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談渡橋、書院弄、後西溪……這些無錫地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但說到它們名字背後的故事,卻不一定都瞭解。

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無錫都有哪些街巷地名,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前西溪、後西溪

前西溪和後西溪,很有韻味的名字,乍一聽像是河流小溪的名字,其實是路名。這裡原來有前後兩條溪,中間有住宅,於是宅南取名為前西溪,宅北取名為後西溪。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上馬墩

據說在南宋時,宋郡馬過孟玉在此設白色馬石,以便踏石上下馬,故名上馬墩。古舊的上馬墩路藏著好多人的回憶,夜宵攤頭也是一絕。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棉花巷

棉花巷是位於五愛北路旁邊的一條老弄堂,每次走到這裡就彷彿回到了記憶裡的舊時光,清朝時期因巷內設有棉花行而得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書院弄

書院弄是位於勝利門地鐵站邊的一條小弄堂,因為清朝乾隆時弄內原有嚴氏書院(又稱嚴氏試館),又為衙門書辦聚居之所,故得此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魚腥巷

魚腥巷位於現“銀輝城市花園內”,連接勤學路和上塘街。光聽名字就知道它和“魚”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

巷子形成於清末、民國初期,曾因清代該地為賣魚之地而得名,現僅在“顧毓秀故居”朝南的大門上依舊保留著魚腥巷的舊稱。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留芳聲巷

巷子位於市婦幼保健院北面,連接解放東路和新生路,巷名有“留芳百世”的意義。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日暉巷

據《無錫金匱縣誌》記載,日暉巷原名石灰巷,因為清朝時期巷內堆放石灰而得名,1974年因原名不雅改成現在的“日暉巷”。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小婁巷

小婁巷是無錫市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自宋代以來曾有一位狀元、十三位進士和十五位舉人出自此處,到當代,兩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長亦頻出此處,是無錫有名的“才”地。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據悉,百年前因巷內有小更樓得名的小婁巷,將被打造成以“江南書廂”為主題、“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文化旅遊街區,有望在7月底開街亮相。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夾城裡

位於清揚路西面,老體育場南面的“夾城裡”,曾是無錫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有說五代十國時,南唐為抵禦吳越王侵犯在無錫城牆外加築外郭,城郭之間稱夾城裡。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也有說民國初年,無錫民族工商業發展迅猛,許多外來打工者在這裡定居,居民區夾著城區,所以才得名“夾城裡”。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談渡橋

原跨南門外談渡河上,傳說此橋系談姓人士建於老渡口,故名。現河已填沒,有名無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蓮蓉橋

位於北門外,跨環城運河。始建於唐貞觀三年(629)。因無錫北城門古稱蓮蓉門,故建橋後取名蓮蓉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吳橋

位於黃埠墩北,跨大運河。1916年商人吳子敬出資建造,故取名“吳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寶善橋

跨惠山浜。明朝萬曆年間建造,有信奉因果行善之意,故取名寶善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蠡橋

位於蘇錫路與樑溪河交叉處,跨樑溪河。因靠近仙蠡墩,故有此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寶界橋

1934年榮德生60壽慶時出資建造。跨五里湖,因位於寶界山之北,故名“寶界橋”。系鋼筋水泥結構橋樑,有60個橋孔,俗稱長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巡塘橋

巡塘橋位於位於華莊街道,因建在巡塘河上而得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望湖門

俗稱南門。舊城牆之南城門,曾名陽春門、朝京門。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試泉門

俗稱西門。舊城牆之西城門,曾名樑溪門。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控江門

俗稱北門。舊城牆之北城門,曾名蓮蓉門,抗戰勝利時改勝利門。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靖海門

俗稱東門。舊城牆之東城門,曾名熙春門。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南方泉

南方泉古鎮,南臨太湖,背靠軍嶂山,當地至今沿河仍保留有建於明、清的江南水鄉傳統民居建築數百間。

“開化方泉”古井、“開化文社”舊址、長泰寺、方湖寺、古墓群等,見證著南方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匡村

匡村在楊市鎮(今屬洛社鎮),是一自然集鎮,著名實業家匡仲謀和錫劇名藝人匡耀良都是匡村人。

1906年由匡仲謀創辦的匡村中學老牌坊還較完整地保存在省錫中之內,為市級文保單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舜柯山

金匱縣誌記載“因舜、柯兩山相連,故名舜柯山”

傳說舜在山下墾過荒而得名舜山;又傳吳公子仲雍六世孫柯相所治之處為柯山。元《金匱縣誌》載:“而謂之歷山者當自南朝始,曰舜山、舜柯者,後人因歷山之名,故附會其說”。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西水墩

位於環城古運河和樑溪河的分水口,靠近西水關,面積13600平方米,系四面環水的小島,譽稱大運河無錫段的“地軸”。

南宋著名詩人尤袤、明太子太保秦金先後在此建墅園或宅園,又名“太保墩”。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雪浪山

宋代山頂建有雪浪庵而得名。為軍(山字旁)嶂山東延橫脈,故又名橫山,山東麓建有橫山寺。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芙蓉湖

已消失的古代湖泊,在無錫北部,湖之一部分現演變為大運河的河道。因湖中長有很多荷花而得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梅里

宋代無錫古鄉名之一,傳為泰伯定居地,原稱梅里,現在名為梅村街道(說梅村街道知道的人就多啦)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陽山

很多人因為水蜜桃而知道無錫陽山,卻不知道陽山是安陽山的簡稱

安陽山地區原是周武王時安陽侯周贇的采邑地,安陽山北坡的朝陽洞和翠微寺,曾是宋代大覺禪師修煉處。以後提到陽山可別只知道水蜜桃啦!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胡埭

宋代原名湖埭,因毗鄰太湖而得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堰橋

說到堰橋我還有點慚愧,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一直都不知道這塊區域是因為以前有高魯堰橋,所以簡稱堰橋。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陸區

陸區原名陸墟,漢代大夫陸端組織匠人開採陽山石漸成集市(墟)而得名。1929年即建陸區鎮。

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陸燦始建單孔石拱橋,因在陸墟集市之處,並跨陸墟港,故名陸墟橋,又名陸區橋,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樑清溪

樑清溪是樑溪河的古稱,三個字都帶著水,溼潤潤地養著無錫人。

水面寬闊,帆檣林立,風景迷人。歷代文人墨客愛以“煙樹茫茫,漁舟唱晚”描繪樑溪河景色。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長廣溪

全長約15公里,水面最寬處約300米。取“溪闊水長”之意。吳塘門在長廣溪南入太湖之口。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仙蠡墩

仙蠡墩是迄今為止無錫近郊發現的最早的無錫先民聚集地之一,迄今約5000-6000年。

仙蠡墩也是無錫母親河,是樑溪河歷史文脈的源起。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東亭

以前叫“龍亭”,只因朝中有人誣告華太師造龍亭謀飯反,朝庭派人下來暗查,華太師提前得知後便“一夜改東亭”。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玉祁

玉祁曾稱“王祁”,因明代丈量地籍為“玉”字號,又與芙蓉湖水鄉地貌特徵吻合,故改稱玉祁,1929年即建鎮。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藕塘

因該地原有一大塘,塘內有很多蓮藕而得名,1929年即建鎮。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甘露

甘露古名月溪,因月照而名;後因甘露降地而名,或說是唐代建甘露寺而名,1929年即建鎮。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沙文丼

在市中心和平電影院的東南,有一條400多米長的小弄堂,名曰‘沙文丼’。

據《無錫金匱縣誌》附圖載,原為‘沙盆潭’,後諧為‘沙墳丼’,1966年改為‘沙文丼’。在無錫話中,丼的讀音與dàng相近,但百度百科稱,丼字只有jǐng和dǎn兩種發音。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鵝湖

又名濠湖、鵝真蕩。因狀如鵝肫,俗稱鵝肫蕩,因為“真”與“肫”音近,幾經週轉就成了現在的“鵝湖”。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寄暢園

如果說寄暢園是一幅古畫,那麼從明代中葉始,秦金勾勒出了大致的輪廓,50多年後秦耀精心描繪了二十景,120多年後秦德藻整理裝裱,150多年後康乾二帝多次觀圖題詠。

其後,這幅古畫又穿越200多年時光,留存至今……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梨花莊

位於北柵口之北,最晚在南宋時也已有此地名。

清康熙年間這裡成為豪富沈萬三的別圃,如今這裡也算是無錫為數不多的古地名之一了。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古竹

位於馬山冠嶂峰北側。因生長著大量的竹子,後人便將此地稱為古竹。是馬山島上最大的一個集鎮。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黿頭渚

黿頭渚知道的人就比較多了,明末王永積《錫山景物略》稱:“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為黿頭狀,因呼為黿頭渚。”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三嘆蕩

鴻山鎮後宅,村東水道有一墩曰西施墩。葦蘆叢生,水涸則現。

聞西施自沉此處而死,范蠡望之而三嘆焉。明清時稱三嘆蕩,後鄉人轉音為省灘蕩。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高子水居

高子水居是明代東林黨領袖之一高攀龍隱居讀書27年的地方,而今日它被建成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紀念性園林。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當年高攀龍辭官還鄉,在蠡湖邊的魚池頭水中構築一座小樓,小樓四面開窗,可以望山,可以觀水,可以清風送爽,可以陽光普照,可以明月作伴,因而高攀龍題名“可樓”。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怎麼樣

無錫這些地名你都知道嗎

沒想到這些老地名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吧!

活在無錫|這些無錫老地名,都知道的人一定是正宗老無錫!


*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哦

————— END —————

撰文 | 紅票子

來源:無錫生活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