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烏鎮 西塘 錢塘江 經濟 中國古代史 在旅途中2018 2018-12-02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嘉興,別稱“禾城”,浙江省地級市,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1-4] ,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嘉興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為滬杭、蘇杭交通幹線中樞,交通便利 [5] 。陸地面積為4275.05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 [6]

嘉興建制始於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情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名人輩出,湧現出茅盾、徐志摩、金庸、陳省身、王國維、豐子愷、張樂平等名家大師 [7] 。

嘉興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擁有南湖、烏鎮、西塘三個5A級景區[8] ,以及鹽官(錢江潮觀潮第一勝地)、南北湖、綺園、月河歷史街區、梅花洲、九龍山、東湖、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點,構成江南水鄉特色 [7] ;中共一大在嘉興勝利閉幕,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 [5] 。

2013年起,每年舉辦烏鎮戲劇節和西塘漢服文化周。 [9-11] 2014年,嘉興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12-13]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含副省級城市)排名第17 [14] 。2017年,生產總值為4355.2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93964元 [15] 。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歷史沿革

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兩漢時煮海為鹽,屯田為糧。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赤烏五年(242)改稱嘉興。兩晉、南北朝時,嘉興得到進一步開發,“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19]

隋朝開鑿江南河,即杭州經嘉興到鎮江的大運河,給嘉興帶來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寶十年(751)析嘉興縣東境及海鹽、崑山等縣部分轄地置華亭縣。唐代嘉興屯田27處,“浙西三屯,嘉禾為大”,嘉興已成為中國東南重要產糧區,有“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的說法。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在嘉興設置開元府,領嘉興、海鹽、華亭3縣,是為嘉興首次設州府級政權。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 [19]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興軍為嘉興府安撫司,旋升為嘉興路總管府。宋元時,嘉興經濟較發達,被稱為“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龍等港口外貿頻繁,海運興隆。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此後四五百年內嘉興府縣體制基本未再變動。其時,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經濟日漸繁榮,棉布絲綢行銷南北,遠至海外,嘉興王江涇鎮的絲綢有“衣被天下”的美譽,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紗”的諺語,桐鄉濮院鎮絲綢“日產萬匹”,名聞遐邇。明弘治《嘉興府志》記載:“嘉興為浙西大府”,“江東一都會也”。 [19]

清朝初期,清政府進行了賦稅改革和整頓,並多次對杭州灣沿岸海塘進行修築,嘉興社會經濟不斷好轉,市鎮更加繁榮。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 [19]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複稱嘉興縣。 [19]

1921年8月初,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中共“一大”正是在嘉興的遊船上召開的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19]

1949年5月7日嘉興解放,分設嘉興縣、嘉興市,後撤並頻繁。 [19]

1983年8月,撤銷嘉興地區行政公署,分設嘉興、湖州市,嘉興市設城區和郊區,下轄嘉善、平湖、桐鄉、海寧、海鹽5縣。 [19]

1985年1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嘉興市區及所轄嘉善、桐鄉、海寧縣被列為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至1988年,嘉興市及所轄5縣均被列為經濟開放區。 [19]

重大歷史事件——中國共產黨誕生地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祕密召開,會議進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王會悟建議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遊船上繼續舉行。8月初,代表們從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車來嘉興,由王會悟帶領坐擺渡船到湖心島,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會悟預僱的開會遊船,王會悟則坐在船頭放哨。 [5]

浙江省劃分為3市2區2縣的2線城市,享有“中國皮衣之都”之稱

南湖紅船

代表們以遊湖為名把船停泊在煙雨樓東南方向僻靜水域,上午11點左右,“一大”南湖會議正式開始。會議首先審議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經過無記名投票,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組成黨的全國領導機構——中央局。下午六點多鐘,會議完成全部議程,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5]

1964年4月5日,一大代表董必武視察南湖,察看紀念船後題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彭真1991年3月18日登臨紀念船說:“這船不大,但前途遠大,有了這艘船,才誕生了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條“一大”紀念船被稱之為南湖紅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