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作者:王小哼

從去年年中海底撈傳出上市的消息以來,呷哺呷哺的市值已經縮水了三成。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如今,海底撈的市值1828.5億港元,97倍PE,呷哺只有128.3億港元,24倍PE。

從經營數據、體量等方面來看,海底撈和呷哺遠不在一個水平,不過,“小火鍋”呷哺呷哺似乎並沒有“認輸”。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火鍋“雙雄”

1998年,敗光老父親5億家底的臺灣人賀光啟,從珠寶行業換道餐飲,將一人一鍋的臺式小火鍋引入北京,在西單明珠開起了第一家呷哺。

2003年的非典,讓呷哺意外“走紅”。

與傳統大鍋的火鍋相比,一人一鍋的呷哺,因為看上去更安全衛生,在當時,獲得了北京的青睞。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北京的常住人口從1200萬變成了2100萬。

呷哺成為這個浪潮下的受益者之一。

於是,呷哺呷哺順勢開設多家分店,小火鍋市場被徹底打開,2014年末,呷哺呷哺登上港股。

海底撈則在1994年由張勇和妻子舒萍創立,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海底撈從一家普通的火鍋店成長為著名的火鍋連鎖店,去年9月份也登上了港交所。

最初,呷哺呷哺小火鍋採用U型吧檯,不僅有效利用了空間,而且只需要2-3個服務員就可以服務幾十位客人。這種佈局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利於標準化管理和培訓。

此外,呷哺呷哺還想通過吧檯小火鍋的形式滿足消費者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正是依託“小火鍋”的特殊商業模式及先發優勢,呷哺在火鍋界佔有了一席之地。

與其截然不同的是,海底撈的特色是其極致的服務,為了“留住”消費者,海底撈甚至提供美甲、擦鞋等免費服務。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擴張遇難的“小火鍋”

但是,近兩年,曾經紅極一時的小火鍋並不好過。

2018年,呷哺呷哺營收47.34億,同比增長29%,淨利潤4.62億,同比增長10%,雖然營收和利潤都在增長,但它的賺錢能力卻在變弱,不僅翻座率由去年的3.3降為2.8,同店銷售增速也由8.5%降為2.1%。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這背後有多重原因。

首先,呷哺呷哺“叱吒風雲”的北京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增速緩慢;其次,上海市場也遲遲無法打開局面,始終低位運行,同店銷售額只有北京的約十分之一;天津和東北增長更是有限,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此外,呷哺已進入的其它區域包括江蘇、山東、安徽、湖南、內蒙、寧夏在內的多個城市,共擁有194家店。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但是,這些區域門店的翻座率僅1.8倍,不僅遠低於北京,跟天津、河北、東北比也差了一大截。2018年,這些區域貢獻的營收為5.67億,佔呷哺門店總營收的比重不到14%。

在擴張上,呷哺和海底撈都堅持了自營,也都面對各地人民的刁鑽口味、地方火鍋的競爭問題。但海底撈成為了一個全國品牌,有著934家店的呷哺卻還未找到一個合適的南下路徑,核心還是兩家公司的底層邏輯不同。

呷哺呷哺的翻檯率從五年前的3.8一路下滑到如今的2.8。一方面是由於公司大規模擴張,翻檯率被“平均”;另一方面,人均50元左右的呷哺呷哺已經難以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

舉例來說,在南方,“一人一鍋”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而呷哺呷哺主打快餐,菜品不夠精緻,難以滿足南方人對餐飲的要求。

反觀定位高端的海底撈,即使在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5次的翻檯率。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向海底撈“看齊”

捕捉到這個原因後,呷哺呷哺迅速做出反應,在2016年開了第一家高端餐廳——湊湊,彌補中高端市場的空白。

為了與海底撈錯位競爭,湊湊選擇以“火鍋+茶憩”的創新型複合模式尋求突圍。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走進湊湊,你會發現這裡並沒有傳統火鍋店的喧鬧,反而因為中式的裝潢顯得格外清新雅緻,口味清新的大紅袍奶茶也與中式風格極為相襯。


增長遇難,呷哺呷哺向海底撈“看齊”?


湊湊選址主要集中於人流量大的商場。即使顧客不想吃火鍋,逛街逛累了也可以喝杯奶茶休息一下,非餐飲時段餐廳閒置的問題因此得到解決。

此外,“火鍋+茶憩”的創新模式成功地吸引了大批顧客,如今,茶飲收入已經佔到湊湊門店營業額的兩成。

老王翻閱大眾點評發現,有許多消費者甚至是為了喝奶茶來湊湊吃火鍋的。

這種獨特的模式無形中拉高了湊湊的業績。2018年,來自48家湊湊的收入達到5.5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4.9%(當然主要得益於大幅開店);經營利潤更是在大規模擴張的情況下扭虧為盈,實現了6400多萬的盈利。

雖然目前來看,湊湊是呷哺呷哺一個不錯的產品,但是,湊湊5.56億的收入佔呷哺呷哺總營收的比重尚且只有11.7%,還不足以為呷哺提供足夠的支撐。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雖然湊湊的茶飲是一個賣點,但是要想對標海底撈,似乎有點強人所難。

知乎上有一句評價直接“扎心”地指出,“湊湊打完折和海底撈價格差不多,但是就價格比得了海底撈,其他啥都比不上”。

對於湊湊服務的評價,大眾點評上也是誇讚的少、批評的多。

除了服務還有一定的差距,湊湊或許是為了與海底撈錯位競爭,沒有選擇更為大眾接受的川渝火鍋,而是選擇了臺式麻辣火鍋。

川渝火鍋是中國最主流的火鍋派系,市場佔比近64%,基數龐大且市場潛力最大,而臺式麻辣火鍋,消費者的認知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未來,身擔重任的湊湊能否突破非主流火鍋品類的桎梏,為呷哺呷哺貢獻更多的力量,仍是未知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