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絲路重鎮:武威

武威,古稱涼州,位於河西走廊的東部,是一座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名城和絲路重鎮。

旅行絲路重鎮:武威

早在西漢,張騫通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時,武成就是“通貨羌胡,市日四合”的民族貿易鬧地,素有“銀武威”之稱。東晉十六國,漢族張軌建立的前涼、氏族呂光建立的後涼、鮮卑族和匈奴族建立的南涼、北涼都曾在此建都。唐代,這裡是河西節度使的駐地。歷代王朝的致力經營,使它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繁華鬧地。歷代詩人都留下了眾多的吟詠詩歌。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2~742年)還形成了以“涼州”為名的宮調曲。時至今日,武威又成為國務院確定的6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旅行絲路重鎮:武威

武威民俗活動的多彩和文物古蹟的豐富是可以想象到的。現就其中最有代表性者舉珍如下。

·雷臺探墓·

雷臺,位於武威市城北1公里處,是一處高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的長方形夯築土臺。因臺上建有飛簷斗拱,巍峨壯觀的“雷祖觀”而得名。然而,遊人尋覓的並不是這座雷祖觀,而是雷臺下面的漢墓。

1969年,新鮮鄉的農民在雷臺三人才能盈抱的老槐樹下,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的大型磚室墓。舉世聞名的銅奔馬,就是在這裡出土的。

旅行絲路重鎮:武威

銅奔馬,又叫“馬超龍雀”,俗稱“馬踏飛燕”。馬身高34.5釐米、長45釐米。馬首高昂、三足騰空、右後蹄踏著一隻飛鳥 (學術界稱之為龍雀,俗稱飛燕,真正的名稱,還待考證確定),頭上一撮呈流線型的鬃毛指向尾部,勢若飛騰,不僅造型優美動人,而且成功地利用了力學原理。銅奔馬的製造者,以高超精絕的技巧,把奔馬所具備的力和速度融合成為充沛的氣韻,渾然一體地貫注在昂揚的馬首、渾圓有勁而呈流線型的軀體和四條正在飛奔的馬腿和踏石有跡的馬蹄上。雖然奔馬三足騰空,全身著力點僅集中在展翅飛行的龍雀背上,卻完全符合力學平衡原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運動速度和整體平衡相統一的完美無缺的“天馬行空”造型,而那隻龍雀,正在全速飛行中回過頭來,真是將現實生活和豐富想象相結合的傑出創造,成為當今世界上罕見的藝術珍品。因而在應邀赴紐約、倫敦、巴黎等地展出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現在銅奔馬不僅是武威市的城標,也是中國旅遊業的標誌。甘肅省工藝美術廠已仿製成功各種規格的銅奔馬工藝品,成為國內外遊客最喜愛的旅遊紀念品。

當遊客們手捧銅奔馬工藝品時,當然最感興趣的還是放置銅奔馬的墓室。

現存的雷臺漢墓,老槐樹還在,濃蔭覆地,虯枝斑駁,儼然是一位歷史證人。墓門經過修葺,有小庭院及帶臺階的小平臺。在未進墓道之前,千萬不要冷落了新近發現的另一景觀——枯井。

枯井位於距墓道入口2米處的右側,深約8.6米、寬約0.9米、全部用漢代古薄磚砌成。井底乾枯無水,手伸井內,只覺寒氣逼人。如果投下分幣或角幣,站在井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井底分幣或角幣的文字與輪廓。這種類似放大鏡使物體“以小變大”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和猜測。據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可能是一種光學原理,由於枯井內空氣寒涼,加上燈光照射和粉塵作用。而形成折射現象。另一種說法是枯井四壁古磚的堆砌角度不同而出現了放大現象等等,不一而足。現在,凡去雷臺的遊人,都要往枯井裡投放錢幣,以觀賞這種奇觀。

進墓門有10幾米長的甬道。雨道兩壁繪有壁畫,由於受潮腐蝕,大多已模糊不清,只有朱繪的樹狀花紋一組還依稀可辨。據考,墓主人系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年)一位名叫張軌的將軍,故人稱“張將軍墓”。但也有人稱證據不足,難以確定。甬道盡頭是墓室。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有右耳室。墓門向東,總長19.34米。此墓雖遭多次盜掘,但遺存尚多,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文物331件。著名的銅奔馬及由45個銅湧、14輛銅車、1頭銅牛、39匹銅馬組成的武裝車馬出行行列,出土前放置在中室的右耳室內。後室並無棺槨,只有兩具東西並列的棺槨痕跡和一段長長的腿骨。

此墓穴,出土了驚世駭俗的藝術品,也就成了廣大考古者、旅遊者嚮往和必遊之地。

·漢古墓群·

武威漢代古墓群,最著名的有磨嘴子和旱灘坡。

磨嘴子漢墓群,位於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祁連山麓,雜木河西岸。這裡地勢起伏、阡陌縱橫、沃野片片、河流叮咚,不僅有新石器時代甘肅仰韶文化的遺存,而且有極其豐富的漢代墓群。從河岸臺地東部至祁連山麓,東西約300米、南北約200米的範圍內,就有墓葬200座,出土有許多珍貴文物。其中尤以漢簡、木製貳盤,絲織品最為著名。

木製貳盤為推算天文曆法的用品。保存相當完好。圓形天盤與方形地盤轉動靈活,天盤中心鑲有北斗七星,第二層陰刻12月神,外層陰刻28宿,天地盤邊緣均有小圓點的刻度。天盤現存150多個度點,地盤共有18個度點,充分反映了漢代河西人民對天文科學的研究水平。

絲織品中的套花印文絹、菱孔麗紗起毛錦、軋紋繪等,經緯細密、花紋精緻,是古絲綢之路的珍貴遺存。

旱灘坡漢墓群,位於武威市城西南7.5公里祁連山麓的臺地上,東起金塔河,西至西營河,地跨柏樹、紅星、西營3鄉,長約20公里、寬約1公里。除出土有漢簡、陶器、木牛車、彩繪木屏風架等物外,還有質量優良的單面塗布加工紙。由於它在我國造紙工藝史上有著輝煌燦爛的一頁,被命名為“旱灘坡紙”。

漢簡,是漢代木簡、竹簡的總稱。武威漢墓群出土的漢簡最為珍貴的有《儀禮簡》、《王杖詔令簡》和《醫簡》。

《儀禮簡》,系1959年從磨嘴子6號漢墓出土,共3本9篇,469枚,27298字,包括《儀禮》的三種版本。其中的甲本有士相見之禮、服傅、特性、少牢、有司、燕禮、泰射等7篇。每簡長50.5~56.5釐米,木質優良,有60餘字,字體隸書,字跡清晰,黑跡如新,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好的一部漢代手寫儀禮的風俗書。

《王杖詔令簡》1981年出土於磨嘴子,共36枚,是漢代有關養老制度的詔令。王杖全部以漢隸書寫,每簡背後均有墨書編號。杖頭飾一鳩鳥,故又稱“鳩杖”。其規定:“高年受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之,此於節。”如有人敢於侵辱王杖的持有者,將被處以重刑。

《醫簡》1972年出土乾旱灘坡,共92枚。記載有醫方30多個,藥物100多種,並對病名、病因、病理和藥物炮製等作了詳細的記述,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

·文廟西夏碑·

文廟位於武威城區東南隅,始建於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後經重修擴建,是一組造型瑰麗、大殿雄偉、彩繪斗拱、類似皇家宮闕的建築群。

旅行絲路重鎮:武威

文廟坐北向南,總面積1500多平方米。廟內松柏參天,清幽恬靜,主建築分東西兩組巍然屹立。西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泮池、狀元橋,後有尊經閣,中為靈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賢祠和東西2廡。大成殿是文廟的正殿,面寬3間、進深3間,重簷歇山頂,頂置9脊,鴟吻螭獸俱全。脊皆以纏枝蓮紋磚砌築,正脊中設橋形火球。屋面盡覆琉璃簡板瓦。簷下五鋪作雙抄雙平昂。柱頭、補間鋪作華麗。櫺格隔扇、腰華板、裙板等皆有簡單雕飾。周圍繞以迴廊、高臺基,有莊重、肅穆、文雅之風韻。

東以文昌祠為中心,前有山門,後有崇聖祠,中為2門戲樓,左右有牛公祠、劉公祠和東西2廡。廟內蒼松古柏掩映,碑石林立,著名的有刻有回鶻文(即古代維吾爾族文)的高昌王世勳碑、刻有回紇文的西寧王忻都公神碑、西夏碑等。其中尤以西夏碑最為珍貴,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西夏碑,即“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刻於西夏第4個國王崇宗李乾順天祐民安五年(公元1094年),是全國少有的石刻“珍冊善本”。

西夏是党項族拓拔部所建,傳10王,立國達189年 (公元1038~1227年)。最盛時的領地“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二萬餘里”。開國君主李元昊“通番漢文字”,和親信廣惠王野利仁榮創制的西夏文12卷,曾廣泛流行。西夏文為方塊形,很工整,字的結構與漢字頗有相似之處,也分楷、草、隸、篆書。

西夏碑高2.5米、寬0.9米、厚0.3米,兩面撰文。正面碑額為西夏文篆書,2行8字,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正文為西夏文楷書,共28行,每行65字。背面碑額刻漢字小篆,意為“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正文為漢字楷書,計26行,每行70字,是正面碑文的漢譯文。碑文大意是:稱頌先祖的功德;護國寺富麗堂皇的景象;“武威當四衝地,車轍馬跡;輻奏交會,日有千數”的繁華市容;在增飾寶塔時“眾匠率職,百工效技”的民風民技,及番漢人民和睦相處的歷史片斷。

西夏碑碑額呈半圓形,題名上端刻有云頭寶蓋,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紋,左右兩側各刻有一位體態窈窕、翩翩欲飛的伎樂菩薩,那輕盈飄動的綢帶、美如游龍的舞姿,使人想起了白居易《胡旋女》中描述的“弦鼓一聲雙袖舉,四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己時”的胡旋舞。

西夏碑是清嘉慶九年 (1804年),由甘肅著名學者、武威人張澍,於貴州玉屏為官期間,引疾歸家,與友人同遊大雲寺時發現的。

除西夏碑外,武威市南15公里處的亥母寺遺址中,也有大批的西夏珍貴文物,如文書、佛經、鳥形繡花鞋等,其中尤以西夏文佛經最為珍貴。佛經共22種,34卷,256頁,170多千字,據初步鑑定,有可能是活字印刷,如果真是這樣,那將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發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