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看家鄉鉅變 錦州人杜亞光的《大美錦州》

相機 攝像機 攝影 數碼相機 小淩河 錦州新聞網 2018-12-25

文/記者張虹硯 攝影/杜亞光

詮釋家鄉的方式有千萬種:杜亞光,一個普通“70後”城市打工族,年少時愛上了攝影,他揹著照相機、攝像機,走遍了錦州的大街小巷。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他用多年來積攢下來的照片和視頻資料,通過相同地點的新舊對比和市民關注的“錦州地標”、“錦州話題”等有代表性的錦州元素,製作了“改革開放40年 看錦州鉅變”系列短片——《錦繡之州——大美錦州》(以下稱《大美錦州》),記錄了時代洪流中家鄉的變化,表達了對祖國、對家鄉不變的深情。

鏡頭裡的“老錦州”

前不久,朋友圈中流傳這樣一段視頻:“你知道你現在所處的地點,十幾年前是什麼樣子嗎?”帶著好奇心,我打開視頻,裡面展現的正是錦州日報社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中央南街和市府東路交叉路口附近曾經的模樣:沒有現在的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有的是土路黃沙,匆匆騎行的稀少行人——視頻製作得用心且有情懷,時光穿梭,帶著觀者回到了10多年前……我因此聯繫上了視頻的製作者——杜亞光。

杜亞光說:“我是一個普通的錦州市民,‘70後’,清晰地記得小時候每天啃著窩窩頭上學,親眼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輝煌的40年,見證了錦州的巨大變化。”杜亞光出身工人家庭,在酷愛美術的父親支持下,初二那年他擁有了人生第一臺“120照相機”,從此喜歡上了攝影;1990年,杜亞光有了一臺“M7攝像機”,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婚禮攝像,這在當時算是新興職業;2003年,他購買了數碼相機,因為數碼相機較以往的攝像機攜帶更加方便,他可以隨時記錄百姓的日常生活;2004年,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杜亞光,拍起了街景,突發奇想地搭建了中國首個街景網站——“全景錦州”,雖然網站在2007年經營不善關閉了,但留下了數千張寶貴照片。

快手展示“新錦州”

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貫穿著杜亞光的成長,2018年,當他打開電腦,翻看一幅幅老照片時,被震撼了:“相同地點的新老街景一對比,錦州變化太大了!”10年沒有摸過的相機,已經陌生,過往時光中的酸甜苦辣湧上杜亞光心頭……他下定決心利用他音像特效編輯的技能,再拿起相機,拍一部反映“改革開放40年 看錦州鉅變”系列短片——《大美錦州》,以數千張改革開放過程中、各個時期錦州老街景照片與現在的景色作對比,展現40年來錦州巨大變化,也引領著他們這些“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尋找兒時的記憶。

上世紀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會記得:曾經,橋南小淩河,破舊的平房,黑臭的河水,隨後,城市南擴,樓宇大廈拔地而起,通過兩河治理,如今碧水藍天已經融入到錦州人的生活裡;曾經,一群群冒雨騎車的上班族、路邊頂著陽光的等車族以及“神牛”……而改革開放40年的錦州,已是滿街的私家車,路邊有嶄新的公交車站,舊式的公共汽車也換成了環保電動公交車;公園廣場、運動場所分佈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在《大美錦州》中,伴著恢宏的配樂,杜亞光用鏡頭展現了錦州街頭的鉅變,回首過往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刻著時代的烙印。

《大美錦州》會更好

在《大美錦州》的第四集,杜亞光拍了“錦州的風”。視頻一開始,杜亞光采訪了正在放風箏的中年人和晒太陽的老奶奶:現在有風沒土,風沙小多了——錦州市民七嘴八舌地熱議家鄉的風。談起選題初衷,作為“70後”的杜亞光說:“從我記事起,也就是改革開放初期,錦州開春就颳風,一刮就是一年。”視頻中,真實的老街景帶入:呼嘯的風聲,路上處處可見艱難騎車的人,女人裹紗巾,男人戴風鏡。如今,黃沙天變成了藍天,狂風變成了微風,人們開始願意走進大自然。在杜亞光短片的最後展示了在錦州舉行的“國際帆船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帆船運動員和愛好者齊聚錦州,參加高水準的比賽和訓練。

杜亞光的老照片也在尋找、彙集著懂它們的人。因為拍攝家鄉的街景製作短視頻,並每週堅持更新一到兩集,杜亞光在“快手”平臺上擁有了16000餘名粉絲,他們中除了生活在錦州的人,還有身在海外的錦州人,有曾在錦州工作學習過的人,也有諮詢製片技巧的人……為了《大美錦州》,杜亞光也有了苦惱:近10年來,他沒有從事視頻製作工作,如今出現了很多新平臺和新技術,他要投入更多時間學習;在《大美錦州》製作過程中,他越做越想做得更好,深感自己在文字功底和解說方面的不足,急於得到專業的指導和大家的建議。

為了拍一個延遲鏡頭,經常會在烈日、寒風中蹲幾個小時,杜亞光就是這樣東奔西走,一個鏡頭接一個鏡頭,一個變化接一個變化,一個事件接一個事件地記錄著發展變化中的家鄉,以一個普通錦州人的視角講述著“錦州故事”。杜亞光的《大美錦州》還將繼續下去,正如他對攝影、對家鄉的情感延綿不息。(在“快手”平臺搜索“全景錦州”可觀看杜亞光的《大美錦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