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色的青磚,歷經千年的時間,依舊堅強的矗立,在繁華的西安。”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西安城牆歷史悠久,從劉邦建的漢長安城至明城牆的出現,歷經隋朝的大興城和盛唐的長安城,當時面積84.10平方公里,堪稱世界之最。西安明城牆建有月城城樓、大城城樓、四隅角樓以及建在上面的98座敵樓。流傳在城牆上的軼事很多,有很多優美的故事。

今天帶大家走進西安的18座城門故事

西安城牆有城門18座,從東順時針依次為:東城牆3門:朝陽門、中山門、長樂門;南城牆7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永寧門、朱雀門、勿幕門、含光門;西城牆2門:安定門、玉祥門;北城牆6門:尚武門、安遠門、尚德門、解放門、尚儉門、尚勤門。民國之前的,多為國家安寧的寓意,民國之後的,多為紀念人物或者事件。東南西北正門名稱連在一起為“長安永安”,賦予了古人對長安城能夠永遠安寧的深深憧憬。

長樂門

東門,建於明朝,取名長樂,有祈祝大明江山長久歡樂,萬年不衰之意。也正是因為此名,在李自成攻破長安時,指著長樂門匾說道:“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而在群情激奮下被毀,現在的長樂門,是清朝時重建的。同時此地也是西安事變紀念地,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此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中山門

小東門,開於1926年,是在馮玉祥將軍的倡議下開闢的,為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而命名。中山門並列著兩個門洞,馮玉祥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1927年5月1日,馮玉祥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但後來時局變化,馮玉祥再未率師回西安。中山門北側凱旋門至今仍保存著中華民國時期的木質城門板,也是西安城牆各城門中,唯一一處保存著門板的城門。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朝陽門

開闢於建國後,這裡朝著太陽,是每天西安城第一個見到太陽的城門,因此得名。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安定門

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有西部邊疆安泰康定之意。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陝西戰役中強渡渭河衝破敵人的火力封鎖直搗西安城炸開安定門,將紅旗直插鐘樓上解放了西安。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玉祥門

小西門,位於西門以北。此門命名來源於著名的西安保衛戰,又稱二虎守長安(也就是白鹿原裡鎮嵩軍的那次戰役)。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餓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從蘇聯歸來宣佈脫離北洋軍閥並加入國民黨,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陝西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的歷史功績,在被炮火轟開的城牆豁口上修建此門,取名為玉祥門。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永寧門

南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528年),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門中偏東的一座,原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初改為永寧門。城上的箭樓曾在二虎守長安中被毀,現在的箭樓是2013年在原址重建的。永寧門是18座城門中最美的一座,所以我們也總是推薦從南門開始遊覽城牆。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含光門

含光門是迄今為止所發現最為完好的隋唐長安城遺址。公元582年,隋開皇二年,經過宇文愷、賀婁子幹兩位設計師的周密設計修建。它還是唐長安皇城南面偏西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元代,含光門被封填進城牆中。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唐代含光門遺址的發掘,含光門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勿幕門

小南門,1939年修建,以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同盟會最早一批成員之一,對陝西民主革命有重大影響。於1918年在護法運動中遭到迫害壯烈犧牲。同時,勿幕門還是西安城門中唯一一個沒有匾額的城門。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朱雀門

朱雀門是唐皇城的正南門,因在四象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公元589年,隋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1985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現在的朱雀門位於遺址西側,是1986年開通的。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大唐就是在這裡迎接取經歸來的玄奘的。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文昌門

開通於1986年,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今碑林博物館旁邊的城牆邊,魁星樓也建在城牆之上。因此魁星樓下的這座新闢的城門就被命名為文昌門。魁星樓也是西安城牆上唯一一座與軍事無關的建築。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和平門

修建於1953年,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故名和平門。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建國門

開通於建國後,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件大事而命名。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安遠門

北門,從明清時便是西安城的北門,位於西安城南北中軸線上,安遠二字是繼承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採取的懷柔安撫政策,希望邊遠少數民族對朝廷知恩歸順。同時這裡還是辛亥革命的戰場之一。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解放門

原名中正門,開通於民國時期,是當年蔣介石來西安時,這段城牆恰好在火車站前擋住了蔣介石的視線,便將它推倒了,成了一個豁口,取名為中正門。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除,2005年重新連接,重新使西安城牆全線貫通。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尚勤門、尚儉門、尚德門、尚武門

此四門按順序由西向東排列於解放門兩側,均於建國後修建。4門取名皆是宣揚儒家的指導思想。漢朝時,漢武帝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西漢的首都建於長安(今西安)。為了宣揚儒家思想,鞏固統治,故將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習武健身、勤儉節約”,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儉路,與之相對新開的城門命名為尚德門、尚勤門、尚武門、尚儉門。另外,據考證,尚武門所在位置正是當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李建成、李元吉的玄武門位置所在。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西安研學—西安的18座城門《一門一故事》

作為西安人,從小就穿梭於這些城門之中,它們就一直巍峨地矗立在那裡,每次經過,好像都能聽到它們在訴說著它們的那些故事,那些滄桑,那些歲月。走出了城門,這裡叫西安;走進了城門,這裡就成了長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