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大首位女校長劉曉君

西安建大首位女校長劉曉君

文/王應

放眼全國高校系統,女性校長並不多見!

西安建大校長劉曉君就是不多見的女性校長之一。

作為建築老八校——西安建大的掌門人,又是女性身份,頗吸引外界和建大校友的關注。

講西安建大校長,一定要講到龍叔,這位從1998年3月起擔任西安建大校長的徐德龍院士,篳路藍縷的帶著幾代建大人砥礪前行。

2013年7月15日,在西安建大擔任15年校長的徐德龍院士將西安建大校長的接力棒交到學弟蘇三慶手裡。

此時,蘇三慶擔任西安科技大學校長,跨過一條雁塔路,回到自己的母校掌舵。

三年之後,2016年7月,蘇三慶又將校長的接力棒交到低一級的師妹劉曉君手裡。

西安建大校史上首位女性校長。

而此時,是劉曉君畢業留校工作的第34個年頭。

徐德龍院士是1976年7月從西安冶金建築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前身)水泥工藝專業畢業後留校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到2014年。

蘇三慶是1981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工程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取得碩士學位,後轉任榆林副市長,西安科技大學校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目前擔任西安建大黨委書記。

劉曉君是1982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後留校任教。她從一名普通青年教師,到審計處處長、教務處處長、副校長,再到執掌一所高等學府的校長。

比較有意思的是,他們三個人,長期在建科大學習工作,是建科大培養成長起來的領導幹部。

正是一代代建大人的傳承和努力,奠定了建大在建築行業的地位。

現在,接力棒交到劉曉君手中,她肩負起建大發展的新使命。

在建大學習工作40多年的劉曉君,親眼見證了幾代建大人頑強拼搏、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奮發爭先的創業過程。

擔任審計處處長時她參與收購破產的陝西鋼廠,擔任教務處處長時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擔任副校長時組織申報入選全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推進人事分配製度等多項改革,她都是重要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她瞭解建大,同樣,她更深知建大的問題所在。

劉曉君說,“我們有責任將先輩們交到我們手裡的家業傳承下去並不斷髮展,將建大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優良傳統弘揚下去並不斷光大。”

和劉曉君一樣,這是許多建大人始終揮之不去的“建大情結”。

希望學校向上向好的情結。

西安建大首位女校長劉曉君

2015 年 ,在西安建大的歷史上被稱為“改革年”,以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為先導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建大有序推進,當年10月,副校長劉曉君臨危受命,從分管教學工作,改為分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人事工作等。

很明顯這是對劉曉君是一個重大考驗。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能不能改得下去?劉曉君能否頂得住壓力,做出成績?

然而劉曉君,接到的不只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同年(2015年)11月,國家正式啟動高校“雙一流”建設戰略,在政策扶持上將打破過去 211、985 等門檻限制,鼓勵優勢特色高校和學科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對學校而言充滿機遇與挑戰。

彼時的西安建大,正處於爬坡階段,面臨“前甩後追”的壓力,努力一下,可不可能上去不好說,但如果鬆一下勁,就一定會掉下去。

這些都考驗著劉曉君,劉曉君的壓力可想而知。

其實,從建大現狀來看,改革勢在必行。如果不改,學校學科專業水平上不去,學校整體辦學實力也得不到發展。從學校內部來看,也必須打破原有的制度,“讓關心學生成長、給學校做貢獻、給學校發展出實力的老師得實惠”。

“實現重心下移,激發二級院系辦學自主性和活力,推動學校內涵發展。”雖然從國內很多高校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實行將學校二級單位工作重心調整到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建設水平上來的改革了,建大起步略微有點晚,但是任何時候,只要出發了都不算晚,厚積也可以薄發。

對劉曉君而言,她需要破題、解題並答題。

2016年9月25日,在辦學120年並校60週年之際,雖然接棒校長不足三個月,但是這位老建大人給出了她的解題方法。

劉曉君指出,我們必須冷靜思考。

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的理念和“以質量特色求生存,以改革創新促發展,以服務奉獻謀支持,以精細管理提效率”的發展思路。

劉曉君提出“六是”治校主張。

一是繼續探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繼續打造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三是繼續對接創新產業鏈,加強一流學科建設,全面提升學科水平;

四是繼續推動科研面向社會需求,不斷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五是繼續創作中國風範、人民喜愛的精品力作;

六是繼續拓展國際交流領域,提高學校國際影響力。

同時,經過認真分析和充分醞釀,劉曉君代表學校鄭重地提出了下一步的奮鬥目標:

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成特色鮮明的國際知名、國內高水平大學,學校綜合實力進入國內高校百強之列和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這是一次面向所有建大人的動員大會。

這更是一次誓師大會,要進入國內高校百強之列,這給一直徘徊在一百三四十名次的西安建大細化了一個具體的奮鬥目標。

在辦學120年並校60週年會上,西安建大分別與東北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與西北工業大學簽署了本科生聯合培養合作協議,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簽署了聯合辦學合作框架協議。

這是劉曉君給母校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同年11月,該校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為陝西省非211高校中第一個擁有ESI全球前1%學科的高校,標誌著西安建大工程學已經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2017年,是西安建大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校長劉曉君的帶領下,建大對外合作更加廣泛深入,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合作設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南澳大學安德學院,這是西北地區首家同時具有碩士和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合作協議25項。

17年,更有一件讓建大人自豪的事情,就是93歲數學教授潘鼎坤為師生講授對聯詩詞,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出現現象級傳播效應,人民日報官微四次報道並刊發人民微評《三敬潘鼎坤》,表示“潘老所為是一面鏡子,以之為鑑,見賢思齊,則傳統文化興盛有望,億萬國人更有文化自信。”

看似火得很偶然,其實也是必然,這是一所理工科院校沉澱下來的校園文化。正如ONE學長在寫西工大校長汪勁鬆的時候提到,校園文化氛圍的濃厚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校長。

所以,很多建大校友相信,在龍叔時代活躍的校園文化之風,在曉君姐時代毅然會傳承下去。

事實也證明了這種傳承。

在第26屆UIA(國際建築師協會)世界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上,建大有7組參賽作品獲獎,成為獲獎最多的高校。

2018年,是李曉君掌舵西安建大的第三年,建大辦學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出現在這一年。

陝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文決定共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校正式步入“省部部”共建行列,實現歷史性跨越。

20年前(1998年),西安建大從冶金部劃轉到陝西省人民政府管理,成為省屬高校,省屬和部屬其差距不言而喻。

一個是地主的兒子,一個是農民的兒子。比喻不一定恰當,但是很現實。

經過全校師生多年的不懈奮鬥,建大終於躋了半個身位進了部屬的門了。

其實,劉曉君在建大的治校中,並不顯得激進,很低調,上善若水。

很多人質疑劉曉君,會不會太保守了?女性校長更應該雷厲風行。

事實劉曉君的表現卻恰恰相反,這或許跟她所學專業和來自基層有關,她經常用管理思維考慮問題,也會將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稀缺資源如何有效合理配置的理論和方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小的量變積累多了也會形成質的變化。

2018年,建大2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55位。新增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同時,簽約引進高層次人才102人,南非科學院院士孫博華全職加盟該校。

同年,建大獲批省部共建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接連實現零的突破。獲批中國城鄉建設與文化傳承研究院國家級智庫。新增省級重點科研平臺5個。

更值得讓建大人驕傲的是,在“夢迴長安——百萬校友迴歸”專場活動中,建大校友企業與西安市簽約投資意向和協議共計總額4015億元,位列舉辦高校榜首。

……

西安建大首位女校長劉曉君

2018年5月21日,建大09級女孩屈姣姣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最快速度連續登頂兩座8000米高峰的女性,建大校旗高高飄揚在世界之巔。

這是對所有建大人的一種鼓勵,努力排除追夢路上的千難萬險,勇於攀登心中的那座山峰。

對於校長劉曉君而言,她要帶領建大人的不僅僅是一座峰,或許是許許多多座這樣或那樣的山峰。

壓力與動力並存,作為建大人劉曉君有責任將西安建大建設得更好。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曉君姐加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