗戰役。隨棗戰役是發生在1939年5月(民國二十八年),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棗陽地區與日軍的一次正面對戰。中國軍隊通過這次會戰,打碎了日軍計劃消滅企圖消滅中國第5戰區的主力的圖謀,同時也守住了川東要衝,打消了日軍打算從陸路進川的計劃,日軍退回鍾祥、應山等原駐地,恢復戰前態勢。並最終將日軍的腳步阻滯在了川鄂咽喉——宜昌一帶,確保了戰後大後方的安全,這對於抗日戰爭的勝敗有著極大的影響。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隨棗會戰圖

抗戰以後,依靠重要的戰略位置,南北重要動脈焦柳線從襄陽經過,這就為襄陽繼續保持區域中心樞紐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在宜萬鐵路修築之前,東部與成都的連接的鐵路幹線也從襄陽經過,再加上漢水作為長江水道中關鍵的一環,襄陽很長時間一直保持著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的地位,雖然現在其南部宜昌的影響力在不斷加大,但是在今後想當長的時間內,襄陽仍然會保持在此區域中心區域的優勢地位。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壽春在隋唐之後其重要性便在不斷下降,而今湮沒為一座普通的縣城,而襄陽的區域優勢地位一直延續至今,那麼為什麼同為南北對峙的重要據點,壽春與襄陽兩座城市的命運差別這麼大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其地理環境一窺因由。首先在相對位置上,襄陽位於省區西北邊界上,是自古區域交流的重要站點,自古便有“七省通衢”的美譽,雖然湖北省過去與湖南省並稱湖廣行省,但是其與北部的河南、陝西等省向來涇渭分明,邊界很少發生變動,所以可以說是歷史的慣性加強了襄陽的優勢地位。而壽春則位於安徽省中部,除非南北分裂外很難起到“犬牙交錯”的作用,所以在這一點上壽春便輸了一著。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兩座城市所依託的區位優勢。襄陽所依託的是地形地貌這些非常穩定的區位優勢,在人類千百年的歷史中很難發生大規模的地質活動,再加上漢水為山脈所縛,幾乎不會發生改道的事件,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當作一個“永久”性的區位條件存在。而壽春一帶水路變化頻繁,水害頻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再加上後期黃河改道的威脅,放棄壽春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陽,中國古代南北爭鋒的核心地帶

襄陽鐵路綜合樞紐佈局圖

由此可見,襄陽所依據的地理條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發生改變,這些“硬核”區位使得其不管在哪一種條件下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現如今依託交通樞紐作用,襄陽的工業產值也一直在省內除武漢外無出其右。在中部崛起和產業轉移的背景下,襄陽的綜合實力必然也會進一步地加強,可以預見襄陽今後的作用不僅僅只是交通要衝 ,而是一個帶動區域發展的中心城市。其在省內乃至全國中的地位也正如顧祖禹所言:“湖廣之形勝,在武昌乎?在襄陽乎?抑荊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參考資料: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宋傑:《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

饒勝文:《佈局天下》

胡阿祥:《兵家必爭之地》

嚴耕望:《唐代又通圖考(第4卷)》

宋鐮等撰:《元史》卷一四九,《郭侃傳》

《南史》卷32《張邵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