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咸豐”錢幣'

"

一錢友從北京歸來,帶回一枚極為罕見的咸豐通寶試鑄錢。其面文為“咸豐通寶”,背面上下為“二十”、左右為“壹兩五錢”,黃銅質。直徑5.18釐米、穿徑0.89~0.87釐米(穿口上寬下窄)、厚0.39釐米,重55克。據說是錢幣界老前輩王蔭嘉先生舊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外流日本。2008年深秋幸回國內。

王蔭嘉先生(1892~1949)字蒼虯,號殷泉,江蘇吳縣人,是我國著名錢幣學家。早年就讀於北京,藏有歷代錢幣、古今紙幣、金銀幣和錢範數萬枚。其藏品多於20世紀80年代歸上海博物館所藏。王老是上海泉幣學社主要發起人之一,負責社刊《泉幣》總校對工作,又是主要撰稿人,還是《壽泉會》的倡議者之一,參與出刊《壽泉集拓》工作。王老藏品為何流入海外?是當時時局動盪,或是錢友互贈,今已不得而知。

清代咸豐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繼王莽之後,又一幣制混亂時期。時值鴉片戰爭之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興起,清政府稅收猛減,餉需繁重,銅路梗塞,國庫空虛,內困外擾。自咸豐三年起,朝廷遂鑄行了十餘種等級大錢,亦濫發寶鈔、官票,以解燃眉之急。於是盜鑄蜂起,私錢充斥,銀價日貴,通貨膨脹加劇。

所謂大錢,就是偷工減料鑄造大面值錢幣,但是重量不按面值比例增加。銅鑄幣與紙幣不同,銅本身具有經濟價值,用料多少關係到貨幣的含金量。咸豐時期,中央和地方錢局鑄造的一文銅錢比前朝減重,實重不足一錢(約3克)。咸豐三年“當十”錢出籠後,當年即先後增鑄“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四種大錢;次年又馬不停蹄地接著鑄其他較小面額的制錢,從而迅速形成了由“當四”到“當千”14品大錢組成的幣值格局。朝廷還發文要求地方多開錢局鑄造錢幣,一時間,一些關閉多年的地方錢局和新開錢局,也因形勢所迫,到處找銅,開爐鑄幣。這些大錢不僅大小輕重不一,而且版式之複雜,為歷朝所罕見。

咸豐錢幣按面部寶文可分通寶、重寶、元寶三種。咸豐通寶為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鑄錢幣。因政治腐敗,經濟危困,不久即受到重寶、元寶大錢衝擊,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錢局所出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咸豐三年(1853年),清政府准許製造咸豐大錢。其統分兩類:當百以上文曰“元寶”,當百以下稱“重寶”。咸豐重寶計有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等八等,全國計有28錢局先後開始鼓鑄。咸豐元寶等級計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四百、當五百及當千六種,戶、工部及各地28錢局幾乎同時開鑄。咸豐元寶連同重寶、通寶錢幣,品類浩繁,可謂五花八門,在我國錢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

咸豐大錢的壽命亦很短暫,到1859年,除咸豐當十外,其餘大錢皆停鑄。

在五彩繽紛的咸豐大錢中,作為福建錢局的寶福局,所鑄計重錢幣別具特色,可謂一絕。計重分肉計重與緣計重兩種。肉計重即在內外廓間標明重量,如計重一兩、三錢八分、七錢五分、一兩五錢等。馬定祥先生主編的《咸豐泉匯》中,把這種“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定為一級品,存世甚少,僅以數枚計,把其分為小字、大字扁通及大字斜豐三個品種。緣計重即在錢幣外廓上標明重量,如計重五錢、二錢五分、五錢、一兩、二兩五錢、五兩等。這些肉計重和緣計重的咸豐大錢,為寶福局所獨有,其他鑄錢局沒有鑄造過。從留存的寶福局咸豐大錢看,其書法秀麗,錢文書體略帶山谷遺意,鑄造精美,錢體厚重,版別繁多,且不少版式皆未正式發行,存世僅見少量樣錢、母錢,珍稀之品比比皆是,為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及研究專家所鍾愛。

咸豐錢是中國古錢幣的一朵奇葩。咸豐年間所鑄錢幣,其複雜和混亂程度,遠遠超過王莽時期的錢幣。咸豐僅當皇帝11年,鑄幣的不同版別,不僅超過清朝其他皇帝當政的總和,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朝都無法與之比擬。馬定祥編寫的《咸豐泉匯》一書,共刊載不同版別咸豐方孔錢就達4000餘種之多。自咸豐後期,就有人關注咸豐錢的版別,清末時有不少錢幣收藏家收藏和編寫咸豐錢專輯,到民國時,咸豐錢收藏進入高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在國內及東南亞颳起一股“咸豐旋風”,近年來又受到日本、韓國錢幣愛好者追捧,特別是極具特色的福建局及新疆各局咸豐錢最為搶手。隨著人們生活富裕和收藏熱的興起,不少收藏者注意到咸豐錢豐富的歷史內涵,選擇了以咸豐錢為主題的古錢收藏。這些年錢幣市場已不容易見到咸豐精品,一些人將目光轉向港澳地區及其海外的錢市和拍賣會。這枚從日本回歸的“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國內錢幣愛好者的收藏熱度。咸豐錢的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

"

一錢友從北京歸來,帶回一枚極為罕見的咸豐通寶試鑄錢。其面文為“咸豐通寶”,背面上下為“二十”、左右為“壹兩五錢”,黃銅質。直徑5.18釐米、穿徑0.89~0.87釐米(穿口上寬下窄)、厚0.39釐米,重55克。據說是錢幣界老前輩王蔭嘉先生舊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外流日本。2008年深秋幸回國內。

王蔭嘉先生(1892~1949)字蒼虯,號殷泉,江蘇吳縣人,是我國著名錢幣學家。早年就讀於北京,藏有歷代錢幣、古今紙幣、金銀幣和錢範數萬枚。其藏品多於20世紀80年代歸上海博物館所藏。王老是上海泉幣學社主要發起人之一,負責社刊《泉幣》總校對工作,又是主要撰稿人,還是《壽泉會》的倡議者之一,參與出刊《壽泉集拓》工作。王老藏品為何流入海外?是當時時局動盪,或是錢友互贈,今已不得而知。

清代咸豐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繼王莽之後,又一幣制混亂時期。時值鴉片戰爭之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興起,清政府稅收猛減,餉需繁重,銅路梗塞,國庫空虛,內困外擾。自咸豐三年起,朝廷遂鑄行了十餘種等級大錢,亦濫發寶鈔、官票,以解燃眉之急。於是盜鑄蜂起,私錢充斥,銀價日貴,通貨膨脹加劇。

所謂大錢,就是偷工減料鑄造大面值錢幣,但是重量不按面值比例增加。銅鑄幣與紙幣不同,銅本身具有經濟價值,用料多少關係到貨幣的含金量。咸豐時期,中央和地方錢局鑄造的一文銅錢比前朝減重,實重不足一錢(約3克)。咸豐三年“當十”錢出籠後,當年即先後增鑄“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四種大錢;次年又馬不停蹄地接著鑄其他較小面額的制錢,從而迅速形成了由“當四”到“當千”14品大錢組成的幣值格局。朝廷還發文要求地方多開錢局鑄造錢幣,一時間,一些關閉多年的地方錢局和新開錢局,也因形勢所迫,到處找銅,開爐鑄幣。這些大錢不僅大小輕重不一,而且版式之複雜,為歷朝所罕見。

咸豐錢幣按面部寶文可分通寶、重寶、元寶三種。咸豐通寶為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鑄錢幣。因政治腐敗,經濟危困,不久即受到重寶、元寶大錢衝擊,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錢局所出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咸豐三年(1853年),清政府准許製造咸豐大錢。其統分兩類:當百以上文曰“元寶”,當百以下稱“重寶”。咸豐重寶計有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等八等,全國計有28錢局先後開始鼓鑄。咸豐元寶等級計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四百、當五百及當千六種,戶、工部及各地28錢局幾乎同時開鑄。咸豐元寶連同重寶、通寶錢幣,品類浩繁,可謂五花八門,在我國錢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

咸豐大錢的壽命亦很短暫,到1859年,除咸豐當十外,其餘大錢皆停鑄。

在五彩繽紛的咸豐大錢中,作為福建錢局的寶福局,所鑄計重錢幣別具特色,可謂一絕。計重分肉計重與緣計重兩種。肉計重即在內外廓間標明重量,如計重一兩、三錢八分、七錢五分、一兩五錢等。馬定祥先生主編的《咸豐泉匯》中,把這種“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定為一級品,存世甚少,僅以數枚計,把其分為小字、大字扁通及大字斜豐三個品種。緣計重即在錢幣外廓上標明重量,如計重五錢、二錢五分、五錢、一兩、二兩五錢、五兩等。這些肉計重和緣計重的咸豐大錢,為寶福局所獨有,其他鑄錢局沒有鑄造過。從留存的寶福局咸豐大錢看,其書法秀麗,錢文書體略帶山谷遺意,鑄造精美,錢體厚重,版別繁多,且不少版式皆未正式發行,存世僅見少量樣錢、母錢,珍稀之品比比皆是,為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及研究專家所鍾愛。

咸豐錢是中國古錢幣的一朵奇葩。咸豐年間所鑄錢幣,其複雜和混亂程度,遠遠超過王莽時期的錢幣。咸豐僅當皇帝11年,鑄幣的不同版別,不僅超過清朝其他皇帝當政的總和,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朝都無法與之比擬。馬定祥編寫的《咸豐泉匯》一書,共刊載不同版別咸豐方孔錢就達4000餘種之多。自咸豐後期,就有人關注咸豐錢的版別,清末時有不少錢幣收藏家收藏和編寫咸豐錢專輯,到民國時,咸豐錢收藏進入高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在國內及東南亞颳起一股“咸豐旋風”,近年來又受到日本、韓國錢幣愛好者追捧,特別是極具特色的福建局及新疆各局咸豐錢最為搶手。隨著人們生活富裕和收藏熱的興起,不少收藏者注意到咸豐錢豐富的歷史內涵,選擇了以咸豐錢為主題的古錢收藏。這些年錢幣市場已不容易見到咸豐精品,一些人將目光轉向港澳地區及其海外的錢市和拍賣會。這枚從日本回歸的“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國內錢幣愛好者的收藏熱度。咸豐錢的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

淺談“咸豐”錢幣

"

一錢友從北京歸來,帶回一枚極為罕見的咸豐通寶試鑄錢。其面文為“咸豐通寶”,背面上下為“二十”、左右為“壹兩五錢”,黃銅質。直徑5.18釐米、穿徑0.89~0.87釐米(穿口上寬下窄)、厚0.39釐米,重55克。據說是錢幣界老前輩王蔭嘉先生舊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外流日本。2008年深秋幸回國內。

王蔭嘉先生(1892~1949)字蒼虯,號殷泉,江蘇吳縣人,是我國著名錢幣學家。早年就讀於北京,藏有歷代錢幣、古今紙幣、金銀幣和錢範數萬枚。其藏品多於20世紀80年代歸上海博物館所藏。王老是上海泉幣學社主要發起人之一,負責社刊《泉幣》總校對工作,又是主要撰稿人,還是《壽泉會》的倡議者之一,參與出刊《壽泉集拓》工作。王老藏品為何流入海外?是當時時局動盪,或是錢友互贈,今已不得而知。

清代咸豐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繼王莽之後,又一幣制混亂時期。時值鴉片戰爭之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興起,清政府稅收猛減,餉需繁重,銅路梗塞,國庫空虛,內困外擾。自咸豐三年起,朝廷遂鑄行了十餘種等級大錢,亦濫發寶鈔、官票,以解燃眉之急。於是盜鑄蜂起,私錢充斥,銀價日貴,通貨膨脹加劇。

所謂大錢,就是偷工減料鑄造大面值錢幣,但是重量不按面值比例增加。銅鑄幣與紙幣不同,銅本身具有經濟價值,用料多少關係到貨幣的含金量。咸豐時期,中央和地方錢局鑄造的一文銅錢比前朝減重,實重不足一錢(約3克)。咸豐三年“當十”錢出籠後,當年即先後增鑄“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四種大錢;次年又馬不停蹄地接著鑄其他較小面額的制錢,從而迅速形成了由“當四”到“當千”14品大錢組成的幣值格局。朝廷還發文要求地方多開錢局鑄造錢幣,一時間,一些關閉多年的地方錢局和新開錢局,也因形勢所迫,到處找銅,開爐鑄幣。這些大錢不僅大小輕重不一,而且版式之複雜,為歷朝所罕見。

咸豐錢幣按面部寶文可分通寶、重寶、元寶三種。咸豐通寶為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鑄錢幣。因政治腐敗,經濟危困,不久即受到重寶、元寶大錢衝擊,通寶錢遂嚴重貶值,故製作簡陋,形制混雜,全國27錢局所出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咸豐三年(1853年),清政府准許製造咸豐大錢。其統分兩類:當百以上文曰“元寶”,當百以下稱“重寶”。咸豐重寶計有當四、當五、當八、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等八等,全國計有28錢局先後開始鼓鑄。咸豐元寶等級計有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四百、當五百及當千六種,戶、工部及各地28錢局幾乎同時開鑄。咸豐元寶連同重寶、通寶錢幣,品類浩繁,可謂五花八門,在我國錢幣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

咸豐大錢的壽命亦很短暫,到1859年,除咸豐當十外,其餘大錢皆停鑄。

在五彩繽紛的咸豐大錢中,作為福建錢局的寶福局,所鑄計重錢幣別具特色,可謂一絕。計重分肉計重與緣計重兩種。肉計重即在內外廓間標明重量,如計重一兩、三錢八分、七錢五分、一兩五錢等。馬定祥先生主編的《咸豐泉匯》中,把這種“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定為一級品,存世甚少,僅以數枚計,把其分為小字、大字扁通及大字斜豐三個品種。緣計重即在錢幣外廓上標明重量,如計重五錢、二錢五分、五錢、一兩、二兩五錢、五兩等。這些肉計重和緣計重的咸豐大錢,為寶福局所獨有,其他鑄錢局沒有鑄造過。從留存的寶福局咸豐大錢看,其書法秀麗,錢文書體略帶山谷遺意,鑄造精美,錢體厚重,版別繁多,且不少版式皆未正式發行,存世僅見少量樣錢、母錢,珍稀之品比比皆是,為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及研究專家所鍾愛。

咸豐錢是中國古錢幣的一朵奇葩。咸豐年間所鑄錢幣,其複雜和混亂程度,遠遠超過王莽時期的錢幣。咸豐僅當皇帝11年,鑄幣的不同版別,不僅超過清朝其他皇帝當政的總和,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朝都無法與之比擬。馬定祥編寫的《咸豐泉匯》一書,共刊載不同版別咸豐方孔錢就達4000餘種之多。自咸豐後期,就有人關注咸豐錢的版別,清末時有不少錢幣收藏家收藏和編寫咸豐錢專輯,到民國時,咸豐錢收藏進入高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在國內及東南亞颳起一股“咸豐旋風”,近年來又受到日本、韓國錢幣愛好者追捧,特別是極具特色的福建局及新疆各局咸豐錢最為搶手。隨著人們生活富裕和收藏熱的興起,不少收藏者注意到咸豐錢豐富的歷史內涵,選擇了以咸豐錢為主題的古錢收藏。這些年錢幣市場已不容易見到咸豐精品,一些人將目光轉向港澳地區及其海外的錢市和拍賣會。這枚從日本回歸的“咸豐通寶背壹兩五錢”肉計重錢幣,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國內錢幣愛好者的收藏熱度。咸豐錢的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

淺談“咸豐”錢幣

淺談“咸豐”錢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