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五臺山,環周500公里,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中國唯一兼有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曆代建築薈萃之地。東漢時,五臺山便興建有大孚靈鷲寺,也就是如今的顯通寺。後經歷朝續修擴建,使五臺山成為寺廟林立、佛塔高聳的寺廟集群區。歷史上,寺廟最多達到300餘座,僧人3000餘人。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臺山五大禪處”。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顯通寺


顯通寺坐落於臺懷中心區靈鷲峰腳下。寺宇坐北向南,寺內院落重疊,樹木交蔭,蒼松翠柏,肅穆安寧。全寺佔地面積43700平方米,現有大小房屋400多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佈列於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宇7座,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此外,還有鐘樓、僧舍和各種配殿。建築樣式各異,多帶宮廷建築色彩,堪稱明清寺廟建築的典型。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據《清涼山志》記載,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擴建,因寺側有一大花園,賜名花園寺;唐武則天時,更名為大華嚴寺。明洪武年間重修,賜額“大顯通寺”。萬曆年間改名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複名為大顯通寺。歷代帝王朝臺、僧尼禮佛、文人遊覽,都要到顯通寺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陸續撥款90多萬元予以修葺,到1966年共修繕117處,新塑和補塑佛像1171尊。該寺為五臺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顯通寺建築群

無量殿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無量殿

這是一座磚結構建築物,取釋迦佛曾於七處講經九次之意而命名。因殿內供銅鑄毗盧遮那佛像,故亦稱無量殿。殿建面寬明七暗三,計28.2米;進深四間,計16米;高20.3米。重簷歇山頂,磚䃠而成。三個連續拱並列,左右山牆成為拱腳,各間之間依靠開拱門聯繫。該殿形制奇特,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1956—1957年,政府撥款按照原樣進行了翻修。殿內有一座八角十三層木質古塔,高約10米,結構巧妙,雕刻精湛,是五臺山少見的木雕藝術品。相傳,唐代清涼國師,曾於唐建中四年(783)在此殿內著《華嚴疏抄》等達四年之久。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毗盧遮那佛像

明建銅殿

銅殿位於千缽殿後,是一座罕見的青銅建築物,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為明代妙峰祖師募化十三省青銅所鑄。相傳重十萬斤。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殿建平面見方,進深4.2米,寬約4.65米,高約5米,重簷歇山頂,外觀兩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似鼓。上層四面,各裝六塊格扇;下層四面,各裝八塊格扇。格扇內壁鑄有佛像,重重疊疊,號稱萬佛;格扇外壁鑄有花卉圖案,以及二龍戲球、魚躍龍門、丹風朝陽、喜鵲登梅、犀牛望月、玉兔拜月、牡丹出瓶、獅子滾繡球、老鼠盜葡萄等,共計36幅,形象生動,線條精細舒緩,富有生活情趣。殿內供文殊菩薩銅像,連同殿壁佛像,共稱為萬佛朝文殊。

清建大佛殿和文殊殿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大佛殿

大佛殿和文殊殿均為木結構建築物,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大佛殿佔地一畝三分,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亦稱大雄寶殿。殿建明七暗三,面寬34.4米,進深21米。上為四阿頂,下為四出廊,108根木柱圍於四周,前置重簷抱廈,顯得莊重而瑰麗。殿內泥塑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和十八羅漢,與殿建為同期遺物。殿內“真如權應”木匾系清康熙皇帝御筆親書。文殊殿五間重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面寬25.5米,進深11.6米,單簷歇山頂,後置重簷抱廈,裝繪華麗,亦為全寺主體建築。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臺獅子文殊、南臺智慧文殊、中臺孺者文殊、北臺無垢文殊、東臺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文殊殿

清代碑刻

山門兩側,立碑4通。其中兩通分別書“龍”“虎”二字,以應左青龍、右白虎之意,為雷雨居士所書。字體自由瀟灑,一筆寫就,似蛇遊弋,像風飛舞,頗像龍虎身形,引人注目。另兩通石碑碑記記載了顯通寺明清時代的土地錢糧狀況,是研究五臺山佛教歷史的珍貴資料。寺內文殊殿前,有碑亭2座,碑亭裡各立一通漢白玉石碑,寬約0.8米,高約3米,立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左邊的石碑上有字,系康熙皇帝御筆。右邊的碑上沒有字,人稱“無字碑”。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塔院寺


塔院寺坐落於顯通寺之南,佔地15625平方米,據記載,在未建寺宇之前,大塔就凌空矗立。據專家考證,佛舍利塔始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系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建成後,最初作為顯通寺的塔院,明永樂五年(1407),朱棣命太監楊升重修此塔並獨立起寺。明萬曆七年(1579),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監範江和李友重建。1952年,由政府撥款6億元(建國初期幣值)將塔院寺修葺一新。是研究高層建築如何歷經地震和風麗侵蝕而不衰的重要實物資料,現為省級保護文物。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塔院寺牌坊

佛舍利塔

佛舍利塔坐落於寺院中心處,俗稱大白塔,人們常以此為五臺山標誌。這是一座磚結構建築物,通高75.3米。塔基為正方形,環周83.3米,外圍建走廊,內設木製法輪120個。塔身狀如藻瓶,造型優美,宏偉高大。塔頂蓋銅板8塊,形成圓形,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方位安置,遠視如斗笠。塔頂正中裝銅頂1枚,高一丈六尺,覆盤七丈餘,飾以垂帶,金光閃閃。銅板邊沿,吊裝銅製垂簷,每塊長約七尺,寬約二尺,共計36塊。每塊垂簷頂端,又掛風鍾3個,連同塔腰風鍾在內,共計252個。塔基四角,建亭4個。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大藏經閣

大藏經閣坐落於佛舍利塔之北,面寬五間,25.3米,進深13米,兩層三簷硬山頂。正中上方懸一木匾,上書:“兩塔今唯一尚存,現成必壞有名言。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菩薩與世尊。”為清乾隆皇帝五十七年(1792)所寫。藏經閣內有一木製經架,叫轉輪藏,六角形,33層,高約10米,最上面一層周長11.5米,最下面層周長6.5米,構成上大下小形狀,每層分若干小格,放置經書。最下層底下有轉盤,能夠來回運轉。所以製成這種轉輪藏,按佛教的說法是轉動誦經,能為朝山拜佛者消災除難。藏經閣現存漢、蒙、藏多種文字經書2萬冊,其中屬於宋以後至乾隆年間版本的2000餘冊經卷為國家善本書,是研究我國佛教理論的珍貴資料。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羅睺寺


羅睺寺坐落於顯通寺東南側,佔地15225平方米。寺院一進四層,始建於唐,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清初又多次修繕。《清涼山志》載,唐時,張天覺在此見燈,有感而建寺。因相傳文殊菩薩經常在這裡講經說法,故寺院落成後,名為“落佛寺”,清時改為現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寺宇再經修葺。是五臺山著名的黃廟。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天王殿、文殊殿和大佛殿

寺內第一層殿為天王殿,面寬三間,14米,進深9.5米,單簷歇山頂。殿內四大天王的塑制不同於青廟踏八怪的形象。西方廣目天王的臉不是紅色,而是棕色;不是手執絹索,而是一手抓長蛇,一手握寶珠。北方多聞天王的臉不是綠色,而是黃色;不是手執寶幢,而是一手攥老鼠,一手拿巨傘。這是按喇嘛教《度量經》的規矩塑制的。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第二層殿為文殊殿,面寬三間,17.6米,進深13.5米,單簷歇山頂,四出廊。殿內文殊塑像亦與青廟不同:文殊菩薩的坐獅不在磚臺或地面,而是臥在蓮臺上;文殊面容不是金色,而是白色;兩肩膀上添了肩花,肩上一邊放置智慧劍一邊放置經書。這種塑法和著彩,體現了喇嘛廟文殊菩薩塑像的一般特徵。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第三層殿為大佛殿,面寬五間,17.6米,進深12.8米,四阿頂,前置重簷抱廈。殿內三世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及八大供養菩薩,亦按喇嘛教《度量經》的規矩而塑制。八大供養菩薩拿著仙桃、海螺、琵琶、鏡子、如意鉤等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及殿內泥塑均為清代遺物。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木雕“開花現佛”

“開花現佛”安裝在第四層殿,即藏經殿內。殿內正中砌磚臺一座。砌臺成方形,邊長3.6米。磚臺正中,裝一木製圓盤,上刻水浪圖案,圖案之上,塑十八羅漢。圓盤正中,安蓮花一朵,高達丈餘,似芙蓉出水。蓮花由花瓣組成,四尊佛像端坐於內,八片蓮瓣合圍於外,蓮瓣塗以紅彩。通過地下機關,圓盤可以轉動,花可以隨開隨合。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殊像寺


殊像寺坐落於大白塔西南0.5公里處,佔地6420平方米。寺宇始建於元,後毀於火,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再建,曾稱殊祥寺。1983—1984年,政府撥款數十萬元進行整修。寺建並排二院,東院有天王殿、文殊殿和後殿,西院有門殿和中殿。寺外左前方有般若泉。

明建文殊殿

寺內文殊殿是五臺縣臺懷地區最大的殿宇。殿建面寬五間,27.2米,進深4間10.4米,重簷九脊頂,高大雄偉。簷下斗拱密緻,簷上三彩琉璃剪邊,壯中顯麗。殿前置月臺,長21米,寬9.7米。殿內有樑記曰:“時大明弘治二年(1489)拾月拾壹日吉時重修殊像寺。”後雖經明萬曆年間和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過,但大木構架和殿內塑像大都仍是明弘治時期的原物。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文殊駕狻猊像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五百羅漢過江”懸塑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菩薩頂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菩薩頂坐落於靈鷲峰上,佔地9160平方米,寺分前後兩部,前部居高,並列三院。中院為主體,建有天王殿、佛殿和文殊殿,東西院為僧舍禪堂。後部較低,並列二院,均為僧舍。現存建築為清代遺構,形制、手法及雕刻裝繪多參照皇宮官式制度營造,金碧輝煌,極為華麗,是五臺山清代佛寺建築的典型。寺宇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稱真容院。唐時,僧人法雲重修殿堂,並塑聖像。明永樂年間,曾予改建,稱大文殊寺。清代康熙年間,寺內改住喇嘛,遂成黃廟。康熙帝和乾隆帝朝臺時,曾在此過宿,書匾碑刻為數較多。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菩薩頂山門

清建大佛殿和文殊殿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大佛殿

大佛殿為三開間,面寬13米,進深12.3米,單簷五脊四出廊,前置重簷抱廈,勾柱圍繞,朱漆彩繪,三彩琉璃瓦蓋頂。文殊殿亦為三開間,面寬18.8米,進深14米,單簷四阿頂,四出廊,四面圍以石欄杆。文殊殿石階一處,狀似蜂窩,系殿滴水而成。此前,不分陰晴,滴水不息,為五臺山奇景之一,故殿亦稱滴水殿。大佛殿與文殊殿之間,立石門一座,橫書曰“五臺聖境”,系清康熙皇帝御筆。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文殊殿

清建木牌樓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木牌樓立於山門之前,四柱三門,上下三層,斗拱重疊,挑角四出,木結構靈巧多姿,琉璃瓦黃綠相襯,五彩斑斕,牌樓正中,嵌有木刻“靈峰勝境”四字,為康熙皇帝所書。牌樓與山門之間,有石雕九龍吸水鋪於石階處,形成一個斜升的大平面。牌樓兩側又置石雕臥獅。牌樓下連108級石階。它南對梵仙山,下俯大白塔,東西與黛螺頂和壽寧寺相呼應,構成了臺懷中心區佛寺佈局的特色。登臨此地,可以一覽臺懷佛寺風光。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菩薩頂前108級石階

清建四稜碑

菩薩頂現存漢白玉四稜碑兩座,分別坐落於東院的過廳與後院。兩碑大小相仿,高約6米,平面見方。碑座邊長1.33米,碑身邊長1.15米。碑身四面,分刻漢、蒙、藏、滿四種文宇,均為清乾隆所書。碑文為乾隆皇帝自述遊歷五臺山的情懷和感受。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


五臺山五大禪處,其中的殊勝你知道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